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昌县曾丽土特产店 广昌县魏源知味土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昌县曾丽土特产店 广昌县魏源知味土特产店更新时间:2024-01-19 12:39:11

一.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平昌青花椒

平昌青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昌青花椒

平昌青花椒栽植历史悠久,是平昌县传统特色产业。平昌县地处盆周丘陵地带,地形多以深丘地貌为主,山多但不高,坡地多,大面积坡地的土壤酸碱值、气候环境都适合花椒生长。目前,全县种植花椒20万亩,打造万亩花椒产业示范片5个,千亩产业示范村25个,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花椒品牌“平昌青花椒”。近年来,平昌县委、县政府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史机遇,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把花椒产业基地当作景点建,把花椒产业园区当景区建,把花椒作为全县扶贫攻坚、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林业,加速生态惠民,实现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现辖行政区域

《平昌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平昌青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通知》平昌府发〔2016〕14号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1900/T8-2016

《平昌青花椒种植技术规程》

二.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南昌枇杷

南昌县是每年盛产枇杷最大的县级市地区,现已广泛的推广到江西南昌、福建、上海、等地。枇杷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每100克含水90克,蛋白质1.l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7.2克,钙54毫克,磷28毫克,胡萝卜素 1.52毫克,维生素C16毫克。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A、果胶、鞣质等。

三. 辽宁省 葫芦岛市 建昌县 建昌核桃

建昌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昌县境内核桃种植已有百余年历史,由雷家店、黑山科一带逐步扩展到整个岭下地区。据《承德府志》、《凌源县志》载:凌南(今建昌县)盛产核桃,皮薄肉厚,购者云集。早在清朝末年,建昌县核桃就远近闻名,远销内蒙、绥远及关内数省。

“建昌核桃手扒皮”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燕山余脉松岭山脉由东南至西北贯穿全县,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岭上岭下两阶梯,土壤为石灰岩坡积土,呈弱碱性。发源、流经县境的河流有40多条,境内建有大、中、小水库31座,总蓄水量为1.74亿立方米。建昌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回温快;夏季多雨炎热;秋季少雨降温快;冬季寒冷少雪,空气干燥。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年平均气温8.2℃,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4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间2,915小时,是我国北方太阳总辐射量最高的地方。

建昌地处我国六大核桃产区之一的东部沿(近)海分地区,占县域面积一半的岭下15个乡镇,全年大于10℃以上的有效积温为3,600℃至3,750℃,平均无霜期161天。这里远离工业区,植被覆盖率接近100%,是建昌核桃的主产区。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孕育了建昌核桃的独特品质。建昌核桃耐寒、喜光,少有病虫害,一般3 — 5年结果,最多时每株核桃树可产果万余枚。建昌岭下的气候周期与核桃生长周期同步,充足的日照有利于核桃在生长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能,弱碱性土壤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和果实发育。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建昌核桃果实大小规整,壳面光洁,核桃的品质优点得到充分体现,主要生化和营养指标都超过了国家标准。

建昌核桃现有“辽宁”和“礼品”两个系列,主栽品种都经过了省部级鉴定。根据果皮的厚度又分为“纸皮核桃”和“薄皮核桃”两类:“纸皮核桃”皮薄如纸,指掐即开,因果实内隔膜退化,故掐开后果仁完整;“薄皮核桃”手捏即开,开后可取整个或半个果仁。因此,当地素有“建昌核桃手扒皮”之说。从1993年起,建昌核桃屡屡在国内外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展览会上摘金夺银,市场收购价已达每斤20至30元,供不应求。

统筹规划,建设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长期以来,建昌核桃一直处于少数农民分散种植、自产自销的状态。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只有雷家店乡等七个乡镇种植,1956年全县仅有核桃树5,700株,1958年不到7,000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大环境的推动下,建昌核桃产业的发展开始提速。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的指导下,该县雷家店乡的核桃栽植逐渐形成规模,到2009年,这个乡的优质核桃栽植面积已达到10,200亩,被专家誉为“东北核桃第一乡”。但这一年,全县核桃栽植总面积只有12,000亩,核桃总产量7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20万元。

建昌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62万人口中,85%以上是农业人口,农业经济是建昌全面发展的基础。以建昌核桃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虽久享盛誉,但就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的全局而言,特色农业经济仍未形成规模产业。建昌核桃“躲在深山人不识”,根本原因是产量太少,缺乏足够的市场影响力。进入本世纪后,建昌县全面启动建昌县特色农业建设工程。县委、县政府将核桃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优势产业,编制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这一方案获得省科技厅咨询论证专家组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在各项扶持政策的引领和核桃专业栽植户致富效果的启发下,建昌农民栽植核桃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并逐步从农户分散栽植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方向发展。截至2009年,全县已成立核桃专业合作社三个,核桃产业协会八个。

2009年11月,在对全县宜植土地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建昌县制定了2010年至2013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四年投资1.06亿、推广十万亩优质核桃栽植、实现4.95亿元产值的发展目标。根据规划,成立了以县长樊大成领衔的“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引进和推广先进栽植技术,引导和鼓励规模经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规划”的出台,为建昌核桃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规划中的16个乡镇的农户栽种核桃的热情空前高涨。规划出台的当年,占地260亩的“建昌县良种核桃繁育中心”同步建成,中心繁育的100万株优质核桃苗2011年春天即可交付栽植户。

2010年,“建昌核桃”地理标志已获得国家商标局核准,县工商局正在组织设计和制定建昌核桃地理标志标识、产品包装、检测标准及相关管理办法,确保核桃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先进科技成“建昌核桃”产业发展强劲动力

在建昌县核桃良种繁育中心的温室大棚中,记者看到,100万株优质核桃苗枝叶繁茂,绿油油的煞是喜人。中心主任梁正喜是当地的林业专家,从1999年开始从事核桃栽植研究。他告诉记者,这个中心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的试验基地,这里繁育的百万株核桃苗都经过反复筛选,是适宜建昌岭下地区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中心设有催醒室、恒温库、嫁接室,全部由中央空调进行恒温控制,总投资超过4,600万元。

县林业局下属的合作生产办公室招聘了三名农学院的毕业生,专司研究和推广核桃栽植技术。2010年5月,县科协、科技局、林业局在大屯镇核桃育苗基地举办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培训班,他们聘请大连经济林研究所核桃专家王仕海教授为十个乡的70多个核桃种植户授课。县科协同时出动科普大篷车,利用图板展示、播放光盘等形式,为专业农户讲解核桃栽培与管理技术,当地技术人员还讲授了核桃与中草药间作方法。在建昌,经常举办这样的培训。

县政府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科学栽植,精心管理。核桃栽植农户从良种繁育中心每领取一株核桃苗要交纳三元钱的保证金,如果当年的存活率达到95%,就退回一元钱,如果第二年的存活率达到85%,再退回一元,第三年的政策和第二年一样。如果第四年仍保持85%的存活率,政府对每株存活的核桃苗奖励一元。

2008年12月31日,雷家店乡核桃栽植户刘汉军打电话给乡党委书记,要给乡里的工作人员每人发100元钱的奖金。核桃树在生长期和结果期是可以和某些低杆儿作物间种的,但不适宜与高杆儿作物间种。这一年,刘汉军在核桃地里间种了玉米。乡领导半说服半强迫地让他铲掉了玉米,当时他极不服气。结果那一年他的核桃获得了大丰收,挣了两万多块钱。他想用发奖金的形式表示对乡政府的感谢,遭到拒绝后的第二天,正是2009年元旦,他定做了锦旗,买了香烟,送给了乡政府和乡林业站。不久,他又请来了建昌县电视台,执意要求把乡政府帮助他科学栽种核桃的事情拍成新闻。消息在电视台播出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好的

反响。

科学让建昌县的核桃栽植专业户尝到了甜头。今天,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已经在全县核桃主产区蔚然成风。

2010年,是建昌县实施《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的头一年,形势喜人。具有百年历史的建昌核桃,正在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

四. 江西省 抚州 广昌 广昌藕粉

广昌藕粉选用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太空白莲之藕为原料,采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重话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营养均衡,风味纯正,清心爽口,润滑细腻,老少皆宜,是一种理想的升级换代之休闲旅游雅食。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藕有清热,生津,活血,散瘀的功效。生藕性寒,熟藕性温,味甘。藕的营养丰富,含淀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鞣质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人体有滋补作用。莲藕含有丰富的丹宁酸,丹宁酸具有收敛性和收缩血管而能止血。莲藕的食物纤维能够刺激肠道,治疗便秘,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减少胆固醇和糖值,具有预防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作用。

五. 江西省 赣州 会昌县 会昌酱干

会昌酱干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酱干全称酱油豆干,江西会昌是有名的酱干之乡。会昌酱干富于悠远浓厚的文化底蕴,它在清代嘉庆年问,被官府指定为贡品,誉满京华。实际上,它的历史渊源还可上溯到“真龙天子”乾隆皇帝,盛世佳话,传为美谈。

历史上的乾隆皇帝曾经三下江南。一次他亲率几位近臣,微服私访,来到山城会昌,这位天子喜爱山水风光,也喜欢附庸风雅,随处赋诗填词。他看到会昌虽属僻地,却风光旖旎,野趣天然,于是游兴大发,一行人随意玩赏,竞走人驿道边上的一处深山。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但见山中一幢草屋,炊烟袅袅。此时众人肚中饥饿,便顾不得体面,闯入这户人家。这家主妇热情好客,虽不知来者身份,还是一边端水让众人洗脸,一边张罗做饭。近臣发话说:“我们饿了,快去办十二道菜来。”主妇含笑应允。转眼间,饭好菜香。桌上端放三大碗菜:一碗蒸蛋,一碗青菜拌豆腐,一碗酱干丝。乾隆皇帝一行人吃惯山珍海味,何曾见过这等山村小菜?皇帝指着蒸蛋问:“这道什么菜?”妇人回答:“滚冻。”滚烫而能“冻”结,有趣!天子颔首。妇人指着另两碗菜逐一介绍:这叫“白日青天”,那叫“龙须”。那位近臣却仍显摆,问:“妇人家,我吩咐你办十二道菜,为何才有三道,是不是怕我们没有银子?”主妇指着蒸蛋中的韭菜说:“韭菜加蛋,不就是十菜!”近臣哑然无对,天子龙心大悦,连称“甚妙”。饭毕,主妇不收银子,还特意送上一包酱干。乾隆皇帝龙颜一笑,吩咐近臣研墨铺纸,御笔挥写一首七绝回赠。

乾隆皇帝回京后,将酱干与太子和众妃分享。太子连称“佳品”,过口不忘。太子即皇位后,庙号嘉庆。嘉庆皇帝谈起会昌酱干,言辞中不乏赞语。抚台暗记心中,回赣后指令下属进贡。那时酱干尚无保鲜技术,抚台便沿江附设专递。可怜几多船夫日夜兼程,苦不堪言。由于山里人家不识字,终归把乾隆皇帝书写的墨宝弄丢了,所以成书稍后的《赣州府志》和《会昌县志》记载甚略。然而,民间传说却象酱干制作技艺一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近年来,会昌县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在产品的保鲜、营养方面不断创新,使这一当地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该县在资金、销售方面对酱干产业给予扶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使酱油豆干的生产企业达到20多家,年生产酱干2000多吨,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北京等30多个省市。

六. 江西省 南昌 南昌县 盐菜压肉

主 料:乡村土猪带皮五花肉、农家自制干盐菜;

制 作:五花肉切成块,红烧半熟至水干,把干盐菜放入,翻炒拌匀,食用前在锅里蒸热即可;

特 点: 肉质透明,肥而不腻,味香色美,经久不坏,是一般家庭的长备菜。

七. 福建省 南平 顺昌县 乌饭

乌饭就是五色糯米饭,每年“三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他们选好优质糯米,将糯米洗干净,然后染以从红蓝草、黄饭花、枫树叶、紫番藤提取的彩色汁液,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做成红、蓝、黄、紫四色,加上糯米的白色合成五色,艳丽多彩、清香四溢并有益于人体健康。杜甫曾为之写下“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之佳句。

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0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0,祈求0保佑五谷丰登。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

八. 四川省 巴中 平昌县 卤肉锅魁

卤肉锅魁,面食,特点:香味四溢,馅料爽口。烹制法:烤。该品为成都传统小吃,尤以老隍城传统锅魁店制品为佳,除卤肉锅魁外,还有鸡片锅魁、牛肉锅魁、蒸肉锅魁、肺片锅魁、素菜锅魁等数十品种。

卤肉锅魁是四川传统特色小吃,锅魁因在历史夺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卤肉锅魁形状若块,约三寸长,寸许宽,卷边滚圆,再把锅魁开一个小口,加做好了的卤肉,这样就是卤肉锅魁,当然还要加各种调料。不包馅的称空心锅魁,包馅的另有名称。锅魁饼面橙黄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加之包馅的不同,又各具风味,使人久食不厌。3h6

四川的锅魁有点类似北方的烧饼,四川人发明了夹肉、夹菜法,也有以糖作馅儿的,就是糖饼。四川人给它起了个特别的名字,所以显得不同。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吃肥肠粉就的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裏也很不错,味道交融。锅魁的制法较多,可以分为包酥、抓酥、空心、油旋子、包馅等。3h6

成都卤肉锅魁的制法:3h6

1、面粉加酵母、泡打粉、白糖、清水揉匀;3h6

2、把面团下剂包入油面,压扁粘芝麻;3h6

3、放平锅烙,翻面再烙,后放烤炉内;3h6

4、烤熟再用刀从中间剖开,取出油面;3h6

5、卤肉拌成麻辣味,用生菜包上,放入锅魁中即成。3h6

九. 甘肃省 陇南 宕昌县 宕昌党参

宕昌党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宕昌党参品质优良,与纹党相提并论,驰名中外。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874年)外销300余担。民国32年(公元1943年)总销量为500担,每担重360斤,共计18万斤。党参在全县各地均能生长,从1965年以后逐渐变为家种,80年代始大量种植。种植面积最多的有狮子、新寨、官亭、竹院、好梯、南阳等地。全县年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总产量50万斤。1984年获外经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年出口20-30万斤,创外汇30万美元。

药用功能党参品种多,其中纹党质量最优,根供药用,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主治因脾肺气虚所致的病症,可代人参补脾益肺,扶正祛邪。

宕昌县是党参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在6万亩左右,是宕昌五大主导药材之一,该县的官亭、狮子、竹院等乡镇主产多年生的纹党,好梯、南阳、韩院等乡镇主产当年采挖的白条党,均采用无公害化种植,品质优良,深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

宕昌党参

地域范围

宕昌党参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东部的西汉水上游的好梯河流域、良恭河流域以及良恭河流域与白龙江流域相接的高寒阴湿地带,东经104°36′—104°47′,北纬33°55′—34°02′,海拔1800—2400m,地形由东向西逐步走高,东临礼县沙金乡,南接武都区,西接临江乡毛羽山村,北至兴化乡磑子坝村。区域内有好梯、韩院、南阳、兴化、竹院、狮子、新寨、官亭、两河口9乡镇的109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225.2平方公里,种植党参面积5.6万亩,年产党参4.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主根形状多呈长圆柱形,近梢渐细,顶端有一膨大的根头,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俗称“狮子头”;根粗壮而分枝少,上部光滑或近光滑;主根肥大、肉质,鲜条白色,尾端断裂处有黑色胶状物质,干后外皮呈米黄色,头茎至分叉有环形横纹,侧根呈纵纹,断面髓部米黄色,质地紧密嚼之甘甜无渣。味甘,具特异香味。药用价值高。 2、内在品质指标 宕昌党参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锌≥20mg/kg、铁≥400mg/kg、钙≥2mg/kg、锰≥15mg/kg、磷≥2.5mg/kg,镁≥1.5 mg/kg。 3、安全要求 宕昌党参生产严格按照《NY5318-2006 无公害食品参类》要求执行,生产应按照《陇南市宕昌党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田间投入物,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禁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十. 安徽省 芜湖 繁昌县 芜湖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体形狭长扁平似刀。据《辞海》记载:“春夏集群溯河,分别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产卵,形成渔汛,产卵后又返归海中。”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道,通常是刀鱼鱼群出入的最佳地段。江阴地处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鱼群回游的“黄金水道”,拥有的河岸线长途上百里,又有相当规模的捕捞能力,所以,每年上市的刀鱼,其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雄居榜首。往往春节一过,渔船竞发,渔人的兜篓里就银白一片。旺季来临时,大街小巷,只要叫卖的人一招引,围者如堵,争相选购,称秤的、收钱的就会忙得不亦乐乎。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