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秦皇岛特产的烟是什么烟 秦皇岛什么烟别的地方买不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秦皇岛特产的烟是什么烟 秦皇岛什么烟别的地方买不到更新时间:2023-11-07 15:06:38

一. 河北省 秦皇岛 青龙满族自治县 青龙杏仁

杏仁、枣仁:产量居全省之首。

二.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粉鸽子

粉鸽子

所谓粉鸽子就是用绿豆面做成的小薄饼,可以炖着吃,炒着吃,炸着吃,蒸着吃,非常有益身体健康。

三.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抚宁老髦肉

抚宁老髦肉:系以创始人王锡符的绰号“老髦”而命名。其色棕黄,肉质净,具有弹性,料味深入,质嫩不绵,清香滑口,熏味香醇,伏日不招蝇、1,耐于贮存,便于携带,且风干而不变质。本品创始距今已130余年历史

当今,在秦皇岛地区人们一提起地方名吃,就想起秦皇岛的0位、昌黎的赵家馆,但是,在清末民国初年,抚宁的老髦肉享誉京东一带。

在抚宁县城西街有家老髦肉铺,为旧县村人王增所开,每天店铺门前是前来买肉的人排着长龙,络绎不绝,好不热闹。今抚宁东街仍有一家老髦肉铺。

老髦肉系以创始人王增的绰号“老髦”而命名。其色棕黄,肉质净,具有弹性,料味深入,质嫩不绵,清香滑口,熏味香醇,伏日不招蝇、1,耐于贮存,便于携带,且风干而不变质。距今已130余年历史。

据清雍正六年《王氏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王巨贤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到坟坨管理区的旧县村落户。几代相传,至王增这辈,虽然人丁兴旺,但是皆无功名。王增(1873---1958)9岁时随祖父王锡符迁到抚宁县城西街,典房居住,以煮猪头为业。起初日煮一两个,买卖也不太兴旺。心灵手巧、善于思考的他,经过反复试验,精心制作,不仅色泽鲜艳,味道鲜嫩可口,销量大增,后来每天可煮十余个。由于王增口音不太清晰,每天将煮好的熟肉背到鼓楼根下叫卖:“烧肠、烧肉喔!”当地人听不清,都听作“髦肉喔”。天长日久,人们便给他起个外号叫作“老髦”,他熏制的猪肉得名“老髦肉”。1917年后,王增不断探索,改进制作工艺,使得“老髦肉”味美适口,肥肉不腻,颇受顾客赞誉,连奉军大帅张作霖也经常派人来关内买“老髦肉”用以馈赠亲友。因此,“老髦肉”在东三省及京津一带名声大振。“老髦肉”的加工制作非常讲究,选肉严格,不鲜的不要,过肥的不要,清洗认真,不得留下残存毛根,猪肉和猪头、下水配比适量,确保老汤纯净。

城关西街“老髦肉馆”从清代至民国初期较为繁荣,“老髦肉”颇有名气。1933年春日军占领抚宁城后,日伪、土豪劣绅残酷欺压剥削,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多重课税,老髦肉铺不堪重负,从此一蹶不振。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1又占领抚宁城,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老髦肉铺经营不善,一直惨淡经营,最后不得不倒闭。

改革开放后,王氏后人曾经多次力图重振雄风,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经营理念、资金制约、餐饮业竞争激烈等多方面的因素,效果仍不理想。

但是,老髦肉一直在抚宁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并且已经成为一句歇后语了,被贵州人民出版社《风物掌故歇后语》一书收录:“抚宁熏猪肉——老髦肉”。意思是形容一些人干工作慢吞吞的,不利索。因而在抚宁方言中,“肉”有磨洋工,办事效率低的含义。

四. 河北省 秦皇岛 山海关区 孟和尚粉肠

孟和尚粉肠店1886年始创于北京,1938年由孟兆义迁来我市。因孟吃素,人称"孟和尚"。成品肠选料考究,配方独特,加工精细,口味纯正,深受本市及津京、东北等地顾客欢迎。

制作单位:山海关义记孟和尚熟食店

五.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秦皇岛海参

属棘皮动物,种类甚多,威海的海参属于刺参。我国可供食用的海参有20多种,刺参为上品,而北戴河的刺参品味尤佳。海参体近圆柱形,两端钝圆,腹面平坦且管足密集,背面有突棘,多为灰黑色或黄褐色,成参体长20-40厘米。北戴河沿海岩礁众多,海藻茂密,海底腐植碎屑丰富,因此所产海参个体肥大,突棘粗大,肉质肥厚,鲜嫩可口。

海参味道鲜美,食而不腻,是海中八珍之一,数百年来,一直是宴席上的珍品。海参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糖类丰富,不含胆固醇,是理想的滋补佳品。

六. 河北省 秦皇岛 海港区 小洋梨

小洋梨:个小无核,口感酥脆,甜而不腻,是当地野生果树中的独特品种。( 秦皇岛)

七.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抚宁梨

安梨、山梨

八. 河北省 秦皇岛 北戴河 烤鱼片

北戴河濒临渤海湾,以海产品为主,烤鱼片就是其中之一。直接食用,是很不错的休闲食品。这里的烤鱼片和超市里所卖的产品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整条鱼烤制而成的,不是用碎片压制的,而且不含面。大多都是现烤现卖,随处可见。买上几袋带回家跟亲朋好友分享是不错的选择。

九. 河北省 秦皇岛 抚宁区 抚宁贝雕

抚宁贝雕

十. 河北省 秦皇岛 卢龙县 卢龙甘薯

卢龙是全国甘薯主产区之一,素有“薯县”、“粉乡”之称,常年种植面积34万亩以上,总产达6.5亿公斤,可加工淀粉1亿多公斤。止前已开发出乳酸、柠檬酸钠等为主要产品的化工系列产品和以淀粉、粉丝为主的“一奇”牌系列产品。

卢龙县属于河北省的秦皇岛市辖县,坐落在整个省的东北部。这个有着一百多年甘薯栽植历史典型的农业县,已经将甘薯作为了全县首要的我农业作物,并一直以来都享有“中国甘薯之乡”的美誉。

作为有名的“中国甘薯之乡”,卢龙县按照“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的思路,坚持围绕资源上项目,广泛对外招商引资,光友薯业、鑫马腾祥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相继安家落户。到目前,甘薯加工骨干企业达到42家,薯制品增加到精制淀粉、粉丝、薯香酥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6万吨以上。

甘薯栽植在卢龙县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适宜尤其是产业化经营的拉动,甘薯已成为全县第一大主栽作物。2002年,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1996年,卢龙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1997年又被河北省评为“发展特色产业先进县”。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并被列为全省22个重点产业化项目之一;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对卢龙甘薯产业化情况做了专门报道。围绕甘薯产业化基地建设,我们不断引进优新品种,大力推广小拱棚(地膜)覆盖、无毒化栽培等先进实用增产技术,引导农民猛攻单产增总产。2002年,全县甘薯总产6.5亿公斤以上。龙头加工企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02年,全县甘薯加工企业已达49家,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卢龙县生产的“一奇”牌薯制品屡获殊荣,连续6次被评为“河北省优质农产品”,1999年被评为“‘99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传统名牌产品”。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加。目前薯类制品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进行销售并出口到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甘薯产业已成为该县立县富民的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来自甘薯产业的人均纯收入已占全县农民当年人均纯收入40%左右。

卢龙县还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2004年6月,“卢龙粉丝”原产地域保护通过专家评审,2005年8月,《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卢龙粉丝》国家强制性标准通过审查,成为第一个甘薯粉丝的国家标准,18家企业投资近2000万元,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完善了软硬件设施。光友薯业、十八里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基本达到市场准入要求。积极引导和扶持17家企业注册各类薯制品商标26个,争创市场名牌。2006年9月,“光友粉丝”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中国名牌,被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十八里”粉丝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其产品被评为省第七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君颐”粉丝在中国廊坊第九届和第十届农产品展销会上连续被评为名优农产品。“十八里”“老疙瘩”“君颐”等品牌薯制品覆盖了东北、华北市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