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南昌修水特产有哪些 江西修水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南昌修水特产有哪些 江西修水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4-04-16 22:17:03

一.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怀远姜干

姜干 把生姜洗净去皮后切片,或切一侧成梳状,按一层生姜一层薄盐腌压一天后,白天拿出日晒,夜晚继续腌压,两三天后只晒不腌。晒干后密封装好,用时取出。姜白味辣,是泡茶的好相料,又是极有风味的干果佳品。还可用糖腌制,用糖腌制的叫糖姜,是儿童喜欢的零食。

二.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三. 江西省 南昌 安义县 安义米粉

安义米粉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的。安义县米粉色泽洁白,柔韧滑爽,风味独特,可煮、可炒,可拌,为宴席上头道佳肴。

米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生产地众多,其中以安义县黄洲乡宗山垅米粉品质最佳。其盛名经久不衰,据清同治十年的《安义县志》所载:“米粉出处甚多,宗山最多”。该米粉选用当地优质稻米,经过浸、滤、煮、榨、晒等一系列手工制作而成,工艺考究细致,独一无二。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韧滑爽,风味独特,可煮、可炒,可拌,为宴席上头道佳肴。品尝宗山米粉是来到安义的一大快事,已成为安义的一张名片。

四.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野鸭抱田螺

该菜肴用野生田螺和家训野鸭以农家特有的方式烹制,风味独特,野生田螺在烧制过程弥补了家训野鸭的野味,使自然和人文融文一体,既保护了野生禽类,又使食客享受到了自然风味。

信息来源:南昌县人民政府网

五.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鄱阳湖狮子头

鄱阳湖狮子头是南昌名菜,制作独特,质地酥软,味道鲜美。

制作方法:先将香芋切丝放盆内加精盐拌匀腌软,猪肉剁成米粒状。再将肉粒、香芋丝、马蹄末、火腿末、干贝丝、姜末、鸡蛋拌在一起,加入干淀粉、精盐、酱油、胡椒粉搅打后分成4份,每份包一个咸蛋黄,即为狮子头生坯。然后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到五成热时,放入狮子头生坯,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高汤(与狮子头相平)后再加精盐、料酒、酱油、葱结、姜丝上笼蒸2小时左右。至酥烂出笼,拣去葱结。

炒锅上火,放入清水烧沸,加入少量油,放入菜心、精盐、鸡精、味精,略炒至熟,出锅盛于平底汤盘内。炒锅重上火,将狮子头的原汁倒入锅内,狮子头反扣于菜心上,用湿淀粉勾芡,加入明油,淋浇于狮子头上即成。

六.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雏凤孵金蛋

雏凤孵金蛋

这是修水山区一位大娘当年为下放知青滋补身体而特制的佳肴,因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现在不但成为修水各大宾馆的名菜,而且通过知青的返城将这道佳肴传到了上海、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

话说当年上海、南昌、九江等地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赣西北幕阜山区的修水县革命老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海知青洪英被分配到四都红旗水库内的噪口村一个叫“花门楼”的小村庄。初听到 “花门楼”这地名,洪英姑娘还以为是一处繁华的集镇闹市呢,可到那里一看,却是一个四面是山,只几十口人的生产队,出门要爬山,到村部小卖部还要坐船,到乡政府所在地要走几十里山路,距离县城有七、八十里远,而且要步行到乡政府才能坐上一天一班的汽车。尤其是生活不习惯,一天三顿吃红薯,劳动时喝山沟里的冷水。一个刚从大城市下来的姑娘哪能吃得消,洪英姑娘第三天就拉肚子卧床不起了,没几天人就瘦得不成了样子。房东梁大妈那些天象照顾自己闺女一样侍候着洪英姑娘,又是找医生看病,又是翻山越岭帮抓药,总算是止住了泻,才放了心,但看到洪英姑娘消瘦的样子又很心疼,就想法子上山拣来一些山栗子,杀了一只快下蛋的嫩母鸡,慢火炖了半天给洪英补身体。这野山栗烧鸡还真是营养价值高,洪英姑娘吃了两次就迅速好了起来,她觉得这是有生以来吃的味道最美的食物。

修水山区有许多野生栗子树,每到秋头,橙红发亮的圆栗子就会从树上迸裂开的刺球中落到树下,妇女孩子们每天起早到树下拣,拣回来风干几天后剥开壳,这时里面黄黄的、圆圆的栗肉就象块软饴糖,用这种野生圆栗子烧嫩母鸡,鸡肉鲜嫩,栗如蛋黄,汤鲜味美,相当有营养,民间有“雏凤孵金蛋”之美称。

七.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龙凤什锦汤

龙凤什锦汤

这是修水泰乡一道风味独特、人见人爱的菜肴,后来因风味好而传遍全县,只是因用料各异、风味不同而已。乡下人俗称为“虾米蛋”,城里人简称“什锦”。“什绵”谐音“十景”,泛指由多种食物混合做成,实际上这龙凤什锦汤还真不止十种食物。此道菜做法简单,先把洗净的胡萝卜、莴笋、香菇、木耳、五花腊肉、腊猪肠和浸泡好的小山竹笋干切成丁末,与虾米一同用油炒过,加鸡汤或肉汤,配佐料慢火煮熟,起锅前冲入鸡蛋花,加上葱花、姜末和适量淀粉即可。但要注意稀稠适中,以便于用调羹食之。这道菜色香味齐全,盛在碗里,可见红黄绿白黑五色混合,色彩斑斓;闻入鼻中莴笋香、腊肉香、虾米香、葱姜香,使人谗得口水欲滴;吃入口中,胡萝卜、莴笋、香菇、腊猪肠等是又甜又香又脆又爽。用作主食时,还可加一些弄成米粒长短的碎面条。喜辣者可适当加一些辣椒粉。冬春两季食用时,既可饱肚,还可祛风寒,这道菜不但是乡村请客必备菜,还成了城里各特色土菜馆的当家菜。

这“龙凤什锦汤”的来历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说的是泰乡八都龙峰山里的龙伢凤妮两家要开亲。这龙伢早已成人,长得粗壮结实,怎奈上有爷爷奶奶,下有弟弟妹妹,家中人多劳少不富裕,好在他与父亲勤快,母亲会持家,日子还过得去;这凤妮漂亮贤惠,也到了婚配年纪,是父母掌上明珠,女大当嫁,父母也想她找个好人家,于是经媒人一说,也动了心。两家虽说住在两对门,鸡鸣狗叫都听得见,但大山中来去常要半天时间,虽然龙伢凤妮早有相互爱恋之心,但两家大人还是不太了解。按泰乡风俗,女方父母和主要亲戚约清明后三日到男方“采家舍”进行实地考察,考察满意了就在男方家吃中饭,否则,将托辞借故离去。

对于龙伢家来讲,这席招待“贵宾”的饭理应档次高一点,但却十分为难:一怕女方赚穷不同意,那可就既浪费又受气;二是家里也不富裕,加之正是乡下人度饥荒之时;三是不准备又不行,弄不好将在新亲面前出丑。

话说迎接女方家的客人和媒人落座后,给每人泡上一碗上不见水、下不见底的芝麻、豆子、花生、干姜、萝卜干和菊花的相料茶。双方客套几句后,女方父母以散步为由房前屋后、牛栏猪圈都看看,见男方家勤快干净,虽然目前不宽裕,日后却有奔头,心里基本满意,再与龙伢聊聊天、问问活,见其诚实忠厚心里有了几分喜,于是,与媒人一碰头,决定在男方家吃中饭。

再说龙伢母亲会过日子,留了些过年的腊猪肉、腊猪肠和香菇、木耳,家里养了鸡、也有蛋,菜园中有胡罗卜、莴笋和鲜葱,两个出嫁的女儿一个带来了水塘里捞的虾子,一个带来了上山采摘的小山竹笋干。龙伢母亲心灵手巧,将这些食物切成丁未煮了一锅羹,冲上鸡蛋花加上芡粉,做了一盆色香味全的佳肴。宾主吃得满意,谈得投机,媒人看着这一盆如游龙戏凤般的什绵汤,想着龙伢凤妮将喜结连理,高兴之余,即兴将此佳肴命名为“龙凤什绵汤”,意为“龙凤呈祥”。这道菜因制作简单,口味适众,名字吉祥,同时解决了男方家准备“采家舍”宴席的为难之处,所以迅速传遍泰乡、传遍全县,成为婚宴喜庆的一道主菜而传至今天。

八.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淮山板鸭

淮山又名山药,修河畔抱子石电站下游六都村的农民种的山药质白皮薄体粗壮。修水的板鸭基地在上奉,上奉板鸭全是用放养的水鸭制成。淮山板鸭汤因其鸭肉鲜美、山药爽口、汤甜大补,近年来成为修水人家庭和宴席上的一道美食佳肴。

取上等山药洗净上笼蒸熟,趁热剥去外皮,滚刀切成不规格状备用,将上奉板鸭斩成2~3厘米小块,置冷水浸泡24小时,取出后滤去水与山辣、姜未、料酒同倒锅中炒过,加水置瓷钵中细火慢炖,炖滚后再倒入切好的山药继续炖至肉烂。起锅时试味再酌情加适当佐料。

九.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国鸿红烧肉

这道菜式一道地道的地方菜,倍受食客的喜爱,此菜色泽红亮,油而不腻,回味悠长。

信息来源:南昌县人民政府网

十. 江西省 九江 修水 白切蒸腊肉

修水怀远人喜腌腊肉,每年冬令时节为腊肉腌制期。其制法是:将鲜猪肉切成长条,五、六斤一块,洗净后凉干,烧红锅将粗盐炒烫,将猪肉置锅内翻滚,摩擦至肉皮呈淡黄色,猪肉出油并散有微香,取出装大木盆内,并在骨头处撒上热盐,腌一星期左右,候盐水渗入肉后,拿出来扫去盐粒,再用绳穿着挂于太阳下暴晒,使肉呈微黄。另安烘炉,撒上谷壳、花生壳、茶子壳等。燃烧不见明火,只冒烟不熄灭。将肉摊于炉架上,以纸遮盖、熏至肉呈橙红色为佳。熏制好的腊肉挂干燥处,供过年和来年清明节吃。到第二年雨季来临前,将剩下的腊肉埋入谷缸或薯丝缸中保存。

熏制成的腊肉烹调不任蒸、煮、炒、焖、炸均可,这里介绍的是两种简单的做法:一、取新鲜腊猪肉洗去污秽,切成很薄的小片,剥几个蒜头拍松,将腊肉铺盖其上,放蒸笼蒸熟。其香扑鼻,特别开胃。如果是白切腊猪头肉、猪顺风等,其味更加清爽。义宁陈氏“五杰”是客家人,清维新四公子之一、同光体诗派代表人物陈三立最喜这道菜。据其孙女陈小从回忆,在庐山松门别墅居住期间,每年的团圆饭桌上必有一大碗蒜头蒸腊肉。二、将切成很薄小片的腊肉,待米饭快干水时铺在饭上蒸,至饭熟时夹起至盘中食用。这种白切蒸腊肉象一只耳朵形状,晶莹透明、香味扑鼻,食之爽口不腻。听说-那年来修水,修水特制的白切蒸腊肉受到他们的一行的赞美。陈三立长子、著名画家陈衡恪在《吃熏肉》一诗中写道:“……雕盘出熏肉,云是吾母寄。郑重饷邻友,食饕宴昆弟。沾唇饫亲慈,举著夸国粹”。熏肉就是腊肉,当时大师在北京把腊肉称之为“国粹”,可见此物之美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