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紫菜东海特产 紫菜是哪里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紫菜东海特产 紫菜是哪里的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1 07:44:11

一. 广东省 珠海 金湾区 金湾紫菜

金湾紫菜

紫菜是一种大形红藻,属低等植物、海藻类蔬菜。以叶状体作蔬菜食用。

民族传统医学认为,紫菜性寒,能化痰软坚,清热利尿,养心降压。现代研究发现,紫菜营养丰富,高蛋白(100克干紫菜中含26.7克)、低脂肪(100克干紫菜中含1.1克)、高膳食纤维(100克干紫菜中含40克以上)。同时,紫菜的蛋白质组成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呈鲜味成分含量高,100克干紫菜中,含谷氨酸2043毫克,天冬氨酸2050毫克,所以吃起来格外鲜。紫菜还含有丰富的胆碱(一种维生素),它是卵磷脂的关键组成成分,是神经细胞膜的结构和信息传递的物质,故常吃些紫菜对改善记忆力有益。紫菜还含有甘露醇,它是强利尿剂,有消水肿的作用。紫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其维生素B2的含量(1.02毫克/100克干紫菜)、烟酸的含量(7.3毫克/100克干紫菜)均超过一般蔬菜的十几倍。紫菜还是碘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于内地居民来说,经常吃些紫菜、海带等食物,不失为补充碘的最方便的方法。

二. 江苏省 连云港 东海 紫草黄芩

紫草和黄芩是连云港市云台山的珍稀物产,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
紫草和黄芩作用神奇。《本草纲目》中就有黄芩救性命的记载。紫草,则为优良的色素植物,富含紫草宁,用其制作口红,发色鲜艳,兼有防唇干燥、开裂,滋润嘴唇,促进裂口愈合的作用
云台山幽深秀特,云气常冠,为紫草、黄芩生长的优良场所。近年,本市的朝阳乡鬼崖涧西北坡,海拔450米的杂木浓阴下,发现一紫草群,l平方米境内,最多竟有24棵紫草,密度如此之大,实属罕见。( 连云港)

三. 广东省 江门 台山 台山紫菜

台山人逢年过节或有喜庆,肴菜中多有紫菜一味。紫菜加瘦肉、虾米,滚以上汤,很是可口。紫菜,是台山著名的土之一。据《新宁县志》物产篇中记载:“紫菜,生大海中礁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则紫色,产铜鼓者尤佳。”铜鼓紫菜,并非产自铜鼓村,而是铜鼓一带的居民到附近海面的大礁石上采集回来的,以地名大排出产的品质最好。铜鼓紫菜大片而且厚身,嘴嚼起来,味鲜美又脆口。铜鼓紫菜有这样好的特色,同附近的自然环境很有关系。紫菜这种海生植物,属红藻类,依附在礁石中生长。它有一种很怪的脾性,风浪越大的地方,长得越多越茂盛,而铜鼓附近海面,风浪特大,为这里紫菜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出产紫菜的地区还有上川岛。川岛居民称东面海为上海,这边风浪较大,出产的紫菜又多又好,桅夹、鸟猪岛附近石排上生长的紫菜,质地并不比铜鼓紫菜逊色多少。 

四. 广东省 湛江 赤坎区 东海岛菠萝蜜

菠萝蜜这个东西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它和菠萝完全无关,虽然长相接近榴莲,但又“神韵”不同,榴莲近乎妖,而菠萝蜜则甘美得如邻家姐姐。

广州街头的菠萝蜜是越来越贵了,而在湛江街头,这玩意依旧憨态可掬地出没在街头巷尾的水果摊上,如果刨根问下去,湛江人会告诉你,东海岛的菠萝蜜最好。

到了东海岛的村落,随处都有菠萝蜜肆无忌惮地生长,街边和院落周围,大若磐石的果实错落隐现,走进一家院落,不仅可以看到一家老小围坐分食菠萝蜜的动人场景,主人家还会告诉你只有他们才知晓的生活密码,哪棵菠萝蜜树的果实最好吃,哪一个菠萝蜜的果肉最多,哪一个日子才是吃菠萝蜜最好的时光……

许多湛江人把菠萝蜜比喻成故乡的“糖果罐”,这些生长在房前屋后的大水果不仅是老人弄孙时的甜美玩具,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带着奇异芬芳的甘美终究凝成了乡愁。

五.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水晶制品

连云港市东海县是中国的“水晶之乡”。这里水晶以白色为主,也有烟、茶、黄、粉红和紫等诸色。还有晶体内含有毛发状的“发晶”,含草木状的“草木晶”,含水珠的“水胆晶”
除众多自然天成的水晶观赏石以外,水晶制品也很出名,既有“精卫填海”、“送子观音”等神话人物,又有奔马、拓荒牛等摆件;既有水晶酒具、眼镜等实用品,也有水晶项链、胸花、戒指等装饰品
据专家研究,水晶有清热、解毒、过滤有害射线等特点,所以水晶项链和眼镜作为保健装饰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水晶又是纯洁的象征,是馈赠友人、恋人的佳品,为人们所珍爱。( 连云港)

六.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 如东条斑紫菜

如东条斑紫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东条斑紫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东条斑紫菜是江苏南通如东的。

如东县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养殖加工出口基地。目前拥有条斑紫菜育苗室16.4万平方米,育苗企业105家,条斑紫菜栽培面积14.28万亩,养殖企业107家,一次加工生产线176台套,二次加工生产线39条,紫菜加工及配套企业130多家。全县现已形成了育、养、加、销等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化体系,从事紫菜栽培、运输、加工、维修、销售人员达2.5万人,成为我县支柱产业和沿海渔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我县条斑紫菜出口达到50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产业化程度、产量、产值在全国条斑紫菜产业体系同级行政区域中均名列前茅。来源江苏农业网

如东条斑紫菜产地范围为江苏省如东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东海花生

东海花生

东海县种植花生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东海县志》记载,早在1949年前,东海已经种植花生,地方品种较多。1978年东海县被江苏省确定为花生基地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2年发展到32.47万亩,1986年达39.68万亩,占江苏省花生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之后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东海花生面积一直稳步发展,亩产量也越来越高,逐步形成了以丰花1号、花育16号等优良品种为主的种植布局。全县总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年产量约7.5万吨,年产值约4.5亿元左右。产品深受国内外人民喜爱,有苏北花生种植第一县的美誉。

八.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淮猪

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逐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形成为山猪。后随沿海地区的开发,淮猪东移,又逐渐形成适应沿海盐渍地带的灶猪。

外形特征

全身被毛,黑色而较密,冬天生褐色绒毛;头部面颊部皱纹浅而少,呈菱形;嘴筒较长而直;耳朵大,下垂;体形中等较紧凑,背腰窄平,极少数微凹,腹部较紧,不拖地;四肢较高且结实;母猪乳头数7对至10对。[2]

分布范围

淮猪主要分布本省淮北平原和宁、镇、扬丘陵山区及沿海地区。70年代后期,淮北地区因广泛推广新淮猪,当地大部分淮猪被新淮猪及其杂种猪取代。至1987年,淮猪中心产区主要集中赣榆、仪征、高邮、溧阳、高淳、东台、大丰等县,其母猪数量居全省地方品种母猪的第二位。[3]

生长繁殖

淮猪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3-9胎,平均产仔13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75克左右,饲料报酬4.57:1,胴体背腰部较薄,皮较厚,瘦肉率较高,达45%。

种群现状

公淮猪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逐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形成为山猪。后随沿海地区的开发,淮猪东移,又逐渐形成适应沿海盐渍地带的灶猪。 江苏省淮猪品种分淮北猪、山猪、灶猪3个类型。[4]

保护级别

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九.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 老坝港紫菜

老坝港镇的工业以海洋特色为一体、农副业以特种养殖为一优,三产服务业以海滨风情为一绝,精心打造出“紫菜之乡”、“渔网之乡”、“鳗鱼之乡”三张享誉华东的名片。海安县唯一的港口镇老坝港拥有广袤的滩涂资源,丰富的海洋资源,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老坝港将大片海域转给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带动渔民转产紫菜养殖与加工业迅速发展。条斑紫菜育种、养殖、加工、出口形成产业化,拥有2.6万亩海上紫菜养殖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是国家农业部、财政部首批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紫菜产业链项目实施单位,建成全自动一次加工生产线28条,紫菜二次加工生产线6条,年产干紫菜超过10万箱,实现年销收入两亿多元,出口创汇450万美元。老坝港镇的紫菜养殖总量占全国同行业的六分之一,加工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经济效益占全国同行业的四分之一。

十. 福建省 漳州 漳浦县 将军湾野生紫菜

将军湾野生紫菜

紫菜(Porphyra),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种类多,主要有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等。中国沿海地区已进行人工栽培。21世纪初中国紫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供食用和药用[20]。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紫菜因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常被人误认为是植物;但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它不是真正的植物,因为它没有真正的管道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与水草(seagrass)不同。另外,有几种氰细菌与海苔有关。大型海苔多生长在寒冷地带。人工栽培种类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