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宁波鄞州万达周边特产 宁波鄞州区哪里买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宁波鄞州万达周边特产 宁波鄞州区哪里买特产更新时间:2024-01-15 21:10:41

一.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宁波鳓鱼肉丸汤

宁波传统时令菜。主要作料为咸鳓鱼和肉丸。先将猪夹心肉剁末捏成肉丸;将咸鳓鱼去鳞和内脏(保留鱼子),洗净,取中段切成块,放在碗底,盖上笋上,把肉丸排在笋片上,再放上香菇丝、姜片、葱结、绍酒,上蒸笼用旺火蒸熟;拣去葱结、姜片,滗齿汁,将鱼块和肉丸复扣在大汤碗内;取炒锅置旺火上,加入原汁和清水煮沸,撇去浮沫,加味精、葱段,倒入大汤碗即成。鱼鲜不腥,汤清味醇,食之回味持久。( 宁波)

二.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金银绣

宁波刺绣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在宁波曾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习惯。与苏绣、湘绣、蜀绣竞相争辉,各具特色,现在宁波金银绣工艺品,品种繁多,畅销国内外市场。( 宁波)

三.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岱衢族大黄鱼呈金黄或虎黄色,有光泽,鳃丝清晰呈鲜红或紫红色,眼球饱满,肌肉结实,富有弹性,是黄鱼族中的极品。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种鱼类已形不成渔汛,致使野生大黄鱼一鱼难求。为此,宁波市于2007年始启动了岱衢族大黄鱼原种开发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专门成立了“野生岱衢族大黄鱼采捕”攻关小组。2008年5月,攻关小组采用特制的小对网作业方式,成功地在岱衢族大黄鱼原产地岱衢洋采捕到8尾可繁殖的野生原种活体。宁波市已成功培育出苗种1450余万尾,为岱衢族大黄鱼养殖提供优质苗种。

宁波市岱衢族大黄鱼和宁波市已分别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荣誉称号。中国渔业协会专门为宁波海洋渔业局颁发了“中国生态大黄鱼(岱衢)之乡”牌子。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地域范围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养殖区域地处浙江东部沿海,北纬30°29′6.00″~28°45′21.90″,东经121°25′59.55″~122°51′57.42″;东西长140.95km,南北宽193.25km。,总面积为7320平方公里。养殖区东连舟山市六横岛,南濒三门县。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象山港、三门湾及宁波东部海域,具体保护范围包括慈溪市的新浦镇、观海卫镇、龙山镇;镇海区的澥浦镇、蛟川街道、招宝山街道;北仑区的新碶街道、小港街道、霞浦街道、大碶街道、柴桥街道、白峰镇、梅山乡、春晓镇;鄞州区的瞻岐镇、咸祥镇;奉化市的松岙镇、裘村镇、莼湖镇;宁海县的西店镇、强蛟镇、桥头胡街道、大佳何镇、长街镇、力洋镇、茶院乡、越溪乡、一市镇;象山县的西周镇、墙头镇、黄避岙乡、贤庠镇、涂茨镇、大徐镇、爵溪街道、东陈乡、石浦镇、鹤浦镇、高塘岛乡、晓塘乡、定塘镇、新桥镇、茅洋乡、泗洲头镇沿海35个乡镇和9个街道。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⑴外在感观特征:宁波岱衢族岱衢族大黄鱼具有体型细长、头型浑圆、吻短而细巧、体色金黄、线条优美等特征;体被圆鳞,体背面及上侧面黄褐色,侧面及下侧面金黄色,背鳍及尾鳍均灰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 ⑵内在品质指标:通过常规营养检测分析,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在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上与福建养殖的闽粤东族大黄鱼不同,其中灰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分析表明岱衢族大黄鱼氨基酸总量较闽粤东族大黄鱼低7.18%,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上高2.26%。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和普通大黄鱼的脂肪酸营养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在脂肪酸组成、极性脂比例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别,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二乘法辨别等分析手段同步验证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印证了宁波岱衢族大黄鱼在营养成分、食用口感上与普通大黄鱼不同,更接近于野生大黄鱼的口感和味道。经6月抽样检测,宁波岱衢族大黄鱼每百克含蛋白质19.57克~19.98克(17.7),脂肪12.0克~12.4克(2.5),水分69.1~71.6(77.7),灰分1.29~1.36(11. 3)(结果见产品检测报告)。 ⑶安全要求:宁波岱衢族大黄鱼,严格执行GB 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宁波岱衢族大黄鱼质 量安全依据NY 5056-2005 无公害食品 石首鱼、农办质[2012]8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规定执行。 ①活体感观指标 鱼体健康,游动活泼,无鱼病证状。鱼体具有大黄鱼所固有金黄 色泽和光泽;体态匀称,无畸形;鳞被完整,鳞片紧密。具有大黄鱼 固有气味,无油污等异味。 ②鲜品感观指标 a、外观:体被圆鳞,侧线完全,体背面及上侧面黄褐色,侧面及下侧面金黄色,背鳍及尾鳍均灰黄色,胸鳍和腹鳍黄色; b、鳃:鳃丝清晰,呈鲜红色,粘液透明; c、眼球:眼球饱满,角膜清晰; d、气味:具有大黄鱼固有气味,无油污等异味; e、组织:肌肉坚实,富有弹性,内脏清晰、无腐烂。 ⑷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NY 5060-2001规定执行。

四. 浙江省 宁波 宁海 长街蛏子

长街蛏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宁海县蛏子的养殖历史悠久,并以长街的下洋涂出产的蛏子最为有名。早在宋嘉定年间(公元1027年前后),宁海学者写《风俗篇》中记载:“近则采螺蚌蛏哈之属,以自赡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宋端平二年(1235年)《宁海县赋》中也有记载,称之为蛏。清光绪《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缢蛏已成为宁海县著名的特色产品和海水养殖的主导品种,为加强品牌建设,县海洋渔业局与长街镇政府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了“长街蛏子节”,长街蛏子多次获各类农博会金奖,2010年更是被评为“浙江省水产品双十大品牌”,2011年5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宁海“中国蛏子之乡”称号。

蛏子:学名缢蛏,我县长街一带座落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长街蛏子节成功举办,壮大当地蛏子养殖业的发展,更是鼓足了当地政府和人民“长街蛏子—称霸世界”的勃勃雄心。长街蛏子曾获得“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称号。

长街蛏子主产宁海长街、胡陈港一带沿海,濒三门湾,港湾风平浪静,潮流畅通,泥质略带沙性,常年又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营养丰富,是适宜蛏子生长的上佳地区。这里所养的蛏子体大壳薄,肉质肥壮,色白味鲜,名闻遐迩,被誉为"西施舌"。

申请人:宁海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2012年

地域范围

宁海县长街蛏子(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养殖区域地处浙江东部沿海,位于北纬29°6′58.15″~29°13′10.12″,东经120°38′18.40″~121°45′59.98″,东西长12.25km,南北宽11.86km。养殖区域面积8100公顷,东连象山县,南濒三门县。 长街蛏子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是:长街镇所管辖的长街村、城塘村、洋湖村、石桥头村、下湾塘村、长胜村、月兰村、向阳村、伍山村、塘里村、大祝村、大湖村、浦东村、南塘村、山头村、双家村、东港村、大青村、平原村、港中村、青珠村、新五星村、文围村、新南村、宁东村、等25个行政村再加青珠农场。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贝壳完整,表面清洁,壳色呈浅黄色,壳表有黄绿色壳皮,条纹清晰,壳内壁有光泽;对外界刺激反映敏捷,用手触摸,双壳闭合迅速,进排水管及足部收缩快速;肥满度高。 (2)内在品质:肉色洁白鲜嫩,活体剥开后其肌肉富有弹性;足部乳白色呈半透明状;口尝肉质鲜嫩、微甜,具有缢蛏特有的清香味。 (3)安全要求:长街蛏子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产品质量标准执行DB33/ 504.3—2004《无公害缢蛏产品质量》。

五. 浙江省 宁波 北仑区 宁波鳝鱼

产品名称:鳝鱼

产品别名:鳗鲡、白鲜、白鳝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治肺结核,有补损,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产品简介:原名鳗鲡,淡水鳗叫作河鳗、白鲜、白鳝,宁波各地湖河流均有产,是宁波的水品,俗称“本地河鳗”河鳗的药甲价值很高,特别对肺结核兵很有效。

产品历史:又称黄鳝,据《本草纲目》记载,鳝鱼性味甘湿,有补损,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宁波各地都有产,河港陌田阡埂,都是鳝鱼居住生活的地方,尤其是水稻田里多鳝鱼。

六. 浙江省 宁波 象山 鱼包肉

鱼包肉

鱼包肉是将新鲜的精肉用刀斩糊,加适量盐、葱、味精,拌调匀后,放在已加工好的鱼滋面薄片上。然后在薄片的两边沿放适量的蛋清或淀粉,卷好,用刀斩成2厘米左右的一段段,在锅中蒸熟后即配料加工食用。其味鲜美,为石浦一大名菜。

七.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清沁汤


产品名称: 清沁汤

产品产地:宁波

产品特性: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

产品简介: 统称万年青菜干或菜蕻干,传统。冬油菜在二、三月间,其菜蕻大量萌发时,取其顶端三、四节嫩尖为原料,放入沸水中煮泡二、三分钟,当三分熟七分生时,再晾干。由于特殊的加工工艺,鲜菜中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多未受损,所以它的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一般的习惯是做成一道很好的汤料。过去,多为家庭加工,作自己食用或馈赠外地亲友。
产品历史:如今,浙江海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卡依之”绿色食品中,清沁汤就是其中一个产品,供应宁波、
杭州、上海等城市和海外许多国家。也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和作为馈送的佳品。

八. 浙江省 宁波 江北区 宁波汤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说道宁波小吃和,大家第一个都会提到宁波汤圆,特别是对外乡人提及。至于咸蟹、泥螺之类一般是宁波人自美之物,名气远远没有宁波汤圆来的大。而如今,宁波汤团宁波人提的少了,吃的也越来越少了,至于宁波汤圆非宁波人生产这样的“新闻”早已对宁波人没有了触动。但最近由于“三陪”做的多,迎来送去的多了,回答宁波汤圆这个宁波“”的问题一多,突发奇想,宁波汤圆和宁波人有没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呢?
首先,宁波汤圆外观洁白圆润,白显示其正直,圆润柔和显示其灵活而不死板,我相信宁波人对这种洁白、正直、灵活的品性一定不会推辞。而如果有人觉得圆润柔和就好欺负,大口将其咬开吞咽,宁波汤圆内中的猪油热馅一定会给他以极大的教训,宁波人不是好惹的,呵呵。
外表清爽洁白的宁波汤圆的内心是乌黑的芝麻,反映出宁波帮泛舟商海的“心狠手辣”,美味宁波汤圆(11张)非有此“黑心”无法达成如此成就。真是映衬了宁波汤圆馅子不仅要黑还要黑的发亮的内涵。“黑心”并不是宁波商道的专美,是商道的必然,而宁波商道的“黑心”和宁波汤圆的“黑心”的背后,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它不但黑,而且要黑的发亮,最重要的是——黑的要“甜”!这就是宁波汤圆对于宁波的重要之处吧,也是宁波帮源远流长的所在。
原来世间万物是那么的相通,一奇。

制作方法

亦称宁波猪油汤团。浙江传统名点。主要作料为糯米、黑芝麻、猪油、白糖、桂花等。采用吊浆技法,将糯米制成不干不粘的水磨粉;再将黑芝麻熟研末,加入猪板油丁、白糖等拌成馅心;以水磨粉为皮坯,包入馅心搓圆,置沸水锅内煮熟后,撒上少量白糖、桂花和红绿丝即成。特点是,色白发光,糯而不粘,皮滑馅润,滋味香甜。90年代以来,还新创“麻蓉汤团”、“速冻汤团”等新品种,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深受欢迎。
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特点

宁波汤圆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滑润味美。

相关典故

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诗句:宋代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制作方法

原料:
水磨糯米粉500克、黑芝麻50克、猪板油80克、绵白糖100克、糖桂花15 克。
制法:
1.黑芝麻炒熟碾碎,猪板油去膜绞碎加糖制成馅。
2.水磨糯米粉加清水揉成糯米粉团,下剂,包入馅心,制成汤团。
3.锅中加水烧开,倒入汤团,改用小火煮熟,撒上糖桂花,放入碗中即成。
特色:软、糯、甜、香。

宁波汤圆行业协会

2010年5月28日,宁波汤圆行业协会召开成立信息发布会,宣告宁波汤圆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协会的下一步工作重心是申请“宁波汤圆”集体商标。

九. 浙江省 宁波 鄞州区 湾底桑果

湾底桑果基地位于宁波鄞州区湾底农业生态园区内,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桑果基地,已种有桑田17000余亩。桑椹(桑果)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同源”水果,有“中华果王”之称,具有多种防病保健功能。

十. 浙江省 宁波 奉化 溪口笋竹

浙江省溪口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十分古老,堪称浙江省的古镇之一。这里地理面貌好,竹海茫茫,山清水秀。十分适宜竹笋的栽种及生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竹编工艺品参展于产交会,并且出口创汇。这里的交通方便,区域优势明显,新规划的工业小区已初步形成,竹乡明珠溪口镇位于龙南山区中心,距县城23公里,面积40.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民会、总人口ll620人。自古以来是龙南山区和遂昌北部山区竹木柴炭、屏纸生产和生活资料的集散地,现今已成为龙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的的竹木工艺制作历史悠久,有一批能工巧匠、民间艺人。

全镇工农业产值1.9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l.79亿元。工业企业240家,已初步形成竹胶板、水煮笋、化工、塑料、电力、铸造、建材、教仪、精制茶、竹木制品等系列产品、水煮笋、竹枝扫把等产品出口日本、台湾和东南亚;镇内的星火总公司龙游压板厂、新兴实业公司具有—定购规模和知名度。溪口镇在一九九三年被列为省科技示范乡镇。

溪口镇积极鼓励现有企业进行技改。以此来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扩大生产规模。天时食品有限公司原来只是一家竹笋加工企业,由于是季节性生产,企业厂房得不到充分利用,2003年,企业根据溪口的产业优势,投资600多万元,新上竹地板加工项目,经过两年的技术改造,去年竹地板产值将达1200万元,利润140万元。与此同时,企业还新上了旅游帐篷项目,全年自营出口达100万美元,在有效利用闲置资产的同时,企业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随着竹木加工园区产业集聚效应的显现,溪口笋竹企业发展到98家,去年1-7月份,全镇笋竹加工企业实现产值1.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溪口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2亿元,扩张到2004年的3.4亿元,去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4.5亿元,实现了三年翻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