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泰安特产市场有哪些 泰安特产哪里卖得最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泰安特产市场有哪些 泰安特产哪里卖得最全更新时间:2023-10-12 13:30:44

一. 山东省 泰安 肥城 肥城桃

肥城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肥城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肥城桃又名肥桃、佛桃、大桃,中国名优水果之一,其果实肥大、外形美观、肉质细嫩、汁多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

肥桃有红里、白里、晚桃、柳叶、大尖、香桃、酸桃等7个品种,以白里品质为最佳,红里居多,成熟期为八月底九月初,成熟后呈米黄色。

果重250~300克,最大900克。据化验分析,果肉中含可溶性固形物24%、糖量13.6~18.59%、果酸0.25~0.43%,每百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10.22~10.44毫克。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12、脂肪、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常吃肥桃可键脾胃、增食欲、强筋骨,延年益寿,老幼皆宜。除以生食为主外,还可制成罐头、果汁、果脯、果酱、果酒等系列产品。

肥桃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200多年,明清时代(1622年)被定为皇室贡品。

肥桃适应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褐土中栽植,树形多采用三大主枝开心形。栽后二年见果,三年形成产量,五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30年。

近年来,肥城桃生产发展较快,肥城市委、市政府把肥桃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引进良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市主栽肥城桃的乡镇已扩大到5个,面积10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以上。近年来,肥城桃生产发展较快,肥城市委、市政府把肥桃生产作为农业的主要产品,引进良种,扩大种植规模。全市主栽肥城桃的乡镇已扩大到5个,面积10万亩,年产量2亿千克以上。1986年肥城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肥城桃名优基地县,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1994年荣获全国首届林业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博览会“金奖”;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1996年注册了“仙乐”牌商品商标,并被确定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特供水果;1997年在全省林副产品评优会上被评为金奖;1999年分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和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瓜果蔬菜类 “金奖”;2000年创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2000年12月,经国家商标总局批准,山东省肥城桃开发总公司获得肥城桃产地证明商标的管理权,肥城桃的声誉得到维护,也成为继“莱阳梨”后该省第二个取得产地证明商标的地方;2001和2002年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又被评为名牌产品;2002年肥城桃通过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3年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绿色食品复检认证。

据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修《肥城县志》记载:“果亦多品, 惟桃最著名,远近千里外,莫不知有肥桃者,而吕店、风山、固留诸村尤佳。”足见,400多年前,肥城桃已负盛誉。到了清代,肥城桃被列为贡品,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山东劝业道肃(一种官方组织)为保护肥桃生产,曾立“保持佳种碑”于肥城南关火神庙旁。从此,封果园之风大减,栽培渐盛。

主要品种有白里肥桃、红里肥桃、柳叶肥桃、大尖肥桃、晚大桃等。果形美观,个大如拳,单果一般在二百五十克左右,最大者在五百克以上。肥桃成熟后,果皮淡黄,皮薄肉嫩,汁液丰富浓郁,味美香甜,最佳的果实,在桃面上开一个小洞,即可吸尽全部肉质。据化验测定,果实内含可溶性固形物14%左右,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12。 78毫克,还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多种元素。

肥城桃是肥城的,也是中国水果名优之一。肥城桃以其果实肥大、肉质细嫩、汁多甘甜、香气馥郁、外形美观,被称为“群桃之冠”。肥城桃作为一个品系,品种有十几个,其中以红里桃、白里桃、柳叶桃最有栽培价值。以红里桃为代表,品质最佳,最大者900克,一般300—500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7%以上,汁多味美、外形美观,含有多种糖、果酸、维生素和20多种微量元素,如:氮、磷、钾、钙、镁、铁等,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常食之有健脾肾、增食欲、活筋络、保肝养血之功能,特别所含的Vc和B17,具有很好的防癌作用。

肥城桃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历史,1583年(明代万历十一年)的《肥城县志》载:“果亦多品,惟桃最著名”。1726年的《山东通志》载: “桃产肥城者最佳,临清次之,分销各处”。1815年(嘉庆二十年)的《肥城县志》中记载:“桃味美他境莫能及,唯吕店、风山、固留诸社出者最佳。”到 1904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末最后一部《肥城乡土志》中这样记载:“惟桃最著名,近来东西洋诸国莫不知有肥桃者。”由此看来此时的肥城桃不仅驰名国内,而且已蜚声国外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肥城桃生产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加快了肥城桃生产的发展速度,到1986年全县已发展肥城桃2.6万亩,并被国家农业部列为肥城桃名优基地县。95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国佛桃之乡”。96年注册了“仙乐”牌商品商标。97年在全省林副产品评优会上被评为金奖。99年在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大奖”。2000年创世界吉尼斯记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桃园”。2001年在中国农业国际博览会上又被评为名牌产品

二. 山东省 泰安 泰山 碑帖

泰山和岱庙碑刻中,名碑品类繁多。泰安生产历代名人手工字画碑帖、法帖千余种,拓捶精细,装裱古雅,畅销国内外
( 泰安)

三. 山东省 泰安 新泰 赤灵芝

赤灵芝全株可入药,有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盘骨、疗虚劳、滋补强壮等功能( 泰安)

四.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丰庄杨镰

丰庄杨镰全称“丰庄杨氏青钢镰”,是沙河站镇丰庄村杨顺兴创制。杨顺兴系清朝道光年间人,原藉江苏省溧水县。据杨氏墓碑记载:“清道光年间,因南方不靖”“避乱至东原丰家庄”。杨氏善锻造术,来到丰家庄,仍以打铁为业。因北方多种植小麦、高梁,收割需用镰刀,故其锻造又以制作镰刀为主。

杨氏青钢镰,其制作材料,一般选用废旧道轨钢和老式木轮车车轮上的铁匝(俗称“大车瓦”),这种铁杂质少,质量好,可保证镰刀优质耐用。打制时,先将原料锻炼成条形块,按需要断开,再加工成镰坯。然后经过冷轧、淬火、挫平、磨光等四道大工序和二十多道小工序,最后制成成品镰。据村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铁匠介绍,杨氏青钢镰的加工关键一是会看“火候”,二是“淬火”。所谓看“火候”,就是要使镰坯在“炉火纯青”中既保持原形,又要炼透,使之红亮如水,这叫做“出油”,达到这种程度,才会去除杂质,内外一体。在锻打过程中“淬火”时,要使用从村旁流过的赵王河的活水,淬过火的镰刀呈青紫色(又叫“老鸹翎色”)为好。最后,磨镰时,刀刃部分白茬带要长,这样磨出的镰刀才会锋利无比。

杨氏青钢镰,刀身一般长30厘米,宽4厘米,单镰重约100克。镰刀虽轻,但钢硬耐磨,可以用其收麦子,砍高梁,割豆子,久用不卷刃,非常适宜于北方地区农村使用。

建国初期,丰庄村有5盘烘炉,年产镰刀上万把,产品除在当地畅销,还销往周围各县,甚至远销黑龙江省,是杨氏青钢镰的鼎盛时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丰庄杨镰逐步减少,目前只有零星生产。

五.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瓤子饼

千层饼,又叫“瓤子饼”,是接山乡一带的名吃之一,历史上以鄣城村路边客栈制作的风味最美。

这种饼外边用一层面皮包起来,而内有十数层,层层相分,烙熟后,外黄里暄,酥软油润,热食不腻,凉吃不散口,且味道香美。

千层饼以优质小麦为面粉原料。用大盆和面时以老酵母头作面引子,待面团醒松,反复揉和,擀成一层层,然后层层相压,制成一体。各层之间,涂上一层豆油、撒上花椒粉、细盐。烙制时,使用平底铁锅,以庄稼秸杆为燃柴。烙至外黄内熟,香味溢出时,即可食用。

千层饼选料要求比较严格,使用的面粉是大汶河两岸所产小麦,用石磨磨成面,取其精白粉;使用的食油是本地汇河洼所产大豆制成的优质豆油,这种豆油清亮无杂质;选用的花椒面是本乡山神庙村所产的上等花椒,香味浓郁。

六.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纸坊萝卜

【纸坊萝卜】 产于东平县州城镇孙纸坊村。纸坊萝卜,颜色鲜红,顶小而尖,尾细而短,个大

形圆,每个重斤余。状如灯笼,故又名“红灯笼”。又因其质脆、落地即碎,亦名“落地碎”。生食

脆而甘甜;熟食鲜美爽口,切成细条下锅,熟后不断,甚受食者喜爱。

孙纸坊村地处大清河下游,肥土层甚厚,适宜萝卜生长。据传该村水萝卜种系明初移民时,孙氏

祖先从山西带来的,种植至今。经过长期优选,所产萝卜独具特色。孙纸坊村种植萝卜,于初伏撒种,

至寒露霜降之间收获。种前将土地深翻曝晒,以土杂肥为底肥,上层施以饼肥。收获后多窖存,在田

野中挖深1米、宽0.5米之长壕,晒晾数日,土稍干后将萝卜带秧埋于壕中,覆土0.5米许,每隔2米将

秸杆数株埋于土中,露出土面,以便通气,次年春萝卜出窖后颜色红亮,口感如初。

七. 山东省 泰安 岱岳区 泰安红心水萝卜

【泰安红心水萝卜】 泰山脚下的著名。以汶口镇的董家庄、夏张镇的郝家宅、粥店的下旺、

房村乡的北腾村4地所产品质最优,清代朝山香客传出了“鸭梨、黄梨、莱阳梨,不如泰安萝卜皮”

的赞语,至今中外登泰山游客,无不以红心萝卜止渴解燥。

红心萝卜有扁圆形、椭圆形两种。皮均为青绿色,心红质脆,味甘美、水分足、糖分高,甜中微

辣的,更是别具风味。据分析,每百克鲜萝卜含维生素C28.92毫克,还原糖4.67克。红心萝卜生食、

炒食、糖醋拌食无不适宜。药用能宽中和胃、止咳化痰。

泰安红心萝卜适宜秋季栽培, 一般于立秋前后播种, 立冬收获,生长期90~100天,亩产4000~

6000公斤。常年种植面积2000余亩,平均年产1000万公斤以上,畅销省内外,年年供不应求。

八.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孙村竹编

沙河站镇孙村全村185户,家家从事竹编生产,出产的竹编制品,方圆百里闻名。1992年,曾被泰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竹编专业村”称号。

孙村发展竹编业,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传说有个叫李箩匠的浙江藉竹编艺人,逃荒要饭至此,被一位名叫孙洪明的村民收留,结为拜把兄弟,李箩匠遂将竹编手艺传授于孙氏,以后逐渐在全村推广开来。最初村民们主要利用冬闲时间从事竹编,以加工竹笆子、竹筚子、竹笼头等粗放型的竹制品为主,产品靠走村串巷销售,换取零花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该村竹编业也随之迅猛发展。竹制品由粗加工逐步发展为精加工,由制作简宜品发展为制作竹挂帘、竹扇面、竹饰物、竹挂件等技术较复杂的手工艺品;花色品种也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数量由最初的年产数百件发展到现在年产50多万件,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孙村竹制品原料全部选用江南竹,村里每年到浙江、安徽等定点地选购,根据生产需要,挑选毛竹、钢竹、水竹等不同竹料运回。一般每年秋后至冬初进料,冬春两季进入竹编生产的旺季,夏秋时节销售。孙村竹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程序,从选料、破竹、削条到编花成形、刨光上漆,大体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村里每年都要专门从省、市外贸部门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孙村竹制品不仅结实耐用,而且设计别致,美观大方,曾多次参加省、市工艺品博览会。该村制作的“心”形花篮、“嫦娥奔月”、“五子闹春”等竹制挂件,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九.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是东平县民间著名蔬类菜肴,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办宴席,都少不了这道菜。它是仅次于鸡、鱼、肉的大件菜。

其制作方法是:

取山药

600克,鸡蛋一只,干面粉少许,干淀粉刷30克,糖150克,生油500克(实耗30克)。将山药削去外皮,切成滚刀块,拌上干面粉。淀粉用水调成糊状,加蛋清拌匀,放山药块下去拌匀。锅内放生油。烧热后将山药逐块放入,炸成金黄色,捞出滤油,热油倒出,留少许,加糖,用筷子迅速搅动,待糖溶解成透明流质时,用小火熬至金黄色,即将山药块倒入拌匀后装盆(盆内先涂上油,以免粘盆)。食用山药块先要在冷开水内蘸一下才脆。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用的食品。山药味甘,性平,是中药草中的补气之药。《本草纲目》说它“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糖蛋白,鞣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

C,多巴胺,山药碱等成份。现代医学认为,山药有诱生干扰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冠状动脉及微循的血液作用;有滋补强壮作用和镇咳、祛痰,平喘等作用。

十. 山东省 泰安 东平 瓜打

瓜打是用面粉和菜馅加水搅拌在一起,使之成近似于浆糊的面糊状,放在平底锅或鏊子上烙熟后吃的食品。这种食品,在东平县农村比较普遍。

烙制瓜打时,菜馅可以切成细条状,也可以切成丁。面粉和菜馅以大约各占一半的比例拌和,边搅拌边加水,以面糊稀软不淌为宜。搅拌时加入适量精盐、花椒粉等调料。烙制时,在烧热的平底锅或鏊子上涂一层食用油,待油热欲起烟时,将拌匀的面糊敷于其上,厚约1厘米,用文火慢烧,用锅铲反复翻烙,至瓜打外皮焦黄,即可盛入盘内食用。

烙熟的瓜打外酥里嫩,趁热吃香美可口。这是一种可作面食亦可作菜肴的食品,方便易做,农家常用来待客。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