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闽南特产油炸面包 闽南一种油炸的食物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闽南特产油炸面包 闽南一种油炸的食物更新时间:2024-05-05 08:35:03

一. 江苏省 泰州市 海陵 泰州油炸臭干

泰州油炸臭干

兵法曾云之:置之死地而后生。泰州油炸臭干就演绎了这个道理。亦有人说,愈堕落就愈快乐,泰州油炸臭干也将这种境界发挥到了极致。第一次吃油炸臭干,只是品尝臭干的精神层面,被其的标新立异所吸引,依臭卖臭,究竟是为何?然而待到第二次再来,就早已进入了臭干的内在层面,不羁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次水火交融的味觉之旅,轻轻的咬上一口,水辣椒的辣味、油炸的香味、臭干的酥软交织在一起,浓浓的香味带着轻微的辣,外焦微脆,内软味鲜,下咽的那一瞬间便情不自禁的就爱上了这种感觉,成了永久的FANS。

油炸臭干是泰州的标志性的小吃,记得小时候,无论是大街小巷,油炸臭干随处可见,且各家的口味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每家都有着自己的忠实食客。到了傍晚的时候,各家都会派个代表拿着小锅小盆来买,当做下酒菜或孩子的零星小吃,你两元我三块的,小小的帐篷内,满是大人小孩,大人唠家常,小孩则在一旁玩耍,待到老板将炸好的臭干用长长的筷子捞起来搁在锅边的筛网上,便都围了上来,等待装盘,而调皮的孩子早已迫不及待的拧起一块,扔进嘴里,即使烫的嘴巴直嘬,也不忍丢口。然而在现在,这样的景象却很少见了,虽然大街小巷也时常见到油炸臭干的小摊,但买的人也是寥寥无几,飘出的味道也有股说不出来的怪味,买些来吃,基本都是一个味道,且炸出来的臭干不是太老就是太嫩,吃到嘴里,了然无味,失望无比,不由的怀念起过去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经过涵东街时,突然被一阵香味所吸引,仔细一闻,正是那熟悉的味道将记忆中的馋虫叫醒了。可左看右看,却怎么也找不到熟悉的油炸臭干的踪影,闻着香味,我一路寻找,未果,心有不甘,找一路人问,在路人的带领下,七拐八拐的把我领到一处平房门前,门上用粉笔写着“张老太臭干”。不禁有点踟蹰,这摊不应该是在路边摆着吗?怎么会在自家小院里呢?但那香味确实是从这小院传出来的,应该不会错吧。走进小院,一位老太正在简易棚里忙活,金黄色的臭干在油锅里翻滚着,

老太熟练的将黏在一起的臭干分开,待到臭干像个胖娃娃时捞出放在筛网上沥油,闻着那香味,唾液就开始分泌了。买了几块,淋上张老太特制辣酱,咬一口,辣、香、脆、嫩、滑、烫,那叫一个美味啊,实在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旁边的一位食客笑称道这可是泰州五星级臭干。

吃完便与老太闲聊起来,老太全名张桂英,今年已是81岁的高龄了,别看老人家已经是81岁,身体可健朗了,记性也相当不错,还特别好客,遇上头一次上门的顾客,老太还会多加几块。张老太的女儿宗女士告诉我们,老太原是林机厂的一名员工,特别喜欢做菜,退休后便一直在家做着油炸臭干的买卖,老太的臭干特别厚实,技术也到位,外脆内嫩,加上特制的辣酱,回头客特别多,每到下午五点的时候,院里院外全是人,中央商场、金鹰、附近的一些大型商场的人全都赶过来一饱口福,到过年的时候更是销售的紧张,真是交钱预定都满足不了。张老太在一旁自豪的告诉我们,这臭干还曾一度远销到新疆。离开张老太的小院,走出很远,那香味还在空气中飘荡,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泰州地处南北之间,有兼客并蓄,来者不拒之妙,因而小吃很多,有特色的也不少,但都不是泰州所特有的,但泰州人却能够对这外来小吃进行创造性的享用,加入泰州本土的独特口味,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油炸臭干,顾名思义是油炸出来的,泰州油炸臭干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还会变化着吃,将炸好的臭干放在鸡汤、骨头汤了,再搁上些豆芽、海带,用文火慢慢的煮,待到锅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泡泡声时,掀开锅盖,一股香气便扑面而来,吃起来,滑滑的,美美的,鲜汁四溢,喝上一口汤,回味无穷,不亦悦乎。

二. 山东省 济南 天桥区 油炸螺丝糕

油炸螺丝糕是济南的一种传统地方小吃,其特点是皮脆内嫩,葱香浓郁。传说这种螺丝糕是一百多年前由三位徐氏兄弟从南京传来,为适应济南当地人的口味,糕的原材料进行了改良,由原来的“甜香”改为现在的“咸香”,当时人称“徐氏螺丝糕”。后此糕广为流传,成为济南传统特色小吃。

三. 湖南省 永州市 祁阳 祁阳油炸粑

祁阳油炸粑是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的特色小吃。油炸粑为祁阳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粉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然后将糯米粉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据说祁阳油炸粑最初由祁阳文明铺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祁阳城内。至今油炸粑仍然是祁阳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

油炸粑为祁阳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粉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然后将糯米粉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

现在你若漫步祁阳街头,常常会看到街边停着一些小推车,这些小摊车就卖油炸小吃的,车上一边架着盛了油的炸锅,紧挨着炸锅的是一个平底锅,再过来就是放满托盘的用竹签串着的油炸粑、香芋、薯片等等。

四. 新疆 哈密市 伊州区 油炸馓子

油炸馓子,是新疆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喜爱的风味名点。


馓子的油炸制作和造型很特别,给人一种盘旋而上的动态感。馓子的制作,首先用清水煮花椒,捞去花椒留水待用;取面粉,按一定比例加清油、鸡蛋、盐和花椒水和面反复揉,揉好后切成若干块,再揉成面团备用;待油热时,取面团块压成饼,从中捅洞,由此连拉带搓,盘成数层再细拉,用筷子撑开,放入八成热油中,用筷子撑成需要形状并来回翻动,炸至金黄色时捞出。

金黄色的馓子吃起来又香又脆,色味俱全。

五. 安徽省 铜陵 郊区 油炸毛豆腐

大通有一道很有名的小吃——油炸毛豆腐。俗话说:“徽州毛豆腐,打个巴掌都不吐”。随着“嗒笃笃嗒”节奏清脆的竹板敲击声,香味四溢,吃法别致的徽州毛豆腐担子,总是围满众多食客。他们围着担炉子,眼看一条条长满茸毛的毛豆腐被放入平底热油锅,顿时传来“丝啦,丝啦”声,接着,豆香扑鼻而来,情趣无穷,能不馋?于是,一双双筷子伸向锅中,一条条煎得嫩黄似虎皮的毛豆腐被夹进嘴里,“好烫人”、“好鲜香”、“好爽口”的评价声不断传出。

据悉,毛豆腐的制作十分讲究。它先用优质黄豆制成质白光洁、柔韧滑腻的豆腐坯,然后切成约为12×6×3厘米的条,稀少地撒上盐花,再放入湿温适当的木笼竹条上,用木板厚布盖好,过了4至6天,当豆腐发酵表面长出茸毛来,就成了。

六. 贵州省 铜仁 万山区 油炸泡

又名油炸粑,色泽金黄,外面香脆而肉酥软,酸甜中带点辣味。可单独食用,也可放进做好的米粉、绿豆粉一起吃,口味更好。在铜仁地区,无论山乡城镇,油炸泡出售的摊点摆满大街小巷,随时都可买吃,又方便又便宜。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花垣县 油炸竹虫

油炸竹虫(木虫)

湘西多竹(木),竹(木)多有虫。当地村民到竹林中寻找当年生的有病斑或竹节明显变形的新竹,砍开竹节捉竹虫作为菜肴食用。竹虫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是湘西群众喜爱的美食。

八. 江西省 抚州 资溪县 资溪面包

资溪面包起源于80年代后期,1987年冬由2个1 张协旺和洪涛率先在鹰潭开办了资溪人的第一家面包店。靠过硬功夫的技术和辛勤的劳动,他们取得了成功,从此为资溪广大人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他们亲帮亲、邻帮邻,传授技术、提供信息、扶助资金,从一个组传至一个村、一个乡,并快速传遍全县。外出做面包在资溪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从业人数越来越多,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资溪县已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面包之乡”。全县12万人当中有3万多人从事面包产业,占总人口的25%。资溪面包人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不怕困难和敢闯敢冒的精神,历经艰险,顽强拼搏,不断努力做大做强面包产业,已把8000多家面包店开至全国近千个城镇,资溪面包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国除港澳台外各省、市、自治区,并已开始走国门,涉足到俄罗斯、缅甸等国家。

资溪面包产业已成为全县带动群众最多、产值最大、贡献最大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3年资溪面包产业年产值达24。75亿,年创税利1亿多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资溪面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仅使数万农民和下岗工人走上致富的道路、实现再就业和创业,更造就了一大批面包大户。其中千万元以上的大户有30余户(如南京协旺食品原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协旺,杭州风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风林,杭州艺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启文等)500万元以上有60余户,百万元以上的大户有300-400户,十万元以上的则达6000多户。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面包产业,提升资溪面包产业发展水平,叫响资溪面包品牌。县委、县政府分别于2001年8月和2003年3月,成立了资溪面包行业协会和协会党委,行业协会的宗旨是服务于面包行业产业,规范、指导行业产业发展。 2年多来,行业协会和党委围绕宗旨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扩大了资溪面包的影响力。积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资溪面包,《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食品报》、《江西日报》、《抚州日报》、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抚州电视台等数十家新闻单位,近百次宣传报道资溪面包。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资溪面包现象》专题片播出以后,资溪面包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咨询、来访、加盟者纷至沓来。目前,又创办了《资溪面包报》和资溪面包网站,资溪面包在全国各地的影响正在迅速扩大。

二是组建了支部和分会。分别派出40多名党建指导员分赴北京、杭州、大连等地组建党组织。

目前已组建了20个党支部,40个党小组,使全县面包大军中的298名流动党员都不得有了自己的新家。积极发展会员,创建分会,已成立分会28个,会员达986人。

三是为广大面包户提供了各项服务。主要是为广大面包户提供法律、劳务信息、店面转让等服务。 四是组建了培训基地。目前全县有培训中心2家,他们常年聘请名家、名师指导,传授裱花、烘焙技艺。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管理上严格要求,培训中心正日益发展壮大,现年增训学员已达2000多人。

五是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协会年会、分会年会、联谊会、同乡会、演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会员、面包户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六是开展资溪面包品牌申报工作。已向省商标局注册

七是实施连锁经营。目前,资溪面包品牌示范店正在筹建中。

九. 四川省 内江 东兴区 油炸粑

油炸粑为内江民间流行的一种小吃。其制法是将糯米泡软蒸熟再把糯米饭捏成拳头大的一个个小团,小团包进豆沙。豆沙以赤豆为主要原料。掺进食盐、花椒粉为佐料。然后将糯米团压成饼状,投进滚油锅炸成金黄色即可。

其特色是外酥内软,油而不腻,咀嚼有味,口齿生香。据说此食品最初由椑木镇木板桥桥头一小吃店首创,并大受欢迎,行销至内江城内。人称“板板桥油炸粑”。至今油炸粑仍然是内江人喜爱的小吃,城区内已有多处店、摊专卖此种食品,热锅热灶,现炸现卖。热吃口味尤佳。

十. 山东省 威海 文登区 油炸万寿菜

油炸万寿菜

万寿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胶质,被《本草纲目》誉为补品。将鲜嫩的万寿菜用沸水氽冲,取出用冷水浸透,放入啤酒、蛋黄、淀粉等作成的芡中入锅油炸即成。色黄、绿相间,食之香酥、鲜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