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松江洞泾特产 松江特产排名第一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松江洞泾特产 松江特产排名第一的地方更新时间:2023-10-26 15:35:13

一. 上海市 松江区 松江棉布

元朝初年,松江府(现上海市松江区)乌泥泾有位叫黄道婆的妇女,从海南岛回到了故乡。黄道婆在海南岛向黎族姐妹学会了一整套纺织技术,并在若干年以后,把海南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回了家乡。她回到松江后,就热心地向当地的老百姓传授如何制作纺织工具,使各道工序都有了新的工具,代替了以前的手工。同时,她也教人们如何纺纱织布,使纺织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效率大为提高的生产过程。松江府很快就摆脱了落后的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松江棉布由原来粗糙、单一、稀松变得精致、牢固、美观。在黄道婆的悉心传授下,松江布成为质地优良,花饰灿美,远近闻名的畅销品。从事棉纺织业的人口激增,松江府新兴的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由于不断地普及推广,松江棉纺织业日益兴盛,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好,松江棉布在全国声誉鹊起。

松江棉布比较著名的有四种:

三梭布:出自松江车墩一带,幅阔三尺余,特点是光洁细密。其中府城东门外离车墩不远的双庙桥有个叫丁娘子的,弹棉花极纯熟,花皆飞起,用以织布,尤为精软,因而人称“飞花布”,又称“丁娘子布”。

番布:出自乌泥泾,为黄道婆所传授。质优价昂,“一匹有费至白金百两者”。明朝成化年间,常常以此为礼物行贿朝廷高官及接近皇帝的大臣,而且布织得越来越精美,甚至织出龙凤、斗牛、麒麟等图案。

兼丝布:以麻丝或黄草丝与棉纱混合织成,多以麻为经,以棉为纬。适宜于染色。织成的布兼有麻丝的挺括与棉纱的柔软。

药斑布:又称“浇花布”,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蓝花印布。初出于青浦重固一带,明代起松江城中多有流行。

二. 上海市 松江区 农家土糕

农家土糕

松江自古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盛产的优质稻米名扬于世。在明清时,松江仓桥一带就形成了官粮储运和粮食交易的中心,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

生活在松江的农民每到春节,都有一种习俗,便是用当地的优质糯米,磨粉做成一种特有的土糕食用,并成为赠送亲朋好友的吉祥之物,其意为“糕”升发财,希望能在新的一年中大家带来好运。

农家土糕选用优质糯米,经古老的掏、磨、晒、搓、蒸等多道工序,纯手工制成,其糕色洁白剔透,入口滑糯,香甜有弹性,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营养极其丰富,口味非常独特,因此千万年广为流传,它浓郁的乡土气息,造就了独有的土产,更成为当今馈赠之礼品。

三. 上海市 松江区 佘山兰笋

“佘山兰笋”因得康熙垂青而声名远播,佘山因而也被赐名为“兰笋山”。自2002年首届佘山兰笋文化节的举办起,至今已开展了6届,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极大反响和热情参与。自此每年4月“兰笋文化节”便成为佘山的特色主题活动之一。“兰笋文化节”以笋、竹和茶文化为主题,以“挖笋、品笋、采茶、品茶”为主要内容,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在主题、内容上更加贴近百姓,让更多的市民欣赏兰笋、品尝兰笋、认识兰笋,享受动感旅游的新体验。

四. 上海市 松江区 顾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

历史:顾绣原始于明代。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松江府有个进士叫顾名世,晚年在上海九亩地建筑了一座林园居住,取名“露香园”。顾氏后裔精于刺绣,有独到之处,绣品供观赏、赠友,“顾绣”即由此得名。顾氏绣法从内廷传来,擘丝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别具心裁。所绣山水、人物、花鸟都气韵生动,精细无比,“顾绣”之名大振。明末地方志提及顾绣时记述:“尺幅之素,精者值银几两,全幅高大者,不啻数金。”可见,顾绣之名贵。当年苏州、杭州民间的绣品以及官营丝织机构还将他们的制品冠以“顾绣”之名。

由此足见顾绣影响之深广。现今,有史料可查考到的顾绣名手有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人。缪氏是顾名世的长子顾汇海之妾,她绣技很高,“所绣人物,山水、花卉大有生韵。”韩希孟是顾名世的孙媳,在顾绣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她的丈夫顾寿潜,别号绣佛主人,能诗善画;韩希孟既善绣,也工画花卉。夫妇都有很高的艺术素养,珍视刺绣,显示出独立的艺术地位。韩希孟钻研刺绣“覃精运巧,寝寐经营”。作品大多绣宋、元名画,她充分运用针锋特技来表达画面的神韵。所绣人物神采奕奕,呼之欲出。《洗马图》是她的代表作,绣出了洗马人全神贯注洗马的神情。绣制山水,能表达各派的画风,她绣制的宋代名画家米芾的山水画,根据近水远山的1关系,采用不同的针法,表现了山、云、水、天、虚无缥缈、似有若无的意境。她绣的花鸟鱼虫,生气回动,五彩斑谰。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具有启迪作用。苏绣的发展受她影响很大。到了清代,顾名世的曾孙女顾兰玉开设刺绣作坊,广收徒弟,传授顾秀技法。自此,顾秀传到上海四郊,民间妇女争相仿制。商人开设绣庄,收购绣品,顾绣之名传遍江南。清嘉庆年间,因未能真正普及民间,顾绣渐渐衰落,年久几至失传。

品种:产品形式除传统画绣挂幅外,还有睡衣,浴衣、台布、枕套、被面、围巾等品种。

特点:顾绣针法多样,色彩丰富,丝缕分明,质地大都用软缎、绸料及特丽纶、尼龙、的确良等。

五. 上海市 松江区 叶榭卤蛋

叶榭卤蛋

叶榭位于松江南端,紧靠黄浦江上游,属上海市生态水质保护区,这里水网纵横,河流交错,地理生态环境很好,特别适合家禽的繁殖生长,自古当地农民就有饲养鸡、鸭、鹅等家禽的传统,并沿用自然散放,喂食昆虫、百草及谷物,使这里的禽类保持无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食用安全鲜美。特别是当地的草鸡蛋个大圆润,蛋壳红泽,及富营养价值,深受推宠。

叶榭卤蛋就是选用了当地的草鸡红壳蛋,配加了金掌鹅卤汁与多种天然原料,结合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真空包装技术而精心制成。此蛋食用方便,鲜嫩润滑,鹅香味浓,口味极其独特,令食用者回味无穷,是松江旅游、休闲、风味小吃的新品,值得一尝。

六. 上海市 松江区 仓桥水晶梨

仓桥水晶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仓桥水晶梨是新一代生梨,具有汁多味甜、清香爽口的特点,是上海市松江区一大,由上海农科院林木果树研究所精心培育。仓桥水晶梨肉质嫩白细脆、营养丰富,经检测,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无机盐,长期食用有生津、益肺、止咳、顺气、润喉、美容等保健效用。

保存:常温5天,冷藏25天

食用方法:清洗即可食用

仓桥水晶梨产地范围为上海市松江区永丰街道(原仓桥镇),车墩镇南门村、米市渡村、打铁桥村、联民村、联庄村、洋泾村、长溇村、得胜村8个村,叶榭镇兴达村、堰泾村、井凌桥村、四村村、八字桥村、徐姚村6个村,泖港镇泖港村、黄桥村、新建村、焦家村、南三村、曹家浜村6个村,石湖荡镇金汇村、东夏村、新姚村、洙桥村4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七. 上海市 松江区 麻糬

麻糬是一种糯米制的食物,相当软而有黏性,看起来接近圆形。



麻糬的外皮是用圆糯米或糯米粉为主要材料,以澄粉加热开水为黏著剂作成,所以基本上是白色的,也有使用食用色素或添加其它素材让颜色有变化的麻糬。



麻糬的内馅则相当多样化,较常见的包括红豆沙、绿豆沙、芝麻、芋泥等,所以一般是当作甜食,然而也有店家用咸口味的内馅(如肉松)作麻糬。依不同的地区、店家,做法和口味上也会有些许不同。刚制作完成的麻糬口感最佳,暴露在空气一段时间後会开始变硬。手工制作的麻糬大多注明最迟要隔天食用,机器制作的则可以保存较久。

八. 上海市 松江区 佘山笋豆

佘山笋豆

佘山高不足百米,但山间竹林茂密,这里盛产一种毛笋,很有名气。据史料记载,清康熙59年,南巡到松江就曾品尝此笋,由于此笋嫩、脆、鲜,更有一种特有的兰花香味,很有特色,康熙对其赞不绝口,并为佘山提名“兰笋山”。因此兰花笋名扬天下。

佘山笋豆就是选用野生兰花笋和新鲜毛豆,烹制而成,口味独特,居家食用及其爽口,富有营养。休闲旅游、馈赠礼品均可首选。

九. 上海市 松江区 枣泥酥

原料:面粉,黑枣



调料:糖,精制油,熟猪油



制作:黑枣洗净,放入锅中煮透,剥皮去核,放入绞肉机内绞成细蓉,锅中放沸水,先将糖熬熔化放入枣蓉炒成枣泥馅。面粉分别拌和成水油面,油酥面,包捏后擀皮卷成长条,摘坯捏扁包入枣泥馅呈圆饼形,四周涂上蛋液,粘上白芝麻,面上涂蛋黄液,缀上黑芝麻,放入三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酥饼浮起即可。



特点:外皮酥松,枣香浓郁。



推荐酒家:绿波廊酒楼

十. 上海市 松江区 松江黄桃

据“佘山小志”记载,松江因地理优势,自古以来就广种桃树,著名的桃子就有十多种。如有大似小瓜的“寿桃”,色为紫色的“黛桃”(又叫墨桃),重可达半斤的“半斤桃”和皮肉核皆黄色的“黄桃”等等,品种繁多,流传至今。尤其是“松江黄桃”,因个大、味甜、核小、皮薄、肉色金黄、口感嫩脆相间,酥而不烂,且久置不坏而闻名。

此桃不但鲜食甜美,还是及少数可制成罐头的名种之一。自古以来当地人一直视桃为吉祥食品。“松江黄桃”“寿桃”“水蜜桃”等,均为上等贡品,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松江著名的四大土之一。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