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特产鸡蛋是优质的蛋白质 河南老家特产柴鸡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特产鸡蛋是优质的蛋白质 河南老家特产柴鸡蛋更新时间:2024-04-20 07:53:16

一.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二. 广西 百色 田林 猪肉鸡蛋卷

居住在田林县的高山汉族群众,每到重要节日,除了杀鸡宰鸭外,还要做一碟香喷喷的猪肉鸡蛋卷。猪肉鸡蛋卷吃而不腻,特别是小孩子尤其喜欢,是难得的美味佳肴。田林高山汉族群众制作猪肉鸡蛋卷的做法是:

把新鲜的瘦猪肉砍碎,加适量的葱、姜、盐、五香粉、酒料搅拌馅放在碗里。做蛋卷要选择农家自养的土鸡鸡蛋打破放碗里搅匀,放入洗净的铁锅内慢火煎制成薄蛋片(每片用一个或两个鸡蛋),蛋卷干熟后小心取出锅里,待蛋卷冷却后加上肉馅,直接卷成卷.,卷好后用蛋液封住口即可。蛋卷封好后,放在锅里用水蒸,水蒸时火不要烧得太大,一般蒸十五分钟就可以了。蒸好后,稍稍晾一下,直接切成段摆盘就可以吃了。

信息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

三. 四川省 攀枝花 仁和区 大田优质石榴

被誉为"水晶珠玉",是果中珍品。攀西大田石榴产自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其青皮软籽石榴果形端正,色泽绚丽,果大皮薄,籽粒似珍珠红玉,晶莹剔透,味甜,爽口。果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磷、锌、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维生素B、粗蛋白等营养成分。有美容、保健、强体之功效。且耐贮藏,运输方便。1993年在北京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四. 广西 桂林 雁山区 甜酒鸡蛋

    甜酒鸡蛋的做法比较简单,将甜酒用水稀释后放入锅内煮沸,把鸡蛋敲开放进去,然后把蛋白和蛋清搅散,放适量生姜稍微再煮一会后,加入白糖即可

甜酒鸡蛋可热用,也可冷饮,夏天用冰箱冰一下味道不错。其特点是香甜,略带酒味,由进补的作用。( 桂林)

五.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六. 安徽省 阜阳 颍东区 优质强筋小麦

优质强筋小麦

该区是国家小麦商品粮基地,常年小麦播种面积45万亩左右,单产350公斤上下,总产约15万吨。其中优质强筋小麦2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4%,其主要品种为郑麦9023、豫麦68、皖麦38等。

七.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新泰优质瘦肉型猪

新泰优质瘦肉型猪是以当地母猪为母本,以大约克夏、长白公猪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以横交固定后选育而成的地方良种。该猪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肉质醇等优点。

建国前,新泰市原有猪种为华北型黑猪。建国后,新泰市曾先后引进10多个优良品种猪,如约克夏、新金、哈白、金华、内江、北京黑猪等猪种,对当地猪进行杂交改良。本地黑猪以莱芜黑猪血统为主,具有莱芜黑猪的体型外貌和特征,产仔率高,护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

1988年新泰市以当地黑母猪为母本,引进大约克夏公猪为父本,进行二元杂交,大力推广商品瘦肉型猪生产配套技术,到1991年普及了二元杂交,建成商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锋山东省“金猪杯”畜牧业贡献奖和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开展三地杂交试验推广。1999年通过引进新长白、杜洛在等优良公猪,进行三元杂交,培育地方品种,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配和改良、疫病防治、饲料供应、技术推广五大服务体系,到2000年普及了三元杂交,并进行横交固定,形成了新泰市优质瘦肉型猪地方品种。该猪体型较大,毛色全白,极少数身上有小黑斑。头颈结合良好,长短适中,颜面呈长方形,耳中等、大小稍下垂,背腰平直,四肢粗高,后臀部肌肉发达。母猪乳房发育良好,0平均7对,公猪1发育好而对称。经畜牧部门测验,平均育肥期104.5天,全期平均日增重742.48克左右,平均每消耗精料225.56千克,平均料重比2.93:1。体重90千克,平均宰率71.37%,平均瘦肉率57.65%。

至2000年,新泰市已建成“全国优质瘦肉型猪生产示范县”,建设优质瘦肉型猪饲养小区150个,专业村260个,规模场2100个,饲养大户1.6万户,规模饲养量占社会饲养总量度比重达80%以上。全市优质瘦肉型猪存栏62万头,出栏110万头,其中母猪存栏11万头,年产优质瘦肉型仔猪220万头,仔猪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广西等10多个省市,养猪产值达11亿元。

八.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九. 重庆市 彭水县 苗妹香香优质米

苗妹香香优质米产于武陵山丘陵褶皱地带的彭水自治县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区,产区海拔700-1100米,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国硒、锌、锶等多种矿物质富含地区;产品是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加工工艺紧密结合的“结晶”。产品具有“新、香、纯、洁”四大特点,即100%当年新米,滋润芳香,绿色保健,是您居家品质生活馈赠师长的理想选择。

十. 四川省 阿坝 马尔康 优质肉山羊

马尔康县优质肉山羊生产在白湾乡大石凼村、英戈洛村以及脚木足的大坝口村,人工种草200亩,饲养优质肉羊2600只,实行种草圈养、杂交改良、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工程及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