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土特产 内江市资中县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土特产 内江市资中县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3-12-20 07:04:31

一. 四川省 内江市 威远县 威远复立雪芽

威远复立雪芽为高山云雾茶系列之一,由威远县茶叶公司生产的绿色健康食品,系采用高山无公害茶园早春优质独芽,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挺秀翠绿、香气浓郁持久、汤色淡绿清流、滋味鲜醇味甘、叶底嫩绿明亮。长饮此茶能起到清心、解渴,助消化、利尿,调节人体机能、消炎、抗衰老、降血脂、抗癌、抗辐射等作用。复立雪芽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和认可的知名品牌。二OOO年荣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并列入全国十三大名茶之一。

二. 四川省 内江市 威远县 白萝卜

白萝卜

白萝卜素以其消食除腻的保健功能为世人所喜爱。威远县镇西镇盛产白萝卜,以其个大质白、肉嫩化渣而闻名。

三. 四川省 内江 威远县 威远无花果

威远无花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远无花果是四川内江威远县的。

没有鲜艳的花朵,没有诱人的香气,只有甜蜜的果子,据《本草纲目》记载,无花果味甘、性平、无毒、治喉疾、主开胃、止泻疾、治五痣,有“千年仙果”和“21世纪健康守护神”之称。

这小小的无花果形成的产业,是内江市威远县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该县产村相融、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在该县新店镇、界牌镇等地,均分布有无花果基地。

中国经济林协会在收到威远县申报中国无花果之乡的申报材料后,积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并经过认真的评议和公开透明的公示后,认为威远县无花果产业发展现状符合中国经济林之乡的有关规定,特命名威远县为“中国无花果之乡”。

据了解,无花果产业是威远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目前,无花果种植规模已达1.72万亩,今年还将新发展无花果1万亩,力争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产量突破5万吨、年产值实现2亿元,带动1万户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威远的无花果已实现产、加、销一条龙发展。金四方果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威远县无花果产业的“龙头”,专业从事无花果的种植、加工、销售,开发出了无花果果脯、花粉茶、炖品、果酒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威远无花果

四川省威远县以向义镇为核心,覆盖新店、严陵、界牌、镇西、高石、龙会、铺子湾、东联、靖和、山王、小河、连界、两河、越溪、碗厂、观英滩、黄荆沟、庆卫、新场等20个镇

《威远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威远无花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建议的函》,威府函〔2015〕22号

四川省(区域)地方标准:DB511024/T1-2014《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远无花果生产技术规程》

四. 四川省 内江市 市中区 内江牛肉面

内江牛肉面,是四川省内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据说是张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面食小吃之一,张大千讲究烧馅、用料、调味,此道小吃面条细滑、牛肉香、麻辣味浓。

内江牛肉面是四川众多面食之一,也是著名画家、美食家张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面食小吃之一,张大千讲究烧馅、用料、调味。此道小吃面条细滑、牛肉香、麻辣味浓,内江牛肉面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誉。XkP

内江牛肉面好吃的原因:XkP

一是:面含碱且很柔和(和其他地区的面区别很大,内江的是细碱面)。XkP

二是:辣椒油(当地叫熟油海椒)炼的好(当然不同的店家也有好坏)。实际上炼辣椒油中并没有加什么,主要是油温的控制,和油的选择。XkP

三是:牛肉炖的好,这个也是关键之一。XkP

五. 四川省 内江市 东兴区 永福生姜

永福生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东兴区永福乡是内江市著名的生姜之乡,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清流河贯穿全境,一年四季阳光充足,气候温和,主要地形为浅丘,土壤多为紫色土,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如此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肥沃优质的土壤为永福生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据《内江县志》记载,永福乡自民国以来就有种植生姜的传统,且颇负盛名,被列为全县之特有蔬菜。上世纪60年代,当时清流河及其支流溪沟两岸的生产队,都设立了一个蔬菜组,由种姜经验丰富的姜农组成,选择土质肥沃的沙壤土轮种食用姜,选择下排泥脚深的大泥土轮作种姜。后来,经过姜农的不断创新实践,种姜地域从溪河谷和平坝逐步扩大到稻田。

地域范围

永福生姜产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兴区所辖行政区域的东北部,包括永福乡、杨家镇、苏家乡、石子镇、大治乡、高梁镇、白合镇、双桥乡、新店乡、太安乡、田家镇、柳桥乡等12个乡镇,173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6′22″-105°20′11″,北纬29°36′42″-29°50′34″,保护面积7万亩,年产量17.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永福生姜色泽嫩白无异斑,姜茎细长、分枝多,主茎长20-30cm,宽2cm左右,单株鲜重0.5kg以上。肉质细嫩,纤维少,风味浓香适口,商品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永福生姜粗纤维含量极低(≤0.9%),维生素C≥2.5mg/100g,最高可达7.6mg/100g,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3)安全要求:永福生姜严格按照《四川省内江市永福生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并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六.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盐煎肉

“盐煎肉”是川菜家常风味菜肴的代表作,与回锅肉共称为姐妹菜。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成菜颜色深红-,干香酥嫩,味道鲜美,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此菜在四川家喻户晓,是下酒佐餐的佳肴。

做法

做法一

菜谱配料:猪后腿肉50克,青蒜150克,郫县豆瓣40克,甜酱10克,化猪油75克,酱油10克,料酒15克。 盐煎肉

制作方法:1.将肥瘦相连的肉去皮,切成5厘米长、2.5厘米宽的
薄片,清蒜择洗干净,切盛3厘米长的节;2.锅内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肉片,煸炒至刚熟,烹料酒,下豆瓣酱、豆豉,炒出红色,加酱油、甜酱、青蒜炒匀,青蒜熟时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烹调技巧:1.豆瓣要炒出红色,肉味才香辣;2.青蒜下锅不宜久炒,要快速起锅,方能保持翠绿色,如无青蒜,可用大葱代替。
菜品特点:色泽红润,滋味浓香,咸鲜中带辣,质地酥软适口。

做法二

菜谱配料:猪腿肉250克,郫县豆瓣20克,青蒜苗50克,永川豆鼓15克,糖盐1克,酱油10克,油75克。 盐煎肉

制作方法:1.青蒜苗去蒂和老叶后洗净,切成短于3厘米长的节,郫县豆瓣剁细,猪肉去皮切成长约5厘米、宽3.5厘米、厚0.15厘米的片;2.炒锅炙好置旺火上,放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肉片略炒后,加入精盐反复炒至出油,放入豆瓣炒至香气已出,油呈红色,再放入豆鼓,酱油,青蒜苗炒断生,待香气四溢时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烹调技巧:1.炒肉时先用旺火,后用中火炒至表面略带干香滋润即可;2.原料需选择肥瘦相连的部位;3.蒜苗不宜久炒,以断生出香为好。
菜品特点:咸鲜微辣,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做法三

菜谱配料:素肉初坯450克,郫县豆瓣20克,菜油120克,盐2克,鲜红椒10克,味精2克,青蒜苗40克, 盐煎肉

老姜5克,永川豆豉3克,大蒜5克。制作方法:1.素肉做法:爪类(冬瓜、瓠瓜)500克,米粉6克,鸡蛋2个,面粉10克,豆粉10克,食油150克,盐适量。瓜类削去皮,除去瓤,入蒸笼蒸至成熟,取出晾于水气,用刀切成 6.5 厘米的长方块。将鸡蛋打入碗内,加米粉、面粉、豆粉、适量的盐和水,调匀呈糊状,然后涂敷在整个长方块瓜类上,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炸至金黄色即成猪肉;2.素肉初坯切成长10厘米、宽5厘米、厚0.3厘米的片,蒜苗切成寸节,鲜红椒切菱形片,姜蒜切成指甲片;3.炒锅上火烧热,炙好,放油120克,下郫县豆瓣,煸出香味,加入永川豆豉、盐、糖、姜蒜片、素肉片、味精等,翻炒入味,起锅装盘,盐煎肉即成。
温馨提示:此素肉还可作回锅肉、杂烩。若将瓜类切成片,可炸制成门板酥,制作攒丝杂烩。
菜品特点: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颜色深红,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做法四

菜谱配料:猪后腿三刀肉200克,青蒜(或青椒、蒜台)7克,大油65克,酱油、面酱、豆豉、料酒各15克, 盐煎肉

豆瓣酱15克,盐2克,白糖5克,葱25克,味精3克。制作方法:1.将带皮肉切成宽3厘米、长4厘米的薄片,青蒜切成3厘米长的段,葱切成马耳状;2.炒勺烧热注油,油热后下入肉煸炒,待断生时(勿过火)下豆瓣酱、面酱、盐、豆豉炒出味后再下青蒜,并将酱油、白糖、味精、料酒、葱下入后,翻炒几下,盐煎肉便成。

做法五

菜谱配料
素肉初坯..450克 郫县豆瓣...20克
菜油....120克 盐......2克
鲜红椒....10克 味精.....2克
青蒜苗....40克 老姜.....5克
永川豆豉...3克 大蒜.....5克
〔烹制方法〕
1.素肉初坯切成长 10厘米、宽 5厘米、厚 0.3厘米的片。蒜苗切成寸节。鲜红椒切菱形片。姜蒜切成指甲片。
2.炒锅上火烧热,炙好,放油 120克,下郫县豆瓣,煸出香味,加入永川豆豉

特写(20张)、盐、糖、姜蒜片、素肉片、味精等,翻炒入味,起锅装盘即成。
〔工艺关键〕
1.素肉制法:爪类(冬瓜、瓠瓜)500克,米粉 6克,鸡蛋 2个,面粉10克,豆粉 10克,食油 150克,盐适量。瓜类削去皮,除去瓤,入蒸笼蒸至成熟,取出晾于水气,用刀切成 6.5厘米的长方块。将鸡蛋打入碗内,加米粉、面粉、豆粉、适量的盐和水,调匀呈糊状,然后涂敷在整个长方块瓜类上,下油锅(油温掌握在七成热)炸至金黄色即成猪肉。
2.此素肉还可作回锅肉、杂烩。若将瓜类切成片,可炸制成门板酥,制作攒丝杂烩。
〔风味特点〕
“盐煎肉”是川菜家常风味菜肴的代表作,与回锅肉共称为姐妹菜。本品以瓜类制素肉用盐煎肉的烹制方法加工而成,成菜肉片鲜嫩,色泽美观,咸辣适口。

七. 甘肃省 兰州 榆中县 西瓜

兰州的西瓜,更是品种繁多,种植历史至少在300年以上,兰州西瓜分为“上河瓜”和“旱砂瓜”两类。 “上河瓜”主要分布在西固区沿黄河一带, “旱砂瓜”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旱砂田里。 兰州西瓜品种多,演变快,目前共有30多个品种。种植范围最广的是P2西瓜,具有产量高、抗逆力强、生产旺盛、质好、个大、味甜、汁多、肉细、籽少、瓤沙、爽口等特点,平均含糖量在10~11%,早熟,生育期短,7月上旬就能上市。白花皮西瓜,产量高,成熟期短,瓜皮薄,含糖量高,籽少,是兰州市目前发展较快,上市早,经济效益好的瓜种。中熟瓜中育1号,瓜皮呈绿色,果实呈圆形,平均重4~5公斤,皮薄而脆,瓜瓤鲜红,肉质细,纤维少,多汁,味甜,含糖量一般占10%以上。晚熟品种以74—5—1为代表,以个头大,糖分高赢得消费者好评,其特点是耐贮存,是兰州西瓜品种中最耐贮存、最适宜运销的一个品种。( 兰州)

八.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加牙地毯

湟中是汉、藏、回聚居的地方,因而藏毯是各民族都爱用的。
   湟中的加牙藏毯闻名于河湟有一二百年了
加牙地毯,着实叫人珍爱。这些地毯,大的可铺满数间客厅。小的只是一片坐垫,一般常见的地毯是条形的,铺在床上,睡一人刚好,这些地毯用纯羊毛绒纺织而成,用手去摸毛茸茸的,结实得可以用几辈子。地毯上面是质朴而绚丽的画面,有山、有树、有云、有海,使人不得不为地毯匠人的手艺而惊叹。
地毯何以出自加牙,还有许多故事。加牙是原马场藏族乡一个小村,据说嘉雅活佛一世格桑欧珠就生于这个村,那时这个村不叫加牙,而叫孤山庄,自从出了嘉雅活佛后才把这个村叫加牙,还把北起陈家滩,南至黑城的一片地域通称为加牙滩。
湟中县造毯艺术是从加牙开始的。清朝道光年间加牙村来了一名流浪汉,祖籍宁夏。人称"薜爷"这位"薜爷"被好客的加牙村人留住,竟一住不再回去,谁知这位"薜爷"自幼学得一手做地毯的好手艺,在加牙村带出了几名徒弟。"薜爷"去世了,地毯手艺却留在了加牙村。
本世纪20年代初,加牙村出现手工地毯作坊,一片片地毯走向村外,加牙地毯的名声也一天天大起来,30年代初,西宁出现了开办地毯专业的职业学校,青海军阀马步芳常派人来加牙村抓匠人去授课,生活待遇极差,还加上打骂,匠人们东躲西藏。解放后,青海办起西宁地毯一厂,加牙村的人们纷纷拥向厂内放开手脚大做地毯。
走进加牙村,家家户户织毯忙。织毯的多是村姑们。她们用灵巧的手将毛线一根根缠绕到事先持好的竖线上,然后用小裁刀割断。一块地毯,就这样一根线一根线地用手工编织而成。毛线是五彩的,村姑们按事先构思的图案编织,等地毯织完已经是一块有图案的艺术品了。这些地毯又用剪刀进行打磨,平整而美观。

九. 四川省 内江 市中区 极品溢香鸡

极品溢香鸡,是四川省内江市的著名特色小吃,其香鲜可口的特点,让人垂涎三尺,品尝溢香鸡的时候那“喳、喳”的声音,留于齿间香鲜的感觉、味感无法形诸于言语!

极品溢香鸡选用内江当地农家饲养的童子鸡制作,经漂洗治净,加秘制调料入笼蒸熟,取出晾干后入油锅浸炸,吃食过程中配以生菜或椒盐沾碟,适合旅途佐餐、平时零食。N7b

极品溢香鸡是四川省内江市一道有着浓厚民间风味的小吃,所用的鸡是经特殊方法饲养的,这种鸡肉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可以保证健康和卫生的标准。采用独特的手法秘制而成,在口感上产生了让人回味无尽的感受。N7b

其香鲜可口的特点,更是让人垂涎三尺,品尝溢香鸡的时候那“喳、喳”的声音,留于齿间香鲜的感觉、味感无法形诸于言语!味香浓郁,色泽微黄,皮脆肉嫩,骨肉鲜香,香而不腻,手撕食之更有大快朵颐之爽感。N7b

十. 青海省 西宁 湟中县 酥油花

湟中县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是以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色制成的油塑艺术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有奇花异草,有珍禽异兽,有山水图画。有小巧玲的亭台楼阁,有栩栩如生的佛像人物,千姿百态的大型历史和神话题材的油塑更属佳作。石榴、萍果、桃等盆景都水灵灵地像真的一样。酥油花的制作必须在冬季低温下进行,因而塔尔寺酥油花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塔尔寺灯节展出,届时来自西藏、内蒙古,四川等地的农牧民及海内外游人云集山之中,山上山下,寺宇周围,入山人海,为一睹晶莹剔透的酥油花。

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它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艺术精品。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并随着灯光的闪动;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群体千姿百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和藏王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内供奉。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学佛成功以后,在佛像头上献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身上献了“披肩”,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这就是酥油花的来历。塔尔寺是宗喀巴的诞生地,不久酥油花就传到这里,并在塔尔寺得到弘扬和发展,在明万历年间这种油塑技艺传到塔尔寺后,在当地艺人们长期精心研制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藏族信教群众有向寺院奉献酥油的习俗,一般仅供点佛灯和僧人食用。而每逢藏历年正月十五之前,他们将纯净的白酥油送到塔尔寺,寺中的僧艺们在其中揉进各色矿物染料制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后在寒冷的房间中搭架塑造。为防止制作中酥油因体温融化影响造型,他们不时将手塞进刺骨的雪水中降温。

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从唐朝的都城带到了西藏小昭寺。当她泪湿衣襟、抑制不住思念亲人的苦痛时,就来到佛祖的像前,焚香跪拜,遥寄情思。后来,金城公主进藏后,将佛祖的塑像转移到金碧辉煌的大昭寺供奉。这一年的正月十五,信徒们向佛祖敬献供品时,排来排去,六色供品中独缺鲜花。于是决定,以家家户户都有的酥油为原料,制作与鲜花并无二致的奶油花。

酥油花虽名曰“花”,但其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以佛祖神仙、菩萨金刚、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山林树木、花卉盆景组成各种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立体画面。它的造型特点和手法类似国外盛行的蜡像艺术,但不宜长期保存。酥油花艺术继承藏传佛教艺术的精、繁、巧的特点,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容纳极多的内容。大至一米到二米,小至十到二十毫米的人物走兽,个个精到,力求写实,而其姿态神韵力求传神达意。在画面布局上则继承佛教壁画中“异时同地”的处理方法,在同一画面中将一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