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昆明寻甸金源特产介绍 云南寻甸特色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昆明寻甸金源特产介绍 云南寻甸特色产品更新时间:2024-05-10 10:45:50

一. 云南省 昆明 寻甸县 清真牛干巴

清真牛干巴是寻甸回民的传统食品,具有独特的民族制作工艺,每年进入寒露节令后,将精细饲料喂养的黄牛经阿訇下刀,选用腿部精肉加工而成。据史料记载迄今已有700多年的生产历史。

二.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马街土陶

宜良县马街乡窑上村村民刘明富生产的土陶因其质量好 、造型美、价格优、欣赏价值高而受到海内外人士青睐。昆明天时土陶制作彩绘有限公司 、昆明人文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其签订销售合同;新加坡客商登门考察后与其签订生产多个品种合同;昆明世博园 、花鸟市场、西南商业大厦、昆交会、七彩云南等有他生产的工艺品摆放销售;其产品远销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地。( 宜良县)

三.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菠萝饭

菠萝饭

菠萝不象芒果,末成熟的菠萝我们坚决不敢吃,因其麻、涩,难以入口,嘴馋的我们总是耐心等它变成金黄色。菠萝的吃法就多了。可以把皮剥了,直接吃;也可以蘸盐和辣椒吃,又甜又咸又辣,味道怪怪的。不想把菠萝当水果吃也行,那就当菜吃吧。将菠萝去皮,切成薄片,倒进油锅里炒肉丝,起锅时洒上芜荽、葱叶,美其名曰“菠萝炒肉”。肉丝只能用猪肉,否则会破坏这道菜甜而鲜的味道。菠萝还可以当饭吃。把带皮的菠萝中间挖空了,放入紫米和水,蒸熟了就是甜又香的菠萝饭了。菠萝饭取了八宝饭的甜味,却没有油腻味,吃起来非常爽口。外地人最喜吃这种独具特色的饭了。

四.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圭山腊肉

又称圭山腌肉,撒尼语称够波文号。是撒尼人常年特需的肉食,又是待客的佳品,素以风味独特而与宣威火腿媲美,烩炙人口。

圭山腊肉质地优异,和当地的独特自然条件相关。圭山地处山区和高寒山区,海拔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0——13℃,农历冬腊月平均气温6℃,是腌制腊肉的最佳季节。且气候干燥,日常强,霜期长。养猪以玉米土豆米糠和绿叶植物为饲料,肉质细,瘦肉多,油脂薄,为腌制膜肉创造条件。

制作:猎肉腌制四讲究。

一、“割”,腊肉规格为条状,长50公分,宽15公分为宜,为使盐水内渗,必须将筋肉外一层油膜剔除干净。

二、“腌”,现宰现腌,“腌血肉”,按配料比例放食盐、花椒、草果八角。先擦皮,后擦肉,揉拌均匀,直至盐质浸透。

三、“藏”,腌制好的腊肉,应放在通风干燥处,火塘生火即用扁柏枝叶烟薰,使其肉色红艳,味道鲜美。

四、“食”,炒、蒸、煮、炖食均可。香味浓郁,滋味鲜美,久吃不腻。彝族人民逢年过节,款待来客,婚丧嫁娶,食用腊肉必不可少。

五. 云南省 昆明 呈贡区 盐饼子

是昆明地区的大众小吃。分甜、咸两种,以咸味的居多。用小麦面粉加酵母和水调和成面团使其发酵,加入小苏打中和酸味。用熟猪油、花椒油、食盐、炒熟的面粉拌成椒盐面团。将酵面团摘成小剂,每个小剂中间包上五分这一椒盐面团,用擀面杖经过反复叠、压擀,呈斧头形,用平底锅上火,锅底布少量植物油,下入生坯用小火烙至两面金黄。 由于盐饼子用的是发酵面团,成品形膨松柔软,外皮香酥焦脆,有不太明显的酥层,内部软和化腻,口味酥香微麻。如是甜馅,则是内部包上由白糖、炒香的芝麻、陈皮和糖板油切成的小丁拌合的馅,香甜可口。 ( 昆明)

六. 云南省 昆明 官渡区 原盅鸡

原盅鸡是滇南独特的名菜,昆明最早售卖的是云生园饭店,庄国清、薜光祖师傅是该店名厨,对制作原盅鸡有独到之处。原盅鸡需要原料壮母鸡一只(约重2000克),味精2克,精盐15克,胡椒粉2克,葱、姜各10克,料酒2克。原盅鸡汤色银白,味道鲜美,香酽适口,富于营养。制法过程是将鸡宰杀后去毛,去肚杂,洗净,把肉斩成3厘米见方的块,再放入清水中漂透,装入锅内,注入清水,置火上煮沸,打去浮沫,氽透后捞出用清水洗净,放入特制的土罐内,加进葱、姜、精盐、味精、胡椒粉。再将氽鸡的汤用箩筛沥入土罐(以淹没鸡块为度),抬入蒸笼内,蒸3小时,使蒸气进入罐内,至汤足鸡火巴即可食用。

七. 云南省 昆明 东川区 东川黄瓜

 黄瓜在东川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区域主要为小江河谷,本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黄瓜生长。由于采取了搭架栽培,所产黄瓜瓜条顺直、刺瘤明显,有光泽、瓜肉淡绿色、皮脆、味甜。含水量适中,耐贮运。

    品种:近年来种植的品种多为津杂1号、津杂2号、津优10号、津研5号等津研系列品种,具有果皮深绿,瓜肉细嫩甜脆等特点。

    产品上市量及上市时间:我区黄瓜年种植面积1000亩,上市量5000吨,上市时间在3月20日—11月30日。

八. 云南省 昆明 石林 大可枇杷

大可枇杷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可枇杷

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可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大可枇杷色泽金黄、甜如蜜糖、口感较好,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比本地市场上的外地枇杷在品相、口味上略胜一筹。

九. 云南省 昆明 嵩明县 滇八件

昆明风味糕点,系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原料,采用传统“两面火”烘烤工艺精心配置而成。每盒装八件,有八个品种、八种口味,故称“滇八件”。有硬壳火腿饼、洗沙白酥、水晶酥、麻仁酥、玫瑰酥、伍仁酥、鸡棕酥、火腿大头菜酥。风味独特,包装精美,为馈赠佳品。

十.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滇池高倍鲫鱼

滇池高倍鲫鱼是滇池土著鱼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滇池及其水系自然形成的三倍体鲫鱼种群,系全雌性群体,行孤雌繁殖,保持了品种性状的稳定和群体生存延续而成为鲫鱼家族的新秀。滇池高背鲫鱼是我省名贵土著鱼类,在我省滇池、星云湖、程海、牛栏江、金沙江等江河湖泊中均有一定的种群数量,有充足的种质资源,属滇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对象。

滇池高背鲫鱼体形为纺锤型,体长为体高的2.28倍,体色银灰,背部色较深,腹部色较浅。喜集群,特别喜在底质肥沃的浅水带栖息和摄食。属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腐殖质、营养碎屑为食,可清洁水底杂质,还摄食部分藻类,对水体有较好的净化作用。高背鲫鱼适应性较广,能在湖泊、水库、池塘、坝塘等水域生长,最适生长水温24-30℃。该鱼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抗病力强、个体较大、易于养殖,一般二龄可达到300克-500克,三龄个体长到1000克以上的也常见,最大个体3000克。

滇池高背鲫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极为可口。鲫鱼营养价值极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特点是营养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以吃起来既鲜嫩又不肥腻,还有点甜丝丝的感觉。高背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质来源。经常食用,可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高背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民间常给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既可以补虚,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以及手术后、病后体虚形弱者,经常吃一些高背鲫鱼是很有益的。肝炎、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也可以经常食用,以补营养,增强抗病能力。高背鲫鱼子能补肝养目,鲫鱼脑有健脑益智作用。适用所有人群,医典有云:“与病无碍,诸鱼中惟此可常食。”食用量每餐40克。

滇池高背鲫鱼做法有红烧鲫鱼、清蒸鲫鱼、清汤鲫鱼、油炸鲫鱼(个体较小,规格在100克以下适用)、腌制鲫鱼、酸辣鲫鱼、煎炖鲫鱼、晒制干鱼等。其中清蒸、清汤营养效果最佳,冬令时节食之最佳。平素用鲫鱼与豆腐搭配炖汤营养最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