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洪湖卖土特产的主播 洪湖卖土特产的网红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洪湖卖土特产的主播 洪湖卖土特产的网红更新时间:2023-09-03 16:02:21

一.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红白莲

莲子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糖和多种维生素,乃滋补佳品,自古就有“南莲北参”之说,足见其营养和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除,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香之气,得稼墙之味,乃脾之果也”。以莲肉做成莲羹,甜食和蜜饯,香甜可口,风味独特;用莲子作为中西糕点及佳肴的配料,或者制成罐头,清香滋润,营养丰富,用莲芯入药,袪躁生津,健脾保胃。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莲子也自然成了夏天的必不可少的美食。在家煮上几碗莲子汤。与家人一起渡过这炎热的夏季。。。

二.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新堤鸡蛋糕

细数起来,洪湖新堤的名优可真不少。除了盐蛋、羽扇之外,蛋糕也是其中的一种。

新堤蛋糕清代开始名扬天下,但它的历史却是从元末明初就开始了。据传说,新堤蛋糕是陈友谅的夫人在1355年用洪湖水和鸡蛋为原料特制出来的,时称黄罗糕。明末,更名为新堤蛋糕。其实,新堤蛋糕是在玉沙县城蛋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明初洪武年间,玉沙县城始作蛋糕。玉沙蛋糕讲究花色,成品的形状呈扇面形、梅花形,蛋糕出笼时,香气缭绕,很逗人食欲。但玉沙蛋糕有缺陷,入口有蛋腥气,感觉不爽,且时不时地有小石子咯牙。所以,没有什么名气。后来,新堤作坊对玉沙蛋糕进行改制,选用优质面粉,改用小磨麻油,去除了蛋腥气,使蛋糕质量大大提高,变成了色香味俱美的糕点了。

新堤的人气不断上扬。小小的新堤,竟勾着湖广总督官文的眼球。1858年,湖广总督官文(满州旗人)品尝了新堤蛋糕后大惊:此等好糕点,就是连吃遍天下美食的皇帝也会流淌口水呢!官文迫不及待地把蛋糕敬献给了清文宗(咸丰)皇帝。饱享口福的咸丰帝,拍案曰:此乃天下美食。当即下诏,将新堤蛋糕列为贡品。新堤蛋糕名扬京都,一下子火了起来,河北、河南及安徽的客商慕名而来,在一年的时间内,就从新堤运走了5000多大箱蛋糕。

1932年,新堤蛋糕在汉口新市场(今民众乐园)登场亮相。色泽棕黄,富有弹性、松软可口,且营养丰富的美味佳品让自以为见过大世面的汉口人垂涎三尺。赫赫有名的新市场内,新堤蛋糕的柜台前异常红火,上柜的蛋糕常被抢购一空。武昌、汉阳人闻风而至,纷纷过江,加入到抢购的大军中,新堤蛋糕迅速享誉三镇。

1954年,新堤蛋糕更名“洪湖鸡蛋糕”。更名后的洪湖鸡蛋糕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和品质。制作工艺严格,用料考究,新鲜的鸡蛋、榴花糖、香麻油等原料加上八道传统工艺便蛋糕顾了精美的艺术品。1959年,糕点师傅中的大牌名师周振华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在北京举行的技术大比武中,周振华制作的鸡蛋糕被评为甲类优质产品。洪湖蛋糕再次香飘京城、享誉全国,且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湖光牌”。

今天的洪湖鸡蛋糕已大不如以前,但形状仍似梅花,借着百年老品牌的影响,仍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礼品。

现如今,时兴把什么都比作蛋糕。比如,“外省企业来汉争食汽车蛋糕”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愿洪湖鸡蛋糕能重振雄风,成为食客们争抢的独品。

三.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再生稻米

洪湖再生稻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湖再生稻米是湖北荆州洪湖的。

洪湖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东南端,南临长江,濒临百里洪湖,与三国古战场赤壁隔江相望,市治新堤镇东距省会武汉市175公里,西距荆州市区201公里。全市辖20个乡镇,3个农场,总人口94万,全市版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洪湖再生稻米优质生产基地,涵盖了洪湖市境内的长江流域,沿洪湖周边,汉沙河流域,洪排河流域,内荆河流域,东荆河流域的沙口、汊河、新滩等14个乡镇70个村。现已建立绿色食品基地的有沙口、汊河两个镇,沙咀、龙甲、董口、新墩等10个村,基地面积3万亩,网络农户1240人,为农民增收1500万元。种植基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加之有百里洪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是种植优质稻的天然场所,身临其境,正如洪湖赤卫队歌曲中所唱的一样“处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所孕育出来的再生稻米在三国时就已享盛名,素有“稻耳米”之称。洪湖再生稻米外观商品性好,米粒晶莹透亮,细长,均匀,无腹白,开锅香喷喷,入口绵甜,香味浓郁,米饭松软而不粘。洪湖再生稻米含胶质多,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营养丰富。洪湖再生稻米因产于湖北省洪湖水乡而得名。据老人传说,百里洪湖古时属八百里洞庭湖范围,因长江形成后分离。每年6、7月份,长江上游客水和洞庭湖水汇合后形成洪峰,顺江而下,因长江堤小,难以抵御大水,形成溃口淹没农田;因洪湖原属沔阳州管辖,故民谣传唱“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相传,古时候,在洪湖岸边住着一名叫道尔的渔民,在湖边种了几亩水稻,有一年的7月下旬稻谷快要成熟收割时,长江突然发大水冲毁了堤防,水淹洪湖,他家的稻田也淹没在汪洋的大水中。所幸几天洪峰过后,洪水退下去了,但稻田还有近尺深的水放不出去,他只好用长镰刀将稻谷上部割了,留下了一尺多深的稻桩。收完粮食后,他就驾着小船下湖捕鱼捞虾去了。2个月后,他从湖里回来,发现稻田又长满了稻谷。他低头仔细一看,是从稻蔸节上长出来的新稻谷。他将二季稻谷收割后用碾子碾出米来,煮成米饭满屋芳香,口感松软,香味浓郁。他高兴极了,请乡亲们都来品尝。大家赞不绝口,一传十,十传百,竟然惊动了地方官,将此米以渔民名字的谐音命名为“稻耳”米,令沿湖百姓都按此方式种植,将收割的第二季“稻耳”谷送给官府作为赋税,达官贵人喜食“稻耳”米,年年征收。公元208年三国时期,魏国丞相曹操率83万人马下江南,想消灭“孙刘”统一天下,不料“孙刘”联合抗曹,在赤壁被周瑜火烧战船,曹操败走华容,途经乌林(现属洪湖市乌林镇),当时人困马乏,饥饿劳累,缺少粮食,士兵们奄奄一息,生命垂危,道尔等渔民见魏军士兵可怜,献上自己偷偷留下的稻耳米给曹操和士兵们吃,魏军吃后精神大振,才得以重返魏国。曹操感慨的说:“劫后重生,全赖此米,实乃我魏军‘再生’之米也。”所以后来人们将此米改为“再生稻米”。地方官在洪湖设立粮仓库,专收此谷物,仅供州府以上官员享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一批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瞿家湾(现属洪湖市瞿家湾镇),成立湘鄂西省政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百里洪湖为基地,以河湖港汊为据点,以芦苇荷莲为掩护,以吃鱼虾、再生稻米为食粮,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越的游击战争,创造了震撼全国,流韵万代的功勋。红军当时吃的稻米就是沿湖渔民用叫“青占”的稻种在湖田中种植,不淹水就收两季(一种双收),如淹水后就将上部割去留下稻桩生长“稻耳”,只收一季再生稻谷。因此当时红军在洪湖与“白匪”作战时不愁粮食,进退自如,也全赖有再生稻米吃。正如红色经典歌曲“洪湖赤卫队”唱道:“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一曲洪湖水,使“洪湖鱼米之乡”闻名全国,誉满天下。70年代,沙口镇的永固、刘桥、海岭等村在湖田里用常规稻“691”品种作再生稻种植,生长出来的稻荪谷亩产100多公斤,面积不大,产量也不高。 洪湖从80年起,把提高复种指数与优化耕作模式相结合,用当时的杂交稻品种“汕优63”在湖区试行“油稻稻”三熟制和“油菜、中杂再生”新三熟制,面积达1.2万亩。90年代,用“Ⅱ优838”杂交稻品种在湖区作再生稻(一种双收),面积2.5万亩,第二季单产250公斤。成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的典型。1990年全国再生稻(一种双收)现场会在洪湖召开。2000年后,沙口镇开始用“丰两优”系列短组合作再生稻,特别是丰两优香1号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好、再生力强,亩稻谷单产超“吨粮”,纯收入超2000元,农民喜欢种植,再生稻(一种双收)面积逐步扩大。2014年洪湖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1万多亩,且产量高、效益好。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湖北电视台、荆州垄上行电视台、湖北日报、荆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都对洪湖的再生稻进行了专题报道,省、地、市有关各级领导也都到再生稻示范基地进行过考察。洪湖市春露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生产的“洪湖再生稻米”是荆州响当当的名牌农产品,已向农业部申报绿色食品认证。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洪湖再生稻米”系列产品包装新颖独特,真空处理,保鲜期长,现已开发出品种多样,便于携带的洪湖旅游产品。目前,“洪湖再生稻米”销往北京、河南、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大中城市超市,蕴藏着“历史文化”与“绿色安全”于一体的洪湖再生稻米倍受消费者青睐。2014年8月,为了做大做强“洪湖再生稻米”这一品牌,成立了洪湖市水稻种植协会。种植基地实行种子、农药、肥料、育秧、栽插、管理、收购的“七统一”标准化管理,签订订单,及时提供技术支持,聘请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彭少兵博士为顾问,聘请市农业局农技专家培训和指导,重点网络14个乡镇的70个村共7000公顷稻田,开发“洪湖再生稻米”绿色食品,制定产品加工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标准,按照“协会(公司、合作联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洪湖市惠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销售,目前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洪湖再生稻米的产业链,成为洪湖市农产品品牌,前景十分广阔。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洪湖市水稻种植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洪湖再生稻米生产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所辖的沙口、汊河、新滩、峰口、螺山、乌林、老湾、龙口、燕窝、黄家口、万全、曹市、戴家场、瞿家湾等14个乡镇。地理位置: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

四.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野鸭

洪湖野鸭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早在三十年代初期,53万亩的洪湖就具有良好的湿地环境和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湿地水鸟重要的栖息地、越冬地和繁殖地。洪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迁徙来的野鸭久久不愿离去,丰富的饵料资源使得成群结队的野鸭聚集在洪湖栖息、繁殖、安营扎寨,使野鸭的种群数量日益增多,“四处野鸭和菱藕”的壮观湖景,装点了洪湖,使得湖面上的野鸭有了一个地标性的名字—洪湖野鸭。洪湖野鸭它含有氨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行气活血之功,没有一般飞禽常有的腥燥味,是一种气质纯和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洪湖野鸭取其体毛,精羽可制成羽毛扇,是我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还是戏剧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细绒则能做羽绒服。羽绒被,具有“轻、软、暖、弹”等特点。2005年我们开始从事洪湖野鸭食品深加工,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格局,我们通过协会组织的平台,打造产业化经营,完善洪湖野鸭绿色生态产业链,2012年就洪湖野鸭申办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洪湖野鸭种类繁多,通常泛指雁形目、鹤形目、秧鸡目和行目等野生水禽,共39种、分属8目9科。分青头鸭、黑鸭等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条件,已经安家落户,可以常年猎取。洪湖野鸭一次可以猎取成百上千只,常年产量多达25万公斤以上,占湖北省野鸭产量一半以上,最高的年份达到40多万公斤。对于野鸭、野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取其体肉作为菜肴,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

洪湖野鸭亦可精制入药。用它制作的“黄鹤”牌水鸭精,已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等地区家喻户晓的名贵滋补品。它含有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一般“虚不受补”的人都视其为圣方。《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用冬虫草三五板,老雄鸭一只,去肚杂,将鸭头劈开纳药于中,仍以线扎好,加酱油、酒如常,蒸烂食之,其药气能从头中直贯全身,无不透浃……每服一鸭可抵人参一两。”经常饮用,可以补肺益气,滋肝养肾,增强体质,抵御疾病,对气血两亏,须发早白,病后欠补产后体弱,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健忘失眠等都有独到的功效。

取其体毛,精羽可制成羽毛扇,是我省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其毛质柔软,色彩丰富,造型美观,精巧轻便,具有送风柔和的特点,最适合老人,产妇和病患者使用,还是戏剧舞台上理想的道具,也是一种珍贵的礼品。细绒则能做羽绒服、羽绒被,具有“轻、软、暖、弹”等特点

地域范围

洪湖野鸭地域范围为湖北省洪湖市行政区域(20个乡、镇、区、办)。具体包括:北起洪湖市的东荆河的峰口镇,南至长江边的螺山镇到燕窝镇,西起洪湖岸边的瞿家湾镇,东至东荆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新滩镇,以瞿家湾镇、沙口镇、螺山镇、黄家口镇、汊河镇、乌林镇、滨湖办事处、小港、新堤办事处等为主产区。总生产面积覆盖了整个洪湖行政区域,年养野鸭60多万羽。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3°07′至114°05′,北纬29°39′至30°12′。

五.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藕带

洪湖藕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洪湖藕带是湖北荆州洪湖的。

洪湖藕带

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沙口镇、戴家场镇、万全镇、汊河镇、黄家口镇、螺山镇、滨湖办事处、新堤办事处、小港管理区、大同湖管理区、大沙湖管理区共12个镇办事处管理区现辖行政区域

《洪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议划定洪湖藕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洪政函〔2014〕62号

湖北华贵水产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HG0001S-2013《洪湖藕带》

六.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六月爆黄豆

六月爆黄豆为洪湖市,产于洪湖螺山界牌,故又称"界牌黄豆".

六月爆黄豆具有皮色嫩黄,豆瓣晶莹,颗粒饱满,如珠似玉等特点.该黄豆平均个粒重250克左右.比一般黄豆高出60%以上,若磨制豆腐,每公斤则比其它黄豆多出0.5公斤成品.尤为奇特的是,六月爆黄豆两瓣均有鑫黄色菊花图案,因此又名菊花黄豆.它适应性很强,即使在外滩田或水改旱涝的"二楞子田",种植也能保收,加之其重量与含油率皆优于本地豆种,所以人们争相种植.侨居东南亚的湖北人,争购六月爆黄豆开办豆腐作坊,生产的豆浆,豆干,豆棍和豆筋洁白无疵,油嫩可口,风靡南洋.

六月爆黄豆,古称"六月爆子",意即夏历六月荚果开裂.相传,明永乐年间,有江西籍王氏一家,迁至今洪湖界牌王家堡.落户,随身携半包黄似黄金,粒大籽实的黄事种,三月末落种,六月中摘收.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食用王家堡黄豆做的豆腐丸子,回京后仍久久不忘其鲜嫩之美味,遂命岁岁进贡,供皇室享用.湖南湘,资,玩,澧四水流域,居民喜食芝麻豆子茶,如有贵宾入室,使以王家堡黄豆沏的茶为敬.

洪湖六月爆黄豆1983年获外贸部授予的优质产品称号,它不仅在大陆畅销,而且行销港,澳地区和欧美各地,为我国传统出口产品.

七.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八股叉芝麻

八股叉芝麻是洪湖市之一,产于螺山镇界牌,沙口等地.这些地区多属肥沃松软的油沙土,水土保持良好,气候适宜,据传,这些地区从唐代就开始种植八股叉芝麻,历千百年现时不衰.


八股叉芝麻全株披茸毛,茎直立,下部分枝多,果长形有八棱,由此得名,八股叉芝麻的特点是:耐旱耐涝;生长期短,只80天;可与矮脚早黄豆间作或套种,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量高,亩产可达50余公斤;籽粒扁圆肥大,含油率较其它品各高.

用八股叉芝麻练制的香麻油,色泽清澈照人,浓香宜人.洪湖,武汉等地居民多以用八股叉芝麻榨制的香麻油作馈赠佳品.

八.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纯藕粉

藕粉是久负盛誉的传统滋养食品,莲藕粉营养价值高,药疗作用也好,而且制成方便食品后食用简易,用开水一冲就可食用,且味道鲜美,老少皆宜,难怪一上市,便受到广泛好评。是一种不带麸质的粉未,用干燥的莲根磨成,在中菜及日本料理中作为稠化剂使用。

九.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粉蒸肉片

选用牲猪臀尖肉为主料,其制为:将猪肉切成一寸三分长、八分宽、三分厚的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

此菜滋味鲜美,食之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