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省临夏州有什么特产水果 甘肃临夏有什么特产可以送人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省临夏州有什么特产水果 甘肃临夏有什么特产可以送人更新时间:2024-01-10 23:37:06

一. 甘肃省 临夏 东乡族自治县 东乡手抓羊肉

东乡手抓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手抓羊肉是临夏颇具代表性的一道名吃。有一种流传:“说起手抓,想起临夏”, “客人来了,不吃顿手抓,枉来临夏”。所以手抓羊肉几乎成了河州饮食文化的代表作。据考证,临夏古称“枹罕”,河州羊又称“栈羊”,曾是朝廷贡品, “栈罕赤髓羯羊肉”,历来出名。我州东乡族自治县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牧草含水量少,肥壮,富有营养,因而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无素,久食能坛强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功能,具有温肾壮涵F强体提神,补脾健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作用。据说,河州姑娘肌肤娇嫩,靓丽多姿,脸上水露露的, “红处红,白处白”,与从小食羊肉有关。

手抓羊肉一般带骨,多切成条形或块状,因直接用手抓食而得名。用于制做手抓羊肉的羊大都选用羯羊,以羯羊羔最佳。手抓羊肉的做法、吃法名堂很多,各具特色,风味不同。最著名的有东乡手抓、桶子肉、汆羊肉等。招待客人上席时,若突出地方民族风味,一般上系列手抓,若单盘上席一般用羊肋条。

地域范围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的锁南、春台、柳树、大树、北岭、龙泉、董岭、考勒、沿岭、汪集、高山、风山、车家湾、免古池、坪庄、那勒寺、赵家、五家、果园、百和、关卜、东塬、河滩、唐汪、达板 25个乡镇

特定品质

东乡羊肉不仅具有营养丰富,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而且肉质细嫩,不膻不腻,醇香可口,鲜美无比。

文化典故

东乡羊肉在历史上就很有名气,早在南北朝前后,是帝王的贡品,到了明代还有“贡汤羊87只”的记载(明嘉靖《河州志》卷1),称之为“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就是枹县境(包括今东乡地区,当时尚无称为“东乡”的地名,“东乡”二字产生于清康熙末)的红骨骨髓的羯羊,朝廷指名要食赤髓的“枹地羊”。东乡羊也叫“枹地羊”由此而来。

二.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砖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座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彩和精湛技艺。

临夏砖雕,历史悠久,始于宋金,成熟于明清,完善于当代,它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成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凝结着临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悠久的灿烂文化。其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极具想象力和表现力,主要用于影壁、墙面、门楣、棰头等处的建筑装饰,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博得了中外游客和众多艺术家的赞誉,深受各族群众喜爱。 2006 年,被列为国务院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河州砖雕”商标。同年 10 月份,在全国第 100 届广交会上引起了1总理、1副总理等领导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效应。

为了加强特色文化产业开发,着力打造经营性文化拳头产品,使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大做强临夏砖雕产业,把我县砖雕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 年,县上因势利导,按照“小产品、大产业、大市场”的产业开发思路,从砖雕艺人技艺的传承保护、提升传统工艺水平、解决“小而散”问题、走好深度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路子入手,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培育力度,成功兴办神韵砖雕有限责任公司和能成砖雕有限公司,并迅速发挥效益,其砖雕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并于 2008 年 5 月 9 日,在能成砖雕公司成立临夏州砖雕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进一步推进砖雕产业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 2008 年全县生产砖雕产品 30000 平方米,实现产值 3850 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 11.8% ,目前,砖雕产业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甘肃省临夏市的枹罕镇、城郊镇、折桥镇、南龙镇;临夏县的黄泥湾乡、尹集镇、韩集镇、土桥镇、新集镇、马集镇、莲花镇、先锋乡、漫路乡、红台乡;和政县的城关镇、三合镇、马家堡镇、买家集镇、松鸣镇;广河县的城关镇、三甲集镇、祁家集镇、齐家镇;康乐县的附城镇、苏集镇、莲麓镇、虎关乡;永靖县的刘家峡镇、盐锅峡镇、太极镇、西河镇、三塬乡、岘塬镇、陈井镇、三条岘乡、杨塔乡;东乡县的锁南镇、达板镇、河滩镇、唐汪镇、东塬乡;积石山县的吹麻滩镇、大河家镇、别藏镇、居集镇、刘集乡、寨子沟乡、铺川乡、银川乡、石塬乡等现辖行政区域

三.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羊肉筏子

制作羊肉筏子是极讲究的。得用新鲜全羊,先取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人肠内。将蒸熟的肉肠切段,成1寸许,待铁锅油热时,加葱花、鲜姜丝,入锅炒热至微黄,盛碗。浇上蒜泥、辣椒油、老醋,香气浓郁袭人。

四. 甘肃省 临夏 积石山县 陇南核桃

陇南核桃: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产量最多,以大河家乡所产个大油多,皮薄如纸,出油率高,质量最优。核桃生长历史已2000年左右。

四堡子乡:冬果梨、核桃久负盛名。

四堡子乡中庄村:所产核桃、冬果梨闻名。

大河家乡:冬果梨、核桃出名。

五.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河州发子面肠

发子面肠制作工艺与火腿有异曲同工之处,发子和面肠是用两种不同材料的羊杂和面粉灌制而成,外部包装均用新鲜羊肠发子将新鲜羊心、羊肺、羊肉剁碎,拌以葱、油、调味品,撒以适量面粉,制成馅子,装入羊肥肠中,入火蒸好后,切段入盘。面肠以面粉为主料,配以调味品,灌入羊小肠中,放入蒸笼约蒸15分钟,中间须针刺泄气,以防破裂,熟后切段入盘。按临夏习惯,发子面肠为一道菜,盘底放面肠,上面放发子。放入辣椒油、蒜泥、味醋即可享用。发子色泽暗红,面肠通体白净,配以鲜红的辣椒油,色泽亮丽,风味独特。

六.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临夏大红袍

临夏县北塬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平均海拔1735-2206米之间,平均气温6.4°C-7.7°C。受刘家峡水库气候影响,加之从大夏河引水上塬,适宜花椒种植。

在土地承包到户前,花椒在县境内有一些零星种植,因数量少,只能自给自足,经济效益甚微。1981年,临夏县莲花镇加大花椒种植面积,采取椒粮混种方式,经济效益比单纯种植粮食高2.7倍。1985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1239亩,年产花椒38.5万吨。1988年后,响应临夏县委、县政府"花椒满山,果树满川"的号召,莲花镇率先从育苗入手,充分利用荒山沟壑、田边地梗,大力种植花椒,其他各乡镇也开始逐步推广花椒种植。至1992年,莲花、南塬花椒基地面积达9.14万亩,其中莲花镇产花椒11.4吨,收入37.6万元,户均209元,经济效益显著。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临夏县充分利用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优势,把建设花椒基地作为退耕还林的重点措施,提出"抓莲花,促南塬,带全县,建设20万亩花椒基地"的奋斗目标,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整体推进"思路,采取县上抓组织、抓扶持、抓推广,乡上抓规模、抓基地、抓落实,部门抓指导、抓技术、抓服务的工作措施,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大力开发"四荒地"资源,鼓励科技人员、致富能人承包花椒造林项目,并邀请省州专家实地培训种植技术,花椒基地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花椒种植逐步成为以北塬片11个乡镇为中心、覆盖全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全县建成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花椒林33个,其中2000亩以上的8个,种植面积平均每年以3万亩的速度递增。2009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达26.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2.2万亩,花椒产量突破2250吨,产值达到771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的莲花镇,累计栽植花椒12300亩(其中荒山荒坡造林6750亩)、87万株(已挂果66万株),户均540株,人均121株,全镇花椒产量突破600吨,收入1000万元以上,户均花椒收入5320元,人均花椒收入1180.5元,花椒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8%。

县境内花椒有绵椒和刺椒之分,刺椒发芽早,品质好,价格高,但产量稍低,不耐冻;绵椒发芽迟,品质稍逊,价格低,但产量高,耐冻。为确保收成,两种品种均有种植。基地内出产的为"大红袍"花椒,其品质优良,色泽艳丽,粒大肉厚,味道纯正,每年均有四川、山东、青海等地客商慕名前来收购。为做大做强花椒产业,临夏县从莲花镇地处临夏、永靖、东乡、积石山四县交接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的实际出发,加大花椒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成立花椒协会,招商引资创办花椒加工企业和花椒交易市场,使莲花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和贸易集散地,周边生产的80%的花椒均通过这里销往外地。每年8、9月份是万顷塬上最美丽的季节,数万亩花椒进入成熟期,漫山遍野红灿灿一片,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特有的麻香味,不仅扮靓了黄土台塬,而且成了全县见效快、效益好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当家产业。

七.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市 河州糖瓜

河州糖瓜又名饴糖过去多行销青海、甘南、夏河、玛曲等藏区。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藏族同胞,他们都很欣赏河州饴糖,这也成了一种传统习惯。例如逢上像拉卜楞的正月毛兰会,来自雪山草地的藏胞都要争购糖瓜,带回帐中,与老小分享。旧时,河州饴糖的销量相当可观,生产也颇具规模,到50年代初期,仅临夏市沙楞街就有糖坊20多家,都由回族手工业者经营,饴糖买卖十分红火。后来因为“洋糖”的冲击,这个行业很快衰落了。令人高兴的是,到了80年代竟有人继承手艺,恢复了小批量的生产,且颇得顾客青睐,十分畅销。许多人出于好奇,买一些带回家中细细品尝,方知其味香甜可口,它的独特风味是现代的高档糖果所无法代替的。

八.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甜醅

甜醅亦成甜麦子,是民间流传下来以原粮为主料,经过加工酿造后制成的甜点食品。甜麦子制作时,将原料去皮,理净。煮熟沥干、凉温,撒入甜酒曲拌匀后放置器皿发酵,产生浓烈的醇香味时即可食用,食时加少量水和白糖,味道更佳。吃起来醇香浓郁,酸酸甜甜。甜麦子原料除小玉麦外,亦可用青稞、小麦等酿制。

九. 甘肃省 临夏 临夏县 民族特需用品

民族特需用品是临夏市的一张名片。临夏市穆斯林人口占到了55.3%。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受伊斯兰教的长期熏陶和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习俗,除饮食方面外,日常服饰和生活用品有一些比较特殊,如穆斯林的号帽、中拜、拜毡、地毯、芭兰香、汤瓶等,临夏市既是这些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基地,也是消费市场。同时临夏市在藏族特需用品生产方面基础比较雄厚,藏服、藏靴、藏毯在整个青藏牧区市场占有率相当高。另外,临夏市生产的藏毯、腰刀、马鞍具等民族用品也广受外地群众的欢迎。

十. 甘肃省 临夏 广河县 广河皮衣

广河县

城关镇泉力村:所产皮衣出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