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芜湖酱鸭特产推荐一下图片 芜湖特色美食酱鸭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芜湖酱鸭特产推荐一下图片 芜湖特色美食酱鸭更新时间:2024-05-15 11:40:59

一.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奎湖鳙鱼

奎湖鳙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奎湖鳙鱼

水产动物

地域范围

奎湖鳙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地域范围为南陵县许镇镇28个行政村。地域范围:东经117°57′~118°30′,北纬30°38′~31°10′,平均海拔100-200米。东部芜湖县为邻,西部与繁昌县交界,南部与籍山镇、弋江镇接壤,北部与弋江区毗邻。地域面积17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640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奎湖鳙鱼肉质雪白细嫩,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肠长为体长的5-7倍。2、内在品质指标:奎湖鳙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为18%18.2%,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重高达48.24%,高于其他地区鳙鱼所占比重。脂肪含量为0.4%,远低于普通鳙鱼所含脂肪。3、安全要求:奎湖鳙鱼养殖、销售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草鲢鳙鲤鲫鲂生产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二. 安徽省 芜湖 镜湖区 芜湖烧卖

烧卖,是芜湖的传统名点之一。它创制于是1757年。该点心选用猪腿肉、猪板油、荠菜或青菜嫩叶,加调料拌成菜肉猪油馅心(也可以用肉汁糯米制成馅心)。用精白面粉加水揉合制成边皮薄,底层厚的皮张,再包入馅心,经蒸熟即成。具有滋味美,不粘牙等特点。

三. 安徽省 芜湖 芜湖县 陶辛青虾

陶辛青虾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陶辛青虾养殖面积已超3000亩,受益农户260户,年产值700万元,是全市最大的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成为地方的一个重要品牌。

早在北宋时期,陶辛就有增殖、捕虾、吃虾的历史。据可知的历史记载,早在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孙权就从江北招来十万流民在芜湖一带围湖造田。到了北宋末年,尤其是徽宗时,随着外族不断进犯和侵扰,中原百姓-纷纷迁移到长江以南的地区谋求生存。后来人口日渐增多,耕地明显不足,围湖造田自然成为解决生计的主要手段。正因为历史的围湖造田,镇内水清物阜,盛产鱼、虾、蟹、鳖等优质水产品。至今陶辛镇一带农民还保留着用“虾缯”捕虾的传统方式,民间也有“无鱼不成席,无虾不成宴”佳话流传。此外,芜湖民间节日“虾子灯”、“马灯”节目中,都带有浓厚的“虾”文化色彩。 “陶辛青虾”人工池塘养殖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发展大规模养殖,目前增养殖面积达5万亩,产品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

地域范围

“陶辛青虾”主要分布于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行政区域内的22个村,包括奚村、沙墩、石桥、马桥、四门、河桥、楼麻、芮村、七房、承村、陶辛、新塘、友谊、芦中、天井、胡湾、北湖、三官、东莞、定丰、保太、倪家,地域范围北纬31°06′42″~31°14′30″,东经118°18′048″~118°28′35″,地域保护总面积8180 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特征:“陶辛青虾”雌雄异体,雄体较大。它有三对步足,第一对步足,一般称为小螯,是用来钳住小水生动物送入口内吞食的;第二对步足非常粗大,其长度接近或超过体长的2倍(雌虾第二对步足只相当于体长);第三对步足基部外侧各有一个黑点。繁殖季节抱卵雌虾,体色格外深,多为青褐色。壳薄、肉嫩、个大、味美,体表光洁半透明、色泽鲜亮,全身覆盖甲壳,全身分二十节,呈纺锤体,臂长突出,是陶辛最具特色的特种水产品种之一。“陶辛青虾”熟后 呈鲜桔红色。 2、内在品质:“陶辛青虾” 壳薄肉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优质食品,肌肉氨基酸总量≥18%,且富含钙、磷等矿物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其作为营养佳肴的食法有盐水虾、白灼虾、蒜蓉虾、油炸虾和烩虾仁等多种,均味极鲜美。每100克鲜虾肉中,含蛋白质≥17.80克、脂肪≤1.25克、水分≤78.5克、碳水化合物≤1.1克、钙≥50毫克。 3、质量安全规定:执行《“水韵”牌青虾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们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结合我县青虾养殖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业投入品包括:渔药、肥料、苗种、饲料、饲料添加剂等。 第三条凡在我县行政区域内销售、经营、使用上述农业投入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监督组负责本协会内渔药、肥料、苗种、饲料等用于生产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协助县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区域内的农业投入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第五条 水产养殖用水应当符合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 第六条 使用渔用饲料应当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渔用饲料安全限量》(NY5072-2002)。 第七条农业投入品的生产者,其产品的标识标注必须符合国家《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的要求。 第八条 禁止采购、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 第九条 水产养殖单位或个人在生产中应当填写《芜湖县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管理档案》,并保存2年以上。 第十条 本办法从2005年7月1日起实行,由芜湖县青虾养殖协会负责解释。

四. 浙江省 嘉兴 秀洲区 文虎酱鸭

运用独特的烹煮手艺,工艺先进、用料考穵、口味独特、以其“色泽褐红、味道鲜美、油而不腻、酥而不烂”的特色畅销全国各地。

五. 江西省 南昌 安义县 “皇禽”酱鸭

这是南昌煌上煌烤禽总社生产的传统烤卤制品。该社依据皇家贵族膳食营养配方,调合现化人口感,精选优质的放养湖泊水鸭,经过30余钟优质天然香辛料浸泡,采用现代高科技保鲜技术精心加工而成,口味纯正、口感鲜美,该品问世以来深受海内外美食家高度赞誉,产品畅销不衰,为居家、旅游、招待贵宾、馈赠亲友之佳品。( 南昌)

六.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芜湖馄饨

馄饨在芜湖有自己的特色,馅大皮薄,个大。大多都是用鲜猪肉加葱姜调料拌馅,鸡汤或排骨汤加味精,煮出来异常鲜美。爱吃酸的,加点醋;爱吃麻辣的,加点胡椒面,更加开胃,增加食欲。天津不少饭馆都出售馄饨,较为有名的有致美斋,周家食堂,吉美林,登瀛楼等,其中有的是南方风味,有的是北方风味,品尝起来风味各不相同,各有特色,讲究一些的,汤里放些鸡丝,皮蛋,有的放上点虾干、冬菜、紫菜,次点的放些香菜,都能提味增鲜。

七.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无为送灶粑粑

过去,安徽无为县刘家渡一带民间则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23号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

制法:

1、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淘洗净,沥干,磨成细粉(越细越好)。

2、将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上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3、把肥瘦兼顾的猪肉剁成肉末,放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顺序加入萝卜末、食盐、葱姜蒜末、水淀粉、胡椒粉、香油、味精(如有鸡汤加入更好)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萝卜馅所用的调料内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独特的香味。

4、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亦可将米粉入锅小火翻炒至半熟,再趁热加水,和成面团),分剂后,用手工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5、把包好的粑粑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上一层食用油(如用平底锅,效果更好),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用轻微的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时,打开锅盖,往粑粑上均匀地洒点清水,加盖后再煎烤。如此反复洒2-3次水后,即可出锅。

特点: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八.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弋江羊肉

南陵弋江羊肉是芜湖地区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它风味鲜美,物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的美名也誉满省内外,可谓家喻户晓。羊肉性温味甘,入脾、胃、心、肾,功能温经补血,益肾壮阳,强精壮骨,该种羊肉的做法就是保留了羊肉的全部精华。

时值深秋,古镇大街上到处飘荡着一股诱人的香味,循着香味找到源头,最香处正是家乡美味三绝中最绝的“三老太”羊肉。

“三老太”羊肉顾名思义,是由三位老太太创出的独家烹制秘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早已声名远播。周边打着弋江羊肉招牌的羊肉馆比比皆是,风味虽各有特色,但都无法“三老太”羊肉馆分庭抗礼。“三老太”羊肉秘方保护工作做得极好,据传三老太约定,秘方只各自秘传一媳妇,而且只分传一部分,三家合一才能烹制出正宗的“三老太”羊肉。

九. 安徽省 芜湖 无为县 露仙酱泡菜

  主产地在白茆镇,原料均选用当地菜农种植的无公害乳瓜、莴笋、大蒜、萝卜、豆角、榨菜等优质蔬菜,经过精心加工而成,具有用料鲜、质地嫩、入口脆,香气的特点,风味独特,味道爽口,营养丰富,成品用聚乙烯复合包装袋真空包装,不含防腐剂,开袋即食,食用卫生方便,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启用"绿色食品"标志。 

十. 安徽省 芜湖 南陵县 南陵大米

南陵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陵大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陵县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的美称,被誉为“江南鱼米之乡”“江南粮仓”。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芜湖米市”的主要产粮区。南陵县民风朴实,农民勤劳,双季稻面积占稻田面积的70%以上。自1985年始,该县先后被确认为“国家优质米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并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据考证,南陵大米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9-8世纪的西周晚期,贾岛、梅尧臣等唐宋诗人均为其留下过名篇佳作。据2010年统计,南陵拥有20万亩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无公害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稻谷35万吨。南陵大米已注册集体商标、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拥有以“吴祥”大米为代表的“安徽省名牌产品”、“云谷贡”为代表的一批“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安徽省著名商标”。南陵大米,以“外观品质好,光泽度佳,胶稠底轻,气味清香”等特点闻名。南陵大米拥有粳稻、籼稻、糯稻等多个品种,其中优质稻马坝小粘更是畅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特色品种。南陵大米米粒透明有光泽,没有或很少有垩白。南陵大米吸水不多,膨胀度适中,胶稠度高于80mm、70mm、60mm,延伸性较强,米饭光泽度好,白而晶莹,黏弹性较强、软硬度适中,热饭喷香,口感好,冷饭仍然具有柔韧性、不回生、色泽如常。南陵大米营养丰富,含有适量的淀粉(直链淀粉16%左右)、脂肪、蛋白质(≥7%)、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其糙率分别达83%、80%、78%以上,精米率分别达76%、74%、72%以上,整精米率分别达68%、66%、64%以上,均优于国标2个百分点,更优于周边地区,广受消费者喜爱。

南陵大米种植区域地理位置:东与芜湖县和宣城市宣州区交界,南与泾县接壤,西与青阳县、铜陵县毗邻,北与芜湖市、繁昌县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7′00″~118°30′00″,北纬30°38′00″~31°10′00″。南北宽约54.3公里,东西长约56.3公里。总面积为1263.7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籍山、弋江、许镇、家发、工山、何湾、烟墩、三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