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菏泽牡丹区哪里可以买特产 菏泽牡丹区在哪里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菏泽牡丹区哪里可以买特产 菏泽牡丹区在哪里买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1 02:08:31

一.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荷泽牡丹

荷泽牡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菏泽在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黄河古三角洲上。这里盛产牡丹。牡丹的品种繁多,种植历史悠久。现在,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有5,000多亩,花色品种有300多种。菏泽牡丹枝茂花艳,驰名全国。菏泽素有“牡丹之乡”的美称。

牡丹,雍荣华贵, 美艳绝伦是花中之王, 历来被奉为庭园珍品,中国国花,并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千百年来,她不但以其天姿国色为天下花圃争辉,还在无数艺术佳品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卓越丰采,她也是中国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将它看作为美满和理想的化身而热情歌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篇。

牡丹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 百两金,又有洛阳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之美称。李时珍《本草纲目》说:“牡丹以色丹者为 佳,虽结子而根生 苗故谓之牡丹。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牡丹原为野生经过 一二千年的人工栽培,已发展成品种上千的大家族。

菏泽古称曹州素有“雄峙烈郡”,“一大都会”之誉。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史不绝书,曹州 牡丹种植有数百年历史。宋时牡丹以洛阳为多,自明开始,种植中心已移至曹州。发展至今,菏泽以有几 百个品种,数千亩牡丹田,每年谷雨前后,曹州牡丹连阡接陌,艳若蒸霞,蔚为壮观,堪称中华之最。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5万亩,九大色系,600多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雍容华贵,色艳香浓,一派国花风范,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独得81个奖项。

菏泽牡丹史上也称曹州牡丹。以其花大、色艳、型美、香浓而“甲海内”。菏泽牡丹的特点是枝挺拔有致,叶繁茂多姿,花雍容华贵,被誉为观赏牡丹之上品

二.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万福甜瓜

牡丹区从2000年开始栽植早春小甜瓜,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多亩,年产量突破5亿斤,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省市,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和建设新农村的大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5亿斤甜瓜香飘四方10亿元钞票喜进万家

——牡丹区早春小甜瓜发展之路解密

中国菏泽网消息姹紫嫣红-,早春甜瓜分外甜。春夏之交的牡丹区万福办事处瓜香四溢,行走在树木茂盛的田间小路上,感觉到的不仅是沁入心脾的浓浓甜瓜香,更多的是瓜农们那满脸的喜悦和幸福。

牡丹区有着10多年的早春小甜瓜种植历史,近年来,该区着力做大做强了小甜瓜产业发展的大文章。目前,万福、吕陵、吴店、马岭岗等乡镇办事处已发展甜瓜种植10万多亩,总产量突破5亿斤,产品以皮薄、质脆、味甜等特点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年产值10亿元左右,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过万元,早春小甜瓜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兴大产业。

科技为本重管理

春节刚过,万福办事处农技站长苑玉宗就开始忙碌起来,常常是东家请了西家邀,整天忙得不亦乐乎。他为何具有如此“魅力”?因为他精通早春甜瓜的育苗、种植和管理,经他指导种植的甜瓜,长势好、结瓜多、个头大、成熟早,好吃更好卖。

在牡丹区,不仅有很多像苑玉宗这样的甜瓜种植专家,而且,农业、科技等部门的专家教授经常活跃在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地将种植技术传授给瓜农。乡镇农技站根据甜瓜生长期的不同技术要求,制定明确了培训计划,经常邀请市、区的农技专家现场指导,让广大瓜农成为技术上的“明白人”。据悉,全区每年都举办各类甜瓜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等150余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次。

该区农业部门在做好技术指导的同时,先后累计引进筛选了30多个甜瓜新品种,像蜜玉1号、甜达等优质品种的种植已占到总量的50%以上。2007年,牡丹区农技专家在国内还没有薄皮甜瓜专用砧木和嫁接技术可借鉴利用的情况下,成功研究出了薄皮甜瓜嫁接砧木的优选和配套嫁接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甜瓜枯萎病的难题,而且增产20%以上,亩增收2000元左右。配方施肥、生物菌肥的广泛应用,避免了甜瓜重茬所带来的需肥障碍。

今年,在发展大棚甜瓜种植时,牡丹区又着重推广了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提高了地温、气温和棚内CO2含量,增强了瓜苗的抗病性,并为甜瓜提前定苗移栽、提前上市提供了有力保障。运用该技术种植的甜瓜,上市较往年提前7天左右,开市价格达到16元/公斤。

苑玉宗说,他计划明年创建甜瓜精品园,引进优质品种,实施标准化管理,走订单甜瓜、农超对接的路子,使甜瓜的身价再增长40%以上。

合作共赢谋发展

在万福办事处甜瓜种植大户潘喜山的瓜棚里,丰收的甜瓜让他打心眼里高兴,他乐呵呵地说:“我自从加入合作社后,就不用再为卖瓜而发愁了,我们社员们抱团发展。”他加入了万福绿色瓜菜协会,协会从选购瓜种、育苗、栽培、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进行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这使他种植的甜瓜价格比市场高出20%以上,目前该协会会员已发展到600多人。

为避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相互竞价的现象,牡丹区及时帮助、引导农民成立甜瓜专业协会,吸收在种植、经营上的能人进入协会组织,从搜集信息到技术培训,从组织规模化生产到联系外地经销客商,从签约订单到外运销售,都及时为瓜农做好服务,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共赢之路。

为形成拳头闯市场,甜瓜协会每年都举办甜瓜发展论坛、甜瓜种植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种植大户等,共同为甜瓜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甜瓜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金疙瘩”,而瓜苗自然也成了瓜农增收的“金苗苗”。万福绿色瓜菜协会紧抓这一机遇,及时指导会员进行育苗,发了一笔瓜苗财。潘庄村瓜农潘金玉,今年培育了50万株瓜苗,卖了40多万元,净收益15万元以上。他高兴地说:“小甜瓜给我们带来了大实惠,给村里带来了大变化,我们的日子真是像小甜瓜一样香甜滋润啊。”

树立品牌闯市场

“拓展市场,品牌是制胜法宝”。对于这句话,去年被评为瓜王的潘富军深有体会。自从当上瓜王擂台赛的冠军后,他们的甜瓜立马成了香饽饽,不少客户慕名而来。

为提升甜瓜的档次和知名度,牡丹区积极引导瓜农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操作规程组织生产,鼓励瓜农科学注册商标。2004年,万福甜瓜通过国家无公害品牌认证,其注册的“沁肺春”牌甜瓜名声大振,身价倍增,畅销北京、天津、太原等地区。

举办甜瓜评比大赛、品瓜会等活动,是该区提升甜瓜知名度的又一策略,他们每年都邀请新闻媒体到甜瓜种植基地采访品瓜,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菏泽日报等新闻媒体都对牡丹区早春小甜瓜的发展给予了及时报道。

牡丹区还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现代媒介进行甜瓜销售,鼓励商业意识较强的瓜农外出推销,建立代理网点。目前,该区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郑州、烟台、青岛等近20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区域销售代理。

四月牡丹艳,五月瓜飘香。每年的甜瓜销售旺季,外地客商纷纷来到万福、吕陵等甜瓜批发市场开展收购业务。据北京客商吴东伟介绍,他在牡丹区收购小甜瓜已经3年了,每年都能挣上10万元以上,今年准备收完整个瓜期。郑州客商邹伟在刘寨甜瓜市场收瓜5年了,每年都是挣得盆满钵溢。

随着甜瓜市场的迅速发展,当地的二三产业也应时兴起,食品包装、印刷加工、肥料生产、交通运输、餐饮休闲等配套服务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目前已吸纳从业人员近万人,仅物流运输业年即可获利3000万元以上,早春小甜瓜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兴大产业。

三.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菏泽面塑

菏泽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料,加入适量的颜料用水调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的防腐、防蛀、防干剂后,利用刀、剪簪等简易工具和独特的工艺,塑造成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山川、楼阁等富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曹州面人 菏泽面塑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细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应的颜料用水调分别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防蛀、防干剂,然后借助于批刀、塑刀、小剪刀、梳子、骨簪、花纹印章等工具,塑造成人物、鸟兽、鱼虫、花卉、山川、楼阁等富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塑像。由于它制做精巧,形象逼真,逐渐形成一种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菏泽面塑历史悠久,名扬四海,颇受中外人士赞赏。

菏泽面塑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天下面塑出穆李。”据碑文记载,清咸丰二年江西弋阳的米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来到穆李村,与当地的花供艺人郝胜、杨白四合作,把米塑与花供技艺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曹州面人”。从此,“曹州面人”脱离民俗功用,成为一种集观赏和把玩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除了它生动形象、粗犷、豪放、乡土气息浓的艺术风格外,“曹州面人”的持久保持期,也是其另一魅力。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而菏泽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

菏泽市面塑协会副主席穆绪建告诉笔者,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民俗艺术越来越感兴趣,而面塑作为一种艺术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喜欢,穆绪建徒弟穆明芳凭借扎实的功底,受聘于广州一大型饮食公司。“现在穆李村有面塑艺人不下400余人,2008年6月3日,曹州面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他正在积极筹备,联合“单打独斗”的面塑艺人向产业化发展。

四.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郓城壮馍

壮馍是菏泽郓城传统名吃,是一种带馅的椭圆形煎制饼食,具有外香酥、内柔软、馅味鲜香的特点,深受广大顾客的喜爱。

制作时,将面粉用八成热水反复搋成软面,盖上温布稍饧。带骨猪肉剔骨洗净、剁碎,加盐、水(分次加入),调搅上劲,再撒上葱、姜末和花椒面(用时现掺)调成馅,将饧好的面搓成长条,下成剂子,再搓成长圆条,用擀面杖压成长条。摊上馅心,用手扯成长带状,一头没有馅,从摊馅的一头叠起,把两头捏紧,用没带馅的一头盖严,压成椭圆形的饼。然后,平底锅里加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生坯,用小火煎制,两面呈金黄色即成。煎制时,油随耗随添。

五. 山东省 菏泽 东明 酥香火烧

酥香火烧

酥香火烧是指用和好的白面,打成条状,拌香油、精盐、五香料粉等,然后卷压成饼状,放在特制的火炉上烤。烤熟后,焦黄酥香,外脆内软,有"一盘火烧炉,香飘十里街"之说。

六.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菏泽牡丹籽油

菏泽牡丹籽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菏泽牡丹籽油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所辖东城办事处、西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牡丹办事处、何楼办事处、沙土镇、吴店镇、王浩屯镇、黄堽镇、都司镇、高庄镇、小留镇、李村镇、马岭岗镇、安兴镇、大黄集镇、胡集镇、皇镇乡等19个乡镇办事处。

《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菏泽牡丹籽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荷区政字〔2015〕1号

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SMD0005S-2015

《菏泽牡丹籽油》

七.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韩集芝麻糖

生产历史韩集芝麻糖,生产历史悠久,做工讲究,香甜酥脆,风味独特,是曹县传统糖点类名吃,久负盛名,又以大刘庄所产芝麻糖最为著名。据刘氏后人介绍,明洪武年间,刘氏祖伯仲二人,从-县迁来后,为了生计,开始研制麻糖,世代相传,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年间,大刘庄芝麻糖成为贡品。

技术工艺主要以大米、小米、大麦、芝麻为原料。制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熬糖稀。先将精选大麦用26℃~27℃的温水浸泡7天,使其生芽,然后用石碾碾成芽浆。同时将精选的大米(或小米)蒸熟,然后混合大麦芽浆拌匀,装进大缸,用沸水泼浇进行发酵,两小时后,可淋出糖浆,进行熬制,即成糖稀。第二步制作半成品。将糖稀再进行熬制,使之变稠,制成糖饴,冷却到一定温度,加工成为半成品。第三步加工成品。将半成品在温度30℃加工房内进行摔打、抽拔、制孔,然后沾满精选脱皮芝麻,拧成麻花状,稍微冷凉就成为芝麻糖。做好的芝麻糖粗细均匀,每根麻糖中间都有129个小孔,两端封口不通气,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产品特点及销售该产品,质量上乘,营养丰富。仔细品尝,满嘴香甜,回味无穷,具有酥、脆、香、甜等四大特点。又是利生益寿,涵养心田,健脾开胃,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年产量仅100吨左右。2000年前,多是走乡串村散卖,2000年后,建立曹县清晨食品厂,采用礼品箱、盒包装,除在本县、周边县销售外,还销往泰安、曲阜、济南、商丘、开封、郑州等城市,颇受顾客的喜爱。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八. 山东省 菏泽 郓城县 黄安驴肉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黄安驴肉是郓城的特色小吃之一,而牌子最响的,当数“吴家”驴肉。黄安驴肉在选材上很有讲究的:年岁过大的不选,年岁过小的不选,过瘦的不选,过肥的也不选,只选用中年驴,口龄在三、五年最宜。黄安驴肉在制作上的讲究,不亚于选材,称得上独门绝技:先选配上好中草药佐料,俗称先喂药,配制好闹汤,后放进锅里煮七至八个小时。而煮肉时火候的把握也非常关键,初期用大火猛烧,水沸后压火焖肉,慢火轻熬,精心烹饪而成。它色鲜味美,熟烂易嚼,吃起来有一种诱人食欲的特殊香味,久食不厌。适于作酒肴、下饭莱。

本草纲目记载:驴肉性温和.驴肉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功效。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驴肾,味甘性温,有益肾壮阳、强筋壮骨功效。

九. 山东省 菏泽 牡丹区 银盛园老鸡汤馄饨

老鸡汤馄饨是菏泽民间的一传统名吃。银盛园老鸡汤馄钝以其独特的汤味和别具一格的造型而名扬四方。它的汤料是选用民间多年饲养的0鸡,经长时间文火熬制而成,配以香菜、鸡丝、木耳、海米等佐料。其馄钝皮薄如蝉翼,拿起一个放在手中酷似振翅欲飞的玉燕。银盛园老鸡饧馄钝味道鲜美,回味久长,营养丰富,1997年被山东省贸易厅评为山东名吃,2000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吃。

十.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西红柿

西红柿

单县西红柿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所产西红柿以其品质优良、肉多、无籽、沙瓤、色泽鲜美而享誉全国,长期占领东北市场,销往大江南北。据测定,单县西红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5.7%,糖酸比为11.2:1,酸甜可口,营养丰富。

1982年,城郊菜农任仲宽被前来视察工作的原0中央总书记-同志誉为“西红柿大王”蜚声内外。1996年,单县被中国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定为“中国西红柿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