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汉中茶叶特产市集团购 汉中茶叶特产市集里都卖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汉中茶叶特产市集团购 汉中茶叶特产市集里都卖什么更新时间:2024-04-10 02:45:40

一. 陕西省 汉中 勉县 汉中炒青

采摘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鲜嫩芽为主要原料,利用先进的现代工艺精制而成。色泽绿润,香气鲜爽、浓郁,汤色翠绿明亮,叶片完整。常饮之可共给人体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糖、儿茶素等营养保健物质,清除体内垃圾。

汉中炒青

汉中市茶业协会

二. 广西 百色 靖西 靖西茶叶

茶叶在市内化峒、地州曾有些群众种植,因加工技术落后,交通不便,销路不大,解放前夕人工茶园已濒临灭迹,仅有少量散生。1981年县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新兴项目, 开始引种白毫茶和大叶青茶,直播试验300亩,获得成功,此后不断扩大。1988和1989年又在县城和同德、龙邦、地州等地建茶厂。市内茶叶品种有白毫茶、云大绿茶和红碎茶等3个产品, 其中红碎茶经自治区农牧渔业厅组织区茶科所、区外贸厅、区农垦系统、区土产公司等7个单位茶叶专家实地鉴定,具有浓度高,香气好等特点,内质总分达113分,比世界上最好的茶叶(肯尼亚茶) 的内质还多9分。产品销往区内外并供出口,已被正式列为全国30个优质茶基地和广西红碎茶出口基地之一。全市19个乡镇有17个乡镇种植,主产地为地州、同德、龙邦、安宁等乡。

三. 陕西省 汉中 汉台区 汉中盐菜

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风味餐食,就像汉中的盐菜,背后演绎着历史文化的碰撞,也蕴含着劳动人民克服自然环境的限制,而衍生出来的聪颖智慧。

味道:海纳百川食法多样

说起盐菜,几乎所有的汉中本土人都知道,那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咸而不涩,味道香浓,将蔬菜赋予了新的概念。这样一道简单的食品,却“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有常见的蔬菜制作的盐菜,如青菜、卷心菜,豇豆、洋芋、苦瓜、萝卜、青辣椒、豆角等;也有用山野菜制作的,如野生椿芽,鱼腥草、野葱。最为出名的算是香椿盐菜和鱼腥草盐菜了。

盐菜风味独特,南、北口感都能适宜,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吸纳南北风味,其口感近似川味,而淡于川味。盐菜是吃法也丰富多样,可即食,可用菜子油炒着吃,也可以用较肥的腊肉蒸,腊肉配着咸香的盐菜,味道好不奇妙。

文化:很重的移民文化

汉中盐菜的盛行和发扬,以南郑县的黄官盐菜最为著名。黄官镇居民先祖多为明代及清初的移民,加工盐菜为解决冬季菜食缺少之困难,那里的人们对饮食较为讲究,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南方人的生活习俗,几乎每个家里都自备有菜坛。黄官盐菜与黄官镇的地域密不可分,这里多浅山、河流,年降水量、空气湿度均大于周边区域,且水质极佳,因此造就了盐菜出现的前提,水资源丰富,自然植物也就茂盛繁多起来。

黄官的地域文化包含着很重的移民文化,这里的移民大多是从南方向北迁徙,生活需要新的适应性,为了解决冬季菜食问题,便开始对鲜菜在夏、秋季加工腌制,储存冬季食用。在当时,农家加工盐菜成为风尚,而且互相比看谁家的盐菜更香、更可口,在女儿出嫁时也要陪嫁盐菜。

做法:制作有长短之分

盐菜加工原理基本一致,不同的鲜菜加工程序不一样,配之作料也不一样,采用自然晒干,水分没了,但原汁与营养都还保留在盐菜里。加盐根据不同品种,分杀青、和腌制两次,既靠盐腌制保质,又要适当,不能太咸。

盐菜制作有长短之分,长盐菜不用刀切,保留蔬菜原样,如椿芽、青菜、豇豆用棕叶绑成小把,再用准备好的干荷叶包起来,入坛储存一个月后,开坛香味四溢,吃时滋味别样。

盐菜制作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清澈甘甜的清洗用水,二是要有老窖匠烧制的盐菜坛。菜坛的要求标准极严,不能透风,坛沿加水密封性好,坛内不能存水,以免变质。制作时,如遇雨天,可装入菜坛,待天晴后再掏出来晾晒。(转自华商报)

四.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茶叶

始兴传统茶叶原料多采自山上的野生茶,仅有刘张家山柑梓园有少量种植。1965年,县委县政府开始出资扶持农村发展茶叶生产。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始兴人对品茶有了更高的要求,始兴的茶叶生产有了质的飞跃,最为突出的是车八岭和八两红两个茶叶公司,从过去单一的绿茶而发展至多种品种的有机绿茶和红茶系列产品,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享誉韶关市内外。

五. 湖北省 黄冈市 英山 英山茶叶

英山茶叶以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清香宜人深受客户欢迎,早在唐代就是宫廷贡品。英山位于大别山主峰侧旁,海拨高,湿度大,气温适宜,家家户户古来就有种茶习惯。其主要产品有“英山银毫”、“羊角春”、“吉峰毛尖”、“长冲炒青”等。1987年湖北茶叶评比,9项名茶英山囊括5项。“吉峰毛尖”茶被评为部优产品。茶叶现已成为英山县主要商品之一。自1992年4月起,英山县将每年的农历谷雨定为茶叶节,以后年年举办。每年茶叶节,全国各地茶商蜂拥而来。1998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到了700万公斤以上。

六.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茶叶

名茶出高山。浙东地区山岭逶迤,溪流纵横,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指出:“越州、明州、台州均产茶”,且当“以越产者为上”。这说明浙东地区不但是产茶区,更出产名茶。据有关史料记载,越茶自宋代起即被列为贡品(慈溪产“雀舌”茶即被列为清代贡茶)。以后,越地所产之茶更进一步成为重要的出口物资,远销欧洲国家。慈溪现境大半属古越地,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南部地区,数十里四明余脉绵延不绝,有栲栳、狮子、九龙、白石尖等奇峰险岭,又有上林、梅溪、上岙、邵岙等众多湖泊水库错杂其间,地高气清,云蒸霞蔚,却雨水充沛,是天然的优良茶园。慈溪南部所产的诸多茶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南一带所出的珠茶,即通常所讲的龙南茶。龙南茶树大多生于半山腰间,谷雨前后开始采摘。制成后的茶叶一颗颗浑圆紧结,身重骨实,色泽绿润,白毫隐隐,沏上一杯,满室飘香,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正是“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碧玉珠走盘”。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培育,龙南茶的质量有新的提高。目前,慈溪全市龙南茶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所产茶叶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远销全国各地。( 慈溪)

七. 浙江省 台州 天台 车门湾茶叶

三州镇是一个以精制茶叶等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导的山区乡镇,按照县里“3255”板块布局,在原先只有零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均一亩茶”的发展目标,邀请县远教办提供技术扶持,建立了远教实践基地——三州乡生态茶叶示范园区。生态茶叶示范园区位于石岭片车门湾、岭头朱、三友等地,茶园面积共2200亩,山林12000亩,其中车门湾、三友以低产林改茶方式,岭头朱以退耕还林方式进行开发。

园区实行茶叶品种优化、生长环境生态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运作方式规范化的四项制度。乡里统一对区内道路、排溉系统、隔离带、茶种选择、栽种密度、苗期管理等作了具体设计和规划,其目标是最终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遥望是森林,近看是茶园”,鸟语花香、郁郁葱葱的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

八. 陕西省 汉中 留坝县 汉中天麻

汉中天麻,又称陕西天麻,它历史悠久,为陕西汉中一大名优。它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利川和吉林天麻,并列为全国六大著名天麻。我国最早 的药学专著、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中,就曾记载天麻“生陈仓川谷、雍州”。“陈仓、雍州”即今宝鸡市的凤县、太白、眉县和汉中地区的宁强、 勉县、留坝等县一带,历史上曾行销全国并有部分出口。汉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天麻生产基地,年收购量15万公斤左右,居全国之冠。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

天麻,古人说它是神药。“天麻天麻,天生之麻,神仙播种,凡人采挖”。因其茎色赤,直立似箭杆,俗名“赤箭”。天麻的地上部分是一根单一的紫色 独苗,因其“有风不动,无风自摇”,又叫“定风草”。因它与风的接触面不大。植株又较坚硬,即使遇上大风,摇摆也不明显;相反在风和日暖的天气,阳光照 射,气温升高,使“赤箭”由硬变软,在日光下便晃荡起来。这是从生态习性上称天麻为“定风草”。从药效来分析,它属于平肝息风类药,称天麻为“定风草”是 十分确切的。它还有许多雅号:神箭、神麻、神草、地宝、合离草、明天麻、鬼督邮、赤箭芝、独摇芝、水洋芋、白龙皮、山萝卜、山土豆等。再加上天麻种子只有 种胚,无胚乳,靠共生的萌发菌提供营养;它无根,无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密环菌当食物才能长大。只有块茎成熟时才冒出一根黄红色茎秆,其生长过程十 分奇特,平时在地面上难寻它的踪迹,所以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

天麻含有香英兰醇、维生素A、多种生物碱、天麻甙、粘液质和钙、镁等成分,在药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味甘,性微温,无毒,益气养肝,主治头晕目眩、 肢体麻木、息风定惊、肝风内动、惊痛抽搐、小儿惊厥、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神经衰弱等症。近年发现能治疗高血压、偏正头痛、失眠疲倦、风湿瘫痪、半身不遂 和高空飞行人员血运症等疾病,可提高智力,增强记忆。久服益气力,轻身增寿。因此,天麻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盛誉,为价格高昂的畅销药材。特别是在国际市 场上,中国天麻比人参更为得宠。

九. 广东省 潮州 潮安区 潮安茶叶

  茶叶,是潮安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拥有茶园2万多亩,年产1.7多担,主要名茶有凤凰水仙,有生长于海拔1200米高的乌岽山的凤凰单丛 ,有大质山麓石坪村的一线红乌龙,有铁铺村的白中水仙,以及近年新兴起种植的苦丁等。1986年国家商业部把当时的潮州市(即现在的潮安县)列为全国62个茶叶出口基地之一。

    凤凰水仙,产于凤凰镇,是中国有名的茶类之一。凤凰四面高山环抱内凤凰鸟髻、乌岽山、大质山等几座大山,海拔均在1100米以上,最高的凤凰鸟髻达1497.8米。山高云雾多,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相差8至10摄氏度),土壤肥沃。这种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产名茶的天然有利条件。凤凰水仙茶历史悠久,宋代被称为“侍诏茶”,也名“贡茶”。后人栽制,名为“宋种”。历经几百年传播,已形成水仙茶的群体,遍布凤凰山麓。树龄一二百年的老茶树随处可见,其中有一株茶树名叫“大叶香”,俗称“宋茶”,树高5.8米,树冠宽7.3米,有5个分枝,平均枝粗34厘米,年创值一万多元。

    凤凰单丛,是从凤凰水仙群体中挑选出来的优异单株,经过单株培育采制而成。至1990年凤凰乌岽山传存的单丛茶树约3000株,目前已形成黄枝香、桂花香、芝兰香、茉莉香、蜜兰香、杏仁香、夜来香、米兰香、肉桂香等十大香型的凤凰单丛系列,饮誉海内外。1995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凤凰单丛被评为32个名茶之一,并获商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和奖状;1986年再次参加在福州举行的有8个国家参加的纪念茶文化800周年展评会上,凤凰单丛获乌龙茶类优质产品奖。

    铁铺白叶水仙,是从凤凰水仙挑选培育出来的一个名优产品,可以成片采摘、成片加工制造,质量达到单丛级,故称群体白叶单丛。1984年获潮州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被评为广东省优质茶。

    一线红乌龙,又称石古乌龙,栽于凤凰的石古坪村,在大质山麓的特殊环境里生长,用精细的采制工艺制作而成。清代末年已远销海外,成为茶叶出口的一项珍贵商品。1985年被评为全国16个优质名茶之一,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奖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