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阜阳特产美味有哪些 阜阳特产小吃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阜阳特产美味有哪些 阜阳特产小吃都有哪些更新时间:2024-04-05 04:26:17

一. 安徽省 阜阳 阜南 方集馓子

据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载,“馓子”又名“环饼”,或日之“寒具”。苏轼谪居海南岛时曾作诗赞之:“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馓子的形色毕见。

馓子,是青海农业区各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连,外观纤细黄亮,入口浓香酥脆,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在青海,汉族在腊月底制作,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

馓子是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阜南方集馓子纯手工制作,原料采制淮河洪洼地区,天然绿色。其条匀细,中含芝麻,脆而酥,大嚼一口,香满齿颊,再嚼一口,余香入怀,三日不绝。

方集镇地处淮河支流洪河洼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保留着沿淮最纯朴民风民俗和最原始的淮河风光。千里洼地,一马平川,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浓烟滚滚工厂。方集古街道,古色古香,曲折细长,街两边保留着城市已经没有的商铺、店面。走方集老街上,你会看到圆圆萝筐,筐内盛满金黄色的馓子;你会听到卖馓者独特吆喝叫卖声;浓浓的馓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每逢集市,卖馓者多聚集在集市一角,或设摊卖馓,或现炸现卖,让你满载而归。

二. 安徽省 阜阳 颍上 粉鸡

粉鸡有-鸡和白粉鸡两种,-鸡是油炸的,白粉鸡是水煮的。

选用上好的鸡脯肉,切成条状。加入盐。也可以打一个鸡蛋清,和红芋淀粉,充分摔打揉搓,让肉和淀粉充分粘和,放半个小时。旺火把鸡汤煮沸,鸡肉分开放入锅内,轻轻搅拌,把旺火改为慢火煮十分钟即可。加入适量的盐、鸡精、胡椒、香菜,点入香油就可以了。如果想做-鸡把鸡汤改为油炸,然后把粉鸡放入鸡汤煮沸,放入作料同上即可。

粉鸡:阜阳经典小吃。

粉鸡是用嫩鸡肉,拌上厚厚的水淀粉、鸡蛋,然后在盆里可劲的摔(摔的过程很重要,一定要很大力气),摔到淀粉不脱落,然后下到滚开的清水中,煮熟后捞出

然后在用鸡汤做汤底,放上葱姜,材料,下入粉鸡,放点小白菜、黑木耳,一碗鲜嫩的粉鸡就出锅了。

三.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阜阳枕头馍

枕头馍是阜阳之一,又称阜阳大馍。每个长约1-1.5市尺,宽 约0.5-0.8市尺,厚约0.3-0.5市尺,重约2-6斤,堪称馍中之王。阜阳大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南宋初年“顺昌之战”(阜阳古 时又称顺昌),正值新麦登场,一来为了坚壁清野,二来为了支持宋军抗 金,顺昌府百姓使用新麦做成大馍带入城内,宋军每日发一个,饿时削 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因此又称枕头馍。阜阳枕头馍系选用精细面粉,精工蒸制而成。馍焦呈金黄色,似油 炸一般,厚约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馍瓣洁白,层层相包, 湿润柔筋,干而不燥,松软而又耐嚼。由于蒸制前没有放碱、发酵粉等 物质,存放数日仍不霉不硬,味道依旧。

四.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老集生姜

老集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临泉县志》、《安徽集镇辞典》对老集生姜均有记载。

1.生产单位情况:临泉县老集镇生姜协会于2011年6月成立,种植生姜每年保持在4000亩左右。涉及上述乡镇总面积1.2万亩。种植过程中严格要求绿色环保。

2.产品开发情况:深加工产品有脱水姜块、姜片、姜粉;腌渍产品有姜芽、姜花、子姜;保健产品有姜茶、姜糖、姜油。

3.产品特点:外观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薄、肉细、纤维少。辛辣中飘逸着浓郁的香味,营养丰富,耐储藏运输。物化成分除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膻、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可作医用,具有防氧化 、抗衰老作用,有健胃、消炎、解毒、防治感冒、降血压、降血脂、防治血栓等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五.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黄岭大葱

黄岭大葱

临泉黄岭一带,盛产大葱,名经霜葱,叶青肉厚,茎长白嫩,茎部外有淡紫色薄皮相护,耐严寒,抗霜冻,愈寒而愈肥,久藏而不烂坏。常食能体格健美,延年益寿。用于调味,气香四溢,可壮食欲,助消化,和脾胃,提精神。黄岭镇大葱种植历史悠久,大葱名气也大,特别是注册<黄白>牌商标后,引得浙江、南京、西安等地客商纷至沓来。2006年黄岭镇平均亩产大葱近5000多公斤,亩产收入5000多元。

六. 湖北省 仙桃 仙桃美味黄鳝

仙桃美味黄鳝

我一直喜欢仙桃,不仅仅因为仙桃是我的故乡,更主要是那里的水乡人文不带俗气。后者是我到过不少的地方的悟道。

有朋友认为,是那里的‘沔阳三蒸’迷住了我,让我对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山川也敢一碗水端不平。

我喜欢吃‘沔阳三蒸’,尤其喜欢吃粉蒸黄鳝,与偏食无关。这是一个‘好吃佬’不好听的坏名声。鳝鱼其实是仙桃人们餐桌上最朴实的一道菜。

鳝鱼现宰现吃,可炒,可爆,可炸,可炖。在仙桃,黄鳝除了粉蒸,再就是烧排鳝,炒鳝丝,黄瓜炖鳝鱼汤。仙桃人精明能干,特别富有想象力,能让地方文化彰显无余。

仙桃黄鳝生长在一个波澜不惊,雨意绵绵的江汉平原水域里。这里的人爱吃它,不仅仅是它的肉嫩,而且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含大量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

当朋友们旅游仙桃,来到汉王陈友谅故里,观赏完莲花仙境,然后再到沙湖湿地公园,看无边无际的芦苇,仰视天空中各种水鸟……疲惫一天踅进一农家大院,看到水缸里养着肥大的黄鳝,顺势点上一个黄鳝多样吃法。

初夏的江汉平原,阳光和煦,雨量充沛。庄户人家的菜地里长出水灵灵的蔬菜。老板从菜园里抽来几根蒜苔,摘上几条黄瓜,还有青椒,洗净落锅。噼拍一顿爆炒,很快,鳝排的清香被蒜苔托着,弥散一屋。

老板把一盘烧好的蒜苔排鳝端到你面前,你悠然地呷着啤酒,狼吞虎咽吃着。而此时一盘青椒炒鳝丝又端了出来。随之盛来香喷喷的米饭。

黄瓜鳝鱼汤用柴火炖着,当地做法的妙,就在于黄瓜入鳝鱼的鲜味,没有黄瓜的脆嫩,哪有沙锅中的黄鳝油香鲜嫩润肠胃啊。

客人脸上泛着红晕,米饭打底,再每人来一碗热腾腾的黄瓜鳝鱼汤,汤入肠胃,冲淡了啤酒,噎下米饭,一点也不渴。这才酒足饭饱了。此时此刻是你在怎觉得;没看够仙桃美景,返身回来在美景中吃美味黄鳝,农家小院溪流曲径,真是人生中一份难得的风雅。

心情舒畅中,品尝着绿色食品一一仙桃黄鳝佳肴,‘莫笑农家腊酒浑‘的场景才能找到感觉。

我爱吃粉蒸黄鳝是在小时候就有了。端午节前后,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人们选端午节请客也是有的。没冰箱的年代,有鳞鱼不好放,只好买些无鳞鱼做菜了。如泥鳅,黄鳝。

把宰好洗净的黄鳝捶成片,切为一段一段,用米粉拌好后,放在蒸笼里用柴火灶蒸上一半熟,用碗捡起来。等客人到齐后,再用一空碗一翻扣,放进蒸笼里热一下,端出来浇上勾好的欠,撒些葱花就可以端上席了。米粉粘附字黄鳝上吃起来不油腻,色味俱全,又鲜又嫩,真好吃。粉蒸黄鳝就代替了‘沔阳三蒸‘中必须有的蒸鱼了。

那时候,经济不发达,平常家里是很难吃上的。……

美丽富饶的仙桃,有水的地方就有黄鳝,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都人工养殖黄鳝了,形成了很大的产业规模,远销国内外。再也不需像我小时候拿着鱼篓到处去捉了。想吃方便了。

朋友,仙桃的黄鳝何止这几种吃法。如果哪一天你去游仙桃,临行前请通知我一声,也许我能为你当一个游仙桃,吃黄鳝很精明的向导。不过当向导只是我一个漂亮的借口,其实我是想找机会回我的故乡去吃粉蒸黄鳝呢。

七.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文王贡酒

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徽酒骨干企业,自1958年建厂以来,以“一枚驰名商标,一杯自酿美酒,一位杰出母亲”享誉业界。

2010年文王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1年,文王品牌创始人刘素敏荣获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称号;1988年文王酒厂竖起“文王贡酒,自家酿造”大旗,坚持“红心酒曲、夹泥发酵、独家分蒸、自然老熟、物理勾调”成就一瓶美酒。平凡之处响惊雷,55年历练,文王由一个县办小厂成长为中国白酒百强、安徽民营企业十强,先后获得中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奖、国家绿色食品标志、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50多项省级荣誉。

风过古沈带酒香,酒香引来金凤凰。2012年,联想控股旗下丰联集团全资收购文王贡酒,文王酒业同孔府家、武陵酒、板城烧锅酒一起成为丰联成员企业,丰联集团作为酒界新贵,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成为受人尊重、中国领先的酒业管理集团,2014—2016年同联想控股其他14个版块一起整体上市,是既定中期战略,文王自此进-想时代。

八. 安徽省 阜阳 颍州区 阜阳白山羊

阜阳白山羊,属淮北白山羊品系,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产仔多、 繁殖快、出栏率高、肉质鲜美等特点。白山羊板皮具有组织细密,分层 性能好,制成品柔软光泽美观,耐用等优点,因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 很高的声誉,多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客商的热门货。阜阳市广大农民历来有养羊的习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养羊虽受到限制,但年饲养量仍有数万只。三中全会后,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看到养羊的价值,养羊业迅速发展,年末存栏量均在20-40万只,年产商品山羊板皮量40万张以上,最高达70万张(含外地 流入),在全省屈指可数,是全国山羊板皮生产基地之一,又是山羊板皮 的商品集散地。以往阜阳的山羊板皮,由外贸统一收购后,经上海、武汉港口转运 出口至欧洲各国,每年换取一百多万元的外汇收入。现在,巨大的资源 储量象一块磁石吸引着许多海外客商纷至沓来,目前已有中国和意大利合资的中意坎堤制革厂,以及中港合资的飞龙制革有限公司,年消化山羊板皮20多万张,就地加工使山羊板皮成倍增值,不仅使外商得到良好的效益,也使本地养羊农民受益非浅。

九. 广东省 湛江 吴川 美味假蒌叶

“假蒌”,一个挺陌生的名字。也许有人从没听说过。其实,这名字虽然陌生,但实物可能你不一定陌生,假如你生长在南方农村的话。

假蒌是胡椒科植物,一般生长在村边的竹林缘,或和竹子混生在一起。它的别名有:假蒟、蛤蒌、山蒌等。它的叶子跟胡椒的叶子很相似,叶面光亮有革质,有一种特异的香味。它的花白色,由多数的小浆果集合而成圆柱状,长1.5~3.5厘米,直径0.3~0.5厘米,也有特异香气。

在我的印象当中,假蒌应该是一种名不见经传,无人认识的植物,只有土生土长的家乡农村人才懂得怎么使用它。其实不然,假蒌叶是一种在南方广为使用的美味调味品,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它的美味经常和紫苏叶相提并论。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奶奶和母亲都喜欢包粽子。粽子的馅一般是用猪肉条来做。猪肉条要肥夹瘦的才好吃,单纯瘦的肉条不好吃。首先把猪肉切成条状,放到一个盘子里,拌上盐、油、五香粉等调味料,然后用假蒌叶子卷起猪肉条,再把卷着假蒌叶的猪肉条包进糯米里,这样做出来的粽子,吃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香味。咬一口,猪肉的油香伴着假蒌叶的特有香气一起流出来,真是芳香四溢!

每当想起端午节的粽子,就想起假蒌叶那浓浓的特异香气。不知何因,现在农村人也很少用假蒌叶做粽子了,是不是他们也觉得假蒌叶太老土而不能登大雅之堂了?时下的粽子,都时兴用虾米、冬菇、火腿,甚至是鲍鱼等贵重的食材来做馅。可是,我总觉得这种馅的粽子,缺少了一点什么,似乎是缺少了一种来自乡土的原始风味。我怀念家乡的假蒌叶粽子!

此外,假蒌叶还有其他的调味用途。假蒌牛肉饼也是一道美味的菜肴。它的做法是:首先将500克的精牛肉剁泥茸状,放进生粉、小苏打、盐、胡椒粉、味精、生抽、适量麻油及适量的水,拌打至充分起胶;然后将24块假蒌叶洗净,抹干水分,在每张叶面拍上些生粉,把牛肉胶分成12份,用假蒌叶两张夹一份牛肉胶,压扁修理整齐待用;最后将油锅烧至六成热,放入假蒌叶夹着的牛肉合炸,炸至牛肉熟后捞起装碟即成。这道菜的特点是:碧绿形美,清香,外脆内爽。制作关键是,牛肉要充分打起胶,炸的火候要掌握好。

假蒌香辣田螺的美味更是令尝过它的人永志难忘。买养好吐过泥的田螺做起来比较省事,没养好的就得提前三两天买回来放进水里。把一个鲜红的辣椒切碎后放进水里,它使田螺的泥吐得更干净;养好田螺后,用菜刀敲掉田螺尾,用干净的布仔细地一个个擦拭干净螺壳表面的附着物,用水冲洗;锅里放半锅水,加姜、酒,把螺放进去煮开,水开后会浮起很多白色泡沫,水变混浊,倒掉,把死螺捡出来扔掉(很臭),用水再冲干净,沥干水分待用。

这道菜的做法是这样的:锅里先不放油,把用作配料的酸笋的水分炒干盛出;然后在锅里放三汤匙油,稍微加热,把辣椒、花椒、蒜米、姜片倒进去,慢慢炸出香味来;加辣酱一汤匙,慢火煸出红油来;把螺倒进去,加炒过的酸笋,翻炒;把盐、糖、蚝油、姜汁酒全加进去,继续翻炒;最后倒入高汤,大火煮开,转小火焖十五到二十分钟,等汁收得差不多干了,加进紫苏叶、假蒌叶,炒两分钟,出锅即成。

据说越南人还用假蒌叶做沙虫汤,有机会到越南去的人,一定要去找这道菜来品尝一下哦!

每个不同的地域都有它特有的植物物种。在民间,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植物都有它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懂得怎样利用这个地域中亿万年以来所孕育出的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植物物种,并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育、乐、医药、甚至民俗礼仪、宗教信仰等范畴。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后,就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饮食习惯和民情风俗,这就是民俗植物的意义。

十. 安徽省 阜阳 颍泉 阜阳皮丝

阜阳皮丝,系新鲜猪皮经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观金黄途亮, 薄如蝉翼,食之滑而不腻,味美绝伦。上等的皮丝经高级厨师烹调后, 则成为招待客人的宴宾名菜,一般不可多得。 阜阳皮丝又称春祥皮丝。抗日战争前,阜阳城内鼓楼西面有一个“国 民饭店”,因名厨掌勺,不仅生意红火,而且名声远播。凡到阜阳的人,必先进去小坐,以饱口福。饭店有位股东名叫刘春祥,由于经常到三河 尖镇采购货物,与制作皮丝出名的顾某相识,天长日久也知其一点皮丝 的制作方法,由于当时顾某技术不外传,刘春祥便回家进行试制,经多 次实践后终于成功。从此以后,刘春祥的皮丝制作独树一帜,并很快在阜阳城传开,其质量和色泽也不断地提高和改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