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风陵渡有什么土特产 风陵渡有什么好玩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风陵渡有什么土特产 风陵渡有什么好玩的更新时间:2023-12-18 23:45:15

一. 湖南省 怀化 洪江 深渡凉席

深渡苗族乡生产的竹凉席,表面光滑,纤维细密,工艺讲究,质地坚硬,不易开裂,以质量上乘著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二. 广西 柳州 鹿寨县 中渡番茄

中渡番茄

中渡番茄,主栽品种为“益农系列”番茄,亦有水果型小番茄,以春秋两季种植为主。全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鲜果3万吨。春番茄5月上旬、秋番茄10月中旬大量上市,产地批发价0.6—1.2元/公斤。

三. 台湾省 宜兰县 渡小月

创店近40年,传承四代,为宜兰市历史最悠久的古风老店之一。原以外烩起家的渡小月,大月包外烩,小月自家做,故名渡小月。渡小月是兰阳地区少数专以地道兰阳传统菜知名的餐馆,多项招牌菜,皆以纯熟细腻的手工取胜,其中尤以做工繁复的糕渣口碑最佳,此外,什锦富贵的肝花、香滑欲滴的芋泥,都别具风味。( 宜兰县)

四.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 南河渡石榴

南河渡石榴产于巩义市南河渡乡,品种一般属河阴石榴。河阴石榴以独特风格而驰名,籽大,色红,味甜,落地不沾尘土,籽软无渣,食之甜汁欲滴,且具有健胃、帮助消化功能和治坏血病、防癌及补血功能。1984年,河南省石榴资源调查协作组推荐的8个优良品种,河阴石榴有4个,铜皮石榴含糖12.84%,软渣石榴出汁率91.2%,大红甜石榴百粒重42.4克,均为各品种之冠。1987-1989年在河南省农牧厅组织进行“石榴栽培技术研究”获奖。

五. 湖南省 郴州市 苏仙区 栖凤渡鱼粉

栖凤渡鱼粉是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的特色小吃。一说起栖凤渡鱼粉,只要是郴州人,应该都会下意识咂一下嘴巴,咽咽口水,于是,一股浓烈的鱼香和着辛辣味便回味在你嘴里了。

栖凤渡鱼粉的发源地在苏仙区栖凤渡这个古镇。传说栖凤渡与三国名士庞统有一段渊源。庞统起初并不被刘备重用,只得个耒阳县令的小职。一次,他投宿栖河古渡小镇,因心事重重,食欲不振,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起床已是响午时分,顿觉饥肠肚饿,而店家早已卖完了吃食。恰巧一名渔翁打鱼回来经过此店,店家便急中生智,买了一条河涟鱼,立刻杀了熬成鱼汤,加入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调入当地豆膏、茶油等佐料,用家里过节备用的干切粉做成一碗鱼粉。庞统食后汗流满面、胃口大开、酣畅淋漓,顿时觉得精神抖擞,大声赞道:“此乡野之味,亦可登大雅之堂!快哉!快哉!”到了耒阳,他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庞统号凤雏,为纪念他,后人把庞统夜宿的古渡称为栖凤渡,而那碗激励其心志的鱼粉称为“栖凤渡鱼粉”,这便是栖凤渡鱼粉的由来。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许多栖凤渡人到郴州卖鱼粉干起了个体户,栖凤渡鱼粉在郴州,在许多县市,都有了不小的名气。

一、栖凤渡粉的做法

似乎在很久以前每年邻近年末,栖凤渡居民一般会开始筹备做一些切粉,已备家中来客招待之用。后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栖凤渡人在只有在喜事来临或者亲朋聚会时会做切粉招待宾客。随着机器制作米粉的推广渐渐的大家都习惯在街上买米粉吃,于是正宗的栖凤渡粉制作工艺和一些器具被遗忘在旮旯角上。

正宗栖凤渡鱼粉的粉,不是街上那种湿湿的切粉,更不是机器做的榨粉,而是纯手工制作的一种干切粉,一般都会成团的收藏。吃的时候拿出来用温水浸泡,然后沸水煮软,且久煮不烂绝不浑水。

制作方法:

1、用石磨磨成米浆,为保证韧性一般在米里面会掺一些糯米,这个比例则需要经验,糯米多了过软,没有什么嚼劲,少了则容易煮断,韧性不够;

2、将磨好的米浆,用勺舀起倒进有折边的原型或者方形的铁皮上,轻轻晃动使其均匀平铺,然后放进蒸笼蒸熟;(我见的是用原型的)

3、将蒸熟的米粉,折叠起来用刀切成细条状,并用手分均匀(一般一个人一餐的量为一份)用手将切好的米粉弄成圆圆的一团,象征着团团圆圆。在石板或者簸箕上晾干后就可以收藏起来,一杯来客之用;

4、一些人家还会用薄竹片将蒸熟的米粉皮沿着一边轻轻挑起,然后摊在竹竿上晾干,整块的晒干。这样就成了一种零食——摊皮,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着灶炉,拿上几块摊皮放在火上烤着吃又香又脆,不过很容易上火,可这些对物质相对缺乏的年代来说倒也是一种美味。

二、栖凤渡鱼粉鱼汤的做法

栖凤渡鱼粉的鱼汤很有讲究,就是鱼要栖河里的活鲢鱼,且需要用上马田的豆油(深棕色、膏状的)和本地的土茶油。

制作方法:将鲜活的栖河鲤鱼去鳃斩短,然后将生姜、红辣椒、豆油等调料(考虑部分作料特殊,暂且保密)一起入锅大火烧然后小火慢煲,最后加入盐、味精、生茶油、葱段。

米粉煮好淋上鱼汤,一碗香喷喷的栖凤渡鱼粉就诞生了。

遗憾的是,现在就是回到老家也难得吃上一碗正宗的鱼粉,那时候最怀念的是吃上一碗外婆或者奶奶煮的鱼粉,据说外婆家在解放前栖凤渡火车站一直开粉店,现在这些只能留在记忆中。偶而去街上吃上一晚鱼粉,却再也吃不出那醇醇的香,也感受不到那浓浓的情。

其实栖凤渡除了鱼粉,四井粑子(米豆腐)、肉粑子都是乡中待客的佳肴。

2012年10月18日,60余家栖凤渡鱼粉经营者齐聚苏仙区栖凤渡镇,参加栖凤渡鱼粉协会成立大会,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处级干部贺国平出席。为如何制作正宗栖凤渡鱼粉,如何保护栖凤渡鱼粉品牌,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作为郴州人耳熟能详的美食,栖凤渡鱼粉滋养了代代郴州人的味蕾。而今市场上经营的栖凤渡鱼粉,口味质量参差不齐,栖凤渡鱼粉协会将统一注册商标,制定产业标准,建设特色美食街,规范经营市场,将“栖凤渡鱼粉”这一老字号品牌做大做强,让更多人能品尝到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

六.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木鱼渡僧

主料:茄子,面粉,小苏打,冬笋,黄花菜,台蘑,胡萝卜盐,姜,花椒盐,香油,食用油,淀粉

制作:

1. 将茄子洗净切成“双飞”片(一刀不切断,一刀切断);

2. 将胡萝卜、冬笋、黄花菜、台蘑、姜洗净切成末,放入器皿中加入盐、香油拌匀成馅,再将馅放入茄子夹内待用;

3. 用面粉、淀粉、小苏打倒入水中调成面糊,茄子夹逐个蘸上面糊;

4. 坐锅点火倒油,油至四成热时,将茄子夹逐个放入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摆入盘中,蘸花椒盐食用。

七. 广西 南宁 上林县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

制作渡河公是流传在广西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民俗。渡河公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发展过程中无脸黑头的渡河公被制作人加上了憨态可掬的笑,精巧的辫子,使“渡河公”有些阴黑的形象立刻变得灵动可爱起来。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装束,小布人的怀中抱着一个金黄色的南瓜。“渡河公”的制作为全手工制作,面料多为布料,“南瓜”用风干的艾草,白芷,苍术等多种中草药填充,所以闻到“渡渡河公”里香艾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能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做好的“渡河公”可以用红或黄丝线悬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垂至小孩的肚脐部位,可保护孩童安康。人们制作“渡河公”,以此寄托思念祖先、普度生灵、保佑平安、免除灾难的心愿,祈祷未来风调雨顺、富足安康。

随着“渡河公”风俗的越传越远,现在每年来观看“渡河公”活动的人也是水涨船高。而“渡河公”形象也愈来愈深入人心。特别是这几年来,随着制作人们经常外展示,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中也常常见到“渡河公”的身影。2007年民歌节黄美等十多个传统手工艺人赴广西南宁向各地来宾展示了精致的“渡河公”产品,同时对外介绍了三里“渡河公”的民间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渡河公”这一独特的民间风俗。2008年钟蔚蓉等手工艺制作人在广西电视台手拉手活动为参加人员送“渡河公”纪念,使得“渡河公”名声更盛。在新一代的制作人当中,石冬冬等在制作工艺上里料加入丝棉。使制作出来的“渡河公”外观更为饱满、漂亮,深得人心。“渡河公”的外型也从原来单一的形象变得更富有多样性、观赏性。从无脸到可爱的笑脸;从无辫到精巧的辫子;从一人抱南瓜到双人、四人抱南瓜的改变;从拇指头大小到足球般大小的“渡河公”。“渡河公”的作用已经从当初简单的纪念产品再解放出来,变成车子内饰、结婚生子礼品、健康保健、游游纪念等等。在“渡河公”制作中加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之后,“渡河公”成为人见人爱的旅游产品的同时还远销海外。“渡河公”现已列入南宁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信息来源:上林旅游网

八. 安徽省 池州 贵池 深渡包袱

深渡包袱是徽州风味小吃名品。深渡是池州市的一个古渡口,由浙江方向出入的客商大多经此渡口。 明清时行商多背包袱,每每离家时要背上包袱,返家后要卸下包袱,深渡的饮食摊主遂仿其形,创制出一种在混沌皮上放上馅,卷包成如商人背负的包袱形状的小吃。这种小吃因为保持了徽州原汁原味的烹饪技术,吃起来特别鲜嫩、香美,深受客商的青睐。

九. 湖南省 郴州市 北湖区 栖枫渡鱼粉

是湖南郴州的招牌粉,汤是用鲜活鲢鱼熬制而成,味鲜而极有营养,很多住在郴州市的一些人特意从市里面开车带上一家大小到栖枫渡来吃鱼粉。哦,忘了先跟大家说栖枫渡是郴州的一个小镇的名字,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和广东韶关交界。正宗的鱼粉是用纯手工制作的米粉做出来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