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潘家园附近去哪买北京特产 潘家园附近能逛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潘家园附近去哪买北京特产 潘家园附近能逛的地方更新时间:2024-04-08 19:33:37

一. 北京市 昌平 北京豆腐脑

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豆腐脑色白软嫩,鲜香可口。豆腐脑在北京都是清真的,卤的味道堪称一绝,其卤不泄,脑嫩而不散,清香扑鼻。现今的豆腐脑已不是当年的味道,原因在于原料除去黄豆外,都得用代用品,绿豆粉价高,改用白薯、土豆粉,不用口蘑而用香菇。味道大减。器皿也有讲究,用砂锅,砂锅体轻、导热快,特别是可以保持原味,不受金属器皿的影响。 早年前门外门框胡同的豆腐脑白和鼓楼豆腐脑马最为有名,人称“南白北马” 。
制作方法:将黄豆用凉水泡涨洗净,磨成稀糊,加水搅匀,细箩过滤,将浆汁上面的泡沫撇掉,倒入锅中用旺火烧沸,舀出,其余舀入瓷桶内保温将熟石膏粉放在水勺内,用温水调匀,浸入到瓷桶内,往上一提,把石膏汁倒入浆汁内 将另外濎濛的浆汁往瓷桶里一冲,使石膏汁与浆充分融合,静置几分钟后撇去泡沫,凝结起来的就是豆腐脑锅内凉水烧沸,放入羊肉片,用勺搅动几下,水将沸时倒入酱油、口蘑水、盐和味精;水再沸时,倒入芡汁,沸后即成卤。食时把豆腐脑盛入碗中,浇上适量卤和蒜泥、辣椒油即成。 

二. 北京市 密云 密云核桃

核桃,是落叶乔木,雌雄同株,果实球形,富含营养。不仅可以食用、榨油、还可入药。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分析,怀柔核桃每个在10克以上,出油率在45-65%。每百克核桃仁含蛋白质15.4克,脂肪63克,碳水化合物10.7克,钙108毫克,磷329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0.17毫克,维生素B10.32毫克,B20.11毫克,尼克酸1毫克。特别是脂肪含量占干果之首。除此外,核桃还是祛病健身的药膳佳品,具有健身、补血、健脑、润肺、益胃之功效。

三. 北京市 昌平 昌平苹果

昌平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平苹果”系指产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苹果。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昌平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营养丰富。昌平自古以来就有苹果“福地”的美誉。早在清代,乾隆皇帝就留下了“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左环右拱诚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巍”的溢美之词。

昌平盛产苹果,最早历史记载在明代《群芳谱》中,“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交汇于昌平北部,形成绵延百里的“山前暖带”,温榆河发源其阳,白河横穿其阴,润泽着山脚下的富饶土地。这条“暖带”东起上苑,西至南口。朝向正南正北、走向正东正西,整齐如同刀切,经大自然神奇点化,赋予了苹果生长一片舒适优越的“风水宝地”。昌平是全国最早引种红富士苹果的地区之一。1980年4月,昌平正式从日本成功引进了红富士原株,定植于西山口果园,后移植于崔村镇大辛峰果园。随后,昌平区果树科技人员对引进的红富士苹果进行了大量试验、观察、培育工作,成功选育出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富士优系品种。昌平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红富士苹果经验和底蕴。.

自然条件

昌平有优越的光、温资源。年平均光照达2764.7小时,充足的光照不但有利于果皮着色,更催化了果实内淀粉转化为糖分、生成维生素等化学过程。暖带南端,京密引水渠自东向西缓缓流过,把山区、平原有机相隔,如同一台天然“空调”般有机调节着地区小气候。年平均温度12.1℃,年温量指数106,其中果实发育期平均温度达23.9℃,无霜期在200天以上,使苹果获得了充足的生长时间;每年9月底10月初苹果成熟期,昼夜温差达到9-12℃,苹果含糖量高,着色快;年平均降水量542.9mm,既满足了苹果生长所需,又避免了因雨量过大导致的果树病害。此外,据北京市农科院测定,该果园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到2.08%,有效磷、钾、铁、锌、硼元素含量分别高出普通土壤的2-12倍。这些微量元素随着苹果生长转化成利于人体吸收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使昌平富士苹果不但美味而且营养。.

保护范围

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0《关于申请界定昌平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昌政函(2006)5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崔村镇、流村镇、兴寿镇、南口镇、马池口镇、阳坊镇、百善镇、长陵镇、十三陵镇、沙河镇、城南镇等12个镇、街道所辖行政区域。.

四.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王麻子剪刀

产地:中国北京。特点:剪刀口顺轻松,刃薄锋利,韧性好,强度高,头长把宽,轴粗有力,剪尖灵巧,槽口易磨,不崩不卷,经久耐用。( 北京)

五. 北京市 西城区 北京年糕

花色品种很多,仅凉糕的品种就有盆糕、馅糕、米糕、豆面糕、塔糕、艾窝窝、豆渣糕、卷糕、藕丝糕、粽子等十多种。凉糕用料有整米、碎米、米粉之分,成熟方法也有蒸煮之别。

六. 北京市 大兴区 群酥之冠——北京酥糖

北京酥糖是中国三大名糖(上海奶糖、广州水果糖和北京酥糖)之一,其中尤以红虾酥糖为上乘佳品。有外商称赞说:“红虾酥,不仅美国的王牌——金丝酥比不了,其他国家的酥糖也比不了。”红虾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酥、脆、香、甜”四个字。在制作上集中了传统工艺的精华,用料考究。一律选用优质榴花砂糖,高浓度葡萄糖浆和“二八麻酱”,经多次熬炼拔拉折包而成。这种糖皮薄酥脆、糖馅层次清晰,吃起来香甜可口,不粘牙不腻口,吃后不留残渣。因酥糖表面光亮、外形饱满,还镶有白褐相间的条纹,宛若一只虾的中断,故名“红虾”
( 北京)

七.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烤肉

北京烤肉

烤肉包括牛肉和羊肉。烤法是用一种烤肉专用工具──铁炙子。它是由熟铁制成直径约二尺的圆形铁盘,下面烧木柴,上面烤肉。先将肉片放入调好的佐料中浸透,桌上放铁炙子,铁面用羊尾油擦拭,下面用松木或松塔烧火,上面放葱丝,把浸好佐料的肉片放在葱丝上,用特制的长约一尺半的大筷子翻动,待牛肉呈现酱紫色,羊肉呈白色时,即可食用。边翻边吃。

八. 北京市 密云 香葱猪蹄

香葱猪蹄

原料:葱50克,猪蹄4个,食盐适量。

做法:1、将猪蹄拔去毛桩,洗净,用刀划口。2、将葱切段,与猪蹄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和食盐少许,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炖熬,直至熟烂即成。

九. 北京市 西城区 北京小窝头

窝窝头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人们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留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

所谓“窝头”是一种圆锥型,下面有一个洞的蒸制食品,原来都是用玉米面做的,因为没有发酵的玉米面非常不容易蒸熟,做成这种形状有利于迅速蒸熟,窝头以前是底层平民常用的食品。而西太后别出心裁,要“与民同乐”,可是是用当时非常昂贵的栗子磨面做的,个也小很多,成为一种点心,民国革命后才流入民间。传说这一宫廷小吃品种是慈禧太后当年吃过的小窝头。其实纯用栗子面是蒸不成窝头形儿的,因为其干裂、不合团儿。做小窝头用的是好的新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好黄豆面,蒸的时候加桂花白糖,吃着又暄又甜。一斤面要蒸出一百个小窝头才够“小”。

窝头一词,在旧中国是北京人意为“贫穷”的代名词。过年北京人讲究吃饺子,但贫穷人家吃不起,只有吃窝头过年。过去有一副对联写道:“人过新年,二上八下;我辞旧岁,九外一中”。上联指包饺子,两个大拇指在上边,其它八个指头在下托着;下联则是捏窝头的动作,一个指头在窝头眼内。

北京的北海公园内仿膳饭庄有一种甜点心,名叫“小窝头”。它是用黄豆、玉米加工成精细面粉,再加入白糖和桂花蒸制而成的美点。其特点是上尖下圆,小巧玲珑,看上去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宝塔”;吃起来味道香甜,细腻滋润。因而,凡是光顾仿膳饭庄的人们,都以一尝脍炙人口的小窝头为快事。

小小窝头怎么成为北京仿膳名点的呢?这有一则与当年慈禧太后逃亡有关的传说。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尽管义和团及北京军民奋力抵抗,但由于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北京还是被攻陷了。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一批宫女、太监、卫兵乘夜黑人静,化装成逃难的百姓,坐上三辆破车混出了紫禁城,仓皇向西安逃去。出逃匆匆,来不及带上足够的食物,且兵荒马乱,慈禧太后一行人也不敢暴露身份,无法得到地方官吏的侍奉和保护,一路上风声鹤唳,饥饿难忍。当行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时,荒无人烟,更难找到能吃的东西,而慈禧太后又非要吃东西不可,这可难坏了随身的太监。就在这时,有一个名叫贯世里的随从,身上还留有一个从民间要来的玉米面窝窝头,便掏出来进献给了慈禧太后。俗话说:“饱了喝蜜蜜不甜,饿了吃糠甜如蜜”,平时吃惯奇珍异馐的慈禧太后这时竟也将这粗劣不堪的窝窝头吃得津津有味,倍觉甘美。

不久,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八国联军退出北京,慈禧太后回到了北京。据说那个随从贯世里由于献食有功,还被封为“引路侯”。一次慈禧太后想起了那顿“又香又甜”的吃食,就命御膳房给做窝窝头吃。这可使御膳房的厨师们犯难了,窝窝头本是民间的一种普通食品,一般富户人家只食精米精面,对这种玉米面窝窝头并不问津,更何况深居宫禁的慈禧太后了。但厨师们又深知她的性情暴戾乖张,怎敢违抗旨意。于是,便依照大窝头的式样,加进一些黄豆粉和大量白糖,还有桂花,精心制成了小窝头,松软甜美,慈禧太后果然喜欢吃。从此,小窝头便成了慈禧太后食谱上的一味甜点。清朝灭亡以后,小窝头和其他清宫菜点一样,流传到了民间,成为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

十. 北京市 昌平 爆肚冯

爆肚冯是北京著名小吃开创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老字号了,如今第三代、第四代冯氏传人已将“爆肚冯”发扬光大,分店很多,吃的人也络绎不绝。

清光绪年间“爆肚冯”由山东陵县人冯立山创业于北京后门巧经营爆肚。清光绪末年由第二代传人冯金河(1888年生)继续经营爆肚。在经营中潜心钻研、精心制作,使爆肚味道浓厚,深受宫内画匠、太监以及旗人的偏爱。后经宫内当差的太监推荐,爆肚冯成了清宫御膳房专用肚子的特供点,及至清帝逊位,清宫的专供也渐渐取消了。为了维持生意,冯金河便迁至前门外廊房二条与爆肉马、烫而饺马等五家组成了一个小吃店。被当时各界誉为小六国饭店的美称。

1937年事变后成为北京著名的门框胡同小吃摊群中的重要美食。第三代传人冯广聚自幼跟着父亲学习继承传统制作方法,而且对原料的精选细微上下功夫,尤其在佐料的配制上细心钻研、大胆创新,使其爆肚的色、香、味俱佳。曾受到各界顾客的好评。

1935年在门框胡同北段路东开设了爆肚冯饭馆,因1937年事变的影响关闭,从而在门框胡同南段与豆腐脑白、年糕杨、厨子杨、爆肚杨、豌豆黄宛、年糕王、复顺斋酱牛肉老店、奶酪魏等形成了门框胡同小吃街。康家的老豆腐、包子杨的包子、祥瑞号的褡裢火烧、德兴斋的烧羊肉以及羊头马的羊头肉,皆为门框胡同的名吃,并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品尝,如文人墨客的鲁迅、巴金、丁玲等;影视界的韩兰根、陈燕燕、白杨等;戏曲界的金少山、裘盛戎、荀慧生、尚小云、李万春、谭富英等皆是门框胡同常客。从1937年—1957年是门框胡同最风光的时代,由于合作化合营与合营运动的来临,爆肚冯与爆肚杨合进门框胡同的同羲馆饭馆,其它摊合进大栅栏西口的国营茶馆,因此便结束了门框胡同小吃的命运。合营时冯广聚之妻刘凤文进入同羲馆,做为资方代表继续负责爆肚、涮肉这一摊工作一直干到八五年退休。由于合营后的同羲馆由这些合营过来的传人继续负责各种小吃的制作,继续赢得电影界、梨园界、曲艺界、文人墨客的偏爱。成为他们品尝真正北京风味小吃的重要场所。

1999年9月18日与1999年9月21日两次被请到钓鱼台国宾馆与羊头马、老月盛斋、豆腐脑白为庆祝五十年大庆及国宾馆馆庆为国家领导人现场制作。国家副总理钱其琛,中央各大部部长、副部长、各国驻中国大使,都前去品尝地道的北京小吃。爆肚冯的“爆肚仁三品”于2000年4月26日被国家国内贸易局评为中国名菜点。在北京晚报4月28日正式登载公布。1998年至1999年爆肚冯申请并建立了北京市爆肚冯餐饮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11月,北京申奥成功清真烹饪技术大赛,爆肚冯获得金奖,并且获得个人金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