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常州 扬中市 特产 扬中十大特产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常州 扬中市 特产 扬中十大特产送人更新时间:2024-01-24 11:11:44

一. 江苏省 常州市 钟楼区 常州三鲜馄饨

馅心用虾仁、鲜青鱼肉、鲜猪肉制作,故称“三鲜”。馄饨皮以精白面粉拌入鸡蛋清轧制而成,馄饨汤用新鲜母鸡煨成鸡汤。馄饨皮薄滑爽,馅心鲜嫩,汤清味美。

二.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常州稻草鸭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稻草鸭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稻草鸭系常武地区颇有特色的传统农家菜,其烹制技艺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当年抗倭名将唐荆川得胜还乡之时,父老乡亲感其荣光,争献传统农家制作(用禾田中稻草扎制红烧鸭)的稻草鸭以表达心意。后此菜肴经唐荆川而带至宫廷,又经宫廷御厨改良,烹饪手段更为完善。后随着时光推移,宫廷稻草鸭的烹饪技艺传至苏南民间,并在常州民间世代相传。

常州稻草鸭的烹制需经10余道工序,制作工艺、技艺较为讲究。其发展、流传过程中亦不断变易,从中可窥见些许历史的变迁。

常州稻草鸭用老鸭同猪蹄煮食,达到补气而健体的功效。此菜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等营养成分,具备滋阴、补虚、养胃、利水的食疗作用。成菜为整鸭,肉烂骨酥,形状不变,稻草清香,味道独特,颇有新意。

烹饪过程:先将剁碎好的猪蹄与整只家鸭一起置于锅内用热开水过水一遍,约2—3分钟为宜。其后待自然沥干后,将块状猪蹄饱和填充于鸭肚内。分盘装好。而后再用已经清洗干净的5—8缕稻草从鸭颈根处沿鸭脊柱环绕鸭肚有序-好。接着开始热锅,同时将茴香、桂皮、香叶、干辣椒,一起盛装在碗内;此时可将火候控制在小火状态,接着倒入油滚锅和水。将碗内香料倒入锅内,接着将已经-好的鸭子置于锅内,大火烧煮30分钟。此时常州稻草鸭烹制技艺可将生姜、料酒、高油、胡椒粉、味精、盐等分别按量入锅,再小火慢煨2小时左右。待小火煨制好后,慢慢的将稻草鸭起锅盛装于盘中,随后再用酱油、白糖、高油用锅在灶火上按比例调制成甜汁浇盖在稻草鸭上,接着可用香菜和撒些菜花点缀即可。成品稻草鸭色泽棕红,芳香四溢,口味鲜香,色香味俱佳。

江、浙、沪地区都有制作稻草鸭的传统,但以常州稻草鸭的制作过程最为精细,而常州,又以塘桥老哥餐饮有限公司制作的宫廷稻草鸭最受市民的青睐和欢迎。中央电视台2套《为您服务》节目曾介绍过常州塘桥老哥制作的宫廷稻草鸭,该名菜现为《江苏名菜大典》所收辑。

三. 江苏省 常州 金坛 茅山青峰茶

茅山青峰茶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的。茅山青峰茶叶外形扁平,挺直如剑,色泽绿润,平整光滑,内质香气高爽,鲜嫩高长,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完整。

茅山青峰产于江苏金坛茅麓茶场、石马林茶场及茅山东部丘陵山区的扁形炒青绿茶。茅麓茶场前身” 茅麓公司”建于清光绪年间,以生产“旗枪”而驰名。1983年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形似青峰短剑的“茅山青锋”,谷雨前采摘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整形、摊凉、辉锅、精制而成。

茅山青峰分特级、一级、二级。扁平光滑,挺秀显锋,香气高爽,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匀。主销江苏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及香港,外销日本、新加坡。

1995年金坛被命名为“中国绿茶(名茶)之乡”。茅山茶品种多、质量优,其中“茅山青峰”获国家金奖,“雨花”、“雀舌”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

四. 江苏省 常州市 天宁 常州公婆饼

公婆饼具有外表金黄、外脆里软、层次清楚、油而不腻、味道丰富、鲜香自然、余香满口、回味悠长的特点。它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营养需要的健康食品。它那油香、葱香、馅香、面香令人齿颐留香的无穷回味,使顾客百食不厌。公婆饼现在使用牛皮纸包装,卫生、方便、快捷,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需要。公婆饼不仅适合大都市,更适合在县市和乡镇发展,特别适合街头和路边小吃。

五.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太湖野鸭

原料:

野鸭1只(约1250克),生姜、葱、陈酒、红椒各适量,桂皮30克,陈皮10克,丁香20克,肉桂15克,蔻仁20克,山奈15克,茴香20克,南姜、五香粉10克、常用调料适量。
制法:

1、将鸭治净。花椒、五香粉放在一起炒熟后,将野鸭腌渍2小时。
      
2、将上述香料加入老卤后,投入野鸭,文火烧2.5小时离火。在老卤汤中浸制5小时入味。
      
特点:香味足,色泽棕红,辣麻微甜,香味独特。




六.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常州乱针绣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乱针绣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乱针绣源于中国传统刺绣,初名为“杨绣”。其绣法在中国工艺美术体系中堪称一绝。乱针绣是在传统刺绣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的一种审美创造。

刺绣艺术在常州古已有之。宋代《咸淳毗陵志》记曰:“机户善织,号晋陵绢。”宋代,常州生产的“晋陵绢”名噪一时,是常绣生成的基础。及至清末,李仁创立针画象真绣,常州刺绣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李仁为系统传授技艺,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刺绣学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曾赞誉常绣:“又细又合画理。”无疑,刺绣艺术在常州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

乱针绣由“常州才女”杨守玉历经十余年时间,在吸收、延续常绣始祖李仁的针画象真绣精华的基础上,于民间初期创立。乱针绣艺术,一改“排比其针,密接其线”的传统平针刺绣手法,以素描和油画的绘画理论为主导,凭针作画,以线达意,形成纵横交错、长短并用、分层加色、疏密叠绣、灵活多变的“乱针”技艺、工艺,使绣面呈现出线条流畅、针法活泼、色彩丰富、层次感强的艺术特点。凡人物、风景、花卉、飞禽、走兽、静物皆可入绣,尤以人物绣为最,乱针绣图象逼真,色泽浑融,形神兼备,被称为“神针”、“针画”。当年,杨守玉创绣的《老人头像》、《少女与天鹅》等六幅乱针绣作品,一经面世,就以耳目一新的绣面和格调,轰动了华夏画界绣坛。京、沪、宁等地多家报纸,载文称誉杨守玉为中国传统刺绣树立了“第三块里程碑”,且“开辟了新的艺术天地”。

1935年,江苏省教育厅对杨守玉首创“乱针绣”传令嘉奖,盛赞“绣法之完美所无善于此者。”1944年,杨守玉以精巧的绣艺创作了代表作《罗斯福》,作为抗战胜利后的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广受赞誉。此作现珍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1952年,杨守玉历时半年。绣制出《斯大林》、《毛泽东》巨幅肖像作品,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见后赞誉乱针绣“夺苏绣湘绣之先声,登刺绣艺术之高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则评价常州乱针绣作品:“乱针绣作品比苏绣立体感、层次感更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守玉在担任常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期间,为家乡悉心培养了一批乱针绣艺术人才。于今杨守玉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已有多人跻身于国家级工美大师和江苏省工美大师行列。常州乱针绣艺术家培育、传承的弟子和学生已遍及国内20多个省市及乌干达、意大利、美国、韩国等国。常州地区涌现出了第二代代表性传人陈亚先、潘细琴,第三代重要传人孙燕云、吴双凤、单银娣、周明敏、狄静、杨天禄等组成的传承群体。这些传人的百余件乱针绣作品在国际、国家级工艺美术博览会频频获奖,或被国内外知名美术馆和收藏家所珍藏。常州乱针绣作品应邀多次参加国际艺展交流,并有近百件作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弘扬中华传统艺术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七. 江苏省 常州市 新北区 常州糖醋小排骨

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糖醋小排骨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糖醋小排骨是常州地区的传统菜肴,亦是颇具常州地方特色的名菜。据考,糖醋小排骨制作技艺生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上世纪初,糖醋小排骨亦成为常州马复兴面馆的招牌菜。发展至今,常州糖醋小排骨已为常州市民喜庆筵席、家中待客之佳肴。

烹制常州糖醋小排骨的原料、配料主要有:猪肋骨仔排、绍兴黄酒、番茄酱、蚝油、冰糖、香醋及适量鸡汤。

常州糖醋小排的烹制主要过程有:一、切斩仔排:将精选肋骨仔排斩成2.5厘米乘以3.5厘米的小块;二、加酱油、黄酒拌和:将块状仔排置于容器中,加入适量酱油、黄酒搅拌;三、烧、翻、捞、炸:将炒锅中的块状仔排加油,烧至七成熟,用漏勺翻动,尔后捞起倒入油中,炸成金红色,捞出待用;四、旺火加热、拌料加汤:倒入适量油,旺火加热,再加入少许葱段、姜末,推入炸好的排骨,逐次放入黄酒、酱油、番茄酱、蚝油、冰糖、绵白糖及鸡汤,烧至沸腾,后转小火焖烧20分钟;五、旺火收汁、烧卤醋:一面滚锅,一面淋油。尔后舀卤烧在排骨上,再加入适量香醋、麻油,出锅装盘即可。

常州糖醋小排肉质鲜嫩,成菜色泽红亮油润,卤汁稠浓,酸甜适口,颇受江南一带食者的欢迎。糖醋小排含有丰富的骨粘蛋白、骨胶原、磷酸钙、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物质。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糖醋”口味是江南所特有的,与北方地区迥异。糖者甜也,能益脾胃、养肌肤;酸者入肝胆,养筋益韧带。猪肉遇醋酸后产生醋酸钙,可以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因而糖醋排骨可以有效地提高烹煮排骨的营养吸收率,非常适合给气血不足、阴虚纳差的老人、孩子补钙。

百余年来,常州糖醋小排从生成到发展,其口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岁月的变迁,随着广大百姓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的变化而变化、而改进。部分传统技艺和烹制方法亦有所变易,如原马复兴面馆烹制糖醋小排时,要将精选的肋骨仔排用硝卤拌和后腌渍数小时等入味,才开始烹饪,由于卫生原因,现已改为用酱油、黄酒拌和。从整体而言,常州糖醋小排的生成、改进、发展史,对于我们研究江南饮食史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和借鉴作用。

八.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姜汁扁豆

原 料

仔姜10克

扁豆150克

制 法

仔姜切细末,加盐、料酒稍腌,滗出原汁。

扁豆治净,下油锅煸至断生,淋上姜汁,加调料、盐、翻勺装盘即成。

九.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 竹海山珍

南山竹海处在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坐拥万亩竹海,各类物产丰富。满山遍野的竹自然不乏竹美食的盛行。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全竹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100多个菜品,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除此之外,板栗、乌米饭等也是当地颇由名气的菜肴。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