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成都 兔子 特产 四川特产必买清单兔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成都 兔子 特产 四川特产必买清单兔子更新时间:2023-09-02 17:24:51

一. 四川省 成都 金堂 蛋烘糕

蛋烘糕是金堂县名小吃之一,其实他的制作过程很好看,圆形的黑平锅,很小的那种,把鸡蛋和面粉揉在一起,倒进锅里,在火上烤,里面放白糖和芝麻,要不了几分钟就好了,省时便捷便宜,路边上有很多卖的,1元钱一个,就像北京的煎饼一样普遍,而且路边的蛋烘糕里面可以放任何东西,有咸的有甜的,可以放榨菜,放果酱。

成都名小吃中,蛋烘糕是其中佼佼者,营养丰富,老少咸宜。 制作流程: 1、制糕坯液。将面粉倒入陶盆内。红糖用开水化成汁,滤去杂质,倒入面粉中。蛋液倒糖水中,勿粘干面粉。用木棒搅拌均匀,再加苏打(先用水调过),继续搅拌成面糊状,静置。 烘糕

2、制馅。去掉金钩的杂质和虾皮,用绍洒浸渍。猪肉剁细,用水豆粉上浆。猪板油在锅中熬出油,去油渣,将猪肉倒入锅中炒,放酱油续炒后,放金钩炒转,起锅前放味精。 3、包馅烘烤。特制的直径约12厘米、高约2厘米、有益的小圆铜锅,置小烤炉上。用油刷蘸熟菜油少许涂铜锅内,舀50克糕坯液入锅中,桰:炉烘烤约30秒钟,即将馅舀进糕的面上,盖好盖,再烘烤30余秒钟即熟。取下,将糕对折成半圆形即可。

二. 四川省 成都 简阳 牌坊面

牌坊面是简阳市王成均的家传小吃,因最初摆摊于该县王庙石牌坊下出售而得名。制作方法是把猪肉洗净,切成绿豆大的粒。将鲜菜的沸水中焯一下,晾凉。豆瓣剁细。鲫鱼处理后连同鸡骨、猪骨、虾米下锅,加适量清水熬成鲜汤。然后捞出骨头后备用。炒锅置旺火上,下入菜籽油,放入肉粒炒散后加入姜末、川盐、辣豆瓣,炒出香味后,再加入鲜汤、胡椒粉做成面臊子。把酱油、辣椒油、葱花放入碗内。把沸水锅置晒火上,下入面条煮熟,捞入碗内,再加入适量鲜菜,浇上臊子,淋芝麻油后就成了面条滑爽利口,臊子酥香油润,猪、鸡、鱼各味兼备的牌坊面。( 简阳)

三.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新都泡菜

新都泡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定品质

新都泡菜以“不变形、不过酸、不走籽、不喝风、不过咸”,品种丰富,色、香、味、形、器俱佳,素以脆嫩芳香、风味独特而闻名于天下。“

四. 四川省 成都 金牛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又称宫爆鸡丁,川菜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由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所创,丁宝桢是贵州省织金县牛场镇人。他小时不慎落水,巧被桥边一户人家救起,后来他为官后记起此事,遂前去感谢,那户人家就做了这道菜招待,他吃后觉得味道很好,就加以推广,这就是这道菜的真实来历(织金县志有相关的记载)。

其它的三种传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及类似菜肴,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由于他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到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用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五. 四川省 成都 温江 温江酱油

温江酱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光绪年间,由郑全盛开办的“全盛号”酱园所创。产品具有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开胃健身的特点。抗日战争时期,经入川的外省人士食用后广为介绍而名传四方。1985年“温泉牌”精酿温江酱油产量达29.56万斤。独具一格的“温泉牌”窝油,又名“温江白酱油”,系选用上等黄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天然发酵,日晒夜露5至8个月后,制成酱胚,装入木桶内,成熟酱胚遇冷回润产生的汁液,顺缝滴入窝内,故称窝油或滴窝油。酿造工艺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具有质浓色鲜,芳香味醇,久储不变质的特色,并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糖份和B种维生素等17种营养成份,是面食和烹调的优质佐料,畅销省内各县、市。

温江酱油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政府关于温江酱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图的报告》,温府发〔2013〕69号

成都市温江区农产品加工业协会技术规范:Q/WLJ001-2013《温江酱油生产技术规范》

六.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老腊肉

产于山区的苟家、万家、三郎、街子等乡镇,由山民们传统手工腌制而成。因为高山气候的关系,一年四季都可腌制,且经年不腐。原料取次于吃纯粮的猪肉,制作时不用烟熏,只任山风吹。腌制出的腊肉不仅保持了鲜肉的丰富营养,而且瘦肉质感爽口、喷香化渣;肥肉晶亮透明、香醇甜脆,入吃不腻,回味绵长。到九龙沟、凤栖山、鸡冠山旅游,老腊肉是不可放弃的一道好菜,兴致之至,还可买几块回家让亲朋分享。( 崇州)

七. 四川省 成都 成华 锅盔

锅盔 分黑面、白面两种。黑面锅盔是用麸头子特重的面粉打制而成的,由于粗粝,它的块头要比普通锅盔大得多,有的黑面中还掺有一点辣豆瓣酱和盐、菜等。白面锅盔是用优质面粉打成的,常见品种有葱锅盔、酥锅盔、旋子锅盔、酒米豆沙锅盔、包糖、混糖锅盔等。由于当地人喜食锅盔,故白面锅盔的花样形形色色,脍炙人口。( 成都)

八. 四川省 内江 资中县 资中兔子面

资中兔子面,是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的著名特色小吃,该品又叫兔儿面,具有面条筋到爽口、兔肉满口留香,肉臊耙而不烂,红白绿相间,色香味俱全,令人流连忘返。

川面之资中兔子面又叫兔儿面,是资中最有名气的面条,是资中,现在除了资中周边地区有部分卖兔子面的店,其他地区目前没有。8Jj

资中兔子面以骨头汤做的底,再配上各色特配的作料,有豆油,醋,花椒粉,熟油辣子,芝麻,姜汁,葱,蒜韭菜等等,几片菜叶衬托着劲道的细面条,上面再加上特制的兔子绍子,就形成了资中特有的兔子面。8Jj

九. 四川省 成都 锦江 三合泥

三合泥著名小吃,流行于川西广大地区,其特点为酥香油润、味甜不腻、滋糯爽口、营养丰富,配以“红白菜”佐食,别具风格
制法:糯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细粉,入沸水中搅熟,成为糊状坯料。铜锅内放化猪油,烧热后放入三合泥坯料(根据顾客多少三、五份不等,但最多不超过十份)、芝麻、花生仁粒、核桃仁粒,用小火炒至酥香,加白糖及各种蜜饯粒炒均起锅
三合泥因用了三种主料,成品为泥状,故名三合泥。此品在五十余年前由成都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店经营,故成都人又称“古月胡三合泥”。 三合泥现今在成都经营者众多,但以古月胡甜食店和雪园甜食店制作的为佳。( 成都)

十.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大邑白果

大邑白果是大邑县的药材产品之一。具有益肺气、治咳喘、止带虫、缩小便、平皴皱、护血管、增加血流量等食疗作用和医用效果。

简介 大邑白果大邑白果,位于四川省中西部,成都平原西缘大邑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白果又称银杏、公孙树子。个如杏核大小色洁白如玉,其味甘、苦、涩,过食易引起腹泄。

形态特征 大邑白果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树干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或螺旋状散生于长枝,扇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上缘浅波状,先端中间2浅裂或深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脉叉状分歧;叶柄长2.5~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或苞腋,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仅1个胚珠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厘米,淡黄色,被白粉状蜡质;外种皮肉质,有白粉,有臭气,熟时橙黄色;内种皮灰白色,骨质,两侧有棱边;胚乳丰富,子叶2。花期4~5月。果期7~10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本植物的根或根皮(白果根)、树皮(白果树皮)、叶(白果叶)亦供药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