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河南平顶山郏县特产河捞面 河南平顶山郏县饸饹面中华老字号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河南平顶山郏县特产河捞面 河南平顶山郏县饸饹面中华老字号更新时间:2023-12-31 04:06:24

一. 河南省 平顶山 鲁山 鲁山揽锅菜

鲁山揽锅菜是古老与现代精湛烹调技术相结合、精工细做“杂烩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一。据传,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后经杨氏几代人的潜心研究,结合当地人酷爱咸鲜、滑嫩、香软的特点制作而成。

主料:精细猪肉;配料:猪肉丸子、蕨菜、时令蔬菜、油焖豆腐、粉条等;调料:豆瓣酱、五香大料等精心配制。猪肉选料考究,经过焖炒,色泽美观,易于机体消化吸收。

豆腐过油焖,黄里透白,软硬适度。粉条精选上乘好粉,柔细绵长,肉筋外滑。丸子用油炸过,黄澄澄、香酥酥。搀杂蒜苔、金针、当地蕨菜、时令青菜等。再加上数十种中草药配制的特等香料,使该菜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

集中国八大菜系之精华与鲁山风味于一体,是享誉省内外的美味快餐。来鲁山游人既饱览石人胜景,又品尝揽锅菜美味,乘兴而来,尽兴而去,并把揽锅菜美名传到四面八方。

鲁山揽锅菜被河南省烹饪协会授予“独特风味揽锅菜”名店名吃称号, 只要来鲁山就可吃到揽锅菜,尤其是人民路西段“独特风味揽锅菜”最为出名。

平顶山总店:八中北街与中兴路交叉路口东20米

鲁山杨根宪老店:鲁山县城人民路金定财富广场

二.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宝丰 马街瓜菜

马街瓜菜基地始发于80年代中期,起初规模小,品种单一,效益不高,后经镇村两级组织实施科学种植,引进推广优抚高产品种,效益不断增高,种植户及规模也迅速增多、增高,形成种植高峰。

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大规模发展力度,筹建发展成为特色种植产业,达到基地生产水平,现有优质瓜类品种20余个,优抚土豆,白菜及其它特鲜菜类品种10多个,亩经济效益达2000元左右。

三. 四川省 雅安 名山区 蒙顶山石花

蒙顶山石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顶石花,四川名茶。产于四川省名山县境内。绿茶类。1959年创制。品质特征为:外形扁直匀齐,独芽挺锐,鲜绿油润,满披银毫。内质嫩香浓郁,味醇而鲜,汤色绿亮,全芽嫩绿微黄。

蒙山茶,产于四川西南的雅安市名山县,距离成都110公里,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蒙山茶也是中国种茶业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好开始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到清末1100多年的时间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贡茶。Kyc

每年春分时节,茶芽争春萌发时,即开园采摘。经摊放、杀青、摊凉、炒制、做形提毫,、烘干制成。因其外形独芽、显露白毫而故名石花。20世纪60年代被评为全国名茶;20世纪80年代后多次获得省级名茶称号。

四. 河南省 平顶山 宝丰 宝丰酒

宝丰酒是选用优质高梁为主要原料,以小麦、大麦、豌豆混合制曲,采取地缸发酵,清蒸清烧,陶缸贮陈,科学勾兑而成。整个酿造工艺从“清”字入手,以“净”字收尾。具有酒液无色透明、清香芬芳、甘润爽口、回香悠长的特点。1956年被评为河南省名酒。1979年,在全国第三届评酒会上,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年在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上,再次被评为国家优质酒。1984 年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金杯奖。

宝丰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依伏牛,东瞰平原,沙河润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麦盈野,地涌甘泉,为中州灵秀之地。追溯宝丰的酿酒起源,有历史根据的是仪狄造酒。仪狄,是我国的造酒鼻祖。在史籍中,有多处仪狄造酒的记载。《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酒经》载:仪狄作酒醪。因此,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造了酒,距今有4100多年的历史。《吕氏春秋》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于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古时汝河流经汝州的一段称之为汝海,汝海之南就是汝河之南,宝丰在汝河的南岸。宝丰商周时为应国属地,古应国遗址现在宝丰县城东南十公里处, 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古应国遗址上先后发掘墓葬100余个,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酒具酒器就有三千多件。从质地上分有:铜、石、陶、玉、骨、玛瑙、绿松石等;从用途上分有:杯、盅、壶等。其中最珍贵的是一组是:“提梁卣”、“蟠龙纹香”、“耳环”、“铜方 壶”、“应伯壶”和“铜爵”等。从爵内的大篆铭文上可以看出宝丰酒业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综上所述,“汝河之南,应邑之野”就是现在的宝丰地区。

宝丰酒:

该酒选用本地优质高梁为原料,用小麦、大麦、豌豆制成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清蒸二次清工艺,经续渣操作,水泥池地窖发酵,甑桶蒸馏,量质摘酒,长贮陈酿,精心勾兑等工序而酿成。

宝丰酒历史

宝丰酒历史源远流长。据史志记载,中国酿酒鼻祖仪狄造酒就在宝丰,距今已有4100多年的历史。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到处是“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的景象。

隋唐时,宝丰酒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历史上就有“唐兴宋盛”的说法。大唐王朝还把宝丰酒定为贡酒,通过当时的东都洛阳送到长安。

据(宝丰县志)记载:北宋时,汝州有十酒务,仅宝丰就有商酒务、封家庄、父城、曹村、守稠桑、宋村等七酒务。酒务是宋朝官方专门经营酒的地方, 年收税万贯以上。当时宝丰“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宝丰酒业繁荣昌盛惊动朝廷,宋神宗钦派大理学家程颢监酒宝丰。治所双酒务,并广传宝丰酒法受益于天下,双酒务在宝丰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地方,现更名为商酒镇。

金时,宝丰酒业兴盛不衰,资产万贯以上的作坊100余家,贩粮售酒者如流,监酒官有镇国上将军、忠校尉、忠显昭信尉等16人,官高三品。据《宝丰县志》记载:金朝正大之年,收酒税四万五千贯,居全国各县之首。

荣誉

1956年被命名为河南省名酒;

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

1979年、1984年荣获全国第三、四届评酒会国家优质酒称号及银质奖;

1988年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

1992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第30届世界优质精品主选会获金奖。

宝丰酒文化

宝丰古称龙兴、龙山属汝州辖,酿酒历史悠久。这里出土的大量陶制酿酒器、饮酒器,系商周时期应国遗物。战国时秦魏两次会盟于此地。唐代李白游龙兴赋诗曰:“元子合逸趣,而我饮清芳。”宋代酒业,呈现“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的繁荣景象,据《宝丰县志》载,宋神宗时,著名的道学家程明道曾监酒于宝丰,并留下了“酒务春风”的佳话。元代诗人元好问写下了“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还需三百杯”的诗句,盛赞宝丰美酒。“大金正大元年(1224),每年酒税四万五千贯”,居当时河南之首。1948年在民间作坊基础上建成宝丰酒厂,沿用传统工艺继续生产此酒。

历史名人的推崇,是宝丰酒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酒这种产品与其它产品不同,它具有极浓的文化色彩。某种酒的兴旺与否与名人的是否推崇关系极为密切。宝丰酒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上乘的质量,赢得了历代名人的赞誉。

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是汝州人,上元年间他登进士后,与宋之问、沈伦期结伴游三峡,归至故园,以家乡汝州龙兴美酒(宝丰酒的前身)盛情款待友人,赋诗《故园置酒》,畅言“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诗人劝朋友畅饮龙兴美酒,以缓解百年忧愁,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家乡美酒的赞誉。

唐宋时代,洛阳长期处于陪都的重要地位。汝州是洛阳的南部门户,属京畿之地,加上优美的自然风光,为名人游历求官的胜地。凡是在汝州游历和任职者无不对宝丰酒喜爱有加,留下美好的回忆。唐代号称“酒仙”的李白,二十五岁出川以后,曾数度游经汝州龙兴县(即宝丰县)。他在《夏日诸从弟登龙兴阁序》(龙兴阁在宝丰西北龙兴寺,有吴道子壁画)中称:“当挥尔凤藻、挹予霞觞,与白去老史,俱莫负古人也”。“霞觞”,就是诗人对龙兴佳酿的美称。在他遍饮天下名酒写成的“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的千古绝唱中就饱含着对龙兴佳酿的美好感受。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畅饮宝丰酒后写下了“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更须三百杯”的佳句,赞美宝丰酒。

建国后,宝丰酒倍受各界名人的推崇。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著名书法艺术家溥杰作诗赞宝丰酒云:“每爱衔杯醉宝丰,香飞白堕绍遗风。开往继来传佳酿,誉溢旗帘到处同”。

历代名人的推崇,不断扩大宝丰酒的知名度。宝丰酒知名度的扩大,既吸引更多的知名人士喜爱宝丰酒,又促进宝丰酒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

1947年11月,宝丰解放。驻宝某部队排长陈宏达和县城仓巷街的教师傅惠中,在仓巷街逃亡地主宋乃修私人酒馆的基础上,筹办建立了“第五军分区酒局”。1948年6月,宝丰第二次解放。县人民政府再次恢复历史名酒宝丰酒的生产,起名为地方国营宝丰县裕昌源酒厂,成为河南省建厂最早的白酒厂家。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参观访问,在所设国宴上,周总理提出“喝河南的名酒宝丰大曲嘛!

五. 河南省 平顶山 鲁山 梁洼陶瓷

造型美观、色彩光亮、质优耐用。畅销省内外。产于鲁山县。

六. 河南省 平顶山市 叶县 叶县烩面

叶县烩面的主要特色是:羊肉炝锅,采用优质面粉,细腻光滑,柔软筋香,滑润适口;烩面汤取新鲜的羊排、羊蹄骨,并放多味少许的五香调料熬制而成,肥而不腻,淡而不薄,配上焦香辣椒油,色香味美。享誉周边十几个县市。属风味特色类。

七. 河南省 平顶山市 郏县 三郎庙茶

三郎庙茶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姚庄乡南三郎庙村的。三郎庙自古有“茶媒之乡”的美誉,其茶“甘甜润滑、芳香爽口,杯满而不溢”,相传楚庄王在“清河战役”中饮后而赐“玉泉井”之名。

三郎庙隶属于郏县姚庄回族乡,这里这个“三”字写法尤其特殊,为“毛”字出头,据说是个古字,意义同“三”字。据当地传说,此字是古时某位皇帝御笔所题,所以后人一直这么沿袭。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由某神话传说而来,具体许多当地人也说不清楚。此字在当地算是一大人文景观,从郏县、平顶山等城市都有直达这里的汽车,车身上都刷着“毛(注:此字写法为毛字露头)郎庙”三个大字,那个怪异的“毛(注:此字写法为毛字露头)”字会令初来此地的人错愕不已,但本地人皆司空见惯,不以为奇。

三郎庙文明悠远,古时曾名杏花村。镇上自古出佳泉,有一眼泉名曰“玉泉”,“玉泉者,春秋楚庄王之谓也。”(见于三郎庙玉泉亭内《玉泉亭记》碑刻)说的是春秋时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平定令尹斗椒越叛乱后,“饮此泉水,清爽无比,胜似玉液琼浆,即名之曰:玉泉。”(《玉泉亭记》碑刻)两千余年来,此地以泉名更以茶名,茶楼及茶文化闻名遐迩,尤以香茶、牛肉、烧兔、烧鸡享誉古今。相传宋时苏洵、苏轼父子由川入汴时,曾慕名至此饮茶抒怀。

国家地矿部河南试验中心曾对泉水化验,含有四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营养保健之功效。

八. 河南省 郑州市 中原区 河南糊辣汤

糊辣汤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曹军粮草告急。曹军粮官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命令伙夫们搜集红薯叶、红薯干,又将马肉切成丝状,一同烩于锅中,再拌以炒熟的红薯面糊,放盐并杂以大葱、辣椒、胡椒等菜蔬作料,聊为兵士夜间充饥之用。不意其味竟异常鲜美,且食后耐饥顶饿。曹操偶然品尝到了这种又糊又辣的汤食,大加赞赏,遂亲将其命名为“糊辣汤”。

一碗糊辣汤竞能和三国扯上关系可见北方小食的悠久和文化的厚重了。

糊辣汤配料以鲜肥羊肉、面筋、面糊为主,杂以大葱、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金针菇等20余种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鲜。食前加几滴小磨香油、陈醋,则更是异香扑鼻。

制作糊辣汤的关键环节,是“臊子”内各种作料比例要掌握得恰到火候。有些祖辈以经营糊辣汤为业的人家,家内多有祖传配方,上面记载着各种作料以及面筋、羊肉、食盐及水的配兑比例。

糊辣汤还有四种不同的风味,但是以河南周口西华县逍遥镇的糊辣汤为代表,另外还有开封糊辣汤、许昌糊辣汤、南阳糊辣汤。而关于糊辣汤的典故也有好几种版本,所以我也不知道那一种是“正宗”的,但是我想不管它到底是谁先做出来的,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绝大多数河南人的早点就是糊辣汤,这一点你随便去那一个早点摊上都可以发现。

喝一碗冒着热气的糊辣汤当早饭,即便宜又顶饥,只要一块钱,真是价廉味美啊。不过这家因为卖出了名要一元五一碗早上卖完了就收摊了。

以后要有朋友去河南的话,建议你去喝一回糊辣汤,准保你忘不了那个味,就算你不喜欢喝的话你也会对它的味道留下深刻印象的。

九. 河南省 平顶山市 舞钢市 辣子热豆腐

辣子热豆腐是舞钢市的具有特色的一道小吃,其制作不用传统的石膏、卤水,而只用自己专备的浆水点,这浆水点出的豆腐既软又格外细嫩爽口,顺手再浇上辣子汁、蒜泥汁、香椿汁等调料,更是色香味具佳。

辣子热豆腐在舞钢市城乡广为食用,小贩推着自制的木架小推车,上面一方热气腾腾的新鲜豆腐,穿梭于城乡的大街小巷,成为舞钢一道独特的风景。热豆腐与沫湖、懒豆等共同形成舞钢市的特色小吃,已被评为旅游者喜爱的特色小吃。

十. 河南省 洛阳 嵩县 “双脊”

黄河鲤鱼,其背色浅褐,腹色银白,胸尾鳍透明;鱼背宽厚,体型丰满,俗称 “双脊”;骨刺细少,肉肥厚,质细嫩,腥气小,味鲜美,腮不苦,肉汤呈乳白 色并有粘性,久置不易变质。明代被列为“贡品”。( 濮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