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绿春特产代理 绿春特产农产品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绿春特产代理 绿春特产农产品大全更新时间:2024-05-18 03:52:15

一.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肉芽

哈尼族的“肉芽”,是将肉配好调料后吊起,任肉发臭生蛆,蛆虫便是富含高蛋白营养价值极高的“肉芽”。等蛆长大便会掉落到肉下挂着的兜中,或用棍敲击臭肉,白蛆便纷纷堕落,拾之油炸或炭烧,异香扑鼻,非常可口。

二.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山楂酒

山楂酒又名“开远山楂酒”,产于开远果酒厂,它是用云南野生优质山楂果作原料提制果汁,并将陈酿与新老果汁勾兑而精工制成的。山楂酒色泽棕红透明,果酒浓郁,酒香谐调,酸甜适度爽口,回味悠长。它的营养成份丰富,含有维生素、果糖、果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饮用后有开胃健脾、帮助消化、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具有一定医疗保健价值。山楂酒的制作工艺:以滇南地区所产野生山楂鲜果为主要原料,选新鲜、个大、糖份高、酸度适中、成熟达八成半以上的果子,24小时以内分选进行加工。 将分选、洗净的山楂破碎入池,先补加果胶酶,12小时后再补加二氧化碳,最后补加优质白砂糖及人工纯培酵母,进入前期发酵。酵温在20-22℃,周期为8-9天,每天捣池两次。后期原酒发酵为20 天。发酵后的果汁原酒所含残糖小于0.5%,总酸0.7-0.75%(以酒 石酸计),挥发酸小于0.05%(以醋酸计),酒度12-14度。 用明胶澄清果汁原酒,入硅藻土过滤器作初过滤,在温度为-13℃(冰点为-14℃)条件下作冷处理,再用硅藻土过滤器作冷处理后同温过滤,即可得明亮的果汁原酒。 将澄清过滤后的果汁原酒置于容器内贮藏。贮藏室温度要求在22℃以下;容器需经常保持装满,每周以同质量酒添加一次,以减少容器内的空气,避免细菌侵入。 按不同酒龄的发酵原酒,以一定比例进行勾兑,达到既无新酒感,又无陈酒感的境地。勾兑后,按成品酒的质量加糖配制。成品酒含酒度为15度,总糖16-18%(按葡萄糖计),总酸0.5-0.65(按柠檬酸计)。( 红河)

三.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哈尼豆豉

哈尼豆豉是哈尼人家的一种独特豆制食品。豆多呈黑褐色,味美甘甜,很开胃口。其香馨浓且特别, 老远便随风扑鼻而来,使人馋涎欲滴。绿春县的哈尼族老乡制作豆豉的方法因地方不同而异,但三勐、平河一带的腊咪(哈尼支系之一)的传统制法,据说最数正宗。

腊咪妇女们把黄豆在水中浸泡一夜,待胀大变软后舂(或磨)成细渣。取洁净并脱过籽实的荞杆,晒干放在盆里或石板上点火烧成白色的灰末;将百分之五至十左右的荞杆灰拌入豆渣内,放适当的盐,掺少 许温水和匀,然后捏做成小孩拳头般大小的扁圆小团,再摆放到簸箕里,用稻草盖上,搁置在背荫通风处十天左右,让其充分变腐发酵,散溢出阵阵特有的浓香,这就成了。

在制作豆豉时,有的还加点辣子和花椒粉等配料使其增味。一时吃不完的豆豉,蒸熟以后晒干放置在火塘边上,保存两三年也不走味。豆豉常作调味品,亦可单独做菜。象煮青菜或南瓜叶等,如掰一小块豆豉在火炭上烘至焦脆时捏碎撒拌进去,菜和汤都既香又鲜。在锅里放油把豆豉炸透后,铲到碗里再加点汤,配些佐料,就是上好的蘸汁。如果没有别的菜,临时烧一块豆豉也可下饭。哈尼族民间还用豆豉做药,将其烧焦后研入温开水中服下,治疗肠胃疼痛不适、吐泻和隔食腹胀等,效果不错。

四.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哈尼糯米粑粑

哈尼糯米粑粑既是哈尼人祭神敬祖的神圣贡物,是走亲访友的珍贵礼品,是哈尼人一切大小节日里不能缺少的佳品,是用产于哈尼山乡洁白如雪的优质糯米,用原始的木器或石器加工而成。哈尼糯米粑粑同茶、酒一起,并列为哈尼人祭0或尊崇神灵的三大贡物,是每一个哈尼人一生中随时都不能缺少的。不论男女,刚出生三天,就是用糯米粑粑向逝去的先辈们报知又一个后代已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向人们宣布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并为之取名。当这个小生命第一次出门过河或随妈妈到舅舅家时,糯米粑粑是绝对不能缺少的,过河要用糯米粑粑祭献河神,祈求此行路途平安,此生健康成长。一旦遇到病疫灾,也少不了要用糯米粑粑驱邪免灾,从结婚的大喜日子到人生百年辞世归天之时都少不了糯米粑粑。

哈尼糯米粑粑,不但是沟通人与神灵的桥梁,而是维系人间情感的纽带,在哈尼人的节日里,不论何方客人,只要到哈尼人家,首先以糯米粑粑款待你,离别时还少不了送几块用清香的芭蕉叶包着的粑粑,出嫁的姑娘回娘家时,双方家里互送糯米粑粑,相互问候。

五.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红河风味小吃

红河风味小吃

六.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哈尼族少女绑腿

哈尼族是生活在我国滇南红河和澜沧江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哈尼族自称“卡多”、“豪尼”等,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区,创造了闻名遐迩的高山“梯田文化”。

哈尼族少女绑腿的底色为黑色,手工织成。然后根据个人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绣上多种花样(多为横条),再在合适的位置缝上银泡和小铃铛。穿用时在绑腿上部用一串小珠子系上用来固定住绑腿。哈尼族少女绑腿美观实用,走路时,叮当叮当,充满乐趣,深受少女们的喜爱。

七.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紫米

紫米是滇南的,俗称“接骨糯”。其米呈紫红黑色,颗粒大小均匀,属糯米类,民间历来视为滋补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暧肝、明目活血”等作用。紫米蒸煮后色泽鲜艳,紫中带红,香糯软醇,食之香甜,甜糯而不腻口。紫米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核黄素、硫安素、叶酸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磷等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滋补作用。

八.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弥勒风吹豆豉

风吹豆豉是云南省弥勒县的传统名食。相传,清朝年间,住在县城的彭正明氏按祖传制作方法,加工风吹豆豉出售,在当地声誉很高。因靠自然发酵风干,故名风吹豆豉。1958年该县酱菜厂,组织大量生产,畅销省内外,深受用户的欢迎。年产量300吨。

风吹豆豉制作方法独特,也得益于弥勒的优越水质和气候条件。制作时间在冬春两季,气候干燥,此时温度、湿度适合微生物生长,自然风力也大,是生产豆豉的最佳季节。它选用优质黄豆为主料,经选洗、浸泡、煮熟后,发酵风干成坯,然后将坯打散,加入糖、盐、八角、辣椒粉等配料,入池腌制,一般两个月后即为成品。

风吹豆豉外观桔红油亮,颗粒分明,香辣回甜。若用油脂炒食,更是味美无穷。( 红河)

九. 云南省 红河 绿春县 白旺

白旺是哈尼族喜庆宴席上的一道重要的菜,是每个成年男子最喜欢吃的佳肴。一旦佳日节庆酒宴上缺少这道菜,就觉得食兴未尽而感到扫兴。

“白旺”是用动物生鲜血加工的凉拌菜。多限于健壮的猪(病猪、母猪忌用)鲜血。其制作万法是:把炒干了的适量食盐放入一个适中的盆里备用。当锋利的尖刀戳进猪脖颈后刚抽出,用放好盐的盆接住喷溅而出的鲜血、并用一把筷子迅速搅拌,不让其凝固。鲜血快流淌一半后,便把盆移升。因为做白旺的血只能用喷溅而出鲜红的那点,其余的不宜用。再用切细炸香炒脆的猪肝片,炒香的花生米面、姜、蒜和切细的薛莱根适量而均匀地撒入血里,血即凝固,再把一个烧得鲜红的火炭吹去灰尘,放进里面,随着一声“哧”的响声,冒出一道清烟,毒气赶去,白旺即成。端上酒席,其色鲜艳,鲜甜爽口,其味无穷。此菜极讲个“鲜”--血要鲜、隔夜不用,莱要鲜、隔餐不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