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沈阳特产快递公司电话多少 沈阳同城快递电话号码多少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沈阳特产快递公司电话多少 沈阳同城快递电话号码多少更新时间:2024-04-04 07:24:44

一. 辽宁省 沈阳 新民市 铁板烤鸡架

铁板烤鸡架

铁板烤鸡架也是沈阳的特色小吃,鸡架就是去掉鸡肉的鸡骨架,将洗干净的鸡架用盐等调料奄好,放在两个大铁板之间一夹吱啦吱啦一响,香味扑鼻,将鸡骨头都炸香后放入孜盐、辣椒,就可以吃了。在夏天许多东北大汉,一个鸡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顿饭了。让你看起来吃的很香,很馋人。

二.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县 法库牛肉

法库牛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法库县牛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县现代化牛肉加工企业达20余家,年屠宰量40万头,占领了沈阳市场的30%和东北三省市场的5%份额,出口至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年产值超10亿元。法库有“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和“全国牛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县”之称。“法库牛肉”因法库牛产业发展及“中国牛县”而得名。纯正的“法库牛肉”色泽鲜艳,颜色柔和,呈大理石或雪花花纹,口感细嫩、多汁,入口绵润,回味无穷.

产地范围。

法库牛肉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法库县现辖行政区域。

三.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羽毛画

采用大自然中各种禽鸟的羽毛,经过剪、拼、叠、镶及热压成形,组合粘贴等巧妙工艺制成。沈阳市羽毛工艺厂首创羽毛画工艺,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而闻名于世。制作的古典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更是绚丽多彩。羽毛画是旅游纪念和馈赠佳品,现在的沈阳羽毛画远销国外。(沈阳)

辽宁名品。是运用各种禽鸟毛羽,汲取国画构图技法制成的一种工艺画类。沈阳羽毛画绚丽多采,富有浓郁的装饰性,别具一格。造型方面,按内容不同要求,分别采取平贴、浮雕和圆雕三种表现手法,层次清晰,形象逼真。沈阳羽毛画善于利用各种羽毛的天然色泽、纹彩、亮度和质感,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卷轴羽毛画,主要汲取中国水墨画艺术形式,以绫绢装裱,以供观赏。纱衬羽毛画吸取双面异色绣形式,可正反两面欣赏。羽毛壁挂,借鉴艺术挂毯形式,用羽毛层层叠贴而成,适宜表现山村风光。现有几十种不同品种,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 辽宁省 沈阳 浑南区 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是沈阳著名小吃。由边福于1828年从河北省传入沈阳。将绞碎的猪肉煸炒后,用鸡汤或骨头汤煨制,做成蒸饺。老边饺子选料精,用料广泛,品种多,味道好。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它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清道光八年,河北河间府任邱县边家庄,有位叫边福的来沈阳谋生,在小津桥搭上马架房,立号边家饺子馆。虽然门面简陋,但由于精心制作,风味独特,并以水煸馅蒸饺闻名遐迩,深受人们欢迎。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老边饺子先后在沈阳开三家分号,由边氏后裔——边跃、边义、边霖弟兄三人分别经营。由于业务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改进,老边饺子已发展成为一个设备完善,分工精细的专业饺子馆。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水灵,增加鲜味。同时,按季节变化和人们口味爱好,配入应时蔬菜制成的菜馅。

剂皮和制,也独具一格。用精粉掺入适量熟猪油开水烫拌和制。这样能使剂皮柔软、筋道、透明。老边饺子除蒸煮外,还可烘烤、煎炸。

老边饺子由于皮薄肚饱,柔软肉头,馅鲜味好,浓郁不腻,因此,凡远近来沈客人,都愿品尝。1964年邓小平同志到沈阳视察时,品尝过边霖包的饺子,吃后非常高兴地说:“老边饺子有独特之处,要保持下去”。1981年夏天,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品堂老边饺子,吃得兴致勃勃,称赞不已,席间余兴未尽,挥毫写了八个大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五. 辽宁省 沈阳 康平县 野生红松蘑

野生红松蘑,是康平的一大。野生红松蘑又名松树蘑,其主要盛产于东北地区,又以大兴安岭一带的野生红蘑最佳,因其营养丰富,口感柔嫩,在众多种类的蘑菇中被东北人视为炖小鸡最为理想的蘑菇。

六. 辽宁省 沈阳 沈河区 满汉宴席

满汉宴席

满汉宴席取材广泛,包括“山八珍”、“陆八珍”、“海八珍”三种。“山八珍”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蕨菜等;“陆八珍”为吃什蟆、驼峰、口蘑、玉皇蘑、凤爪蘑、玉米珍、沙丰鸡、松鸡;“海八珍”即鲨鱼翅、刺参、鲜贝、紫鲍、乌鱼蛋、鳘肚、鱼皮等。沈阳新世界大酒店、御膳酒楼可以承办满汉全席。

七. 辽宁省 沈阳 辽中区 朝鲜族打糕

在秋冬时节,朝鲜民族经常制作一种小方块米糕(也称“打糕”),最常见的一种叫“糯米打糕”,用糯米精制而成。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糯米打糕,分赠邻居和亲友。从这种习俗中产生了“吃打糕过年”的说法。节日送礼不能缺了打糕,尤其在送娘家礼物时更不能缺少,据说打糕里还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

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状,中间夹豆沙馅,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其做法是:做打糕要经过洗、蒸、打、切四道工序。先把糯米洗好,用清水浸泡十几个小时(如果急着做,可用温水浸泡,时间可短些),泡到用手指能把米粒捏碎为止,然后把米捞出来,把水沥干。把米放入笼屉内用大火蒸半个小时左右,要蒸到软硬合适为止。把蒸好的糯米饭放到砧板上,用木槌边打边翻。打的人开始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打的饭粒四处飞溅;翻的人要用水沾手并不断擦砧板,否则,打糕就会和砧板粘在一起,翻不动。这种粘糕,要求打得越匀越好,一般打到看不见饭粒为宜。把打成的糕切成适当的小块,用豆沙或者熟豆面等裹上一层就可以吃了。喜甜食者,可蘸糖食用。喜咸者,可佐盐食用。这种打糕比一般年糕更加粘润可口,味道尤为清香。

八.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县 彩石镶嵌画

是以天然大理石为主,并以枯石、玛瑙、汉白玉、金星石等彩石为原料,运用大理石各种彩石的自然形态特征、纹理脉络和丰富的色彩,汲取古代壁画艺术制成的石质画工艺品。(沈阳)

九. 辽宁省 沈阳 沈河区 大舞麻花

大舞台麻花原称“张麻花”,是1926年张兴德在台安县黄沙坨子村创始的。1941年张兴德带领全家来到辽宁沈阳,在小东门里开了个麻花作坊。不久其子张含余主持营业,1948年迁到大舞台剧场附近,因其麻花别有风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其为大舞台麻花了。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酥脆的大舞台麻花是如今的美食无可匹敌的。最初,大舞台麻花的售卖点摆在大舞台西侧的胡同口,后来随着生意的红火,大舞台麻花开始有了自己的店铺,不再摆摊售卖。附近的老人回忆说:“那会儿大家都是排队买麻花,这麻花酥脆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来不到半米掉到地上就碎了。”

与大舞台麻花齐名的便是大舞台油炸糕。它是由赵殿峰弟兄三人于1945年创制,外酥里软、色正甜香,是深受顾客欢迎的一种名牌风味食品,因其在大舞台附近出售而得名。

十. 辽宁省 沈阳市 康平县 康平寒富苹果

康平寒富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康平县被认定为“寒富苹果全国第一县。”

康平县发展寒富苹果产业战略定位准确,作为寒富苹果发展的新区,康平县特色优势明显,发展规模居全国首位,专家组一致通过,认定康平县为“寒富苹果全国第一县”。目前,康平县寒富苹果栽植面积已发展到14.5万亩,占沈阳市寒富苹果面积的50%左右;全县寒富苹果产业遍布16个乡镇、130个村,带动果农1.5万户。

2012年,康平县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康平寒富”地理标志商标,2013年中国园艺学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又认定其为“中国寒富苹果第一县”。康平县苹果的名气越来越大,“凯迪莱富”、“永香”、“康之露”等一批特色品牌享誉省内外。

康平寒富

康平县林业工作总站

10750171

苹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