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上高县老班长土特产店 上高县农家土菜馆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上高县老班长土特产店 上高县农家土菜馆更新时间:2024-05-18 06:52:49

一.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 瓦房店闫店地瓜

瓦房店闫店地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瓦房店地区农产品就是地瓜和苹果,由于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这里的地瓜外观梭形、红皮黄壤、整体光滑顺溜无凸凹不平、口感细腻甜脆.

瓦房店闫店地瓜,产地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至西杨乡杜庄村,南至西杨乡柏屯神山,西至渤海湾,北至西杨乡北海村滨海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3′-122°16′,北纬39°20′-40°7′,生产面积15万亩。2013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瓦房店禾信蔬菜专业合作社。瓦房店地区栽培地瓜历史悠久,闫店地瓜知名度最高。闫店濒临渤海,属退海滩地,大部分耕地是沙质土壤,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很适合地瓜生长。瓦房店闫店地瓜果实大小适中,颜色好,外观梭形、红皮黄瓤、整体光滑顺溜、口感细腻甜脆、淀粉含量高,即可蒸食又是各种加工食材的优良原料,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目前以闫店为代表的瓦房店地瓜已形成规模化经营,地瓜成了各乡镇的主导产业,全市有数百名地瓜购销经纪人常年运销地瓜。瓦房店地瓜已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新疆各大城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部分经黑龙江边贸外销俄罗斯。瓦房店市成立了地瓜研究所,研究地瓜栽培新技术,引进地瓜新品种,进行试管脱毒地瓜苗示范栽植。如今闫店“康寿”牌地瓜已在国家注册。全市还建起三家地瓜制品加工厂,年加工地瓜300万公斤,主要产品有淀粉、粉条、粉皮、地瓜小食品、地瓜调料等。地瓜已成为瓦房店市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大产业。

地域范围

“瓦房店闫店地瓜”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地域范为: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东临普兰店市,西濒渤海,南与金州区隔海相望,北与盖州市接壤。市区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全市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文兰街道、共济街道、铁东街道、岭东街道、祝华街道、岗店街道、太阳街道、九龙街道)、11个镇(复州城镇、松树镇、得利寺镇、万家岭镇、许屯镇、永宁镇、谢屯镇、老虎屯镇、红沿河镇、李官镇、仙浴湾镇)6个乡(土城乡、闫店乡、西杨乡、泡崖乡、驼山乡、赵屯乡)两个民族乡(杨家满族乡、三台满族乡)4个新区(大连瓦房店沿海经济区、大连瓦房店太平湾临港经济区、大连瓦房店红沿河核电循环经济区、大连龙门旅游度假区)。 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生产地域分布图绘制规范》及瓦房店闫店地瓜独特品质形成的产地环境,适宜瓦房店闫店地瓜生长区域主要地在地处东经121°13′到122°16′,北纬:39°20′到40°7′,具体东至万家岭万屯村,西至东岗镇黄泥洞村,南至复州湾战屯村,北至太平湾滨海公路。全境总面积3829.57平方公里,其中瓦房店闫店地瓜种植分布于2793.5平方公里之内,瓦房店闫店地瓜保护面积12.2万亩,平均亩产3000kg,总产量36.6万kg。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点:由于瓦房店地区具有北纬:39°20′到40° 7′地域独特的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沙壤土质优、年降 水适中的北方地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条件,且按照无公害 标准进行栽培种植,再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使瓦房店甘薯更加具有独特的产品特点,瓦房店闫店地瓜具备如下特征 1.1.外观优:薯块纺锤型、单薯重300-800克,最大1000克左右,结薯多而均匀,单株结薯4-6个,薯面紫黑亮、美观。 1.2.品质优:该品种的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薯类、其赖氨酸、钾、锰、锌的含量高于一般红薯5-8倍,尤其是抗癌物质碘硒的含量比其它甘薯高20倍以上,占食品中的第一位,因此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 1.3.食味优:该品种由红皮黄瓤生食味甜甘脆,熟食香甜绵软色香味俱佳。 1.4.该品种品质、颜色、秧蔓均表现特佳,稳产、高产品质奇特、营养丰富,每公斤甘薯中,含蛋白质20-23克、糖290克、脂肪3克、维生素A6.8克、钙80毫克、磷20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C300克、尼克酸55毫克、抗坏血酸300毫克,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及九种氨基酸,能防治呼吸道,消化道和关节炎等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抗疲劳防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是保持身体苗条健美的最佳食品。 2:质量安全规定 2.1.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生产操作规程,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生产资料和其他禁止使用产品。 2.2.部分获得认证的有机地瓜产品,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 2.3.要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卫生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地瓜采收。 2.4.包装、储存和运输,避免受污染。

二.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杏脯

阳高县京杏脯,是用本地京杏果实精制而成。果肉色橙黄、肉厚、质地疏松,汁多味甜酸并有香气、品质上等。含单糖1.22%,双糖5.84%,总糖7.06%,含酸2.84%,糖酸比2.5:1,果实较耐贮运,据中国农科院分析,京杏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含磷0.03%,钙1598PPM、锌14.8PPM、铁84.6PPM、锰4.1PPM、铜5.9PPM、镁838PPM,所以京脯因杏的质量极佳。

杏脯果片整齐饱满,肉质细腻柔软,大小一致,无外伤,无糖的结晶,不粘手,呈桔黄色并色泽一致。味美可口,酸郁芳香,百吃不厌,具有杏脯应有的酸甜风味。经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鉴定均达出口标准。阳高杏脯深受外商欢迎,每年加工的杏脯全部销往日本、东南亚、香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在日本被称之为“中国名贵小食品”。

王官屯的京杏加工成的杏脯分为黄杏脯和青杏脯两种,青杏脯颜色深绿如玉,肉质脆嫩,看见就会止渴,吃到口里又酸得轻而甜得浓;黄杏脯颜色金黄透明,肉质柔软,酸甜适口,生产工艺也比青杏脯复杂,要经过切割、糖煮、烘烤、整形等工序。这两种杏脯的共同特点是果片整齐,形状扁圆,肉厚耐贮,久存不变,馥郁芳香,百吃不厌。打入国际市场后,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享有颇高的声誉,被称为“中国名贵小食品”。

三.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蒿籽面

“蒿籽面、高粱面、豌豆面”的吆喝声充斥在小城的街巷里,那“面”字儿的尾音逐渐挑得很高,也拉得很长,非常有特色。寻着声音看到了一位胡子和脸被面粉扑成灰白色的卖面人,他是我的朋友老郑。十几年前在阳高压力管厂下岗后,一直蹬着人力三轮车从事一些小买卖,供一儿一女上学。如今,儿女都已上了班,可是老两口勤快惯了,一直没有停下来歇息的意思。老郑老婆卖面皮凉粉,他是猪皮冻儿和蒿籽面交替卖。他看到我后,老远就招呼我带些蒿籽面。同行的同事问我这面好吃不好吃,老郑接话茬高声说:“蒿籽面、蒿籽面,吃了上顿想下顿儿。”最后一个字的尾音仍然是拉得很长,挑得很高。

家乡的蒿子面是在玉米面或是小米面里掺入少许当地野生植物蒿籽粉做成的,也有玉米面、小米面和蒿籽粉三合一的。还有是豌豆蒿籽面的。蒿籽有一种独特的气味,蒿面遇水后具有粘性,往玉米面里掺蒿面,为的是使粗楞疙涩的玉米面筋道起来,因为掺入蒿面,当地人把这种面就叫做蒿籽面。加蒿籽粉的玉米面擀出的面条有一种独特味道,硬朗筋道中带着玉米的香甜。蒿面和玉米面经水拌和,反复揉搓至既软和又有韧劲为止。那时的蒿面比较粗,一般都是就吃就放到捣蒜钵里捣。大约一斤的玉米面只放一小酒盅蒿面就足够啦,放多了根本擀不开。看看蒿面就是要把腐朽变神奇的东西。现在能吃上添加蒿面的拉面就很阿弥陀佛啦,千万别吃上添加化学拉面剂的拉面。想吃正宗蒿籽面当数阳高县城新华街的客顺饭店了。二十多年来,一直经营着蒿籽面。店老板姓苏,陕西西安的老家。他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干净的程度也许用现代话形容就叫有洁癖,不过这点毛病对于食客来说是最好不过的。老苏这里吃蒿籽面也是甜吃,配套的就是黄豆面酱和咸菜丝。

揉好的蒿籽面用长擀面棒在案板上擀成越薄越好的圆形面片。稍加凉硬后,用面杖卷起,然后来回折叠成下宽上窄的梯形形状,再用薄而锋利的菜刀切成细丝面。本地人喜欢吃原汁原味的蒿籽面,既不打臊又不添加其他任何佐料,最多就个烂腌菜或是腌萝卜丝,吃到最后还要把汤喝了。说到喝汤,有一个很感人的真实故事。那就不得不提一提古城镇的老郝了,老郝今年八十多岁,他一辈子吃了多半辈子蒿籽面。七十年代时,老郝家里又添了一个最小的宝贝女儿。平日里一直是老婆给做饭,现在老婆坐月子,只好自己做饭。家里人口多,老郝按平日的量煮了一锅蒿籽面。仍然是平日的吃法,等孩子们和老婆吃完,他自己吃的时候才发现铁锅里面只剩下汤了。原来自己的老婆经常是喝蒿籽面汤啊!老郝好一阵心酸。于是在家里面宣布:从此以后再穷也要一家人共同吃蒿籽面,剩下的汤再大家喝。果然,老郝家时至今日吃蒿籽面的家规仍然是面共同吃,汤共同喝。

野蒿是一种草本植物,浅绿色的茎杆和叶片上,长满了白色的绒毛,远远的看上去显青灰色。在每一个分枝的顶端开着一朵微型的黄花,花朵非常小,小得近乎无花果一样。不过它的花期却很长,边生长边开花,几乎整个生长季节都在开花。听母亲讲,在那个擀面擀到手抽筋,稀汤面糊灌大肚的年代,蒿籽面却成了一种奢侈品,自然蒿草也成了救命草。母亲虽然在家里最小,和大姨相差三十多岁,但也不是吃闲饭的。那时母亲大冷天常常带着一个布袋子出去找蒿草,一走就是十几里。因为近处的都让人们采光了,所以哪里不好走就到哪里找。找到以后,先看看附近哪里有冰面。再小心翼翼的把采到的蒿草抱上一捆放到冰面上,然后拿起蒿草在冰面上使劲摔打,于是蒿籽籽就乖乖的铺满了冰面。再抓一把软草当笤帚把冰面上的蒿籽儿扫成堆装到袋子里,回家簸一簸,碾一碾就变成蒿面了。采蒿籽儿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冰面上进行,因为蒿籽太小、太碎在打谷场上不好弄。

蒿籽面是从什么年代开始食用的,也没必要去考证。从宋代曾巩在其《隆平集·西夏传》的记载中看蒿籽应该大约在宋代和西夏时代就已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起初,也许只是为了度荒,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了蒿籽有健胃清热、延年益寿的诸多优点,便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风味沿袭了下来。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在宁夏做官时,随行有几位是宫廷中退役的御厨,他们将蒿籽面的制作技术传给当地人,从此蒿籽面在中宁一直流传至今。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宫庭御厨怎么能知道这乡野之物。即便知道,也应该是民间传给他们的。

时光荏苒,现在蒿籽面已经成为餐桌上调节口味、怀旧的一种面食。蒿籽面在过去只是一种充饥的家常便饭,现在吃蒿籽面,就赋予它更深刻的意义,蒿籽面里记载着上几代人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记忆着我们这一代人苦中有乐的童年。

即兴赋诗一首:《蒿》——绿绿的,轻轻的,随风摇曳,不高大,不粗壮,更不枝繁叶茂。没有娇艳的色彩,也没有妖娆的花朵,更没有窜上跳下精彩的呈现,植物王国被遗忘的——小不点,你静悄悄的来了。不是为谁而来,总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也不是为我而来,却给了大自然无穷的生命。

信息来源:大同日报 张为忠

四.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油炸糕

阳高油炸糕,是用黄米面蒸制油炸而成,类似南方年糕样的食品,因其色泽金黄,故名之。

阳高油炸糕,个儿小、皮儿薄。糕馅全凭个人口味制作,有豆沙的、枣泥的、髓油的、酸菜的,还有肉末的。油糕的形状挺多,有的圆如棋子,有的长似弯月,有的捏成三角形,有的夹紧后两手一掬就成了“相公帽”,还有的干脆包成水饺等等,不一而足。糕入油锅,文火慢炸,捞出后的油糕外脆里香,松软可口,越吃越香。

油炸糕是一种高档的食品。因“糕”与“高”谐音,故吃油糕就成为阳高人过年过节、婚嫁喜庆、生辰寿诞、乔迁新居、待客迎宾的必备主食,通称“喜糕”。在阳高,喜糕是馈赠亲朋的佳品。娶亲婚嫁时,当天凌晨要“髙炮三声送油糕”,街坊四邻都要送到。民间还有“隔壁送糕,一替一遭”的歇后语,这里送糕也就成了一种相互交往的礼仪。

五.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生姜

上高县是生姜的著名产地。主栽品种有白丝姜、黄丝姜和山东大肉清退。其中白丝姜和黄丝姜为我县的传统产品。其纤维少,辣味稍强,有香甜味,耐贮存的优点,不仅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且适宜加工。生姜种植面积为1万亩,总产量15000吨。

六.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抿豆面

抿豆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磷和多种维生素,常吃抿豆面对高血压病症有一定疗效。做抿豆面时,先将豌豆面与白面和成糊糊状,待锅里的水烧开以后,将特制的抿面床子放在锅上面,用木杵子往下抿。煮熟后捞在碗里,浇上以鸡蛋、豆腐皮、金针、木耳做成的素卤汁或浇以猪、羊肉臊子荤卤汁,味香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七. 山西省 大同 阳高县 阳高京杏

阳高栽培杏树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王官屯种植杏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县已培育出10多个杏树品种。而主栽鲜食杏品种有两个,其中大接杏是鲜食杏中最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杏果,“假京杏”是制作杏脯的上乘原料。

相传300多年前,阳高县王官屯的村子里有一位家贫好学的王姓读书人。因为他刻苦攻读,感动了穷苦老百姓,在大伙的资助下,他终于考中秀才、举人,并在京城做了官。这位阔别故乡多年的王官人衣锦还乡之后,看到家乡还是那样穷困,到处是风沙和黄土,农民单纯依靠种地为生,受到缺水干旱和土地贫瘠、风沙、霜冻的严重威胁,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于是,他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助学之恩,以他所学的知识作指导,在采凉山进行了调查研究,写下了《劝种杏树歌》:“众乡亲,听我说,故里怎把穷皮剥?采凉山,水如金,种子一斗收八升;采凉山,气候寒,辛勤躬耕霜冻完;采凉山,土地薄,种满坡坡难吃个窝窝,种满沟沟难喝碗糊糊。播入汗水收泪珠,莫若多栽摇钱树。君不见,谁家有杏树,不愁饿瘪肚?谁家多杏林,尽过好光景!”王官人除了进行宣传外,还在沿山各村落设立粥棚,穷人饱餐一顿后,不取分文报酬,只要求他们将几粒杏核埋到指定的山坡。等到王官人告老还乡后,再到采凉山下观望,那里已经长满了杏树,穷苦人从杏树上得到了实惠。为了纪念他,人们把王官人的家乡改名为王官人屯。据说,其他地方的群众因为三国时的名医董奉给人看病后不收药费,只让植几株杏树,所以把医生尊称为“杏林”。而王官人屯的人们却一直把做官的人称为“杏林”。一直到现在,他们也称到村里下乡的国家干部为“杏林”。

阳高产的杏有四大特点,即果大个匀, 肉厚味甜,核小仁甜,颜色黄里透红。色、香、味、形俱佳。

八. 上海市 崇明 老黑皮西瓜

本县,有数百年栽培历史,主要产于向北、汲浜、陈家镇等乡。瓜圆、肉厚、个重。一般的重7至10斤,大者重20至30斤左右;瓜皮一般的厚1.5厘米左右,也有厚达3厘米的,是制作蜜饯的原料,用它加工而成的西瓜酱清淳甜美。

九. 江西省 宜春 上高县 上高芋头

上高芋头为地方传统品种,栽培历史悠久。芋头表皮具褐色有茸毛,肉白色,以食子芋为主。球茎供熟食,肉质细软,淀粉含量高,略有甜味,品质好。芋头性平味甘辛益脾胃、调中气、软坚散结,化痰和胃。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采收上市期在8月中旬至10月底,亩产量1500-2000公斤,上高县种植面积达4000亩,总产量6000-8000吨。

十. 山东省 淄博 临淄区 柳店韭菜

柳店韭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柳店韭菜

临淄齐陵有机蔬菜种植协会

11395812

新鲜韭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