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芜湖特产渣肉粉 湖南溆浦特产肉渣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芜湖特产渣肉粉 湖南溆浦特产肉渣粉更新时间:2024-01-24 10:58:12

一.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弋江羊肉

南陵弋江羊肉是芜湖地区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它风味鲜美,物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的美名也誉满省内外,可谓家喻户晓。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胃、心、肾,功能温经补血,益肾壮阳,强精壮骨,该种羊肉的做法就是保留了羊肉的全部精华。

时值深秋,古镇大街上到处飘荡着一股诱人的香味,循着香味找到源头,最香处正是家乡美味三绝中最绝的“三老太”羊肉。

“三老太”羊肉顾名思义,是由三位老太太创出的独家烹制秘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声名远播。周边打着弋江羊肉招牌的羊肉馆比比皆是,风味虽各有特色,但都无法“三老太”羊肉馆分庭抗礼。“三老太”羊肉秘方保护工作做得极好,据传三老太约定,秘方只各自秘传一媳妇,而且只分传一部分,三家合一才能烹制出正宗的“三老太”羊肉。

二.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

无为、和县境内的长江水域,盛产制鱼、刀鱼、河豚。这3种水产品不仅以各自独特的风味闻名全国,还因为它们上市时间短而愈加名贵。河豚上市在每年农历三月初;其后刀鱼上市,约在农历四月份;农历五月初制鱼上市。其中,河豚、制鱼上市持续时间仅20天左右,刀鱼上市时间略长些。目前鲥鱼、河豚已成为国家明文禁捕的珍贵鱼种。( 巢湖)

三. 湖南省 衡阳市 蒸湘区 无渣姜片肉片鲜汤

原料:猪瘦肉150克,熟猪油50克,无渣姜5克,水云耳50克,葱3克,源之酒5克,味精1克,细盐4克。制法:①猪瘦肉洗净切成3厘米长、8毫米宽、 1毫米厚的片。无渣姜去皮洗净切成3毫米长宽、1毫米厚的片。水香茹洗净泥砂,大的改小,葱切5毫米斜段。②炒锅置旺火上,放熟猪油50克烧至五成热,将瘦肉片、水发云耳、无渣生姜下锅、放湖之酒、细盐炒熟,加肉清汤600克烧开,移小火煨约10分钟,放味精、葱段出锅即成。特点:汤鲜、微辣。

四. 安徽省 滁州 天长 卞蛋

京彩松花皮蛋本市清代即有制作。蛋体透明,呈松花纹状、清香醇厚,味美爽口,在省内外同行业质量评比中曾屡次夺魁。1983年被评为省出口糖心蛋优质第一名,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颇负盛名。早期的皮蛋主要以石灰、草木灰、松枝等土法配料制作面成。建国后工艺不断革新,目前制作过程为:首先以光照、手敲、耳听等方法精选优蛋,然后下以料液泡制、浸泡时间是影响质量的因素之一,应根据季节、气侯条件而定,一般为30天左右。浸泡起缸后再经检验分级,包泥下缸,方为成品。( 天长)

五.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立新“卤牛肉

 “立新”牌卤牛肉系列,又称“马老二”卤菜。该卤菜源于无为县马家四代祖传的卤菜制作工艺及独创配方,以精选的优质鲜牛肉,配以多种名贵香料,经多道工艺精制而成。入口滋味鲜美,肉质细腻,口感香醇,久吃不腻,营养丰富,且不含任何防腐剂。该品牌报报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还采用真空技术计量包装,是旅游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六.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耿福兴虾籽面

 耿福兴虾籽面(地方小吃)

有着近90年历史的,“耿福兴虾籽面”是芜湖著名小吃佳品。凡到芜湖的人,都要慕名而至,以亲口品尝为快。有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上千名国际友人、港澳同胞曾先后品尝,都赞不绝口。彭德华元帅的夫人及陈云同志的胞妹尝过虾籽面后,称赞说:“口味鲜美正宗,营养价值丰富。”
虾籽面的面条,原是手工制作的小刀面。随着销售量增加,手工操作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后来用精白富强面粉作原料,机械压制。为九口刀机制细面。
下面前,在碗内放入虾籽、猪油、葱花、酱油等佐料待用。锅内放入清水,用旺火煮沸,将面条抖散,下入碗内,煮沸后略加冷水煮养片刻,捞起装碗后,兑入膏汤冲面拌和均匀后再食用。虾籽面采取宽汤窄面之法,每碗100克面条,10克虾籽。
煮沸的虾籽面,色白、汤清、味浓、喷香,食之颇有韧性,是早餐及午餐前后小吃的理想佳品。


七. 安徽省 宿州 灵璧 辣汤

辣汤以面粉为主料,外加几样佐料。用料简单,造价不高,但喝来别有一番风味,其诀窍在制作的技术上。辣汤的制作很别致,一般在10个小时以前就要做好和面、洗面的工作,即头天下午准备,第二天早晨下锅食用。

具体做法是:将面粉掺水和成面团,然后加清水用手徐徐洗,洗到只剩面筋为止。将洗好的面筋放在盆内养起来,直到l0个小时以后,把养的面筋徐徐搅入面汤开水锅里。烧开后,放入胡椒、豆腐皮、青菜、海带丝、鸡蛋皮等佐料,即可食用。食用时再加醋及香油少许,喝来香辣可口。食用辣汤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夏天去火防暑,冬季开胃避寒,汤内含多种营养成份,是大众化汤类早点的佳羹。

八.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大果豆

清末,本县城城郊孙家涝盛产大果豆(亦称青果豆白果豆),粒大,品质优良,营养丰富.1956年,曾作为一种传统产品进行推广.此豆一般于芒种播种,立秋前后鲜豆上市,处暑前后成熟收获,亩产100-125公斤.

九.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奎湖糯

又名九月红,从红壳糯中选穗出来,是本县的地方品种,品性不衰,原产于奎潭湖沿岸,即奎湖,黄塘,黄墓等地,后繁衍到附近邻县,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谷粒长,出米率高达74%,且粘性强,属比较高产稳产的一种古特水稻品种.1985年,在黄塘乡林塘村发掘,1986年试种良好,宜作单晚,至1990年,农户零星种植.

十.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马桥青虾

马桥村位于该长江支流青弋江南岸,全村430户,1458人。总面积4800亩,其中,耕地1600亩,低洼地2000亩,水产养殖2500亩;该村2007年被为芜湖县水产专业特色村,2008年被县农委确定为新型农民培训示范村,2009年省农委确定为“新农村建设--青虾特色产业示范村”。

近年来,通过引导、示范、培训、带动等多措并举,目前全村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3560亩,形成了以青虾为主的双季养殖、稻虾种养、虾蟹混养、鱼虾混养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全村青虾年产量30万公斤,产值2723万元,青虾产业总收入占全村农业总收入比重达86.9%。仅此一项带动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村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22%。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