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武陟县天辽土特产商行 武陟县怀小妹土特产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武陟县天辽土特产商行 武陟县怀小妹土特产有限公司更新时间:2024-04-11 02:11:41

一. 河南省 焦作 武陟 武陟大米

武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武陟县詹店镇、乔庙乡、嘉应观乡、圪当店乡、谢旗营镇、大封镇、西陶镇、大虹桥乡、北郭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怀府珍珠菊

怀府珍珠菊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又名茶菊,常以花、蕾入药或作茶饮,味甘苦,性凉,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武陟县、博爱县、温县、孟州等地。它“形如珍珠、色似翡翠,花香持久、味爽耐泡”,故由此得名。以及更胜一筹的保健药用性能,更是怀菊花中的极品!

怀府珍珠菊的特点是颗粒均匀、饱满、黄心绿皮;据《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记载:“怀菊花具有祛风清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被列为四十四种国药之一。其中,珍珠菊更是怀菊花中的极品,从种植、采收到加工都有极其严格的标准,成为现代办公、居家旅游、馈赠亲友之必备佳品。

三.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马宣寨大米

马宣寨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马宣寨大米

马宣寨的村名是明洪武帝朱元璋钦赐的。原来,南临黄河、西接沁水、荷塘密布、土地肥沃的马宣寨曾出了一个武将马宣,官至北平都指挥史,与燕王朱棣共同把守大明的北大门。据说,马宣到都城南京面君时路过家乡,便带着本村藕田荷塘里所产的“菡香稻米”献给朱元璋,皇帝吃出了一股藕荷香,倍加称赞。

如今,2000多口人的马宣寨已于2006年开始用合作社的形式传承这段历史佳话,生产绿色无公害“菡香稻米”。

马宣寨村名列河南名牌农产品的“菡香牌”大米,2010年10月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2月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奖。

地域范围

马宣寨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河南省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北纬35°10′20″——35°10′54″东经113°38′11″——113°38′50″,总面积2万亩,年产量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米粒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无发霉变质,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2. 内在品质指标:硒含量实际检测值为0.014mg/kg,占总量的0.00001‰-0.00002‰。3. 安全要求:马宣寨大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 /T391-2000)、《无公害麦茬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4108/T022—2006)、《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 /T393-2000)、《绿色食品 大米》行业标准(NY /T419-2007)、《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 /T658-2002)、《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 /T1056-2006)等有关规定进行标准化生产、加工。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禁止使用的化肥和高毒农药,确保马宣寨大米农药残留不超标,达到绿色食品要求。

四.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秦朝名甘缪膏汤,汉称膏汤积壳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土贡食品。


武陟油茶成名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末年。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时刘邦杨尚于武德县,住在姓吕的家里。吕以膏汤积壳茶食之,三个月后刘邦伤愈。刘帮有诗云:“佳膳出武德兮,膏汤胜宫筵。”刘邦即位后,在长安思食膏汤不得,即召吕某入宫,封为五品油茶大师,封油茶为御膳。


唐朝诗人李商隐游安昌时,是武陟油茶后作诗云:“芳香滋补味津津,以瓯冲出安昌春。”武陟油茶真正出名是在清代雍正年间。那时,黄河多次在武陟境内决口,冲毁了大片田园,民不聊生,清世宗御驾亲临武陟河的巡察。当是武陟知县吴世录为攀龙附凤,令一个姓朱的油茶大师为其调制油茶。世宗膳后大悦,称颂道:“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比美。”敕令在武陟开设油茶馆 ,以飨往来百官,武陟油茶由此名声大振。民国时期,由于灾荒连年,武陟人离乡背井,流落到陕西、甘肃、湖北、江苏等地,义卖油茶为生。从此,武陟油茶,遍布全国。


1978年武陟县组织了“快餐油茶粉”试制小组,吸收世传油茶大师朱老米等人的传统工艺,由邀省商业厅科研所专家作技术指导,历经数百次反复试验,于1980年3月研制成功,随即建立了武陟县油茶厂。武陟油茶在配方上选用:精粉、珍珠淀粉、华胜、芝麻等24中高级香料进行科学配方而成,经省卫生防疫站化验,每500克含各种维生素总和为424.63115克。具有益肝、健胃、润肺、补肾、提神生津、强身益寿等多种功能。并具有味道浓郁、浓而不腻、芳香可口、营养丰富、食用方便等特点,因而驰名中外,远销港、台、日本和东南亚。

五.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怀地黄

怀地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地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苋又名生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这种植物"以水浸验之,浮者名天黄,半浮半沉者为人黄,沉者名地黄"。故人们都以沉下者为贵,久而久之,遂名为地黄。

地黄,原系野生,最早生长于咸阳一带,后传至各地。中国数省均有生产,但其最佳者为"怀地黄"。李时珍《本草纲目》:"江浙壤地黄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机时力微;怀庆府产者,禀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所以古今中外人们都以"怀货"为贵。

地黄可分为生地和熟地两种,《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 "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地黄产地很多,江、浙、京、津、湘、蜀、皖、鲁等均有所出。然而最优者今人唯以怀地黄为上。 "怀地黄的显著特点是:油性大,柔软、皮细、内为黑褐色并有光泽,味微甜,尤其是断面呈菊花心状。怀地黄中又以温县产者尤佳。1914年,温县地黄曾在巴拿马运河通船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据现代医学化验,温县地黄10克的药力等于他地产的30克或100克以上。由于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温县地黄种子被外地引进种植后,功药性顿减,或种一、二年即退化。

温县种植地黄历史久远泡制技艺独特,经验丰富。许多优良品种,强金状元、四齿毛、7681等都是温县人民亲手培育的。其中 "金状元"的培育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的园身地黄,其加工技术源于温县南岭,东、西林台,南张羌等村。还有一种"把地",也叫苏直地、杭直地,其加工方法是西南岭村宋发兴于1845年发明的。这种地黄的选择、泡制规格很严,价格昂贵,专销苏、杭,解放后不再生产。熟地加工也是温县特有的技术,九蒸九晒,直至内外漆黑、发亮、味微酸甜方成。

六. 河南省 焦作市 武陟县 怀菊花

怀菊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菊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怀菊花,花、叶、茎皆可入药。古代医学认为,怀菊花得天地之清气,含金水之精英,饱经露霜、备受四气、善清上焦邪热、疏风解毒,清肝明目,安肠胃,调四肢,解渴消毒。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益寿。近代临床报道:用开水冲泡作茶饮,对高血压、头痛、失眠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