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安徽特产猪鼻子 安徽特产贡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安徽特产猪鼻子 安徽特产贡品更新时间:2024-05-17 22:20:57

一. 云南省 普洱市 景东 云南景东彝族火烧猪

火烧猪是景东县彝族员拿手的一种地方民族名菜,据说这种烧烤烹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火烧猪吃起来,具有酥脆、清香可口的特点而一直流传下来。其做法是,将一头80斤左右的细骨头猪宰杀洗净后,去掉头脚和内脏、再往猪身上擦上盐、酒、花椒、大蒜等调料,然后用特制的铁叉穿住猪身,在栗炭火上翻烤,边烤边涂卤水、麻油,待整个猪身烤黄,皮脆肉酥时即成。吃的时候将火烧猪肉切成块状,配以酱油、酸醋、辣椒、葱、芫荽等调料,火烧猪肉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新鲜而味纯正,是彝族人民在喜庆或宴请贵客时才出手的一道佳肴。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湖川山地猪

湖川山地猪是一款优良的地方猪品种,因猪肉品质好,获得国际优良肉质标准,因屠宰率较高,脂肪多,皮薄而著称。是制作火腿和熏肉常见的猪种,适宜山区养殖。

因产于湖北省、四川省、湖南省、重庆市交界处,四川盆地东边所属的大巴山、巫山、大娄山、武当山、荆山及乌蒙山一带而得名。

历史调研

据对四川巫山县大溪乡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家猪左下颌骨和陶制猪头的考证,该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饲养家猪,至今约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1980年在湖北、四川、湖南三个省地方猪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经《中国猪品种志》编写组和有关省对资料的整理分析,鉴于湖北的鄂西黑猪、四川的盆周山地猪和与湖南西部接壤地区的猪种,所处生态条件类似、猪种主要特征特性较一致,历史上猪种间有一定的交往,将其归并,统一命名为湖川山地猪。2007年重庆市在猪种资源调查时,在该市合川县发现了合川黑猪,在潼南县发现了罗盘山猪,在丰都县发现了渠溪猪,经分析,这些猪种的生态条件和湖川山地猪类似,分布范围也在湖川山地猪范围之内,应是湖川山地猪中的几个类群。四川的丫杈猪是盆周山地猪中的一个类群。

湖川山地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据记载20世纪80年代时湖川山地猪分布于40多个县,主产区约有繁殖母猪20万头(不包括合川黑猪、罗盘山猪和渠溪猪)。近年来,由于该地区引入外国猪种,湖川山地猪的饲养量有所减少。原有的类群之间也较少发生猪种交流,某些类群的猪只有在交通较闭塞的山村中才能找到,数量也已不多。

湖川山地猪-地理分布

湖川山地猪(鄂西黑猪)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恩施、郧阳、宜昌地区;四川省的达县、宜宾地区,重庆市的万县、涪陵,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共40多个县。

品种特征

湖川山地猪头稍长,额部皱纹浅,背腰平直,腹大不拖地,臀部较倾斜,四肢结实,被毛黑色,部分猪的额部,肢端、尾部有白毛,0数5~6对

品种性能

湖川山地猪成年公猪体重128.35±3.66公斤,体长136.73±1.54厘米,胸围119.30±1.11厘米,体高70.32±0.91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94.04±0.98公斤,124.01±0.40厘米,106.65±0.29厘米,61.47±0.21厘米。母猪头胎产仔数8.69±0.18头,二胎产仔数10.27±0.18头,三胎及三胎以上产仔数11.33±0.13头,产活仔数11.39±0.28头。

三.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猪

监利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监利猪是湖北优良地方猪种,为我国华中类型代表品种之一,具有早熟易肥,肉嫩味鲜,适应性强、抗病力较强、母性好、耐粗饲、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在省内享有较高声誉。1956年全国猪种普查时,最先在监利新洲、堤头、朱河、尺八、上车等地发现,1959年统一命名为“监利猪”。监利猪以肉嫩味美而闻名,历史上有“监猪介贡”之说。据《监利县志》记载,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监利土猪曾作为贡品上解京都,故又称“贡猪”,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

品种特征

监利猪的躯干、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俗称“两头黑”猪。皮上黑白毛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上着生白毛,称“晕带”。额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由额心伸延至鼻梁,称“破头花”。多数尾尖有白毛。少数猪的躯干上有—两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头大小适中,鼻一般直长,鼻吻多为肉红色,称“肉嘴”,也有黑色的,称“铁嘴”;上下唇结合较好,称“鲫鱼嘴”,额多有皱纹;耳中等大而下垂;背腰微凹,腹大下垂,母猪0很少拖地,臀倾斜,后肢多卧系。

品种性能监利猪体型中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分别为130.18公斤、135.64厘米、73.96厘米、120.43厘米;母猪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分别为94.02公斤、122.67厘米、61.55厘米、107.35厘米。 监利猪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具有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外貌一致,适应性强,能大量利用青绿饲料,边长边肥,周转快,骨细,肉质嫩美,繁殖性能好以及“种小肥猪大“的特点,但也存在斜尻、卧系和瘦肉率不高的缺点

监利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监利猪主产于监利,位于东经112°35′— 113°19′、北纬29°26′—30°12′之间,共23个乡镇场。具体范围为: 南临长江,与湖南华容、岳阳交壤,包括大垸、红城、容城、上车、朱河、尺八、三洲、柘木、白螺等9个乡镇场;东跨洪湖,与洪湖市接壤,包括桥市、棋盘、汴河、福田、分盐、龚场、网市等7个乡镇;西接江陵,包括程集、汪桥2个乡镇;北依东荆河,与潜江、仙桃接壤,包括黄歇、荒湖、新沟、等3个乡镇;中部有毛市、周老2个乡镇。产区总面积13.72万公顷,存栏监利母猪(能繁)3000多头,年产监利猪及杂交一代育肥猪5万头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监利猪体格中等,躯干、四肢为白色,头、颈、臀为黑色,俗称“两头乌”;皮上黑白毛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上着生白毛,称“晕带”;额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多数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两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头大小适中,鼻一般直长,鼻为肉色,称“肉嘴”,也有黑色的称“铁嘴”;额多有皱纹,腰背微凹,腹大下垂。育肥猪饲养至180-240天出栏,屠宰体重75公斤以上。胴体肉脂分明,瘦肉鲜红,肥肉洁白,膘厚3-4厘米。 2、内存品质指标:监利猪肉色鲜红、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瘦肉率44.32%。每百克瘦肉中,蛋白质≥19.0%,实测20.2%;脂肪≤6.0%,实测3.1%,灰分≤1.5%,实测1.1%。富含各种氨基酸。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的规定。

四. 广西 百色 隆林 隆林猪

隆林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隆林猪为广西8个著名地方品种之一,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以德峨、蛇场、克长等为中心产区。隆林县位于广西的西北角,云贵高原的边缘,海拔600~1700米,境内高山纵横交错,坡陡谷深,分石山、土山或半泥山、半石山 区,耕地面积仅占7%,产区盛产玉米,其次为稻、麦(荞麦、小麦)、高粱、大豆、豌豆、南瓜、甘薯。饲料资源丰富,群众养猪多以青、粗料为主,搭配少量精料,煮熟稀喂,不喂“隔夜肴”,农户以饲养母猪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隆林猪体大、身长,头大小适中,嘴筒较大、微凹、口叉深,额有皱纹,横纹较深,突出如狮头状,颈略粗,胸较深而略窄,背腰平直,腹大不及地,臀稍斜,四肢强健有力,尾长过飞节,被毛粗,鬃毛3~5厘米,毛色有四种:一是“六白”猪,即额部有白色星状旋毛,四脚、尾端有白毛,其余全黑;二是全黑;三为棕色;四为花肚,以“六白”和“花肚’者居多。

肉类产品

广西

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品改站

隆林各族自治县所辖德峨、猪场、克长、蛇场、新州、介廷、岩茶、隆或、金钟山、革步、天生桥、者浪、桠杈、者保、平班、沙梨等16个乡镇。地理标志为东经104°47′~105°41′,北纬24°22′~24°59′

五.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韶关梅花猪

韶关梅花猪--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梅花猪是猪的一个种类。优良地方猪种,因原产乐昌市梅花镇,所以叫做梅花猪。具有适应性强、杂交效果好、快长、皮薄、肉嫩、味美等特点。种猪利用年限长、体型较小、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肉质好、肉味鲜美等,但也存在着生长速度较慢、瘦肉率低等不可忽视的缺点。

六. 广东省 惠州 惠阳区 炒猪大肠

炒猪大肠

炒猪大肠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客家特色美食。“炒猪大肠”又是一道苏东坡喜爱的客家菜,相传苏在贬滴途中经江西赣州(同属客家地区)初尝此菜时就被其独特的风味倾倒。寓惠后念念不忘此菜那特有的韵味,每饮必以炒大肠佐酒,百姓见其如此如痴如醉,常用炒大肠换取其墨宝,有的干脆就称此菜为“炒东坡”。

七. 西藏 林芝 巴宜区 林芝藏香猪

林芝藏香猪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西藏特有的一种古老畜种资源,主要原产地西藏林芝地区。藏香猪的品质上有"六个最",即: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西藏的传统民族美食。尤其是猪皮,口味Q弹,远易于一般生猪,藏香猪还是我国唯一的放牧型猪种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地带。

从小就在野地里奔跑的藏香猪,一般都是“喝泉水、吃山珍”长大的,肉质不是一般的好(所以也很贵呀!)。赶上1新年,吃到正宗藏香猪的几率大大增加,平时的话,很少能吃到正宗的呢。

八. 湖北省 咸宁市 通城县 通城猪

通城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城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城猪产区在湖北幕阜山低山丘陵地区,中心产区在通城县。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

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地理分布】

通城猪分布于崇阳、蒲圻、通山、咸宁、武昌、鄂城、大冶等县。

【品种特征】

通城猪猪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多稍凹,四肢较结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毛,称“晕带”,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称“破头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二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或“点花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顶,称“点头墨尾”。0数一般6~7对。

【品种性能】

通城猪成年公猪体重97.01±5.64公斤,体长122.45±2.10厘米,胸围107.30±2.17厘米,体高68.71±1.16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94.38±5.05公斤,120.00±0.35厘米,107.69±0.36厘米,60.96±0.18厘米。通城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通城猪

地域范围

通城猪产地范围为隽水镇、石南镇、北港镇、五里镇、马港镇、沙堆镇、关刀镇、麦市镇、塘湖镇、大坪乡、四庄乡等11个乡镇,167个行政村,4个国营林场。区域面积1140.7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径 113° 36′~ 114° 4′,北纬 29° 2′~ 29° 24′ 。区域范围内2010年通城县生猪出栏72.87万头,生猪存栏37.55万头,其中母猪存栏4.33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通城猪体格中等,皮毛色“黑头黑尾一颗星”,头颈和臀尾为黑色,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鼻吻浅红色,耳中等大,下垂;头型依头面长短和额部皱纹深浅有“万字头”和“一字头”之分;颈长短适中,背腰稍凹或平直,腹大下垂,06-8对,四肢结实。 2、内在品质指标:通城猪其肉质鲜嫩,肉色鲜红,风味独特。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8%~19.49%;总脂肪为9.23%~18.56%;胆固醇50.12mg/100g~57.35 mg/100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16.45%~18.2%。 3、产品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按照《产地环境评价标准》(NY/T5295—2004)、《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九.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花白猪

新兴花白猪因其头、背、耳、尾有大片黑、白分明的花斑而得名。早在明洪武年间(1369年),新兴县已开始饲养花白猪,后普及全县。据1948年《新兴县志》记载,“邑多花猪,鲜为白者,人多畜之,视为家庭副业,每年远销肇庆、广州等地,数达万余头。其肥美它处者殊不及,故其价亦昂。”

新兴花白猪的生长具有早熟、抗病力强、耐粗饲、产仔多、母性好、易育肥等特点,且猪肉皮薄、肉嫩、味美,是广东省地方优良品种之一。

十. 上海市 崇明 崇明沙乌头猪

崇明沙乌头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沙乌头猪是太湖流域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以产仔数多、繁殖力高而著称,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长江口的崇明岛,是我国猪种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方品种。沙乌头猪在崇明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早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崇明岛居民便开始饲养。经过长期的自然、社会选择,明清时期岛上已形成了独特的沙乌头猪品种,形成了具有体型紧凑、体质结实、行动灵活。头中等大,面长短适中、额部皱纹较浅、玉鼻。耳大下垂略短于嘴筒、耳根微硬。背腰平直或微凹,腹大下垂但不拖地、08对以上。毛色黑、腿部有皱褶,四脚有白毛 (俗称四白脚)等体型外貌特征,同时具有性成熟早(3~4月龄)、繁殖力高(初产13头,经产15头以上)、耐粗饲、泌乳力强、使用年限长等优良特性,而且尤以肉质鲜美、嫩而多汁等特点闻名于世,特别对低温、潮湿的海岛地理气候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上海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种猪之一。

本县当家母猪品种,体型中等,体格结实,具有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母性好,耐粗料,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

崇明沙乌头猪

所在地域:上海

申请人: 上海崇明县种畜场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位于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它东濒浩瀚东海,南与上海市宝山区、浦东新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西接滚滚长江,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公元1222年 (南宋嘉定十五年)在崇明岛设天赐盐场,隶通州;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设立崇明县。崇明崇明沙乌头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的崇明县,包括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岛陆域总面积为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岛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88平方公里,横沙岛56平方公里,崇明沙乌头猪生产规模48000头,年总产量8000吨。200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把崇明县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2005年,随着建设崇明为世界级现代化生态岛区总目标的确定,崇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