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汕尾有什么好吃的特产墨鱼丸 广东汕尾7种地道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汕尾有什么好吃的特产墨鱼丸 广东汕尾7种地道美食更新时间:2023-12-10 03:48:13

一.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柿饼及青梅、鸟梨

柿饼,是闻名海内外的。柿饼生产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加工出来的柿饼外层洁白如霜,质体外干内润,肉质柔软,呈金黄色,其味香甜醇厚似饴,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糖份、维生素、氨基酸等,并具有降血压、解酒、治疗胃病以及止血润便的药用功能。所以陆河的柿饼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及香港、澳门等地区
柿饼,谁都知道好吃,但它的加工程序之繁冗,知者恐也不多。柿饼未加工前是青柿,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便是采摘青柿加工柿饼的季节。青柿不宜太熟,颜色太黄的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不好。红了的已经不能加工,只能供生食之用。青里透黄的青柿最好,摘下后,第一道工序是“脱衣”。用特制的弯勾状小刀将四瓣柿衣削掉,削时千万别把“柿肩”连皮带肉剥下,如是这样,加工出来的柿饼质量欠佳,容易变质。第二道工序是“剥皮”把剥完衣的青柿用特制的刨子把皮削掉并一个个倒置摆在竹制的柿筛里,晾在早先搭好的柿棚上晒。第三道工序是“捏”,把晒得渐软的柿胎用手不停地慢捏,边捏边晒,待柿胎成脐时,则进行第四道工序,“薰”。把柿脐一筛筛叠进早已备好的薰房里熏烤,熏完摆上柿棚让其晚上“打露”,白天再让日晒,边晒边捏,直至柿脐成饼时,再进行第五道工序即“烫饼”。用生饭锅或铝锅煮开水,把柿饼用网兜装好放在开水里烫,片刻起锅倒回竹筛再把一个个暴露在外的柿衣反捏回里面让日晒干,下午收回倒入竹箩内,即进行第六道工序“下种”。下种,即是把前一年留下沾满饼霜的雪白柿饼为“种”,取数粒放在竹箩内,反复将竹箩左右前后翻动,抛动,然后用麻袋将箩口捂严实,谓之“闷”。隔天上筛日晒,是晚收回入箩再抛再闷,直至柿饼上霜白透,即成上等柿饼
青梅、鸟梨、油柑、菠萝也是陆河的。过去农村种植青梅不多,有少许也是祖上遗留下来的老树,且结果粒小,含苦涩味。后来,人们不断改革栽培技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间,农村大力发展水果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引进科学技术,改劣为优,提高产量,增加了收入
鸟梨,又名糖梨。是汕尾市内独特的稀有果品。腌制后,清热解暑,消食化滞,是市场畅销佳品。( 汕尾)

二.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陆河擂茶

陆河擂茶是客家擂茶传承发展的结晶,是陆河客家先民在适应自然环境中发现的一种饮食。陆河擂茶制作工具有擂茶钵、擂茶棍。擂茶用料有绿茶、芝麻、焙炒的花生仁等。制作时先将茶叶、芝麻放入钵内,用擂茶棍旋磨,后加花生仁并注入少许冷开水旋磨,至磨成糊状的茶泥即“擂茶膏”,后冲入沸水搅拌均匀即可饮用。饮用时佐以爆米花、豆类、青菜等。

另一种用野菜、青草药制成的擂茶称“油茶”,亦称“生茶”。主要用料有鲜艾叶、薄荷叶、生茶叶、枫树嫩芽、紫苏叶、番香、香苏、鸡脚刺、玫嫩芽、芫荽菜等。擂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风祛寒、开胃健脾、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的功效。2011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照片拍摄--彭桂雄)

三.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生啫菜

天气一冷,饭馆里便纷纷推出砂锅菜。各种砂锅菜炖的煮的多,但还是要数广东的生啫(zé)菜气场最大。

所谓生啫,排骨之类的一定要新鲜,洗净后一定要把水沥干、吸干,啫的意思就是干烘,砂锅里不加一滴的水,就靠肉类与蒜头等的自身的水分在灶头上干烘。生啫菜除了肉类、内脏外,也有蔬菜做的,主要是芥兰、通心菜,蔬菜的生啫菜也用酱料,很鲜的,也不加一滴水,靠蔬菜自身的水分干烘。这生啫菜的特别之处是:砂锅最好用陶制的,而不是瓷锅,陶锅受热均匀,有许多气孔,吸水性好。

生啫菜当着食客的面现做现吃是最有味道的。一个外面一圈绑着铁丝的砂锅,里面先装入蒜瓣,足足有大半锅。不光是蒜瓣,这里面铺底还有干葱头和姜粒;然后现场腌制牛蛙、排骨什么的,用调合好的酱料拌和,以使肉类入味,提升肉的香味。牛蛙、排骨拌和,酱料裹在了外面,再铺在蒜瓣之上,盖了盖,就端里面去啫了。

做好后,几个砂锅一起端了出来,盖子一打开,香味扑鼻。牛蛙的肉特别弹,猪肚相当脆,外面的酱料已经呈半胶质状,非常香。

四. 广东省 汕尾 陆河县 汕尾咸茶

咸茶,盛行于汕尾市和揭阳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区,是旧时隆重而又经济的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每当客人上门,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就忙活开了: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薄荷叶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故又谓之擂茶。

海陆丰咸茶文化

概说

海陆丰咸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叶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寿之功效。吃咸茶的习俗,代代相传,由来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释》载:“江广间有擂茶,是羌盐煎茶遗制,有存古意。”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亦有诗云:“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写出了清代海陆丰吃咸茶的盛况和人间世俗情态。

海陆丰茶俗

如今,海陆丰人还延续着这一古老的习俗。除平时在家里以食咸茶顶替早、午餐外,举凡婚娶、寿订、添丁、新居落成、外地远归、病愈出院、遇险脱难等,定要请邻居、亲戚、朋友、同事等到家大摆“咸茶宴”。如男方向女方定婚要请“定头茶”,女方则要回请“定婚茶”。病人出院答谢慰问的人,要请“过运茶”。同时,它还是沟通邻居同事感情的一种交际手段。故民谣云:“海丰妇女兴咸茶,牙钵擂起闹喳喳,敬老爱幼在此睇,不在炒米减与加”。

茶文化溯缘

中国产茶,并发展成茶道。茶可以治病,古称瑞草,作草药用。神农氏说:“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唐代陈藏器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 明代李时珍说:“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以上历代医药学家对茶的论述、评说,都道明了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与功能。

到了宋代,由于徽宗皇帝嗜茶的影响,中国的士大夫们兴起“斗茶”,又叫“茗战”。“斗茶”,即比赛茶的质量,品评茶的优劣。“茗战”中,夺标的茶被定为“贡茶”。范仲庵的《斗茶歌》就描写了当时的盛事云:“北苑采期献天子,林下豪雄先斗美。”

擂咸茶

1988年6月22日《参考消息》译载一篇《日本新闻·日本的中国茶沙龙一岩茶房》云: “中国茶的又一次热潮:这一次再不是出于喝乌龙茶减肥,喝普洱茶去脂肪等动机,而就是为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文化,也就是说要享受饮茶的乐趣。”日本早在唐代就把中国的茶经取去,慢慢地便被转化、发展成为一套日本独特的茶道。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长处。

茶道,在广东最风行的可说是广州(连香港、澳门)的“饮茶”和潮汕的“功夫茶”。广州很早就是商业发达的商埠,商家、工人生活节拍紧张,为了赶时间上班,早起便到街边的粥摊、茶档吃点东西、喝杯茶果腹并驱睡意。精灵的商业行家,看准了这个商机,便逐渐广设茶楼,并且建起画梁雕栋、流金溢彩、富有南方特色的大“茶居”。这样一来,连居民也风行饮早茶了。老年人早起散散步,买份报纸便到茶楼“叹世界”。家庭主妇们也习惯早起提个菜篮子先到公园做做晨运,然后上茶楼来个“一蛊两件”,饱了肚子才去市场买鱼菜。

饮早茶

海陆丰地区饮早茶,最先是汕尾;汕尾是通往广州、香港的贸易港口,受商旅生活习惯的影响,自然也兴饮早茶,但起初并不像广州、香港那么早,大概是上午 9时左右开始营业(至中午),叫“早茶晏”。当年的得云、乐天、云泉及有得栈、珍香等老字号茶楼的“走楼”,还是仿效省港茶楼用“白话”(粤语)叫卖包点的。海城、陆城茶楼的出现,迟于汕尾,而且只有午茶和夜茶,没有早茶。早茶是改革开放近20年才兴起的。

饮工夫茶

至于“功夫茶”,只有文人士子们才有闲情逸致去享用,时至今曰,都远不如潮汕地区的盛行与普及。海陆丰,唯有“咸茶”,才是为世所稀,它与民情风俗相结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活动。

饮咸茶

海陆丰咸茶的制作——擂咸茶,其工具,一是茶槌,二是牙钵。茶槌选用质坚的如拔仔树枝等做成;牙钵是内涩(起条状)外滑的阔咀陶器。擂茶时,把茶叶(实在没时间时,可选用隔夜茶叶。)——放进牙钵,称为稍润湿之后,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浆状,再加少许食盐,冲入开水即成,十分简单;但“食咸茶”的道道就可多了。

家庭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放在用稻草编织的“草稳”,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地白饮止渴,叫“熬茶”或“牙钵茶”。如果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花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芝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饭、熟豆,则叫“饭茶”,这主要流行于客家山区。

油麻茶有两种:一种炒熟;一种把生油麻混于茶叶在牙钵擂成。炒米茶也有几种:一种用上好的油尖米蒸熟晒干炒成;一种用赤谷煮熟晒干去壳椿白——脱皮炒成,叫“炒粟米”。这两种,一般人家(尤其是农家)收冬之后便要制成备用;另一种是临时把大米加盐浸湿之后捞干即炒即食,叫“炒烧米”或“炒米仔”,这是万不得已从主食粮俭出来过“茶瘾”的。陆丰一带擂咸茶还喜欢加进草药,海丰少有,唯有加“苦刺心”(长在山坡、坑旁的植物),叫“苦刺心茶”。

海陆丰咸茶,都由妇女操作,男人不插手,但也喜欢享用。平时食咸茶每天两次,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左右。有竹枝词云:“辰时餐饭已餐茶,牙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人们习惯称此时辰为“食茶晏”,常用来作约会亲朋的时间形象词。食咸茶,被妇女当为敬客的礼仪,客人一到,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兴。

五. 广东省 汕尾 海丰县 血蚌

血蚌

血蚌,是生的,红红的一盘,像是血一样,肉倒是挺献滑,吃不惯就会觉得很腥。

六. 江西省 赣州 瑞金市 瑞金鱼丸

以去骨去皮鲜草鱼或鲢鱼剐成鱼浆,鸡蛋清为主料调打后用汤匙间成丸状,置温水中煮半熟捞起,凉后再入肉汤内煮熟起锅,加姜汁上桌。其色白,味道鲜美爽口,不腥不臊。

七. 广东省 汕头 濠江区 汕头鱼丸

汕头鱼丸的制作非常讲究:必须选用在汕头渔港捕捞的“拿哥鱼”、“石斑鱼”或“马胶鱼”个重在半斤左右,鱼鲜在去皮、剔骨、剁酱之后置特制木桶中,加调料,纯用刚猛掌力快速拍打,直至胶质吐出,再用手挤成略小乒乓的球体,文火蒸煮,即告完成。鱼丸浑圆光洁,富有弹性,嫩、脆、香、鲜,口感极佳。 鱼肉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鱼肉中含维生素A、铁、钙、磷等,常吃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八. 广西 崇左 天等县 把荷鱼丸

把荷鱼丸,是崇左市天等县地道的地方风味小吃,汤煮、酥炸、煎蒸均可,韧而不硬,营养丰富,没有腥臭味,清爽不腻,味道别具一格,深受人们青睐。

把荷鱼丸选用垌列河的鲤鱼为原料,刮去鳞片,剖腹去内脏,去鱼头,挑去鱼刺,然后把鱼肉切成薄片,先用刀背将鱼肉捣软,最后放入石臼里,用木棰舂成肉泥。舂肉是做鱼丸的一道严格的工序,不能马虎,舂少了,鱼丸表面粗糙,粘不牢,一下水就会松散,口感不佳,必须把肉舂成棉絮状的肉泥。棉絮状肉泥做成的鱼丸,不但易揉搓,粘性好,而且清爽脆口。舂好了的肉泥不需配任何除腥配料,只须加入适量豆粉、盐拌匀备用,当地称之为生丸泥。

把荷鱼丸即做即吃,可与鱼头、猪肠粉、腐竹、水豆腐、银耳、香菇、酸笋和南瓜花等煮汤,风味独特,十分可口,多吃不腻,是席上的美味佳肴。亦可将鱼丸隔水蒸熟后,与姜丝、葱末、西红柿和香油等做成的卤汁拌匀吃,令人食欲大振。

九.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汕尾虾蛄

到汕尾市必吃的一道菜是虾蛄。虾蛄学名叫管虾,也叫琴虾。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触角两对,第一对较长,呈镰刀状,体苍灰色,尾节红色。春季是虾蛄的盛产期,这时的虾蛄,肥大鲜嫩,肉中含有一条蛋黄, 称为“红心虾蛄”,最好吃。虾蛄具有壮阳补肾,活血生津等功能。汕尾人有个吃法,叫做“先按摩,后脱衣,双手要并举。” 虾蛄拿起来后,先用手指周身揉捏,然后双手并用,按住两边,剥去硬壳,便可吃了。汕尾人有一种独特的吃虾蛄的方法,就是把活虾蛄用盐腌一两天吃,汕尾人尤其喜欢用这种咸虾蛄来送番薯粥。

十. 台湾省 宜兰县 员山鱼丸

由宜兰市沿着7号省道南行,经过员山附近时,路旁可见“员山鱼丸”的招牌,几家小吃摊虽规模不大,但热气腾腾的锅炉旁,总围坐着许多客人,其中不乏自外地远道而来。员山鱼丸呈米灰色,看起来虽不甚起眼,却是真材实料,其鱼浆采用双髻鲨、旗鱼等高级鱼料制成,鱼浆拌上精肉,再掺入芹菜、红葱头与三星乡的葱、韭当配料,均匀搅拌,鱼丸有无弹性,就得看这搅拌的时间与手劲的拿捏功夫了。由于地近南方澳渔港,鱼料十分新鲜、便宜,才造就出员山鱼丸的物美价廉。鱼丸可口,鱼丸汤也别树一格,煮鱼丸的清汤加上猪大骨熬炖,清鲜爽口而不腻,再加上鱼浆本身就略具咸度,因此完全不需盐和味精调味,风味自然独特。香味四溢的汤头,加上香喷喷的粗米粉和油豆腐,这样的员山鱼丸米粉,吃法的确很不一样。客人如觉意犹未尽,现场还可提供鱼丸、米粉外卖。其中员山路一段269号是创始于1963年的老店,其老板据传为员山鱼丸创始人阿涂伯的嫡传弟子,手艺不凡,最是知名。( 宜兰县)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