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小石头土特产云南 云南深山野地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小石头土特产云南 云南深山野地土特产更新时间:2024-02-02 08:48:30

一. 福建省 三明 泰宁 小北斗红菇

红菇产于泰宁县西部小北斗山地。小北斗红菇与别处所产不同,其特点:菇面色泽分明,色紫红,菇内页层规则,白泽泛绿,菇茎坚实粗短,颗粒均匀,肉质厚嫩;煮熟后,味清鲜甘美,入口细嚼不涩不滑,纤维细而易化,色、香、鲜、嫩出众,营养丰富,含高蛋白、维生素、无机盐、糖类和矿物质等。不但是宴会佳肴,且可入药,有去汗、解毒、滋补之功能。明、清两朝,每逢中秋节前,当地官府必派人护送一批红菇到京都进贡,因而小北斗红菇驰名遐迩。

二.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 砚山小粒花生

砚山小粒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砚山县具有种植优质小粒花生的悠久历史,气候条件好,四季温和,无霜期长,适合发展花生等油料作物,每年可达135万公斤,全县年平均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全县年产花生总量在250万至300万公斤,约占全州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目前砚山县丰林花生油厂已走出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成功路子,实现年产3000吨小粒花生油,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还将实施技改,实现年产1万吨小粒花生油生产能力。

文山州花生栽培种植历史悠久,1825年成书的《广南府志》卷三供记览志物产就有落花生的记载,距今186年历史。解放前我州花生种植品种主要是匍匐型品种“挖生”和本地花生,全州花生面积仅七千余亩,种植面积少而分散。产品主要用于榨油,少部分作为群众自食消费,也有部分用于群众之间的农产品与其他物品的互换交易。由于易落果、收获困难、产量低,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挖落松”,很快被1952年引进的马来亚花生品种取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成功引进了产量和品质均优于马来亚品种的“桂花17号”(文引花生 01)、“粤油192”(文引花生 02)、 “VS405”(文引花生 03)三个优质花生品种应用于花生生产,全州花生种植规模不断得到扩大。花生作为了我州传统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其大宗产品壳花生远销广东、广西等地区,主要用于加工花生油,以其为原料加工的花生油,品质优良,远销国内多个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随着地膜早花生推广面积的扩大,部分用于煮食用途的鲜花生还出口越南。 文山州属云贵高原花生区,花生生产的气候和土壤及地貌条件较为特殊,栽培条件对花生品种的选择性强,花生品种为生育期一般在120天左右的早熟品种,百仁重在35克—50克之间,具有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抗旱性强、抗病性较强、易收获、丰产稳产性好的特点。特别是在产品外观品质方面,具有果皮薄、易去壳、荚果和仁粒小、仁粒饱满、种皮光滑、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的典型特征,被群众习惯性地统称为“小粒花生”。砚山县是我州花生生产的科技示范主产县,具有花生种植的产地典型的气候类型,经报州人民政府批准,产品特登记为“砚山小粒花生”。

地域范围

砚山小粒花生产地保护区域包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砚山县、文山市、广南县、马关县、丘北县、西畴县、麻栗坡县六县一市共69个乡镇,种植总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 4.5万吨。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3°35′—105°39′,北纬22°42′—24°28′之间,东西长206公里,南北宽196公里。其中:砚山县有平远镇、稼依镇、阿猛镇、江那镇、维摩乡、盘龙乡、干河乡、阿舍乡、者腊乡、八嘎乡、蚌蛾乡11个乡镇;文山市有德厚镇、马塘镇、薄竹镇、开化镇、古木镇、追栗街镇、红甸乡、秉烈乡、柳井乡、喜古乡、东山乡11个乡镇;广南县有那洒镇、珠琳镇、八宝镇、坝美镇、莲城镇、珠街镇、南屏镇、曙光乡、五珠乡、旧莫乡、董堡乡、黑支果乡、篆角乡、者兔乡、者太乡、杨柳井乡、底圩乡、板蚌乡18个乡镇;马关县马白镇、坡脚镇、夹寒箐镇、仁和镇、木厂镇、都龙镇、大栗树乡、南捞乡有8个乡镇;丘北县有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树皮乡、天星乡、腻脚乡、八道哨乡、平寨乡、官寨乡、温浏乡、新店乡、舍得乡12个乡镇;西畴县有新街镇、西洒镇、莲花塘乡、蚌谷乡、新马街乡、鸡街乡6个乡镇;麻栗坡县有麻栗镇、大坪镇、天保镇3个镇。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①带壳干果:砚山小粒花生属珍珠豆型或中间型花生,荚果形状为茧形、串珠型、曲棍形,荚果含2—4粒种子,果嘴较明显、荚果网纹平滑或较细、脉纹浅或较浅,具有荚果小、果壳薄、易去壳、出仁率较高的产品外在感官特征。 ②花生仁:砚山小粒花生仁种仁桃形或圆柱形,种皮粉红色或红 色,具有仁粒小而饱满、仁皮光滑、口感清脆细腻、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商品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砚山小粒花生营养丰富,富含有利于人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主要内在品质指标为:粗脂肪含量≥42%,蛋白质含量≥20%,油酸/亚油酸(O/L)在1.1左右。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砚山小粒花生质量标准按照《无公害食品 花生》(NY5303—2005)执行。

三. 辽宁省 抚顺 抚顺县 小香肠

  原料配方:新鲜猪肉(精肉占50%以上)100千克精盐3.5千克亚硝50克白糖5千克绍兴酒10千克香油4千克五香面(用白籽、豆蔻、陈皮、肉桂、山柰、丁香、砂仁、花椒、大料等配制而成)500克
    制作方法:
    1.把精肉和肥肉按比例切成小块,用绞肉机绞成肉末,加入调料,用力搅拌均匀,制成肉馅,并稍加腌制。

    2.腌制好后,用漏斗把肉馅灌入整理好的肠衣中,用针扎一些孔,排除肠中的空气,用麻绳打结扎成小段,放在阳光下曝晒至半干,悬挂在竹竿上,置于通风处晾挂,20天左右,取下进行蒸制。

    3.将晒干的小香肠放入蒸锅内蒸制,大约30分钟后,取出冷却即为成品。

    4.贮存小香肠时要采用悬挂的形式进行,场地要干燥,温度较低,防止日晒,可贮存1年多,其质不变。

    产品特点:品质鲜美,食用方便。

四. 安徽省 合肥 肥东县 梁园小鳖

梁园小鳖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的。小鳖是用上等面粉、香油、芝麻、糖丝、生姜、金桔饼等原料烤制的,个头小又特别香脆,口感酥酥的,味道微甜,有点像麻花,但又不同,可谓美味绝伦。

梁园小鳖是一种被称为小鳖的美食,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一种以鳖为材料的菜品,但吃过的人都知道,小鳖是完全用面做出来的地地道道的面食。因为形状类似缩头“伏鳖”,所以被亲切地称为“小鳖”。

说梁园的小鳖,其实也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梁园做客蔡玉峰府上,蔡玉峰呈上两碟菜,一碟小鳖,一碟狮子头,乾隆品尝后倍觉小鳖“香、酥、甜”,狮子头“脆、焦、香”,味道妙不可言,惊叹道:“尝尽天下食品,不及梁园二绝。”“梁园二绝”的名字自此传开。

2010年在合肥非物质遗产的百花园里,梁园“三绝”最为有名,而其中的梁园小鳖更是抢占了无限风光。春节等销售旺季,前往梁园镇购买小鳖的人流如潮,小鳖几乎脱销。

五. 山西省 长治 武乡 油钻沙小米饭

古老的上党,是小米的故乡。当地吃小米有多种吃法,通常都知道和子饭、小米粥、小米干饭、炒小米,用米面与白面和在一起蒸的馍馍,却很少有人知道油钻沙小米饭的吃法。记得小时候,我就常吃这种饭,那时只不过把准备好的土豆块、红白萝卜块先放在沙锅或铁锅里加上水,把小米放进去用火蒸,快到蒸熟的时候,用筷子扎几个孔,倒一点植物油搅拌起来,另用大蒜、食盐捣烂配伍,吃起来很有味道。把粒粒金黄色的小米比作沙,用植物油钻进去做成饭,也算一个小小的发明吧!每当吃这种饭的时候,老人们总是唠叨,做这个饭省火,就算解解馋换个口味吧!因此,这也就成了我家的传统吃法。

三中全会以后,吃的东西丰盛了,油钻沙小米饭也与时俱进了。做时不再是水煮菜,要先炒起来,有时加点肉丝、粉条,作料也加上了核桃仁。这种饭大人小孩都喜欢吃。如今的小孩对吃饭特别挑剔,总是不吃这,不吃那的,但"汉堡包"、"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食品,却特别有吸引力,整日叫喊着去吃。但只要大人承诺"油钻沙小米饭",准能稳住情绪。

小米饭,吃了几十年,我对它情有独钟。有人说,八路军就是吃着小米,扛着步枪打败日本鬼子的。话虽夸张,小米的功劳可见一斑。清代沁州府,现在的沁县,曾出过一个阁老叫吴王典。他把家乡的小米带到了皇宫,康熙吃了龙颜大悦。从此,沁州黄小米就成了上党小米的代表。过去潞安府(今日长治)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南方客商与潞州客商在做潞麻生意中,结成了朋友。一次南方客商到潞州来 ,潞商用小米招待,这位客商竞流连忘返。后来潞商换成大米招待,只吃了一顿,南商就要回去。问其缘由,他说:你管不起我"金米稠饭"、"银粉芽"了,我得回去。原来他把金黄色的小米视作金米、把土豆切成丝炒的菜当成了银粉。

喜欢小米,必然说到谷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作家赵树理曾咏道"谷子好",赞扬谷子全身是宝。谷子是草本植物,大概神农炎帝在上党羊头山和百谷山尝百草,兴稼穑, 完成从渔猎到农耕的活动中,就开始了谷子的种植。小米营养价值高,很养人,生儿育女, 年老体弱,都喜欢用它调养。谷糠中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是做醋、做酒的好原料 。

谷子价值高,易仓储,但抗病虫害能力低,种植和收获条件苛刻,生长期130天,无霜期150 天,下种时土地要多次耕耘,达到地平如镜,土细如面的程序,否则保不了全苗。谷子种早了产量低,有"迟种一把米,早种一把糠"的说法,一般在小满节令播种。种子要精选,经过清水、盐水、洗水三次浸种。盐水浸种可以使种子净化,再拌上赛力散农药,可壮苗、抗倒伏、抗病虫害。小满节令一般是干旱期,地况不好,保不住墒,提苗就很困难。播种时, 种的深了不发苗,种的浅了怕透墒。下种时要选能手摇耧,之后人要拖上石滚压,一般压三遍。刚种下是压实保墒;小苗露头是镇压破土;小苗长到马耳朵形状,再压一次,是为了消除垄沟的虫害。谷苗生长到二寸高时,开始人工间苗,三四万株苗里匀称地选留一万株左右 ,还要中耕除草。吐穗扬花季节,最怕卡脖子旱,这时谷子喜雨,农民习惯说:拖泥吐谷穗 。吐穗后需要充足的光照,即所谓的"晒出米来,淋出秕来",这是对气候的要求。

小米的加工,现在一般用机械,过去都是用碾子,要经过两三次才能加工好。碾子碾出的米不发热,易储藏,不变味。谷子的生产不易于机械化,产量低。小米的品质好,身价却不高,价格背离价值,卖个好价钱1斤不到2元,经过包装1斤也卖不到5元。"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朽名句,足以体现在小米身上。过去课本上有 "千人糕"的文章,能吃到淡雅清香的油钻沙小米,应该也赶上"千人糕"了。 (常福江)

六. 山西省 吕梁 汾阳 汾阳石头饼

汾阳石头饼

汾阳石头饼是中国最古老的铁板烧食品。又称石予馍,唐代称石傲饼。特别:经久耐储,携带方便,口感酥脆咸香。

汾阳石头饼历史渊源

黄河人类用火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石烹法的出现,应该说与人类谷、麦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关系。植谷为食,始于神农时期。神农氏是黄河先民中的一位圣人,即传说中的炎帝,是黄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创农业生产,教人食谷。

《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吕,教民劳作。”然谷物粒食,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先民就发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熟之也。”

七.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儿菜和小油菜

罗平人引以为自豪的,就是他们的食品都是无公害绿色食品,儿菜和小油菜,正是这类食品的典型。

儿菜,罗平人又称不超生菜,此物色呈青绿,形似长老掉的苦菜根部。在这个看似不忍目睹的根部上,密布着一个又一个的翠绿芽苞,芽包老根环绕相包,呈母儿相偎相依状,这也是是它叫“儿菜”和“超生菜”的缘由。儿菜的吃法一般是淡煮,配以辣椒蘸,便成了一道独具罗平地方特色的素食菜。食之始有苦菜之微苦,复嚼却溢出满口之清甜。这是清热祛火、排毒养颜的佳品,吃在嘴里爽口,落进胃里舒适。

令人奇怪的是,这种东西其他地方绝对没有或很少有,而在罗平,则是常年四季不断。许多吃过罗平儿菜的游客,皆称此菜实乃蔬菜中的极品。
小油菜自不必说,它就取材于罗平无边无际的油菜花海,吃法与儿菜相同,功效和儿菜也极相近。到罗平你不仅仅要看油菜花,便要吃油菜苔,那才叫游罗平的享受。

此外,罗平还有诸多种类的纯天然野菜。麻蒿菜、罗鬼菜、姨妈菜、地石榴等都属山茅野菜,在《辞典》里你也很难找到这些菜的阐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菜对身体大有裨益。它们不仅仅是菜,更是一种药物,是身体各个器官的调和剂。

在大都市,大大小小的餐馆里也罗列着各种各样的山茅野菜,价格不菲姑且不论,它的真实程度也值得怀疑。罗平不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罗平成了山茅野菜的家园,据说可以食用的山茅野菜就达近百种,经常食用的也用十余种。到罗平旅游,不吃山茅野菜,实在有些遗憾。罗平大小餐馆的菜谱上,罗列着名目繁多的山茅野菜,随便点上一种,都可吃出它的真谛。

八. 河北省 衡水 冀州 冀州小椒

冀州辣椒市场座落于京大路西侧、周村镇镇区和平路和振商街内,呈“十字”形, 总投资近3千万元,分期建设,全部实现“四通”,有门店170个,总建筑面积7440平 方米。购销商主要来自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西、福建、山东、 山西、河南等十五个省市,年购销量150吨以上的有10余家,高峰期日交易达120吨, 全年交易期5个多月,交易量1.5万吨以上,交易额近2亿元。同时,还带动了饭店、 旅店、商店、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仅这两年镇区市场周围新增大小饭店、旅店8 家、商店12家,创利达到50万元。仅参与辣椒购销的农用运输车辆达1000余辆,创收 400余万元。仅此一项可使全镇人均增收1500元。投资820万元,年加大辣椒2000吨的 天津奇力食品有限公司冀州分公司就座落在市场内,它是华北最大的辣椒出口企业之 一。( 冀州)

九.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寿光小黄瓜

寿光小黄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寿光小黄瓜又名孙家集小黄瓜。作为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的孙家集,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浓厚,追古溯今,相映成辉,有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宋台神釜”和边线王村的古文化遗址,先后荣获“中国大棚蔬菜第一镇”、“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镇”、“山东省明星乡镇”、“山东省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00强乡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寿光小黄瓜,又名水果黄瓜,四季均产,瓜本小,通身绿,顶花无刺,瓜脆汁多,味甘清香,为生食水果。“乐义蔬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山东

寿光小黄瓜

寿光蔬菜瓜果产业协会

12293484

新鲜小黄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