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池州出名特产排名前十名 池州土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池州出名特产排名前十名 池州土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3-12-23 16:47:55

一.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九华佛茶

九华佛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九华佛茶乃九华山名优之一,这里的茶场海拔高度近千米,群峰相拥,松竹成林,飞泉润谷,芳草吐香。

话说金乔觉——金地藏的化身,从新罗国渡海来,入唐求法,吃尽千辛万苦,才找到这仙气悠悠的九华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闵公让和的施舍,将这九华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场。那年春天,春雨连绵,一连半个多月,九华山沉浸在浓雾细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诵经不歇。忽儿,隐隐听到耳边听见起“辟叭、辟叭”的声音,原来是茶籽,是新罗国王子金地藏来唐的前一天深夜,遭父王废弃的母后,含泪将她亲手采来的王家香茶籽,缝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来之不易,后来,金地藏将发了芽的茶籽取出,种在他禅修的南台(神光岭)向阳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见长。不出三月,竟长成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满山飘香。

这里所产的九华佛茶朝夕吸纳高山雾露之滋润,独吮奇花异草之灵气,汤色碧绿,回味甘爽。同时由于高山气候之缘故,昼夜温差大,而方圆百里人烟稀少,茶园无病虫害,无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天然有机生态茶园。

二.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石台山茱萸

国家林业局命名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石台县名列其中,荣获“中国山茱萸之乡”美称。

山茱萸,又名枣皮,是我国一种具有2000多年药用历史的贵重传统药材。山茱萸是石台县主导中药材品种,500多年前石台就有山茱萸种植历史。据测定,石台县山茱萸的有效成分比目前浙江、河南等产地所公布的数据要高出5%到10%,特别是主要成分熊果酸的含量要高出10%以上;而且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均远远低于其它产地,素有“全国枣皮质量第一”的美誉,是山茱萸商品中的极品。

目前石台县优质山茱萸的种植面积达8000亩,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年产量120吨,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三.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开光谛听

谛听又称“独角兽”,“地听”,“善听”,乃九华山镇山之宝,相传为金地藏菩萨坐骑。金地藏卓锡九华,立志修行,因有谛听昼夜相随,处处逢凶化吉,终成佛法。佛教尊称谛听为神犬,后人缘其晓佛理,通人性,避邪恶,视为吉祥的象征。
谛听集群兽之瑞像于一身,聚众物之优容为一体,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别致,想象丰富。世人珍之为“镇宅之宝”、“庙堂之尊”、“天地精灵”和“万兽征物”,广泛纳为收藏。
该文物现收藏于九华山,质地青铜,清代,长84.5厘米,高72.5厘米,重125公斤,形状为一独角兽猛然回首,低部标识“姑苏梅城吾造”,国家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5月入藏开山祖寺化城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属九华山寺庙传世之物。
该品为文物微缩复制件,目前授予收藏999尊。

四.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黄精

黄精在九华山普遍生长,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加工考究,一般经九蒸九晒工序,通称“九制黄精”。黄精加工成品,油润、气香、味甜,既可药用,也可食用。具有补中益气,除风温、安五脏、强筋骨、止寒热、填精髓之功效,能补诸虚,久服神清气爽,延年益寿之功效。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贵池)

五.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安徽蜜酒

安徽蜜酒是地方名酒,采用民间“甜酒酿”风味特色酿制而成的低度饮料酒。蜜酒用优质糯米为原料,外加谷物与小曲醣化发酵酿制而成,色泽浓郁、香味淳厚,含有大量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迎客松”牌黄山蜜酒获1987年“名酒”称号。

六.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升金湖青虾

青虾系长臂虾科,学名“日本沼虾”,升金湖沿岸人称“青虾”,县内通称“虾子”。体长4—8厘米,青绿色。夏季喜栖水上层和湖滩,冬季蛰伏泥窝。幼虾食浮游生物,成虾食水生植物茎叶及鱼、贝类广体,是湖区鹭、鹤、雁、鸭的饵料。青虾主产于升金湖,年产量约18万公斤,仅姜坝站年收购量就达7.5万公斤,前些年部分调运上海。1984年以来,收购青虾全部冷冻,出口日本。升金湖周围无工厂,水质无污染,所产青虾形体青亮,肉质鲜嫩,成虾规格每500克在80—100只之间,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七.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青阳山核桃

山核桃又称小核桃、小胡桃,是我国特有的、稀少的木本油料和干果,青阳县山核桃营养价值极高,其果仁除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在医药上具有润肠滋补抗衰老的功效,山核桃味甘性温,有补肾固精、湿肺定喘、润肠通便功效,可以治疗肾虚咳嗽、腰痛脚弱、阳萎、遗精、小便濒数、石淋、大便燥结等,常吃山核桃仁、油产品,具有健脾开胃、润沛强肾、滋补康复、预防冠心病、降低血脂之功效,是一种健康味美、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营养食品。

八. 安徽省 池州 东至县 东至米饺

东至米饺是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特色小吃。东至米饺子口感筋道,口味咸鲜,价格公道,分量十足。

东至米饺起先叫做蒸米粑又叫籼米粑,这种民间美食起源于安徽省东至县昭潭镇不知道那个村,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除了东至,其它地方很难见到。(它作为早点广泛走进东至城乡的早餐店也是近十几来年的事)。将籼米蒸至七分熟时,磨成细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然后将肉馅配以新鲜蔬菜做成馅料,包入其中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东至米饺子想必有很多食客们都吃过,味道与普通饺子除形状相似外,其他几方面都有着很大差异。

区别一:主料有别,东至米饺,顾名思义,饺子皮是用米粉制作出来的,很普通的面粉饺子想必,口感更为Q弹,好这一口感的食客们可一定要试试。

区别二:馅料有差。米饺的馅料以蔬菜为主,目前池州市场上出现的只有豇豆角、雪菜、萝卜、粉丝韭菜这几种,虽然看起来是其貌不扬,对一些食肉族来说缺少吸引力,但偶尔吃吃素也是很健康啦!

区别三:烹饪方法。米饺子基本采用蒸的方法,因为米粉的黏度比面粉差,所以如果下锅用水煮的话,会全部露馅的,但正是因为蒸的方法,使得饺子皮水分较少,更有嚼劲。

九. 安徽省 池州 石台县 雾里清茶

雾里清茶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的。雾里清茶其品质特点是:条直似花瓣、犹如牡丹、白毫显露,色泽翠绿诱人,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成朵,嫩绿明亮。

雾里青,属绿茶类。宋代叫“嫰蕊”,1990年代称“雾毫”。明朝中叶,雾里青经京杭大运河销往俄国。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园1508年)“雾里青”茶被列为朝廷贡品。(如今,皖南深山中还蜿蜒着一条古徽茶道)。清乾隆年间,雾里青茶开始销往欧洲。从广州登上“哥德堡号”运至瑞典,再分销其他国家。1745年,(三百多年前)哥德堡号商船广州启程回国,不幸的是在离瑞典歌德堡港口几百米的地方触礁沉没。200多年后,瑞典的海洋考古专家在深深的海底对这艘古船进行打捞,在打捞上来的青花大瓷坛中发现许多青花小瓷罐,里面装的是茶叶。令人震惊的是,被海水淹没了200多年后,这些锡纸严密包装、在海底与空气隔绝的茶叶仍然能饮用。通过瓷罐商标和专家的考证,这就是产于中国安徽南部高山云雾之中的极品名茶“雾里青”。当年,雾里青在欧洲被视为茶中珍品,价格十分昂贵,贵族以品“雾里青”为时尚和荣耀。不惜用同等分量的珠宝交换。

二十年前,因为一位老茶人的苦苦搜寻,曾经失落数百年的“雾里青”野生茶树在千米高山上重现身影。安徽天方茶业集团在这位老茶人的帮助下,于2004年恢复了这一历史名茶的制作工艺。在当今手工消失的时代,雾里青茶完全遵照当年十般手工,三十七道工序而达到经典,云雾、野花、富硒地,孕育了传奇雾里青茶的高贵品质。

雾里青,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安徽省皖南仙寓山原始森林。位于北纬三十点五度和东经一百一十七点五度的交汇处,四周山峰耸立,云遮雾绕,天地葱茏,原始古朴。野生茶树多分布在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高上幽谷中,优美 生态环境里,每一棵茶树让人感觉到大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和清新;有种超凡脱俗的奥秘和神圣。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雾里青"茶树,终年与阔叶林,野花等植物相拥相伴,和谐生长。山谷水气蒸腾而形成云雾,一年之中达200天之多,正值“雾里青”茶树萌芽期,受云雾的滋润,加之花香的熏陶,从而造就了“雾里青”茶的独特品质。

雾里清茶的品质特征:

1、干茶用力捻即成粉末,全芽肥嫩,茸毫披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绿完整。 鲜叶标准为全芽,芽头肥壮,芽长15~20mm。

2、汤色青碧透明,回味甘醇,富含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特别以其“富含硒”和“野花香”而成绝于世。

3、冲泡在杯中的雾里青不仅有一种特殊的清香,而且还有一缕白色的雾气缓缓上升,久而久不散。一根根饱满秀丽的茶芽开始渐渐竖立杯中,宛如一群仙女在云雾中翩翩起舞。

雾里清茶的冲泡方法:

1、依个人口味加雾里青干茶(3g-4g)放入玻璃杯中,干茶与水的比例直接影响茶的浓淡,一般的比例在1:50或1:80。

2、加开水(80℃-85℃左右)约1/3茶杯,摇动后。

3、待茶叶充分吸水、舒展,再加水至7-8分满,即可趁热饮用。 4、喝至剩下1/3茶汤,再加开水冲泡,这样前后茶汤浓度较均匀。

冲泡小贴士:

1、泡茶前,先以开水洗杯,将杯具温热后,再放入干茶。

2、雾里青以全嫩芽头为原料,冲泡水温不宜过高,80-85℃为宜,一般饮水机的温度刚好合适。

3、冲泡时,建议使用透明玻璃杯。朵朵茶芽袅袅浮起,好比出水芙蓉,赏心悦目。

4、可反复冲泡3—4次,一般杯中茶水剩1/3时,就应该加入开水,这样能维持茶水的适当浓度以及口感。

十. 安徽省 池州 青阳 青阳折扇

青阳折扇,又称“九华折扇”,九华山周边乡镇生产。“佛”字牌系列产品数十种,其中黑面扇、水磨玉骨扇、黑面描金九华山全图扇颇为畅销,大型宣纸面扇远销日本。青阳折扇,明代已跻身于国内名扇之林,由池州青阳县九华工艺厂生产。清康熙、乾隆年间为岁贡之物,用金粉在黑折扇上绘九华全景曾轰动一时。

青阳折扇选用材料,越选越精,极奇穷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种木料的。工艺则有螺钿的,雕漆的,漆上洒金的,退光洋漆的。还有镂空边骨,内藏极细小三十二张牙牌的。有镂空通身,填满异香的。更有空圆钉铰中,藏着极小骰子的。这些折扇骨,都刻有各种花样,备极奇巧。还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状,更有些扇骨钉铰藏在里面,外表一点儿痕迹也看不出来。至于扇面,有白纸三矾的,有五色缤纷的,有糊香涂面的,有捶金的,有洒金的。[3]

历史

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不过那时还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市井有制,说明它已不是少数人专用的了。 青阳折扇在明代就已脐身名扇之林,清代更是受庞于天子面前,是朝廷的贡品,真是“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来”。现在九华山折扇已有20多个品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自1981年以来,九华折扇在全国或全省折扇评比中连获三项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