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香芋条厦门特产 厦门香芋条哪家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香芋条厦门特产 厦门香芋条哪家好更新时间:2024-05-20 12:15:52

一.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炭步文岗香芋

花都区炭步镇文岗村生产的“炭步芋头”远近闻名。传说清朝乾隆微服游江南,有一次到达炭步圩,他在食店里吃饭时问店主:“有什么好吃的家乡菜?”店主介绍了一道“文岗芋头焖扣肉”,乾隆王吃后大加称赞。他回到北京后,下旨花县知府每年进贡“炭步文岗芋头”,由此“炭步芋头”闻名天下。选购“文岗香芋”最好是到产地, 只有文岗村种出的“香芋”味道最好,既松化可口又香气扑鼻。为了防假,可将芋头放进水桶,浮出水面的才是真货,其他地方产的芋头都沉到水底。

二. 河南省 周口 项城市 小白蜡条

小白蜡条,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以根皮、叶及果入药。全年采根皮,夏、秋采叶,秋冬采果,晒干或鲜用。

三.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厦门鱼皮花生

鱼皮花生源于日本。因其表皮糕粉坯里掺有鱼皮胶,故称为鱼皮花生。本世纪二十年代,居住厦门的台湾省人用手工仿制出售。它以花生仁、糕粉、白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吃起来咸中带甜,香郁酥脆,很受群众欢迎。现在还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鱼皮花生是花生的复制品,是厦门生产的一种优质名牌品种,为厦门四大传统小食品之一,驰名中外的地方。 鱼皮花生是花生的复制品,因制作时,做外壳用的糕粉里掺有鱼皮胶,故名。制作之前,对花生仁、糕粉、白糖、面粉等主要原料,进行认真筛选、测定、加工。生产过程中,还得考虑气候、季节的影响。所以,成品均匀,颗粒饱满,状若珍珠,独具特色。

鱼皮花生源于日本。因其表皮糕粉坯里掺有鱼皮胶,故称为鱼皮花生。本世纪二十年代,居住厦门的台湾省人用手工仿制出售。

它以花生仁、糕粉、白糖、淀粉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

吃起来咸中带甜,香郁酥脆,很受群众欢迎。现在还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厦门生产的鱼皮花生选料严格,工艺操作认真,具有香郁酥脆、咸中带甜的风味;而且,花生仁与外壳不粘不黏、摇而有声,如琵琶音,厦门话“琵琶”与“鱼皮”谐音,故又称琵琶花生。制作之前,需要对花生仁、糕粉、白糖、面粉等主要原料进行认真筛选、测定、加工,生产过程中还得考虑气候、季节的影响。所以,成品均匀、颗粒饱满、状若珍珠、独具特色。产品美誉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喜欢。

原辅料:

原料:带衣生花生仁、面粉、赤砂糖。

辅料:分4种搭配方法,亦可按需要自行调配。A:麦芽糖、菜油、酱油。B:蛋浆、南乳、酱油、色素、食用石蜡。C:盐、味精、五香粉、酱油、色素。D:鱼露、色素。纯碱备用。

配料量

1.面粉与花生仁的比例一般为1∶1,而干、湿面粉各半(即50公斤花生仁配50公斤面粉,其中25公斤用来开糖粉浆用,余下的25公斤则作撒料用。

2.各种糖用量主要根据产品甜度要求考虑增减。若用饱和糖浆,其用量相当于花生仁用量。

3.其余各种辅料按花生仁重量的0.3-3%投入。

制作过程

制作方法:

1.糖粉浆:先配好糖浆稀释面粉,配制饱和糖浆时可用常温水或温水浸泡盛在容器中的糖粉并加以搅拌,以完全融化为止(容器内尚存有过剩的面粉)。将干面粉倾入搅拌机中,再将配好的糖浆注入(要边注入糖浆边搅拌),糖粉浆的稀稠程度调至既不粘壳,又易于粘附在花生仁上即可(糖浆与干粉的比例大约为1∶1)。然后再将约占糖粉浆总量2%的菜油徐徐注入糖粉浆中至完全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如需添加南乳、蛋浆可按照上述方法加入并搅拌均匀即可,其用量相应于糖粉浆的0.5-1%。

2.纯碱水:将常温水注入盛有纯碱的容器内并进行搅拌制成饱和碱液。

3.加色液:以酱油或鱼露为主料,其内可按需要添加适量食用石蜡油和色素。酱油添加量为烘烤后花生量的2%左右,食用石蜡油的添加量为0.2%左右。

4.裹皮:将一定量的花生仁(视糖衣机的产量而定)倒入糖衣机内,启动糖衣机并加入糖粉浆和干粉,加入的方法是先加入一份糖粉浆再加入一份干粉;加入两份糖粉浆再加入一份干粉,加入两份干粉再加入一份糖粉浆,如此反复添加、边转边加,直至花生仁表面完全被浆粉包裹住便可加入其它辅料,添加辅料时应撒均匀。添加完辅料后可再加入少许干粉并多滚动几转,以使“鱼皮”表面更加光滑。此工序大约需30分钟左右。

5.风干:裹皮后的鱼皮花生取出筛选粕装入容器,送到操作台上摊开晾干,至含水量低于40%以下时便可进行烘烤。

6.烘烤:取风干鱼皮花生放在转笼中进行烘烤,转笼中不宜放太多的花生(约占转笼体积的80%为宜),放的太多容易造成产品生熟不均,也不可放的太少,太少易造成外皮破裂烘烤时一般温度控制在210℃以下,烘烤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烘烤是生产鱼皮花生的一道重要工序,在烘烤过程中应随时取出样品品尝,掌握好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7.加色:将烘烤后的花生倒入加色锅内,并进行翻搅,然后迅速加入加色液,并搅拌均匀。此工序应在花生烘烤后20分钟内趁热完成,要求是着色均匀且加色液不可放得过多,以免使得“鱼皮”潮软,影响风味。

8.包装:鱼皮花生着色后应摊在大竹筛上,待散去热气及水分并完全冷却后即可进行分装或统装。

工艺流程:糖粉浆、干粉、副粉糖浆、生花生仁→裹皮→风干→转笼烘烤→加色(湿)→散热→成品包装

四. 福建省 厦门 同安 油葱米果

油葱米果乃福建著名小吃。以米浆、猪油加多种调配料蒸制而成。色泽美观,嫩糯芳香,清鲜淡爽,富有弹性,是厦门地区名点之一。

原料:(制50块)

早稻米2500克、葱白1500克、猪腿肉(去皮)2500克、干葱头7克、碱25克、干虾米125克、硼砂7克、白糖175克、鲜虾175克、鸭蛋1个、蚝干125克、五香粉35克、干扁鱼50克、精盐90克、栗子375克、香菇50克、干淀粉500克、熟猪油500克、净荸荠375克

制作:

一、早稻米洗净,浸泡1个小时,捞出,加清水3500克,磨成米浆。

二、锅置旺火上,加清水(1500克),放入硼砂、碱、精盐(30克)搅匀,煮沸,舀入米浆375克调匀,再次煮沸,倒入其余的米浆中,搅拌均匀。

三、将猪腿肉切成2。7厘米长,0。5厘米宽的粗丝;葱白切丁;荸荠去皮剥成碎末;鲜虾洗净,去壳取肉留尾;香菇水发,去蒂洗净切片;干虾米、蚝干清水浸泡15分钟;栗子煮熟,去壳切片;干扁鱼炸酥碾末;干葱头切片,炸成金黄色成油葱。

四、将猪腿肉丝与白糖、精盐(60克)、干扁鱼末、五香粉搅拌匀,稍腌,再加入葱白丁、荸荠末、干淀粉调匀,搅拌成馅料,均分成50份,分别放入50个直径13厘米的浅底碗里。

五、把香菇、栗子、虾米、蚝干、油葱均分成50份,分别放在馅料的周围,虾肉分成50份点缀在馅料上,再将水浆舀入碗里,直至香菇片、油葱浮上面接近碗面,鸭蛋打散调成金黄色蛋液,喷在各个浆碗面上。上笼屉,用旺火蒸25分钟,取出晾凉,逐碗用薄竹片沿碗边绕割一圈,使熟浆不粘碗,再割成8块即成。

六、食用时,配上适量桔汁、酱油、沙茶酱、蒜泥、番茄酱、酸萝卜、香菜佐食。

五. 福建省 厦门 海沧区 厦门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最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

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称烧肉粽,名符其实。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湾香芋

春湾香芋

春湾镇种植香芋具有历史悠久,春湾的土质、气候环境极适宜优质香芋的种植生产。加上村民已积累了丰富的种芋经验,因此,较其他地方出产的香芋具有营养丰富、品种纯正、含淀粉多、香浓、松口等特点。春湾香芋的种植是很讲究的,在种时切除芋的下半部,只保留上半部,除了在下种时下足土杂肥外,等到芋的茎块长成,村民还会埋上一至两次用草烧出来的红泥,这样长出来的香芋就具有特别酥香的特点,通过加工制作,可以把香芋加工成“香芋腐乳”、“香芋干丝”、“红烧香芋扣”、“香芋叉烧鸡”、“香芋蛋酥”等美味可口的食品。

七. 山东省 菏泽 单县 单县香芋

香芋,又名地栗子,是一种在单县已有百年栽种历史的稀有名贵。

它喜欢沙壤土地,怕雨水,春种秋收。地下生长的球形块根,营养丰富,清甜可口,风味奇特,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

它的食用方法有多种。一般的煮熟揭皮就可食用,亦可蜜钱、拔丝、糖溜,也可加工成罐头。它不仅是喜庆佳宴的美馔,也是滋补、健力、老少皆宜的高贵食品。

解放前只有贵富有人家才能享用,而今随着香芋品种的改良,种植面积的扩大,它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八. 江西省 宜春 丰城市 墨鱼薯粉条

1、主料:薯粉条半斤;配料,墨鱼二两,大蒜丝二两,茶油二两。

2、制作:墨鱼浸透切成丝;瘦肉切小条状,薯粉条浸湿用茶油炒熟,把先前炒熟的墨鱼丝、大蒜丝、瘦肉条、酱油进行混合拌炒两分钟,撒少许味精。

3、效能:味道鲜美。

九. 浙江省 丽水 缙云 番薯条

缙云多产番薯,方言里也有,“缙云番薯,永康萝卜的”说法,现在经济的发展,这几年番薯

产量大减,在城里可是“上等食品”了

番薯条,选红心番薯为佳,去皮蒸熟,在阳光下晒,晒蒸几次。上品的番薯条,糯软清甜可口

色泽如图为佳,纯天然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比起市场上金灿灿,硬邦邦的番薯条味道是天壤之别

十. 山东省 菏泽 曹县 杞条及其制品

曹县杞条质地柔软、色泽洁白、杆茎均匀、无叉细长、韧性好、易加工。栽培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著名的优质杞条生产加工基地。1949年前,境内杞条种植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北古营集马庄一带。1949年后,种植区域不断扩大,由古营集扩大到普连集、莘冢集、倪集等地。1986年,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995年,面积已达2000公顷。1996年始,县委、县政府将普连集、古营集、倪集、王集规划为杞条发展重点乡镇,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栽培,集约化经营,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促进了杞条生产的快速发展。2004年,曹县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至2009年,全县杞条种植面积达到6500公顷,年产杞条15628吨。

20世纪60年代以前,曹县杞条主要用来编织簸箕、簸箩、斗子、活筐等农家生活用具。70年代,条编工艺品开始出口国外。80年代起,加工企业逐渐增多。2000年后,普连集、古营集、倪集、曹城镇等乡镇条柳编加工业初具规模。至2009年,以山东省曹普工艺公司、鲁艺公司、曹县正达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杞条加工企业发展到40家,年加工条编制品620万件,产品远销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曹县生产的条编制品占天津进出口公司同类出口产品的五分之四,占广交会条编销售产品的五分之三。

信息来源:菏泽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