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和鹿特产 真的假的 吉林长春泰合鹿特产价格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和鹿特产 真的假的 吉林长春泰合鹿特产价格更新时间:2024-01-20 09:53:46

一.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红瓜子

泰和生产红瓜子已有500多年历史,比我省素有“瓜子大王”之称的信丰还早50年。红瓜子的特点是色泽殷红、壳薄仁厚、肉脆味香,有润肺、消食、提神之功效,是人们酒前饭后,品茗聊天时不可多得的佳品。人们还特别喜爱它独有的红色,视它为吉祥的象征。泰和的红瓜子远销赣州、广东等地,并通过港澳销往国外。

二.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竹蒿薯

竹蒿薯是我区传统农产品之一,在明清时曾列为贡品。主地有泰和县的沿溪、万合、塘洲和永丰县桥南、佐龙等乡。每年种植面积约2000亩,总产达300万公斤以上。该薯属一年生藤本植物,薯长50--60厘米左右,表皮褐色,肉质洁白,嫩味美,常与肉类搭配,为餐菜之佳品。

竹蒿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单个薯重0.5公斤左右,亩产一般可达1000--1500公斤在营养物质上,含淀粉82%,粗蛋白3%,粗脂肪0.2%,粗纤维0.4%.常食用对人体有补脾健胃滋补强身,润肺治油腻助消化之功能,故素有"参"之称,深童叟喜爱.

三.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南溪米酒

南溪米酒,远近闻名。酿者代代相传,饮者千年礼赞,南溪人自酿自饮,自行其乐,故南溪有酒乡之雅称。千百年来,南溪人逢年过节、婚庆寿诞等红白喜事必饮米酒,视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幸福、其乐无穷的生活写照。南溪米酒浓醇香甜,最能醉人,充满朴实无华的乡土气息,是酒族中最为真纯质朴,具有乡土本色的美味,冬饮驱风去寒,夏饮提神健脑,具有养颜益寿,滋阴补阳,舒筋活血等功效。

四.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菜

泰和酱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藠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藠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泰和酱菜为本区泰和县地方传统。它以当地农家为原料,以五香、甘草、生姜、大蒜、香醋、辣酱等为佐料,经过特定工艺加工精细制作而成。其主要产品有十锦菜、多味菜、甜酸萝卜、甜早瓜、甜菖子、酱早瓜、甜大蒜等二十多个品种,产量由八五年的200吨扩至目前1000吨。各种酱菜产品风味独特,具有香、甜、酸、辣、鲜、脆等特点生津开胃、消保佑化食、增进食欲等补助功能,是人们餐食的佳品,一九八六年曾荣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

酱瓜:选色泽鲜绿、肉厚皮薄、脆嫩香甜的竹瓜(又名早瓜)、黄瓜精心腌制而成。此类产品还有酱姜、酱养子、酱萝卜丝、酱辣椒、豆瓣酱、多味酱等。

什锦菜:它是由细白萝卜丝、姜丝、辣椒等多种腌菜拌和而成的。其成品要求规格整齐,菜形美观,食之爽口。

酸甜萝卜:选个头圆、无空心、皮薄晚种的排田萝卜.经腌晒加糖和辣椒粉酱制成,成品鲜、嫩、酸、甜。

酸甜辣椒:选形长、粒大、肉厚无虫蛀的鲜嫩辣椒,经腌晒加糖酱制而成。成品色绿,多汁,甜酸微辣。

五. 四川省 德阳 旌阳区 “鹿头牌”香菇酱油

黄许酿造厂生产的“鹿头牌”香菇酱油。 该产品继承 传统生产工艺利用现代技术辅以香菇、蘑菇浸出原汁精工配制而成。 其风味别具一格,酱香浓郁,色泽棕红鲜亮,味美醇厚,富含人体 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年产量在800吨左右。产品远销辽宁、 黑龙江、西藏等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该产品一九八五年 获四川省供销社同行业评比第一名; 1992年被评为德阳市“消 费者喜爱商品”;同年荣获首届巴蜀食品节优秀产品称号:1992 年 获四川省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

六.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万合竹篙薯

万合竹篙薯

由来: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山区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经过500多年的选育培植而成。全国仅江西泰和栽种万合种植面积最大,达5000多亩。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中100多cm。每根全长80-90cm,重250-350g。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栽种: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冲质沙壤条坑栽植。腾叶绕插成的排的小竹子生长,全生育期240天,保质期2个月。种植和收获工作量极大。食用:竹篙薯生长在深层次的土层中,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的淀汾、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去皮洗净后,可切片素炒(每盘一斤)炒肉、(每盘配4两),用它做汤元(1斤肉配3两)、包饺子(1斤肉配5两)、煮肉汤、炖鸡汤(一钵配两斤)则更为鲜美。由于松脆清香,老人和小孩更为喜爱。功效:性平、味甘,有益脾健胃、滋肺补肾、滋阴壮阳、治油腻、助消化及美容之功能,常食用能化积、消渴、治疗脾虚泄泻、遗精、带下等症。十二乌鸡口服液

该产品是1992年元月正式投产的国家级新药,是在以宫延珍贵秘方的乌鸡白凤丸基础上,选用泰和乌骨鸡,配以党参。黄芪、当归等名贵药材、经泰和制药厂与江西省药物研究所历时四年开发研制而成的。该产品为国内首创独家生产。具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能,主治妇女病、气血两虚、肝肾两亏、月经不调、脾虚带等症。经江西省妇产医院、江西医学院第一医院349例临床验证表明,该药治疗月经不调显效91%,治疗带下病显效率为87%。该药投产几年来,产品已覆盖全国29个省,并荣获江西省优质新产品奖。

七.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酱食品

泰和的酱食品有酱油、豆豉、酱菜三大类。泰和生产酱油已有160年的历史,其配料精当、制作精细、味道咸中带甜、浓度高、烹调菜肴色泽和润。品种有建设、生产两种普通酱油,还有制作技术比较复杂,用料、工艺要求较高的富强特级酱油,近年来又在富强酱油基础上配以泰和乌骨鸡,制成营养丰富、香味醇美的乌鸡酱油。产品远销省内外。民国初年,泰和沿溪渡的酱油在美国芝加哥国际酱油评选会上获优质奖;50年代,富强酱油在上海华东调味品协作区评比中被评为优等产品;乌鸡酱油在1989年的广交会上获得好评。

泰和生产豆豉早在宋朝就颇负盛名,四川豆豉的制作方法即由泰和传去。泰和豆豉乌黑、香甜,既能佐餐,又可作菜肴调味品。据清道光《泰和县志》载,豆豉还可作药用:豆豉性温,能发能补,对伤寒头痛、发热鼻塞、流鼻涕初起,以之加葱姜少许,煎汤热服,出汗即愈。

酱菜是泰和酱食品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甜酸萝卜为最。甜酸萝卜配料独特,是泰和地方传统产品,它集甜、酸、辣、鲜、脆于一身,回味绵长,且有生津开胃、消积化食的功效,有"未吃先流涎,吃了还想吃"的吸引力。此外,还有酱荞头、酱萝卜、什锦菜、多味酱等20多个品种。1985年,泰和酱菜在山东济宁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系统食品调味技术协作会上,被评为国内独创的地方传统产品;1986年,什锦菜、多味酱被评为江西省优质产品;1987年,甜酸萝卜获省优质产品称号,什锦菜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本省各地市以及江苏、浙江、广东、深圳等地。荞头、酱菜已进入香港、日本市场。

八. 台湾省 台中 沙鹿内圆福

于沙鹿镇镇南街上的“沙鹿内圆福”,历经三代经营、传承,至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目前有三家分店。其肉圆的制作过程相当讲究,用料特别,因此制作出来的圆个个皮质香Q、肉质香嫩,口味独特、与众不同,且多次获得国家优良食品奖项,因而成为当地小吃的代表。来碗以纯甘薯粉制作的肉圆福肉圆,再搭配一碗美味的肉羹汤,以相辅相的方式引出真正的美好滋味。

九.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百合

泰和县种植百合仅十年历史,但发展速度迅猛,年产量已达百吨以上,主要销往香港、澳门及马来西来、新加坡等国。百合的鳞茎含多种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可供食用。中医学上以鳞茎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能,主治劳嗽咳血、虚烦惊悸等症。

十. 江西省 吉安 泰和县 泰和竹篙薯

泰和竹篙薯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竹篙薯系明代弘治年间,采用本县山区野生山药,在江西省泰和县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经过500多年选育、培植而成。全国仅江西泰和栽种,在泰和县数万合镇种植面积最大,达5000多亩。因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100多厘米。每根长约100厘米,重400克左右,形如竹篙,故称竹篙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