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红安特产腐豆腐有几种 湖北红安农家自制霉豆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红安特产腐豆腐有几种 湖北红安农家自制霉豆腐更新时间:2024-01-19 07:25:36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三美豆腐

无论去高档饭店,还是到街头餐馆,您都能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泰安三美豆腐。三美豆腐取意“泰安有三美,白菜、豆腐、水”的民间说法。真正的极品作法,除精选豆腐和白菜之外,必须用泰山泉水来炖,因此建议您选择靠近山麓或在登山途中有泉水处品尝这道菜。另外豆腐丸子、锅塌豆腐、砂锅豆腐、奶汤豆腐、软烧豆腐、羊肉炖豆腐、豆腐炒鸡蛋也是到处皆有的美味小吃。

“泰安三美豆腐”是泰安风味名菜。泰安产的白菜、豆腐和泰山泉水,历来被誉为“泰安三美”。泰安白菜个儿大心实,质细无筋;泰安豆腐,浆细质纯,嫩而不老;泰山泉水,清甜爽口,杂质少。当地饭店以善制“泰安三美”风味菜肴而著名。豆腐原是泰安农家的四季菜,后来随着历代帝王到泰安祭泰山,先后建起了不少寺庙、庵堂,吃素吃斋者增多,豆腐便成为这里的重要菜肴,在元朝以前,就已成为泰山和泰安地区一流名菜。乾隆年问修订的《泰安县志》曾作这样的记述:“凌晨街街梆子响,晚问户户豆腐香,泰城家家豆腐坊”,反映了当时泰安城豆腐业兴旺的景象。李白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由湖北安陆迁来济南后,以及杜甫客居山东时,他们都曾多次上泰山,并品尝“泰安三美”菜肴之风味。“游山不来品三美,泰山风光没赏全”,这是当地长期流传的赞誉三美菜肴的佳话。“三美豆腐”一直流传至今,驰名中外。

二. 上海市 金山区 吴越豆腐

名菜吴越豆腐获金山特色菜称号,红烧豆腐干、童子鸡、菜卤蚬、红烧肉等都是其店的拿手好菜。饭店建筑仿明清风格,古色古香,18间包厢均以枫泾古桥命名,店内布置小河石桥景点,把古镇吴越文化和界河景点浓缩到小小饭店。

三. 甘肃省 定西 陇西县 麻腐角儿

麻腐角儿

麻腐角儿不常见也不常吃,因为现在农村种麻子的渐少,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麻腐角儿从家常小吃摇身变成了稀少贵族。

麻腐角儿的主料自然是麻腐。先说做麻腐,将精选干净的麻籽用水浸润泡涨,用老石磨磨成糊浆,置铁锅中烧热,用双手捏净麻子油,然后将捏过油的麻渣倒入盆中,加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取细箩架在空盆上,慢慢滤之,再将过滤后的浆缓缓倒入煮沸的开水中使其熟化,叫做“点麻腐”。熟化后的麻浆乳便漂浮在开水表面,色白如雪,软似豆腐脑,清香味美。配上葱花、白萝卜或鲜嫩的白菜,加鲜姜、食盐、五香等调料,包麻腐角,食之香而不呛,酥而爽口。

北路的通安驿、马河等乡镇逢集日摆摊叫卖。蜂窝煤炉子上架了蒸笼,现熟现卖。欲吃者坐在小板凳上,笼高人低,抬头张望,好象待脯的鸟儿似的,卖主在冒着热气的蒸笼里取出麻腐角儿,放入瓷碟,浇了翡翠麻油,抹上蒜泥,调油泼辣子,食者接了碟子,用筷子戳破面皮,让麻油和油泼辣子渗将进去,咬得一嘴,满口生津。

有利肠胃、解热毒、滋益精髓、滑肌、滑肠之功效。

四. 陕西省 汉中 城固 城固菜豆腐

城固菜豆腐:以黄豆为原料,用浆水点制而成,质地细嫩,色泽清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菜豆腐食之酸甜适中,解渴生津,为夏令饮食佳品。

五. 山东省 济宁 曲阜 七巧豆腐

【七巧豆腐】孔府家常菜。将豆腐切成不同形状的七块,下入热油中炸成杏黄色捞出,摆入盘内。炒勺内放油烧热,下入葱、蒜末炸出香味,加入白糖、醋、酱油、清水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浇在豆腐上,撒上海米即成。

六. 广东省 清远 连州 山塘豆腐

山塘豆腐分水豆腐和干豆腐。各地的干豆腐没有什么区别,但水豆腐,人们都公举山塘水豆腐是豆腐中的极品。其特点,就是白和嫩。

七. 山东省 德州 齐河 千层豆腐

兼有豆腐的鲜嫩和豆腐皮的筋道,别具风味。在仁里集、潘店镇等西南部乡镇食用较多。与豆腐制做区别仅在于压榨工具和压榨方法。有浸泡、磨浆、滤渣、煮浆、点脑、打脑、泼包、压榨、脱布、打墩等10道工序。备27厘米见方白布25块,与包大小相同模子5扇,每扇为4块木板扣成,高12厘米。制作时将模子按好,铺上第1块包,浇入打碎的豆腐脑,再铺第2块包,然后再浇,以次类推;每扇模浇5层,满模后再摞第2扇,直至5扇模子摞完,最后加盖压实,待浆流尽时,层层分开,搭于竿上稍晾,将布包揭下,每10页一摞叠加后当腰折起(称打墩子),即为成品。

八. 宁夏 中卫 沙坡头区 素菜豆腐

以阎素莱制作的豆腐最有名,目前经营者为其第二代阎秉义。他家以祖传技术点制的嫩豆腐,用香油炸后,体形膨大,皮柔而中空,容易入味,好似面筋一般。再佐以菠菜、胡萝卜片、辣椒油,红黄绿各色相间,色香味俱佳,老少皆宜,是素食中畅销品种。近年来,他家的油炸制品,已畅销邻近各县。 浑酒小炒肉:浑酒是用黄酒糟再次过滤而成(充分利用米酒营养素)。小炒肉用羊肉丁、萝卜丁、粉条等烩制。吃时将浑酒、小炒肉佐以辣油,冬季还可加酸菜丁,葱花煮开,再下入水饺。

     主打:豆腐

     特点:味道鲜美,口感筋斗,做工细致,色彩亮丽,使人食欲大开,是一道上等的素菜。
     攻略:素菜豆腐的特色,中卫人都十分熟悉和喜爱,但正宗的素菜豆腐以阎素莱制作的素菜豆腐最为出名,目前由阎秉义接管经营,其油炸制品远近闻名,甚至邻县的人都会特地到他那里专程购买。

九. 广西 河池 宜州 豆腐瑶

豆腐瑶

当你走进宜州,无论去到哪个乡哪个村,尤其是到远离圩市的峒场人家作客,热情好客的山里壮家人,都会有粥有酒招待你。在满桌丰盛的菜肴中,还有一只大品碗装的“糊糊”,淡黄色的糊里,碧绿的菜叶上凝结着一朵朵、一串串“恋枝不舍的桂花”。这碗“糊糊”,壮家人叫它“豆腐瑶”。由于汉、壮语言的语序有别,城里人称为“瑶豆腐”,即是“瑶家人的豆腐”。

关于“瑶豆腐”的来源,在宜州壮家人中有个古老的传说:远古时候,瑶、壮本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后来大家都长大成人了,树大分枝,崽大分家,兄弟俩一个走北一个走南,各自成家,繁衍了各自的子孙,才形成了两个族群。由于生息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也逐渐不同,渐渐地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的语言也不同。壮家的先祖莫一大王深深地感到兄弟们忙于生活,天各一方,但亲骨肉的感情,不能疏远,必须经常走往才对。于是,他带领了十多个子孙,不远千里,到如今广西和湖南交界瑶家聚居的“千家峒”去看望兄弟。瑶王一见莫一大王的到来,异常高兴,兄弟久别重逢,少不了隆重设宴招待老弟及侄子侄孙。桌上鸡鸭鱼肉自不必说,其中还有一只大海碗装夹着碧绿菜叶的淡黄“糊糊”。莫一大王一见,禁不住笑道:“瑶兄,一别几十年,真想不到你们在千家峒里拿玉米洋当菜吃。”瑶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我说壮老弟呀,你眼睛老花了,还没看清楚是什么东西呢?”说完他用木勺舀一勺到莫一大王的碗里,和声劝道:“壮老弟,你尝尝看,是玉米洋还是什么?”莫一大王一尝,的确不是玉米洋,而是有着浓郁的黄豆原汁原味的芬芳,柔滑而又有嚼头的“糊糊”。“好!的确好!”莫一大王连连夸赞后,问道:“瑶兄,你们煮的这东西怎么煮得比我们的‘洋’好吃呢?”“壮老弟,这不是玉米粉捣的‘洋’,而是我们瑶山用黄豆粉做的豆腐,瑶家豆腐。”莫一大王央求兄长教他做这种瑶家豆腐,回到南方好好的传授给子孙,这也是对兄弟亲情的惦念。于是,瑶王把做“瑶豆腐”的方法传给莫一大王。他回到南方后又传给自己的于孙,并告诫子孙:往后凡是贵客上门,必须用“豆腐瑶”招待,不忘瑶兄的亲情。从此,“豆腐瑶”作为一道壮家招待客人家庭菜,一传了几千年。

“瑶豆腐”的制作并不像汉人制作豆腐那么复杂。古时没有电,加工粮食在壮家瑶寨里主要靠“碓”。用一只脚一下一下的踩,“碓嘴”在石坎中慢慢的一下又一下舂,把玉米、谷子、黄豆的颗粒倒入石坎中重新再舂,如此来回数次,才能舂好。宜州旧时民谣:“妹呀妹”嫁到北山背。手攀墙,脚舂碓。哥哥骑马去接妹,家公家婆不给回,扯起围裙抹眼泪。”由此可见“手攀墙,脚舂碓”这种繁忙笨重的体力劳动千百年来压得壮家妇女喘不过气来。她们周而复始的天天舂,舂谷子、舂玉米、舂黄豆,保证全家人一天的食用。做“瑶豆腐”的基本原料也是用碓舂出来的。经过来回几次舂筛之后,得出很细的黄豆粉,架锅、装水、生火,一只手拿筷条慢慢运搅动,另一只手抓黄豆粉均匀地洒入锅中,不能让豆粉在水中“结子”,越搅得均匀越好,直到沸腾,仍然继续搅动。锅里的水渐渐由稀变稠,说明黄豆粉已熟八成,此时把切碎了的任何一种蔬菜的叶子加人“糊”中,仍不停地搅动,使之混合均匀,等到菜叶熟了,加人葱花、辣椒,少许米醋,最后放盐,再搅匀后,盖上锅盖,退火。不久,黄豆粉就会凝结在锅边和菜叶上,像一朵朵、一串串的“桂花”,即可吃。经济宽裕的人家加叶的同时,加入肉松,其味更甜滑、口感更好。这就是散发着黄豆原汁原味芬芳的“瑶豆腐”。

如今时代进步了,发达的科技取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碓”,这一古老笨重的粮食加工工具,除了极少数还无法拉电的边远山区峒场仍使用外,农村里已基本绝迹了,都用电动的粉碎机加工粮食,黄豆打粉就是小事一桩,而且菜市场里天天有人卖“瑶豆腐粉”,做“瑶豆腐”方便得多了。但是,老一辈的宜州人却认为机器打出来的黄豆粉比不得碓春出来的好吃,真令从未见过碓的年轻人将信将疑。

虽然如今人们的生活好了,荷包里有钱,市面上物质丰富,餐桌上中外古今、南北风味,不同档次的各种名菜多的是,低档次的瑶豆腐,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作为壮乡里瑶壮人家古老品种的传统菜肴,因其花钱不多,容易煮,口味鲜,营养丰富,依然在千万瑶壮人家餐桌上吐放芳馨,备受青睐。

十.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仙草豆腐

用鲜仙草放在锅里煮成汤汁,冷却凝固后即为仙草豆腐。食用时添加糖末、薄荷等调料,是松阳夏秋季节一种流行的清凉小吃。

相传叶法善在松阳卯山炼丹修仙时,夏季常常采集一种野草与大米磨浆同煮为食,人们将叶法善常食用的野草取名叫“仙草”。用鲜仙草放在锅里煮成汤汁,去渣后渗入米浆边煮边搅拌,直至煮成绿色的米糊,冷却凝固后即为仙草豆腐。食用时用刀划成如豆腐大小的方块,添加糖末、薄荷等调料,味道软滑芳香,吃后全身凉爽,暑气全消,是松阳夏秋季节一种流行的清凉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