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天津滨海新区带回去的特产哪里买 天津大港特产哪里买比较便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天津滨海新区带回去的特产哪里买 天津大港特产哪里买比较便宜更新时间:2023-09-07 14:25:52

一. 云南省 丽江 永胜县 摩梭人的猪膘肉

摩梭人的猪膘肉

猪膘肉是泸沽湖畔摩梭人家非常有特色的一种佳肴,它特殊的味道和制作方法同泸沽湖一样令人感到神秘而玄妙。

冬天的泸沽湖非常美丽,尽管在这个时候湖畔已非常寒冷了,但是如果你在冬月初一前后进入泸沽湖,走在村村寨寨里,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不仅由于人摩梭好的热情让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给人一种暖意,还因为这个时候那里房顶上楼上都堆满了包谷,到处是黄橙橙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村那寨都响起了宰杀年猪的声音,走进村子里你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制作猪膘肉,这里的大人小孩子都充满了喜悦,人们那被包谷和猪膘肉映红了的脸上总是那么的灿烂,一座座木楞子房构成的一个个村落是边泸沽湖一幅幅丰收的美丽图画。

在沪沽湖畔的草海边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一家摩梭人有两兄弟,父母把老大分了出去,老大分到一头猪和一条狗,分家后老大很勤劳,家里搞得像模像样,猪也喂得又大又肥,冬大的时候他先把菩萨敬了,就开始杀猪。他先把猪肚割开,把肠和内脏拉出,把里面的瘦肉和骨也剔除。然后缝上猪肚晾干后搁在神柜上。猪的大肠装上燕麦,小肠装荞麦,肚肠心肝肺都挂在家里,没油的时候,他就从膘猪的肚里取了猪油来用;没肉的时候就从猪膘身上割一块来吃。到了年三十的时候就开猪膘肉,初二猪头项圈敬菩萨,取项身肉一圈孝敬父母,过年的时候就要吃几天的猪膘肉。

摩梭人制作猪膘肉非常讲究,他们一般选在冬月初一杀猪,如果十月二十九属狗三十属猪,那么就改在十月二十九杀猪,如果初一属鼠、猪、羊、猴、狗、鸡,也是不能杀的,就要改期进行。所以人摩梭在冬天做猪膘肉,定要选择一个吉日。这个时候村子里到处都闻杀猪声,到处都可见制作膘肉,场面很是壮观。

猪膘肉的制作过程分为宰杀、剔骨肉、抹调料、缝制、压扁、晾晒、放置等几个步骤。当地人将猪宰杀后将猪肚剖开,将内脏取出,然后就将猪背朝下肚朝上铺着,用刀将骨和瘦肉从猪体内剔出,这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几乎将瘦肉和骨剔干净,但是只有猪头不经过这道工序,猪头保存完整,在猪头上抹盐并加上调味品,这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抹盐时要均匀,一般配料要用盐、花椒、大蒜、生姜,有时还加上酥油和蜂蜜。调料涂抹均匀后就是缝制,即将剔好,抹好调料的猪膘肉用大铁针和麻绳将其缝合,缝的部位主要在猪肚、猪脚,缝的针眼约寸长,缝时不仅需要技巧还需要力气,所以一般都是由男子来完成的。缝好以后就进入下一道工序凉晒,将猪膘肉放置在太阳下晒上几天或是阴干,将猪肉的水分凉干,至此猪膘肉基本做成,将它搬进屋里,搁在家里的神柜或灶台上,一个挨着一个,或叠放堆码。

猪膘肉是人摩梭贮藏的肉食品,平时想吃的时候就割下一块,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用这猪膘肉招待客人。猪膘肉的吃法非常多,或煮、可炒、可蒸,膘肉看似肥腻,吃起来却很爽口,味醇香,口感很好。除了日常食用外,猪膘肉常用于祭祀,也用于置办宴席。猪膘肉是摩梭人家庭富裕的象征,如果哪家的神柜上放满了整条整条的猪膘,那这个家庭在当地一定是很富有了。

猪膘肉放置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一年两年或三年,长的甚至放置八九年,不少猪膘肉都在经历了无数个春秋以后仍保存完好,不坏。到边泸沽湖的人摩梭家作客,经常会用搁置已久的猪膘肉待客,这些猪膘肉经过了好几个年头,表面上布满烟尘,呈深褐色,有一种苍桑感。但烹制好后味道很好,无异味,也不会闹肚子,很神奇。这大概取决于当地的地理位置,高原湖泊周围,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加上制作的工序讲究,所以猪膘肉能保存很长时间。

二.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茶淀葡萄

茶淀葡萄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葡萄因“茶淀”而得名,是种植葡萄的上选之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被汉沽人民充分利用,再加上科学的种植技术,茶淀葡萄已经享有盛名,并夺得了众多奖项,最值得骄傲的是成为奥运会果品。

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坐落于汉沽区茶淀镇孟圈村,占地1500平方米,博物馆内建有大型沙盘模型、图片、实物,葡萄深加工技术研究是已启动的汉沽玫瑰香葡萄星火产业带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汉沽区借助这一产业优势,推出的“绿色生态农业游”和“红色酿酒工业游”,已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也是汉沽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引进的科研项目展示葡萄酒的起源与历史,介绍葡萄酒历史文化、葡萄酒酿制过程,以及如何保存、鉴赏葡萄酒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建有多功能会议厅、品酒大厅,游客可以品尝各种年份的葡萄酒。在葡萄酒历史博物馆周围发展500亩葡萄精品园,种植玫瑰香、红缇等特色葡萄,游客可在葡萄架下采摘、品尝葡萄,感受劳动的快乐。汉沽区玫瑰香葡萄产业带建设项目已获市科委批准立项,并可争取科技扶持资金1000万元。园中将建设占地5亩的自然生态酒吧,设有烤全羊、烤海鲜等特色小吃,游客可来此品酒观光,享受田园乐趣。此外,还将设有占地40亩的垂钓中心,游客可甩杆垂钓。汉沽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全国玫瑰香葡萄最大连片种植区,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

汉沽区借助这一产业优势,推出的“绿色生态农业游”和“红色酿酒工业游”,已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为进一步增强这一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该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葡萄酒历史博物馆。汉沽区葡萄种植面积已达4.5万亩,成为全国玫瑰香葡萄最大连片种植区,为进一步增强这一旅游项目的吸引力,该区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一座葡萄酒历史博物馆。汉沽区是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产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玫瑰香葡萄之乡”。汉沽区是全国最大的玫瑰香葡萄生产基地。

三.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哈萨克的烤饼

哈萨克的烤饼是用干牛粪作燃料烤制的一种厚饼,味道特香。这种饼也是哈萨克人喝奶茶时不可缺少的食品。原料:面粉、牛奶或羊奶、羊尾油。做法:把酵面用水泡开和入面粉、羊尾油、牛奶或羊奶揉好面,放入羊皮口袋中发酵(也可用厚的棉织物包起来发酵)。面稍发后即开始做饼,不放碱。一般他们发面不多,一次只做2—3个,随烤随吃,使饼始终保持新鲜。饼的大小根据哈萨克人的“卡盘”(类似汉族人用生铁铸成的平底锅)大小来定。“卡盘”呈圆形,直径在25—30厘米,厚在5—6厘米。面揉好后,放人“卡盘”内,用手压平。上面再扣一个和下面大小一样的“卡盘”。把“卡盘”放在己燃红的牛粪火堆上,上面也放—堆燃着干牛粪。由于受热力均匀,上下不用翻饼,约20分钟即熟。饼厚一般在6—7厘米。特点,饼呈金黄色,味香松软而可口;食时,一般用刀切成小块给客人食用。客人一般不要自己动手去掰,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伊犁哈萨克)

四. 上海市 浦东新区 南汇蜂蜜

蜂蜜是一种传统而古老的纯天然食品,气味芳香、甘甜爽口、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具有清肺、润肠等功效。上海南汇的联峰牌蜂蜜产品经合理的工艺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符合现代人崇尚自然的口味。



地址:上海南汇惠南镇农场路16号

五. 江苏省 盐城市 滨海 滨海白何首乌

滨海白首乌,当地俗称何首乌、白何首乌,简称首乌,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耳叶牛皮消,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

三.地域范围

滨海白何首乌的地域保护范围为江苏省滨海县境内,东临黄海,南至苏北灌溉总渠,西至阜宁和涟水县交界处,北至中山河。地理坐标为:东径119°37′~120°20′,北纬33°48′~34°23′。产地保护总面积4万公顷,年产量48万吨,销售额12亿元。涉及11个镇(区)。具体地域保护范围是滨海港镇、滨海港经济区、滨淮镇、八滩镇、八巨镇、界牌镇、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天场镇、东坎镇、陈涛镇和滨淮农场。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滨海白何首乌”块根长圆柱形或长纺锤形,略弯曲,外表皮褐黄色,较粗,有明显横纹。肉色类白微黄。鲜品气微,生食质感致密且脆,味甘微苦,无涩味。制片乳白色,质感脆,味微苦后回甘。制粉白色,呈不规则梅花状颗粒,质地细腻,开水充调后呈半透明状。2、内在品质指标:滨海白何首乌是药、食同源植物,块根中含总C21甾体酯苷5.2%,卵磷脂3.3%,总淀粉62.5%,直链淀粉占总淀粉量的13.1%,说明有效成分含量高,具有较好的成药性,直链淀粉含量低,支链淀粉含量高,粘度高,口感好,具有较好的食用性。3、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六. 宁夏 固原 西吉县 金灿灿的小麦

固原小麦胚乳丰盛,麦粒皮厚、籽重、质量好,用它磨制的面粉粉质柔韧,尤其适合精制各种糕点和面条。固原人做面条的技术超群,擀、揪、拉、削、扯,样样在行。用小麦面粉炸制的馓子、油香等食品,金黄透亮,香脆可口,深得回族群众喜爱,是欢度“古尔邦节”、 “开斋节”等不可缺少的食品。汉族群众在定亲、送礼时也用小麦面粉蒸成大馒头,大馒头的顶端涂上红点,作为吉庆、祝福的象( 固原)

七.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茶淀玫瑰香葡萄

茶淀玫瑰香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淀牌玫瑰香葡萄产于天津市汉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渤海湾北岸,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地理坐标:北纬39°7′40″-39°19′56″。东经117°14′49″-118°3′ 39″。,京山铁路穿区而过,203高速公路、津汉、塘汉、汉南路横贯全区, 距天津港20公里, 距天津市区60公里,距北京市区180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二、自然条件

汉沽区属暖湿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有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1.9摄氏度,无霜期217天,太阳辐射总量134.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降雨雪平均527毫米, 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土壤中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特别是速效钾含量达,520ppm是我国最适宜的葡萄栽培地区之一。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0000亩,总产量6000万公斤,人均收入4500元,葡萄已成为全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三、种植生产情况

我乡现有葡萄栽植品种18个,主要以玫瑰香品种为主,占全区总面积的95%,该品种属鲜食与酿造兼用品种,在我区表现出很强的抗盐碱能力,产量高、品质好。含糖量高达20度,深受京、津、辽宁、河北等地消费者的喜爱,被专家、客商誉为华夏玫瑰香葡萄第一乡,成为中法合资天津王朝制酒公司的原料基地。 1994、1998年在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组织的名特优产品评比中都名列前茅,1995年获中国农业部农产品博览会银奖,1997年被天津市0命名为农业名牌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并正式注册了“茶淀牌”商标。1998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定确为玫瑰香葡萄高产、高效标准化示范区(面积3万亩)。

四、合资合作意向

为使“茶淀牌”玫瑰香葡萄更快地走向国内外市场,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兴办以葡萄加工、储藏、保鲜等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该区将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茶淀玫瑰香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天津市汉沽区人民0《关于划定茶淀玫瑰香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的函》(汉沽政函〔2007〕4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天津市汉沽区茶淀镇、大田镇、杨家泊镇、营成镇等4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八.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九. 天津市 滨海新区 蜜麻花

蜜麻花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而得名。前人有诗曰:“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侣蜜麻花,劳声借问谁家好,遥指前边某二巴”。蜜麻花宜在秋、冬、春季食。因为夏季炎热,糖稀容易脱落,不易吃。

蜜麻花色泽棕黄油亮,质地绵润松软,甜蜜可口。与蜜麻花相似的还有蜜篦子,原料配制与蜜麻花完全一样,只是形状不同,它是三层平,中间竖划几刀,油炸后过蜜而成。此外还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过蜜,芙蓉干糖也不过蜜,而是滚上一层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有甜、酥、脆的特点。

十. 安徽省 亳州 蒙城县 曹街子的萝卜

曹街子的萝卜

蒙城西南,距城四十五华里的曹街子,村子周围附近,约百亩地上,盛产萝卜,远近闻名,妇孺皆知。建国前,乡土教材亦有记载:“曹街子萝卜,坛城的白菜……”。故此,曹街子萝卜,远销南京、蚌埠、淮南、界首;近销蒙城、涡阳、利辛、凤台等地。凡往来经过曹街子的客商行人,总是要买些带回去,有的人还专程来此地购买。

曹街子萝卜,明清时期,就很驰名。它不仅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即味道好,颜色正,内瓤白嫩清脆,甜辣适口,而且还富有医药价值,如伤风感冒,咳嗽气闷,吃后感到舒服,似乎病情减轻,所以,萝卜又叫“顺气丸”。人们常说:“吃冬萝卜喝清茶,饿坏大夫算个啥。”所以有些人总时常把萝卜作为客桌上的一种食品,或者当作礼物送人。

曹街子共有一百二十多户人家,曹姓居多,庄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约两千多口人,几乎家家都有萝卜生产园地,亩儿八分不等,大都靠萝卜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因为不论大小集镇市场,一听说是曹街子萝卜,极好出售。曹街子萝卜颜色有两种,即:青、红两种。萝卜的形状亦是两种:一种是圆形,生长在土层上面,显得又大又圆,叫“大顶红”;一种是长形,生长在土层下面,乍看之下,似小而实大,又叫“贼不偷”。这两种类型的萝卜,最大的可长到二至三公斤,一般的一公斤以上。每到秋末冬初,收获季节,异常喜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