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绵阳三台县特产有什么 四川绵阳三台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绵阳三台县特产有什么 四川绵阳三台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4-05-10 09:07:51

一. 四川省 绵阳 安州区 花荄牛肉

安州区花荄镇自古是回民聚居地,信仰伊斯兰教:不吃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未诵真主之名宰杀的牲畜。花荄牛肉不仅以美味著称,在这个食品安全堪忧的时代,它更是以健康、绿色独领-。

花荄牛肉选料、烹制、摆盘等工序上极为讲究,首推的就是一品牛掌、大萝卜炖牛肉等。

二. 四川省 绵阳市 三台 刘营辣椒

1999年,刘营镇种植辣椒8000亩,单产1250公斤,总产1000余万公斤,产值1200余万元;企业加工销售收入225万元,利税45万元,“川椒系列产品技术开发”被国家科技部以国科发计[1998]076号文件明确列入1998-2000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刘营镇2000年将扩大规模,全镇计划种植1.8万亩,形成辣椒产业化,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格局,使之成为三台辣椒生产基地,乃至全省辣椒基地。刘营镇气候、土质条件好,利于辣椒综合开发。镇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平均日照1378.4小时,年均降雨量883毫米,无霜期300余天;土壤PH值6-8,属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较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辣椒的正常生长,保持优良的品质。水利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属涪江流域灌区有38处电力提灌站、大围埝、百里渠完好,有效灌溉面积达4万亩。1.2万千伏安供电站一座,农村用电普及率达100%。全镇发展经济,能源供应充足。科技力量雄厚,技术依托可靠。镇内省级重点职中1所,农校5所,职工校1所。农业服务体系健全,有科技服务组织10个(其中科协1个、科委1个、辣椒协会1个、农业技术推广站5个)。现有科技人员235人。聘请了四川省农科院、绵阳高等经济专科学校、三台县科委、三台县农业局经作站等部门为技术依托单位,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椒农科技意识强,精耕细作经验丰富。刘营镇农民平均接受教育年限7年,高于三台县平均水平,接受科技知识能力强,对科技知识的传播热情高,特别对辣椒种植技术经验丰富。刘营镇辣椒品种齐全,有新1号贰金条、农大23号、苏椒3号、湘椒1号等。刘营镇的规划目标是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总产2250万公斤,产值2700万元;2001年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总产250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 三台县)

三. 四川省 绵阳 梓潼县 梓潼镶碗

据传,最早本来是宫廷中的御膳,并非民间所有。它的制作技术并不复杂,主要用料是鸡蛋、淀粉、豆腐、精猪肉和羹料木耳、黄花等。蛋清、蛋黄、肉末等分层搭配制作,形成上黄、中白、下肉色,置于大品碗中,整齐切块覆盖在羹料上,在笼中蒸熟,放足佐料上席,香气外溢,喷香扑鼻。这种菜,酥软粑和,美味质口,极富营养价值,老少咸宜,深受喜爱,故上席即置于正中央,威镇四方,且形如宝盖,造型美观,味美可口。

梓潼镶碗,是地方上的一道特色大菜。要是接待贵客,必有镶碗。镶碗用料有鸡蛋、豆粉、豆腐、肉馅;底料有木耳、黄花、豆皮、酥肉、时令蔬菜等。制作时蛋清、蛋黄分别上笼分蒸,呈黄白二色,造型美观,滋润可口,深受食客喜欢。镶碗又是“十大碗”中的第一道盖面菜。

镶碗最早是宫廷御膳,明世宗时,总督营戍政的仇鸾,失势后举家迁居梓潼,并将此菜的制作方法一并带回家乡。此后,便在民间的“田席”上增加了这道必不可少的镶碗大菜,就这样一直传到现在,成为梓潼的一道名菜,令人百吃不厌,享誉久远。

四. 四川省 绵阳 北川县 酸辣荞面

酸辣荞面

以适量荞麦面粉(须取头面,可加入约20%野苎麻根面粉),加水揉成团,施以扑面,用擀面杖擀开,愈薄愈好,再迭在一起,用面刀发成细丝,然后入沸滚的开水锅煮熟,捞至碗中,浇上调料趁热吃。羌人喜用酸油菜汤煮荞面,别具羌乡风味。具有糯、滑、韧香的特点。

五. 四川省 绵阳 三台 前锋蔗根

前锋镇位于四川省三台县中部地区,距县城25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前锋镇盛产蔗根,现种植面积达1000亩,单产1000公斤,总产1000000余公斤,产值50余万元。预计再扩大种植规模500亩,总产将达1500000余公斤,产值达75余万元。前锋镇气候、土质条件好,利于辣椒综合开发。镇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平均日照1378.4小时,年均降雨量883毫米,无霜期300余天;土壤PH值6-8,属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较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蔗根的正常生长,保持优良的品质。水利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属苏河流域灌区有10处电力提灌站,有效灌溉面积达1万亩。农村用电普及率达100%。全镇发展经济,能源供应充足。科技力量雄厚,技术依托可靠。镇内农校1所。农业服务体系健全,有科技服务组织5个(其中科协1个、科委1个、蔗根协会1个、农业技术推广站2个)。现有科技人员35人。聘请了三台县农业局经作站等部门为技术依托单位,打好坚实的技术基础。蔗农科技意识强,精耕细作经验丰富。前锋镇农民平均接受教育年限8年,高于三台县平均水平,接受科技知识能力强,对科技知识的传播热情高,特别对蔗根种植技术经验丰富。( 三台县)

六. 新疆 昌吉 奇台县 奇台白洋芋

奇台白洋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从唐朝到清末,丝路新北道、漠北道都要通过此地,奇台是中原通往新疆、中亚、欧洲的必经之道,所以奇台也就成了商品中转地,有很多国外和中原的农作物流入奇台,在奇台扎根繁衍,经过长期自然演化和劳动人民长期培育蕴含有奇台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奇台白洋芋种植始于清代中叶,距今大约有3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十年(1755),乾隆皇帝亲征,平定格尔丹,在班师回京路过此地,发现天山以北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水土肥沃,下旨在此驻兵屯田,屯田1万亩,种植小麦、青稞、洋芋,成效显著。随着屯田面积的扩大,洋芋也成为奇台主要种植作物。 奇台是全疆商品薯和种薯基地,每年秋季全疆各大单位、企业都来奇台采购洋芋冬储,奇台的洋芋被抢购一空,调用量占全疆的60-70%,成为当时最热销的农产品。奇台白洋芋淀粉含量高,淀粉粘度也很高,人们从洋芋中提取淀粉,再压成粉条,远销全国各地以及周边国家,用奇台白洋芋粉条作得菜晶莹剔透,圆润爽滑,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奇台洋芋外号“天山白玉”, 民间俗称“洋芋娃娃”,当下已大量销往周边各国,奇台县政府把洋芋作为发展外向经济和创收外汇重要渠道。

地域范围

奇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奇台白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奇台县老奇台镇、吉布库镇、碧流河乡、半截沟镇、东湾镇、七户乡等6个乡镇。南靠天山,北环三个桩子乡、109团、古城乡塔塔尔乡,东邻木垒县,西接吉木萨县。地理坐标为东经89°36′00″~90°00′00″,北纬43°36′00″~43°92′00″,海拔970-1815米,总面积56333.3公顷,年产量4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奇台白洋芋个体大、芽眼浅、表皮光滑,块茎的肉色为白皮白肉,外号“天山白玉”,单个茎块重量一般50-300g,最大可重1.5kg,民间俗称“洋芋娃娃”。 (2)内在品质指标:奇台白洋芋营养价值高,其中蛋白质≥1.6%,还原型抗血酸≥9mg/100g,脂肪<0.1g/100g。淀粉粘度高,这是用奇台白洋芋加工的淀粉和粉条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根本原因。 (3)符合《无公害食品 薯芋类》(NY 5221-2005)标准的安全要求。

五.特定生产方式

七.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绵阳酸辣鱼

原料:

鲫鱼、泡青菜、豆瓣、姜、蒜、葱、泡辣椒、盐、料酒、醪糟汁、酱油、醋、鲜汤、湿淀粉、熟菜油、味精。

特色:

味浓厚,泡菜味突出,具有浓郁的四川民间家常风味,如不加豆瓣则为四川传统名菜“泡菜鲰鱼”。

八. 四川省 绵阳 安州区 安洲包盐蛋

安洲一绝 盐蛋是四川绵阳,它制作工艺巧妙,历史悠久,集中了皮蛋和咸鸭蛋两家之长,既有咸鸭蛋那红黄透亮油浸浸的蛋黄,又有皮蛋那翡翠色半透明的蛋白,香味特殊,口感层次丰富,蛋白弹性十足,蛋黄细腻翻沙----------就象<食神>中星爷将濑尿虾和牛肉丸结合在一起,作出妙绝天下的濑尿牛丸一样精彩! 相传宋代苏小妹在吃咸鸭蛋时,忽然灵机一动,吟出"咸蛋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的上联,让苏东坡对下联。苏东坡一时却被难住了,有一天他在吃石榴,想了一下,便对出了下联:"石榴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此联对仗工整,构思奇巧。枣园红“大包蛋”成为安县旅游产品新亮点

---------------------

春暖花开,又到了一个踏青旅游的大好季节,位于绵阳市安县的罗浮山、千佛山成了游客的首选之地。据游客反映:有名的土枣园红“大包蛋”色香味美,过往游客争先抢购,连过往的车辆都会停下来为其家人好友买作为馈赠佳品,用当地话说:“不吃枣园红大包蛋,终身会遗憾。”

听了这一消息,笔者专程赶到安县并找到了安县枣园红蛋类制品厂(张家大包蛋“老作坊”传人)张勇先生。据介绍,安县枣园红蛋类制品厂是一家民营独资企业,在绿色包、盐蛋类制品的手工制作上有百年历史,其制作手法独特、品类多样。尤为突出的是:二变蛋、生盐蛋、包盐蛋、特大、双、三黄松花皮蛋、鹌鹑皮蛋等;以色香味美响誉四方,精美的包装,独特的四感和民间特有的纯朴和诚信的服务,受新老客户和旅游人士的欢迎,实为礼上佳品。

九. 四川省 绵阳市 游仙 长明脆香梨

长明脆香梨是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游仙镇长明村的。长明脆香梨外观美、水分多、甘甜爽口,卖得很好。

近年来,长明村因地制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优质水果,由合作社提供信息,技术指导,帮助销售。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降低了单一农户生产、销售所面临的风险,还实现了规模效益。目前全村20余户农户已发展梨子、桃子、枇杷等优质水果400余亩。其中投产梨园面积150余亩。今年,该村在镇技术员的指导下,加强了果园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提高了水果种植的科技含量,150余亩梨子喜获丰收,果农梨子收入超过270万元。

十. 四川省 绵阳市 三台 三台崭山米枣

三台崭山米枣是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永新镇崭山村的。永新镇的崭山村是崭山米枣的发源地,其种植米枣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崭山米枣口感独具特色,深受世人喜爱,产品远销20多个大中城市。三台也因此被冠以“中国米枣之乡”美誉。崭山米枣是四川知名品牌,获得地理标识认证。

绵阳市三台县永新镇的崭山村是崭山米枣的发源地,其种植米枣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1998年,崭山米枣被绵阳市科委列为第一批重点科研项目,1999年开始,三台县县委、县政府依托“长防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项目,加大崭山米枣的发展力度,截至2009年底,全县米枣面积由1998年的1000亩迅速发展到15000亩,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永新镇崭山村已经把所有耕地、非耕地都种上了米枣,种植面积2600多亩,产值2900多万元,全村仅米枣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到69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米枣专业村。

崭山米枣口感独具特色,深受世人喜爱,产品远销20多个大中城市。三台也因此被冠以“中国米枣之乡”美誉。崭山米枣是四川知名品牌,获得地理标识认证。2005年,永新镇被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无公害示范基地”称号,2007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三台县“中国米枣之乡”荣誉称号;2009年,崭山米枣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崭山米枣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崭山米枣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三台县境内的永新、新德、石安、东塔、高堰、潼川、塔山、争胜、建平、新鲁、富顺、金鼓、建设、中太、光辉、柳池、乐安、灵兴、前锋、八洞、云同、金石共22个乡镇,以及刘营镇的新乐、转江,芦溪镇的四平、建新等4个办事处的旱作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3′00″~105°03′00″,北纬31°01′00″~31°23′00″。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