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凤县土特产网站 宝鸡凤县特产排行榜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凤县土特产网站 宝鸡凤县特产排行榜更新时间:2023-11-26 16:00:53

一.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食用菌

凤县食用菌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短平快产业。全县每年产各种上栎类、灌木、剪枝、植物秸杆、玉米芯等原料近万吨,具备长年生产种菌类的可能。所产食用菌以其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回味悠长、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现有开发出黑木耳、金针菇、反季节香菇、灵芝、茶薪菇、天麻、杏孢菇、鸡腿菇、灰树花、百鳞菇、猴头等20余个品种,年产量达800吨以上。

二.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这里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徕顾主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用香苜蓿制作的粉蒸肉,我在丹凤县品尝过。厨师告诉我,制作方法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凉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皮蛋

无铅松花皮蛋是来凤县传统产品,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符合GB9694-88一级标准,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麻辣唆螺

原料:唆螺一斤,朝天椒,花椒,大香,蒜,白糖,酱油,生姜、料酒。

制作:蒜、姜切丝,

烹制:

锅中放少许油,待油8成熟时倒入朝天椒、姜、蒜,翻炒至香味出来。倒入唆螺,翻炒2分钟,倒入酱油3调羹、白糖,大香、料酒翻炒几下,然后中火焖6-9分钟入味。最后放味精翻炒2下起锅装盘。此菜香辣可口,色泽鲜艳。

做菜心得:

买唆螺的时候,一块同去的朋友说好象两斤不够,结果就又来了一斤。唆螺被他们只打去了屁股,浑身是泥巴。回到家,我就用牙刷一个一个地刷,好累~~~换了不下20盆水,养了一个晚上。当然了唆螺也被洗得很干净了,要是卖唆螺的象我这样做唆螺,得累死不可~~。朋友说以后再不去外边吃唆螺了,现在才知道只有在家自己做的才干净!当然了这样炒来的唆螺自己没有臭味了!

唆螺炒出来怎么觉得没有我在南方吃的那样颜色深,我怀疑是我家的酱油不好。妈妈一语道破天机“人家的那有你这样一个一个刷干净的,当然人家炒的就颜色深了....” 不过,我炒的是很香,汁浓味重。吃的时候汁就顺着手指头流下了,香得你唆指头!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藤茶

来凤藤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来凤----藤茶其味甘淡性凉,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等功效,是一宝贵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的防治,在缺医少药年代发挥了功不可灭的作用。经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份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最小抑菌及杀菌浓度相当于等量黄连素。

藤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迄今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经传统技术与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藤茶产品,可以直接开水浸泡饮用,甘甜清香、回味长久。

一、品种

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选择400至800米、坡度45度以下,沙质壤土的坡地、山地种植,土壤pH值5.5至6.5,有机质含量为1.5%至2.0%。

三、栽培管理

1.种苗繁育:选择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选用茎粗0.2至0.4cm的1至2年生健壮显齿蛇葡萄枝条作扦插材料,扦插时间为12月上旬至元月上旬。

2.移栽:11月份上中旬移栽,移栽密度每667m2(亩)1000至1100株。

3.土肥水管理:在萌芽至芽枝长10cm时中耕除草,每隔30天中耕除草,保墒一次。7月中旬停止除草,10月沟施腐熟农家肥每667m2(亩)2000kg以上。

4.搭架:在植株长到30cm至50cm时,及时搭架。

5.打顶:嫩茎长到20cm时开始打顶,以后每隔10天打顶1次。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1.采摘时间:每年4月至9月。

2.采摘标准:特级茶要求一须二芽;一级茶要求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二级茶要求一芽二叶至一芽二叶初展。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和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分级采摘。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自然堆放→烘干→复干→精选分级→灭菌→包装入库。

2.关键工艺:

(1)摊青: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

(2)杀青:杀青温度为180℃至200℃,杀青时间为20分钟至1小时。

(3)自然堆放:盖薄膜,自然堆放,堆放时间6至12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须:絮状,灰色,表面披白霜,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2)芽叶:条状,表面灰白隐绿,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3)珠:圆球形,表面黄绿色,直径1.5 mm至2mm,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4)曲:纺锤状,表面深绿色,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5)露:卷曲状,表面灰白隐绿,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2.理化指标:水浸出物≥28.0%,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计)≥20.0%,硒(以Se计)5至100ug/100g。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六.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中药材

凤县所产党参,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其味清香甜。凤县药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410种,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又有党参、贝母、杜仲、天麻、西洋参等价值较高的植物药材。凤党是凤县四大名优之一,属西路党参之中的佼佼者,系滋补精品,几百年前就远销东南亚一带。目前,凤县已建成以凤党、秦艽、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万亩。2004年凤县药材留存面积达到4.94万亩。

七.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干脚棒

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凤县的乡民家家户户杀猪宰羊,一头整猪做肉臊子,卤肉(主要是下水和耳朵),剩下的就会挂腊肉,尤其是把整个猪腿挂成腊肉。等到贵客临门,就会用它来做一道地地道道的凤县名菜——“干脚(jue)棒(bang)”。



先把干豆角用水泡发,接着把挂好的腊肉猪腿放在开水锅里煮一小会。再将猪腿切成大块,放在油锅里炒一下,然后放一些干豆角,配上葱、姜、蒜、酱油、干辣椒,放水用小火焖。水不要放太多适量。最后放味精就行了,这道大菜肥而不腻,就是一个字——香!

八.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核桃

丹凤核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凤县陕西乃至全国林业大县和核桃主产区,是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重要批示的发祥地,同年9月,国务院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十六省(市)代表参加的核桃生产现场会,大大激发和鼓舞着丹凤30万人民一代又一代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情。多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种建园和老树改造两手抓,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26.5万亩、536.5万株,其中良种栽培面积10.5万亩、315万株。核桃总产达到1.38万吨,产值达2.76亿元,已成为丹凤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项目。

地域范围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东南麓,东经110°7′49″-110°49′33″,北纬33°21′32″-33°57′4″。南北相对高差1645.9米,海拔412米-2057.9米。丹凤核桃生产地在丹凤县境内东至桃坪大老林沟,西至棣花的雷家坡,南至竹林关的雷家洞,北至庾岭的陈家铺,涉及21个乡镇20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生产面积6710公顷,年总产量587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丹凤核桃生产地是土石山区,全境呈“掌状”地貌,北玉皇顶与南雷家洞(海拔412米)间最大相对高差1645.9米,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划分为河谷川塬、低山丘陵、中山三个农业地貌形态。垂直分布着水稻土、潮土、淤土、紫色土、褐土、黄棕壤、棕壤,pH值6.3-8.3,土壤容重1.03-1.75g/cm3,土壤孔隙度50-5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8-3.09%之间。

(2)水文情况:丹凤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丹江、银花河、武关河、老君河、资峪河等14条,均属长江水系。总径流量12.28亿立方米,水库7座,塘池2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其次为山涧泉水。河流平时清澈见底,汛期水量猛增。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又以泉水形式出露,排泄于河流,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g/L的重碳酸

盐型淡水,pH值7.4-8.9,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丹凤县属凉亚热带半湿润和东部季风暖温带过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直入、冬季西北季风活跃,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56小时,年总幅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687.4mm。年平均气温13.8℃,大于0℃积温5103.6℃,大于5℃积温4899.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17天,年有效生长期长。由于核桃是温带树种,丹凤的气候特点,对其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核桃在丹凤栽培历史悠久,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先在京都长安试种,不适。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旺盛,挂果累累。唐代以后,丹凤核桃已有相当规模。清《直隶商州总志》载,“商洛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50年代后期核桃就成了丹凤的主导产业,且受到了国、省、市的赞誉,当时的商洛地委、行署为了推行丹凤的经验作出了“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决定,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尚,并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作了专门批示,号召全国推广。如今,核桃已成为丹凤的当家产品,2007年丹凤核桃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果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龙驹寨镇、棣花镇、商镇、资峪乡、月日乡、寺坪镇、庾岭镇、蔡川镇、峦庄镇、双槽乡、铁峪铺镇、武关镇、赵川乡、花园乡、东岭乡、竹林关镇、土门镇、留仙坪乡、桃坪乡、花瓶子乡、毛里岗乡、丹江社区、中街社区、凤麓社区、水泉社区等21个乡镇四个社区,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品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丹凤种植的核桃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丹凤核桃生产执行《丹凤县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00)等标准。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核桃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期才能采收。核桃完全成熟的特征:外果皮由青变黄,顶部出现裂缝,总苞自然开裂,容易剥离。核桃壳坚硬,呈黄白色或棕色。当全树80%的核桃成熟(约有1/5顶部出现裂缝)为最适采收期。果实采收后,拣出脱皮果,对未脱青皮的,用40%的乙烯利水剂浸醮或喷雾。堆沤3-5天后,及时脱皮。将脱皮果用水洗净后立即晾干或烘干。

(5)生产记录要求:丹凤核桃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农业投入品的种类、生产厂家、施用时间、施用量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丹凤核桃坚果方椭园形,横径35-55mm,外壳黄白色,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无露仁、虫蛀、霉变、异味、破损、空壳、黑斑和出油。无杂质、未经化学漂洗处理,坚果含水量≤8%,且取仁容易,种仁饱满,仁色黄白。平均果重大于10g,空粒果小于1%,破损果小于0.1%,黑斑果小于0.1%,出仁率大于50%。

(2)内在品质指标:丹凤核桃富含磷、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核桃仁含脂肪60-70%,粗蛋白在1.5%以上,糖在10%以上。

(3)安全要求:丹凤核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NY5307-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丹凤核桃采用的包装袋为麻袋或编织袋。包装袋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丹凤核桃”字样,并执行国家有关包装标识的标准和要求。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九.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羚牛

羚牛是中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因躯体硕大,体重足足有三百公斤,外貌又像牛,故产地居民称它为野牛。成年后,角向后扭曲,因而又称“扭角羚”。

羚牛生活在海拔二千至四千米高山森林或草甸上。西藏和云南西部的毛色深褐,青海、四川的为红棕色,秦岭的则呈淡棕黄色,略带金色光泽,有“金毛羚牛”之称。

在秦岭太白山,无论是针叶林还是混交林,或是竹林丛生处,都是羚牛可以活动的场所。活动范围大,常可扩及百余公里。喜群居,冬季多为二、三头的小群,夏季集成十头左右、有时多达三十至五十头的大群。各群都有雄牛带领。春季高山仍处于冰雪封冻时,牛群迁入草木开始萌发生长的低谷,待夏季气温上升时,再迁至高山,初冬大雪时,又迁至中山过冬。

羚牛垂直迁徙时,上山成一条线,由牛“司令”带领,成年牛公在前,雌牛在后,犊牛夹在中间,一头接一头,秩序井然地登山。下山时,则散开成扇形。

羚牛白天采食多种植物。地面食物缺乏时,能站起来用前肢搭在树干上采食高处的树叶。牛群休息或吃草时,常有一头公牛在高处警戒,发现敌害,就以上下唇相挞,发出“吧—吧—”声的信号,然后带头奔逃。

羚牛于六月至八月发情,翌年二月至四月产仔。每胎多为一犊,偶产二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