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走亲访友东平特产 东平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走亲访友东平特产 东平特产有哪些值得购买更新时间:2024-01-15 06:16:58

一.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鲫鱼

东平湖鳊鱼,又名“武昌鱼”、“长春鳊”,渔民称为“方鱼”,属鱼纲鲤科。是湖里名贵鱼类之一。1970年以前为丰产期。据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介绍,秋后初寒时最宜于捕捞。渔谚曰:“人冷了穿袄,鱼冷了奔草”,天冷时,鳊鱼喜欢聚集到草丛里取暖。六十年代时期,老湖镇老湖村渔民曾经在一片面积约40亩的水草丛中,捕获过近4万公斤鱼,其中多数是鳊鱼。

东平湖鳊鱼,体侧扁,腹部与背部较为突出,略呈菱形,一般鱼体长30厘米左右,银灰色,腹面全部具肉棱。头小,上下颔前缘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刺,臀鳍延长。雄鱼一周令、雌鱼二周令性成熟。每年五六月份产卵,卵漂浮,栖息于中下层水域。幼鱼杂食,一令后喜食水草及旱草。其肉鲜嫩、多脂,食用优于鲫鱼。1970年前,湖内捕获的最大个体重1公斤以上,产量占鱼类总产量的2—3%。1985年以后,由于过度捕捞,产量明显下降,需作保护性发展。

二.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泥鳅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鳗尾泥鳅。1950年前后,东平湖内泥鳅最多,一条船每天可捕获三四十公斤,有一年,老湖镇老湖村渔民20条船曾捕过千余公斤泥鳅。据他们说,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泥鳅最多,这时泥鳅多藏在水面漂浮着的草团里,最容易捕获。

东平湖泥鳅有5对须,最长须可伸到或超过眼后,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尾柄上皮褶棱低,与尾鳍相连。尾柄长大于其高,尾鳍圆形,-靠近臀鳍。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胸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泥鳅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

泥鳅为小型鱼类,东平湖内捕到的最大个体不超过半市斤。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铁3毫克,维生素A70国际单位,此外,尚含维生素B1、B2、烟酸等营养成份,泥鳅体内所含的糖是鲫鱼的25倍,铁是对虾的9倍,钙超过带鱼、鲤鱼等。其尼古酸的含量也高于其他鱼类。渔民常用泥鳅炖豆腐,美其名曰“龙登白玉堂”。中医学认为,泥鳅性甘平,入脾,肺经,其粘液甘寒。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阳痿、传染性肝炎、痔疮、盗汗、水肿等症。

东平湖泥鳅体长而粗,肉质肥厚。多分布在湖内和湖周围的河塘沟渠内,年产约150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我县稻屯洼也盛产泥鳅,一条船日捕获量最高时曾达50多公斤。

由于泥鳅做汤菜味道鲜美,能祛病强身,现在已成为倍受人们欢迎的新兴之保健食品。

三.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荠菜

荠菜,又名“芨菜”,“护生草”,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基部叶丛生,羽状0或不0,叶被毛茸。春天开白色小花,成熟时结含有种子的短角果。荠菜有较强的耐寒力,在我县多野生于初春的麦田中。

荠菜嫩株作蔬菜,野生以二月初未开花时为佳,栽培则不受此限制。荠菜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克野荠菜中含蛋白质4.2克,脂肪0.32克,糖4.8克,多种维生素高达4.4毫克,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十多种氨基酸。

荠菜被当作蔬菜食用,古人早有记载,《诗经》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说法,宋朝诗人陆游写下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句子,可见其食用历史之久。

荠菜吃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采摘后洗净,连根带叶蘸酱生吃,味脆嫩爽口;也可蛋炒荠菜,或者与肉一起制成馅,包水饺吃。每年二三月份,我县城乡集市上,都有采挖的野生荠菜出售,每年上市交易量约10吨以上。很多农民挖荠菜卖钱,此时,不少饭店、酒楼都争相购入,作为待客佳蔬。

随着人们回归大自然意识的增强,对野生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已有人工栽培的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上市。

荠菜含有荠菜酸,生碱、氨基酸,葱酮类等成份。性凉,味甘淡,功能凉血止血,可以治疗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等病症。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羊肉汤

东平县为山东省小尾寒羊繁育基地,小尾寒羊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以小尾寒羊骨、肉为原料做汤菜,有悠久的传统。

其制作过程是:

1、取羊肉150克,白菜250克,细盐3克,味精2克,料酒5克,姜末5克,葱末15克,香油10克,鸡蛋1个(用蛋清),水淀粉10克。

2、白菜顶刀切成丝。羊肉洗净,剁成细末,放入大碗中。碗内加入姜、葱末和少许清水搅拌,边搅边加入清水,待羊肉上浆起劲,加入鸡蛋清、水淀粉、细盐、味精、料酒、香油,搅匀成羊肉丸子馅待用。

3、汤锅置火上,加入清水750克烧开,然后放入白菜丝,随即用手将羊肉馅挤成鲜枣大小的丸子,放入汤锅内。待汤再开后,去其浮沫,放入余下的细盐,味精,料酒,起锅盛入汤碗内即成。

此汤特点:细嫩松软,味道鲜香。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鲤鱼

东平湖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东平湖鲤鱼俗称红鱼,是山东名特水产品之一,以产于东平湖而得名。此鱼原产于黄河,东平湖与黄河相连,水讯时黄河鲤鱼随水进入湖内,湖内水质肥沃,适宜鱼类繁育生长,故黄河鲤鱼在湖内定居。

该鱼体扁而肥,背苍黑色,腹黄白色,尾鳍下叶呈叶红色,誉为“金翅金鳞”。鲤嘴两侧有触须一对,鳞大且有小黑斑纹,大小皆为三十六鳞。其肉嫩鲜美,食而不腻,含蛋白质21%,营养极为丰富,为鱼中之上品。历来为筵席佳肴,烹调有红烧、糖醋、酱汁、清蒸等做法,尤其是喜庆筵席更是不可缺少,取“鱼跃龙门”、“鲤礼同音”之意,为新人和亲朋致禧。

该鱼底层栖息,吞杂食,活动能力强,生长快。从清时至夏末,一年两次产卵。春季孵出的幼鱼,年底即可生长至0.5千克左右,翌年1千克以上。近年来,随着捕捞手段的先进,东平湖鲤鱼资源数量明显减少。为保护湖鲤,东产县水产局积极扩大人工养殖,2000年湖水、池塘养殖面积8万多亩,产量5万多吨,畅销济南、天津等地。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清蒸湖蟹

-卢纯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第一”。含黄伯,就是指的螃蟹。螃蟹有多种食用方法,可红烧、可腌制、亦可清蒸。

东平湖荡众多,盛产大螃蟹,闻名省内外。每年秋风送爽之时,正是湖蟹上市之际。湖周围鱼市上,到处可见肥大的螃蟹。此时是吃湖蟹的好时机。清蒸湖蟹,为我县传统之佳肴。

东平湖蟹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元素,自古以来就被作为上等菜肴,“肌肤未解黄金甲,骨髓常留白玉膏”,是文人墨客对它的赞誉。湖蟹个体大,肉质丰,雄性蟹每只重六两左右,雌性蟹每只重三两。蟹体内膏满黄实,食之色鲜味美,

用笼蒸熟,佐以酱油、老醋、姜末食之,膏满实黄,其味鲜美无比。九月金秋,蟹肥菊黄,烹蟹下酒,游湖观光,是许多人向往的一种享受。有人品尝了东平湖蟹之后,甚至发出了“醉卧东原君莫笑,菊蟹和酒傲王候”的赞叹!

七.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山赵全鳞鱼

全鳞鱼是银山镇山赵村渔民创制,山赵村座落在东平湖畔著名风景区腊山脚下,是典型的渔村,村里家家会做以鱼为原料的菜肴。此菜突出特点是以整鱼全鳞入馔。过去人们食鱼都把鱼鳞扔掉,这是很可惜的。据营养学家研究发现,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其中钙、磷含量很高。还含有胶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用它制作的鱼鳞胶,味道鲜美,是很好的营养保健食品。

鱼鳞用于食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名医别录》和《开宝本草》中就有记载:取鲁鱼、鲫鱼之鳞片,温火熬成胶胨,可治妇女崩漏带下,并对紫癜、齿龄出血和鼻衄等病有效;鲥鱼鳞片贴在血痣伤口上,可止血。

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记忆力,并可控制脑细胞的退化,有一定的防衰老作用。专家发现,鱼鳞中还含有多种不饮饱和脂肪酸,可以在血液中以结合蛋白形式帮助传送及乳化脂肪,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预防高血压等多种作用。经常食用鱼鳞胶,还可防止小儿软骨病,增加人体骨骼的钙质和胶质,防止老年性骨折。可以说,鱼鳞是一种美食良药。同时,鱼鳞所含的胶性物质,对人有护肤养颜作用。食全鳞鱼以野生鲤鱼为最好。

制作过程:

1、将鱼宰杀扒肋去除五脏,保留全鳞。2、勺内花生油最好,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红椒、葱、姜爆锅,然后放入各种调料稍煸,加入清汤,据鱼大小而定。待汤烧沸出味后,将鱼慢慢放入锅内,用中火炖15—20分钟。3、鱼熟后,将鱼捞出摆放在配以酱油、葱花、姜末、香菜、味精等佐料的盘中,浇以原汤,淋上花椒油即成。

四、风味特点:肉鳞同食,肉嫩味鲜,食之甘美异常(也可加以上佐料红烧炖熟而食,味道亦佳)。

全鳞鱼是银山镇特有之名菜。近年,腊山国家森林公园膳食部引入,作为主打菜和特色菜推出,受到中外游客欢迎。有不少游客专为品尝全鳞鱼而来腊山观光。全鳞鱼名声日隆,甚至有“游湖不品全鳞鱼,山水风光未赏全”之说。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毛蟹

东平湖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螃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鳌蟹属。毛蟹体宽扁平,背部呈墨绿色,腹部白色,五对胸足伸展于身体两侧,左右对称。第一对螯足特别发达,呈钳状,前部密生绒毛。蟹壳表面凹凸不平,分成多个小区,每一个小区与内脏相应。

毛蟹为杂食性动物,穴居,夜间觅食,荤素皆宜,但偏爱动物饵料,喜食鱼、虾、蚌、螺动物内脏。既能酷食,也忍饥饿,食物不足时,同类相残,食物丰富时便大量摄食,并将营养贮藏起来。

毛蟹为洄游性水产动物,在淡水中生活两秋令即可达到性成熟。至秋匀之交,自江河顺流入海,进行0产卵。雌蟹将卵抱于肢间,第二年早春或初夏回游到河口附近孵化,经变态成为幼蟹。幼蟹随湖水进入河口,而后逐渐迁移到淡水水域中定居生活。近年来,人工孵化蟹苗数量大增。

东平湖毛蟹因个体大、膏满、黄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喜爱,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畅销产品。据史料记载,1958年以前,东平湖内有一定数量的毛蟹,自陈山口大闸兴建后,切断了毛蟹的洄游途径,加之黄河水位不固定而绝迹。自1975年开始向东平湖人工放流蟹苗450千克,毛蟹产量大幅度上升。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毛蟹池塘代养殖已逐步推广。2000年,全市池塘养殖面积5000多亩,网围养殖面积达1.2万亩,年产成蟹500余吨。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草编、条编织品

东平县出产的条编织品,曾以编工精细、造型考究、品种繁多、质量优良而闻名于世。

东平境内河流纵横,山区广布,滩涂、坡地,多适宜灌类植物生长,阴柳、白腊等小灌木很多,条类资源丰富,产量高,为发展条编织业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条件;同时,作为农业县,我县是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这为发展以麦杆、玉米皮为原料的草编织品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据考证,我国手工编织品的出现可能比陶器还要早,从出土文物看,战国的竹器、汉代的彩箧,制作已相当精美。我县条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明清时期已有条编织品出现。当时人们只是用灌条编织一些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具,如筐、篮、簸箕、背篓等,编织技术精巧,样式美观大方,产品结实耐用。人们以自编自用为主,多余者才去出售。清末以后,条编织业有了一定发展,品种增多,生产规模扩大,除了自产自用,还作为商品销往省内外。有不少山区和水乡农户以条编织业为生。出现了“十里长村无闲妇,家家尽是编织人”的繁忙景象。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倡导下,草编和条编织业得到蓬勃发展,编织技术迅速提高,1958年,州城镇西门村青年妇女王善芬参加省里群英会,曾以15分钟编1个蒲包的惊人佳绩,受到人们称赞。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县州城镇、彭集镇、沙河站镇都曾出现过规模较大的编织生产。为了提高质量,编织时一般在地窨子里,因为地下潮湿,可以使条货或草杆保持柔软,而冬天在地窨子里进行编织又可保暖。这一时期的草编、条编织品达到一百多个品种,以柔软光亮,朴素大方的特色,受到外商喜爱,如生产的提篮、花篮、沙发、茶几、果盘、花瓶等造型美观的家庭陈设品和日用品,曾大量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换回了大量外汇,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东平湖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是生活在肥沃的黄河水中的一种野生名贵鱼种。红尾金鳞是它与别的鱼种最明显的区别。历史上,东平湖作为自然滞洪区时,因与黄河相通,每逢汛期都有大量的黄河鲤鱼进入东平湖内。

黄河鲤鱼体形瘦长,游动骄健有力,它有逆水而上的生活习性,碰上障碍物即蹦跳,民间有“鲤鱼跳龙门”的形象说法,就是指的黄河鲤鱼。它每年在入海口处或黄河流域的支流河里产卵,幼鱼孵出后游入黄河,顶着滚滚而下的波涛往上游动,边游边长,因为黄河水中渗有大量黄沙,它在生长过程中鳞色便随黄水变成金黄色。当游到东平湖一带水域,流速减缓,从上游冲下来的大量草籽、树叶,虫皮以及黄土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在此处沉淀,水质肥沃,天然饵料丰富,适宜鲤鱼发育生长。所以人们在这一带捕捞的黄河鲤鱼特别多,而且肥大、鲜美,此时,一般都已长到1公斤左右。

东平湖陈山口闸建成后,河湖之间没有了自然通道,湖内便不再有黄河鲤鱼了。捕捞黄河鲤鱼只能到黄河里撒网。由于黄河水流逐年变小,黄河鲤鱼的产量也已大大减少了。

黄河鲤鱼肉味纯正,鲜嫩肥美,而且无污泥味,是鲤鱼中的上品。《诗经》上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即是指的黄河鲤鱼。《清稗类抄》中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品”。

黄河鲤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利水消肿,安胎通乳,益气温补的药用价值。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