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山东博山特产鱼酥 淄博博山姚家峪八大小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山东博山特产鱼酥 淄博博山姚家峪八大小吃更新时间:2024-01-16 02:56:17

一.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四四席

所谓“四四席”一般就是按菜肴分类的一种宴席,可供八人一桌聚餐的四平盘,四大件,四型件和四饭菜,共计十六品,无论是从筵席的内容或者是上菜程序都比较讲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讲究制汤。博山菜品充分体现鲁菜注重制汤的传统,用料和工艺都十分精致。无论高汤、清汤、奶汤还是素高汤,都严格根据菜品不同而选用制作方法。博山厨师常说“唱戏的腔,做菜的汤”,所以菜之优劣,汤是第一关键。

二讲究程序和内容。特别是筵席上大件前的每一道程序,都配有相应的“喝头”。所谓“喝头”,实为饮品。如上四手碟或四干果时饮品为茶水,之后上四点心,饮品随之改为杏仁茶,上四鲜果时饮品就要用红酒来代替了,这是垫底酒,预示着酒席即将开始。

平盘上后,便是头菜,所谓头菜也叫第一大件,第一大件是这桌宴席的菜式名称。头菜是鱼翅,即为“鱼翅席”,头菜是海参,即为“海参席”。第一大件后的是第二道菜,叫第一行件,上菜程序是一大件之后总跟着一行件。第一大菜后是第一热菜,大菜的价格要占筵席价格总额的50%,第一大菜价价格要占大菜价格总额的50%,热菜价格要占筵席价格总额的30%,第一热菜的价格要占热菜价格总额的50%。

三将就礼仪和菜品寓意。古人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博山“四四席”注重这一原则。八人一桌,若坐七人则谓之敞口席,坐九人则为挂角席。座次行酒均分宾主,体现长幼尊卑。以正门或落台之地为基准,正对面为上。上席二人以左为尊。席同有忌讳和避讳的沿革习俗。醋称“忌讳”,点心不上麻花(谐音“麻烦”)、水果不上梨(谐音“离”)。若整鸡整鸭整鱼上席则不对主客献鸡头鸭尾和鱼脊。至于斟茶要浅,斟酒要满,以及劝酒罚酒之一些风俗则不一雨足。

四是讲究餐具花色。博山宴席自古就有追求色香味形器俱佳和协调的优良传统。明白人从餐具的形制尺寸便可区分大件行件之别。常见者有十寸汤盘与平盘,汤鼓、汤碗、匙碟壶盏之属更是配套成为系列,显示宴席餐具整合规矩、精美可观的视觉效果。博山“四四席”是博山数代厨师群体历经百年研思、吸纳、改进而达于共识的宴席规制,它在发展中定式,又在定式后不断发展。

二.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淄博陶瓷

淄博陶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位于鲁中部的新兴工业城市淄博,是古齐国的都城,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这里生产的琉璃品和陶瓷制品不仅享誉国内外,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从发掘的北辛文化遗址看,早在公元前5100年,山东就有了制陶业。到公元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的制陶技艺已达较高水平。从出土的大汶口彩陶看,慢轮成型,能塑造鬻、鼎、觚、豆、钵、罐、盘、背壶等多种器形,能用土红、赭石、白垩士、碳黑等颜色在陶器上用直线、斜线、弧线精细地勾绘出各种规矩整齐的几何形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图案。可以说,大汶口文化时期,这里已成为山东制陶的良好开端。而稍后的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山东制陶业已可以生产黑色磨光、薄如蛋壳的黑陶,表明山东的制陶技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淄博陶瓷,据文献记载,盛于宋代(960年前后),“居人相袭善为陶”,遂有“瓷城”、“瓷都”的誉称。近几十年来,当地政府从继承祖国遗产和发展淄博经济出发,始终把陶瓷产业作为淄博的经济龙头来抓。近年来,“国际淄博陶瓷琉璃节”的连续成功地举办,使本已闻名于世的淄博陶瓷、琉璃成为海内外市场的-货。淄博的陶瓷、琉璃业在新科技的刺激下,在保存、继承传统工艺,不断挖掘恢复失传特色产品的基础上,大胆、成功地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新材质,开发新产品,使淄博陶瓷琉璃真正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一般说,淄博陶瓷是淄博陶瓷和琉璃的统称。如果按其工艺和产品,淄博陶瓷和琉璃又有不同的历史和特点。下面,我们分类简述。

淄博美术琉璃又称“料器”。它是以博山当地盛产的琉璃料条加工制作而成各种工艺美术晶的统称。史志和当地古代琉琉炉遗址发掘所得证实,博山美术琉璃的成批生产,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明代万历年间,博山一带,料炉遍地,已是中国琉璃工艺晶的主要产区,清初,博山的琉璃制品“北至燕,南至百粤,东至高丽,西至河外,其行万里。”(清·孙廷铨《颜山杂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诏令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玻璃厂后,每年召博山琉璃工匠赴京服役,博山琉璃技艺遂流传北京。当时博山西冶街的城门上有“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十个大字,很能说明博山琉璃的特色和当时玻璃业的盛况。

博山美术琉璃种类很多,主要分为料兽、刻花、花球、珠帘等大类。博山料器以历来能逼真地仿制各种玉石、玛瑙、珊瑚等宝物的材质而闻名,主要品种有晶莹夺目、色彩艳丽的各种琉璃花球和古朴凝重的鸡肝石料制成的花瓶、文具,在国外颇受欢迎,另外。黄玉般的鸡油黄也是难得的珍品。其他如各种套料雕刻的花插、烟缸、灯具以及各种料珠、手镯、挂坠等,更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间色彩,现择其要者述之:

料珠是博山所产各种形式琉璃珠子的统称,因规格、制作工艺和价格档次不同分为三类:米珠类,又有圆珠、莲子珠、顼琏珠、瑶珠、佛珠等品种,而每个品种内又有多种形状和规格之分。如圆珠即有小米珠“二六”,“五钱”、豆型珠、帘子珠、建珠等10余种规格。擀珠类,形态和色泽都较特殊,工艺技术难度更大,以仿制各种名贵玉石为特色,有仿珊瑚珠、红玛瑙珠、松绿珠、猫眼珠、凤眼珠、猴珠、灯笼珠、料渣珠等等。管珠类,用拉制成细小的空心琉璃管切割而成,因管径的粗细、切割的长短、管料的色彩各异,也有多种规格和色泽。料珠是博山琉璃制品中历史久远,花式规格丰富、产量最大、最有特色的一个品类,长期以来一向是各民族各阶层人们所喜爱的装饰品。今已为国家规定应保证供应的民族必需品之一。

料兽是博山琉璃制传统小型儿童玩具之一。它以狮、虎、狗、马、牛、猴、羊等为题材,长不足寸,塑形古拙冼练,憨态可掬,头部特大,四足粗状,身背板平,艺人们戏称为“小板凳。”用色则大红大绿。也有一种体形较大,重达二三斤的,当地人称为“狮豹”。它色彩艳丽,形色生动,有民间狮舞之风貌,是传统料兽的代表作。博山传统料兽,民间文化特色浓郁,雅俗共赏,不仅在民间流传极广,而且也素为国内外美术界、民间艺术界和民俗学界人士所共珍。

料玉盆景是博山美术琉璃品种之一,用玻璃料制成仿玉石纹采下端带有小孔的花瓣、叶片和枝干,以细金属丝串缀成整枝花木,放入花盆而成,宛如名贵玉石雕刻的仿玛瑙、珊瑚、茶晶、紫晶、芙蓉石等的花朵,仿墨玉、岫玉、金星石等叶片,是观赏性的装饰工艺品。

堆花料器是博山美术琉璃传统品种之一。在刚成型的器物需要装饰花纹的部位,迅速粘上软化好的色料,并立即用钳、剪、铁片等小工具以拉、剪、搓、塑等方法塑出多浮雕似的花、叶或禽鸟等形像,稍加整形后放入退温箱内逐渐冷却即成。器形简洁流畅,花饰自然生动,可作为花瓶、花插、烟具、台灯座等,既可实用又有观赏价值,是一种普及性的琉璃工艺美术品。

套料刘花也称“套料雕刻”、“套色琉琉雕刻”。以两层以上彩色琉璃高温融套制成器皿的坯胎,经退温冷却后,再用传统的玉石雕刻技艺用器表按设计的图案逐层精心雕磨,刻掉图案以外的套料,保留最内层色料,衬托出已刻好的不同色料层的图案花纹,具有浮雕艺术效果。最后再经抛光,整个器身和不同色彩的花纹都晶莹滋润,宛若玉雕。器形虽多为壶、瓶、罐、坛、盘、盒等,但一般都不作实用,是一种较为贵重的陈设工艺品。“套料雕刻”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独具特色的雕刻品种。

鸡肝石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特有的一种著名色料,因其色如鸡肝、纹如佳石而得名,特点是在大片紫红色中隐有姿态万千的黑色斑纹,有的如重峦迭蟑,云影水痕,有的如古木奇石,繁花纤草,天趣盎然,令人遐想。它最适合制作格调高雅的器物,如成套文房用具,既是实用品,又是古朴凝重、典雅大方的案头陈设艺术品,历来受国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珍爱,并多次作为高层次工艺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展览,广受赞誉。

鸡油黄博山美术玻璃中名贵色料之一。它光泽晶莹如玉,滋润欲滴,色黄似鸡脂,艳丽而不浮华,天然玉石中无此色,所以愈益显得珍奇。此料多用以制成造型古朴端庄的瓶、壶、罐、盒、盘等器皿,刻以浮雕花纹。含蓄蕴藉,格调高雅,是盛销的高档美术琉璃工艺品。

淄博美术陶瓷淄博陶瓷与琉璃并称双珍,且历史比琉璃要早得多,称誉海内外的时间也长得多。在宋代,淄博被誉称“瓷都”,不仅因其遍地瓷炉,居人相袭善陶,陶瓷产品丰富,更重要的是研制生产出了“两点瓷”(也称“油点瓷”或“天目釉”)、“茶叶末釉”等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的稀有瓷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淄博人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除恢复了几种历史失传的名贵色釉,成功地仿制了“龙山文化”的蛋壳陶之外,还创造了“红金晶釉”、“鸡血红釉”、“金星釉”和几十种黑釉变化釉。在陶瓷彩绘基础上,解决了自古以来乌金釉上不能加彩绘的难题,种类不断丰富,各种浮雕、堆雕、圆雕题材广博,人物、动物、花卉、博古文物,式样俱全,园林陶瓷古朴而新颖。并首创粉装饰画挂盘和人物肖像刻瓷挂盘,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赠送外国国家元首的礼品。

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雨点釉陶”。“雨点釉陶”产于博山,始于宋代,因漆黑的釉色表面上星布着斑点而得名。如果用雨点釉陶器盛茶水,则斑点便象金星般熠熠发亮。雨点釉陶当时盛行于世,并流传东瀛,为日本人所珍爱。其后,全国兴起青花白釉瓷,油滴瓷制作技艺逐渐湮没失传,后人虽曾多次努力试验,但仍未恢复。本世纪20年代,著名博山陶瓷艺人侯相会经多年反复探索实验,直到1936年才取得成功,博山“雨点瓷”自此扬名海内外。其技艺特点是:在点亮似漆的底色上,疏密有致地遍布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银白色圆点,以茶水入器,器内金光熠熠,如注入清水或白酒,则银星闪耀,映日视之,晶莹夺目,器形端庄凝重,古抽朴雅,有宋代遗韵。现在侯老艺人已谢世,幸喜绝技后继有人,博山美术陶瓷厂生产的雨点釉陶器有双龙瓶、天球瓶、柳叶瓶,以及盘、盏、茶具、文具、酒具等种,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三.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山东菜肉丸

山东菜肉丸质地疏松软烂,肥而不腻,汤浓味鲜,酸辣咸香俱全。

特点:用料多样,质地疏松软烂,肥而不腻,汤浓味鲜,酸辣咸香俱全

食品原料

原料:猪肥瘦肉各半250克、香菜100克、淳米50克、鹿角菜50克、白菜。鸡蛋2个(重约100克)。精盐4克、葱姜末10克、味精0.5克、食醋、芝麻油适量。

制作过程

将猪瘦肉洗净,剁成茸状,放入碗内,加鸡蛋搅匀,猪肥肉批成厚0.6厘米的片,肉片两面交叉打直刀,再改切成0.6厘米的见方丁,淳米洗尽泥沙,鹿角菜择洗干净,取30克,切成细末。20克切成3厘米长的段。取盛器一个,放入瘦肉茸,葱、姜末、海米末、鹿角菜米、大白菜末、香菜末,加入胡椒粉、味精、精盐,搅拌均匀,制成直径3.3厘米的丸子,平摆在盘内,入笼用旺火蒸约8分钟,至熟取出,放在大碗内,汤锅内放入清汤、精盐,蒸沸,放香菜段旺火烧开后加入味精,倒入大汤碗中,淋上芝麻油,食醋,撒上胡椒面即成。

四.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猕猴桃

博山猕猴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区源泉镇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管理,扩大种植规模,为全力打造源泉“中华猕猴桃”知名品牌,建设山东省最大的有机猕猴桃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每村安排一名信息联络员,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机农业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对全镇农资经营门店重新注册登记,建立健全农资经营档案,严防违禁农资进入有机生产基地。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打机井4眼,铺设地灌5000米,同时储量1000吨气调库已投入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镇有机农业检测中心目前正在筹建中。成立博山有机猕猴桃产业协会,申报了“博山猕猴桃”地理商标认证。切实做好有机猕猴桃的宣传、策划和推介,抓好猕猴桃有机认证工作,年内完成有机认证2000亩,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据了解,该镇今年新增种植面积1000亩,已达到5000亩的种植规模。

五.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烧烤拼盘

主料选用多种多样,以猪头、猪口条、猪肠、猪耳朵、猪肚、猪尾巴以及鸡壳为主料,用果木吊骨汤配以秘制的香料,文火焖煮至软糯脱骨,入铁锅中以砂糖茶叶,加高粱杆盖子,小火熏制而成。是诸城一大特色。

六.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板栗

博山板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板栗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的。池上镇所产板栗不仅个大、皮厚,而且含淀粉极高,鲜食、熟食均可,深受顾客的青睐。博山板栗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博山区池上镇山形地貌复杂多样,水、地、热条件较好,具有水源充足、水质好、小气候明显的优势,鲁山山脉砂岩土质特别适合板栗生长,具有发展板栗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自2010年池上镇板栗生产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以来,示范区面积从最初的8000亩,扩增到示范板栗园20000亩,示范农户从开始的2000户增加到5000余户,全镇从事板栗生产的有1.5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70%。今年,该镇的2万亩板栗再获丰收,“板栗开口栗农笑”,池上镇目前已成为江北最大的板栗种植示范基地。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博山板栗”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桑蛎

桑蛎因盛产于桑岛而得名,是胶东海珍蛎子中的佼佼者。又称牡蛎,俗称海蛎子,早在宋代,就是给皇宫的贡品。

据光绪本《文登县志》记载:桑蛎“味清而腴”。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在《记海错》中说:“文登海中桑岛出者(指桑蛎),清味绝异,远近珍之”。

桑岛位于县城偏南20公里处的黄海岸边,这里浮游生物丰富,所产牡蛎,大者如马蹄,小者如人指面,其肉特别洁净,营养丰富。桑岛还盛产滚蛎,这种蛎子壳不附石,随潮水上下漂泊滚动,渔民可在潮水退后采拾。

古时文登人有将牡蛎就地生火烧烤而食的习惯,保留了蛎子的原汁原味,此习俗相沿至今。

八.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草莓

博山草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博山草莓--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前来采摘草莓的客人大幅增加,主要是源于这里的草莓通过了国家有机认证,消费者信任这个品牌”,博山镇-王伟说。博山镇是博山区的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有机农业品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11年,全镇2000户有机农户,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博山镇被山东省经济学会和山东县域经济研究会授予“山东省有机农业第一镇”称号。去年“博山韭菜”、“博山草莓”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九. 山东省 蜜汁梨球

[原料]

黄梨500克;蜂蜜100克;白糖200克。

[制法]

1、梨去皮去核,切成丝;

2、加鸡蛋清、淀粉、面粉调匀,制成丸子;

3、将梨丸放入5成热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

4、炒糖色,加清水、白糖、梨球慢火收汁,浓稠时放入蜂蜜;

5、浇明油装盘,撒上桂花即成。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十. 山东省 海参肘子

海参肘子以山东传统名菜“走油肘子”和“红烧海参”拼制而成。肘子肥腴醇厚,海参清淡软滑,两味合烹为肴,互为补益,韵味倍增。将肘子肉用明火炙烤,刮去糊皮洗净,放水中以慢火煮熟,去骨后再放油中炸至金黄色,加调料放笼中蒸烂再浇上芡汁;将水发刺参片用开水焯过,过油后再放入芡汁中烧透,逐片摆在肘子周围即成。成菜色泽红润,肉烂味厚,肥而不腻;海参柔韧滑软,葱香四溢,余味隽永。此菜在鲁中一带流传较广,常作高档宴席大件菜登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