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阳春双滘镇特产在哪里买 阳春特产排行榜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阳春双滘镇特产在哪里买 阳春特产排行榜前十名更新时间:2024-01-22 15:57:27

一.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春大香蕉

我市土地广阔,温度高且雨水充沛,非常适宜香蕉的生长,我市农民历来有种植香蕉的习惯,九十年代初期曾经发展到10多万亩。现在的种植面积为5万多亩,主要分布在春城、马水、八甲、陂面等镇,品种以巴西、8818、威廉斯等为主,大蕉、粉蕉也有一定的比例。全年均有蕉果供应,但以4-6月份和9-11月份较为集中。( 阳春)

二.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凌霄猪手

凌霄猪手

凌霄猪手经厨师精心制作,用凌霄特有的山泉水漂制而成,它脆滑爽口,无油腻,与著名的“白云猪手”

媲美。

三.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石望腐竹

石望腐竹

石望镇已有100多年制作腐竹的历史,主要是利用本地黄豆、特有的天然水以传统手工工艺精心巧制而成。其特点是味甜、白色起油锐、韧香且久煮不烂,营养丰富。

四.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山坑石蛤

山坑石蛤

石蛤与田鸡相似,而石蛤只能生长在山坑有水的地方,皮色与坑凼石头相似,故叫石蛤,极补阴肾,据名老中医介绍,小儿肾亏、夜多小便、流淡汗极有效,很多乡间医生还用来治白喉、食道癌。石蛤有多种食法,汤、蒸、炒、火文均受欢迎。

五.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湾赤小豆

春湾赤小豆主产区新村、幸福、大垌等村。清朝雍正年间已开始种植。春湾赤小豆的特点:粒小、身长、脐凹;圆柱形,呈褐色而光润。它有健脾去湿、消肿除胀等功能,一直被中医视为珍品,又以性甘酸平的个性,常被人们用以煲猪骨或煲糖水,以便于消暑解热。春湾镇有很多饮料店常有这类饮品出售。

民国年间,春湾商户欧显记已收赤小豆、蛤蚧三蛇酒、春砂仁等出口港澳、东南亚,名振中外,直至近年《粤港信息报》上刊载的香港赤小豆市场价格信息,仍以春湾赤小豆的价格为基准价。

六.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砂仁肚条

春砂仁肚条

配方:春砂仁末10克,猪肚1000克,胡椒粉3克,花椒5克,生姜15克,葱白15克,猪油100克,绍酒50克,味精3克,湿淀粉20克,盐5克。

效用:猪肚为补脾胃的要品,又辅以化湿醒脾、行气和胃的春砂仁等配合,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食少腹胀、妊娠恶阻的人,非常适合。

制作:1、将猪肚洗净,下沸水锅焯透捞出刮去肉膜。另将锅中渗入清汤,放入肚条,再下生姜、葱、花椒煮熟,打去泡沫,捞起猪肚待冷切成条;2、将原汤500克烧开,下入肚条、砂仁末、胡椒粉、绍酒、猪油,再加味精调味,用湿淀粉着芡炒匀起锅装盘即成。

七.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春砂仁粥

春砂仁粥

原料:春砂仁末2~3克

,大米50~75克。

制作:将大米淘洗后,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宜忌春砂仁放入粥内后,不可久煮,以免有效成分挥发掉。

八. 上海市 浦东新区 阳春面

对于上海本地人或在上海生活过的人来说,记忆中令人垂涎的味道不是什么山珍野味生猛海鲜,而是上不了台面的阳春面。

所谓“阳春面”,原指一种不加任何浇头的汤面,称“清汤光面”,是旧时上海最大众化的面点(也可作主食)之一。后因商贾人等忌讳“清”、“光”等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取古乐曲名《阳春白雪》的阳春二字,改称为“阳春面”。是上海风味特色小吃之一,与生煎馒头五香豆一样格式在上海人心中。记得中学时读过日本作家票良平的《一碗阳春面》,那时起,对阳春面就有着一种良好印象,因为那面里有着亲情团结奋斗与抗争。后来发现阳春面不只是简单面食,里面蕴涵着的汁味竟然是上海滋味。上海阳春面讲究汤料,一大碗面,葱翠清汤青青白白,一抹面条排列整齐,如美女秀发一样惹眼养眼。这阳春面最早的汤料也的确是清水打底,后来,经过改进,使用清汤做底汤,才由清水变清汤。

如今阳春面大多配些浇头,也是花样百出,从低档咸菜萝卜辣酱到中档烤肉熏鱼酱排,还有高档黄鱼海鲜蟹黄等,可谓随心所欲了;碎菇虾皮紫菜也溜进阳春面,重重香味,将面味更上一码,让人齿颊留香流连难忘。尽管面含浇头多味多香,一旦吃起来,面是面,菜是菜,感觉两者根本就勿搭界。

阳春面之为上海的特色,就像大饼、油条、豆浆、粢饭“四大金刚”一样,乃是深深与上海人的生活维系在一起的。阳春面,是面中最便宜的东西,可依然保持着苏沪菜点的风格,不即不离、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九.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十八子

十八子

十. 广东省 阳江 阳春 阳江炒米饼

阳江炒米饼俗称粉酥,与佛山盲公饼、中山杏仁饼、西樵大饼合称广东“四大名饼”,在广东都有春节做炒米饼的习俗。

阳江炒米饼,与广东其它地方炒米饼不同的地方,就是不用黄糖加水煮成糖胶来和粉,而是直接用白糖来和粉,然后用饼模来做。饼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还有福禄平安之类的文字,现在应该有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刻艺术品来收藏了。做饼是全家都能参与的工作,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和好的饼粉放到饼模中,一般用白糖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作馅。把粉按到饼模中,还要用汤匙来回压紧。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捶出来,装在筛子里。

烤饼要使用木炭来烘焙。那时候烘焙炒米饼的木炭也有讲究,火候控制也是炒米饼好坏的关键,中医认为,这样做出来的炒米饼,对肾和胃有补虚作用,所以现在很多饼家都以古法烘焙作为卖点。

相传宋朝后期,当时阳江城附近农村有一个老太婆。有一天,讨到了很多人家弃之不要的锅巴,她拿回来泡上残汤,当饭吃了两天,后将这些锅巴放到屋顶上晒干,以备日后讨不到饭时当干粮。她把那日前储备的锅巴拿出来充饥,又把讨来的糖和着锅巴吃,吃剩的,老太婆就捏做成一团,烤干,留作下顿作“饭”吃。吴老太的“粉酥”从那以后就在社会上流传开了,这就成了现在炒米饼的雏形。——传说有些牵强,但有据可查的是,在清末民初,炒米饼在阳江已经是一个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了,当时阳江城里已有专门生产粉酥的“饼铺”20多间。20世纪40年代后期,阳西横山人苏名溪在阳江城开设了“河水安”饼铺,专门生产以粉酥为主的各种礼品饼,把阳江的粉酥生产推向一个新阶段。

解放后,“河水安”、“天兴”和“丽章”三家糕饼铺公私合营,成了当时广东以生产炒米饼为主有名的“河天丽”饼面厂。苏名溪的后人苏莲舟任厂长,就成为了阳江食品厂的前身。以前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做炒米饼,但做工其实想当复杂,大体上分为炒米——打粉——做饼——烤饼几个步骤。炒米就是在在一个大铁锅中将生米炒熟。炒的时候火不能太大,否则会使米未熟就焦了,也不能太小,否则就无法让米熟得均匀。因此,为了让米均匀的受热且不焦,炒米的人一刻也不能离开,站在热气翻涌的铁锅旁边,拿铲子的手要不停的炒,是很辛苦的事,常常是一炒就是大半天。打粉可以用机器打粉(我们叫机粉),但有以前大家更喜欢用石磨手工打粉。打好的炒米粉一般还要晾一天半天,据说不容易上火,然后才用来做饼。

阳江炒米饼,与广东其它地方炒米饼不同的地方,就是不用黄糖加水煮成糖胶来和粉,而是直接用白糖来和粉,然后用饼模来做。饼模是木制的,上面刻有祥禽瑞兽,花草树木,还有福禄平安之类的文字,现在应该有人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木刻艺术品来收藏了。做饼是全家都能参与的工作,大人小孩围在一起,把和好的饼粉放到饼模中,一般用白糖和花生,加上一片切得很薄的肥猪肉作馅。把粉按到饼模中,还要用汤匙来回压紧。用小木锤在饼模背后把饼从饼模里捶出来,装在筛子里。烤饼要使用木炭来烘焙。那时候烘焙炒米饼的木炭也有讲究,火候控制也是炒米饼好坏的关键,中医认为,这样做出来的炒米饼,对肾和胃有补虚作用,所以现在很多饼家都以古法烘焙作为卖点。近几年来,阳江炒米饼有了较大发展,炒米饼不再是春节独有的应节食品,而是日常零食,品种越来越多,而且大批厂家已经走上规模化生产,把炒米饼远销至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现在,即使远在他乡,也可以从这些厂家的网上店铺买到家乡的炒米饼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