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随州特产美食的作文 化州家乡特色美食的作文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随州特产美食的作文 化州家乡特色美食的作文更新时间:2024-05-19 19:30:21

一.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二.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三.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

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四. 台湾省 基隆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

全家福的甜酒酿元宵完全是手工自制,在基隆非常知名。所谓的“酒酿”,是用白色的小糯米泡酒酿制而成,而全家福的酒酿,在香醇的酒味中还掺杂着淡淡的桂花香,尝起来酸酸甜甜的,再加上各式手工包馅元宵,就是一碗热乎乎的甜酒酿,此外,也可买生元宵回家自煮,惟冬至、元宵时节,可得事先预订,否则一颗难求。( 基隆)

五.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土鸡

广水土鸡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土鸡主要以青草和粮食为饲料,在无任何污染的环境中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投入成本低,具有肉鲜、味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目前,广水土鸡覆盖武汉、襄樊、随州、安陆市场,远销河南、江西等地,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

广水市余店镇山场面积广阔,镇里引导农户让土鸡在山林中散养,广采山间“野食”,从而生长出肉质好、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市场供不应求。余店镇对土鸡产业很重视,还注册“寨子坡”商标,并进行精包装。一只土鸡装一个包装盒,既美观,又卫生,还易携带。

广水市余店镇政府成功引进温州了客商高明都来投资一千万元,创办湖北省喜来加食品加工厂,以兴隆土鸡为主要原料进行深加工,明年3月份建成投产。目前,全镇养殖土鸡超过100万只。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含多种维生素和糖分、蛋白质,营养丰富,既是菜肴上品佐料,又可入药。乳妇多食黄花菜,可使乳汁增多。随州曾都区隐抱寺一带,产野生黄花菜,1958年由野黄花菜转入人工栽培。1967年后,先后从湖南祁东、益阳、山西大同、陕西大荔、山东聊城、江苏泗阳、安徽嘉山等地陆续引进良种,再度发展,后又采取“自采自育、切片育苗、老兜繁衍”,发展甚快,全区以均川、万和镇为主产,洪山、柳林、长岗、何店、淅河、万店、封江等乡镇均有大量栽培,年产干品百万公斤。畅销武汉、北京等十余个省、市。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花山莼菜

花山莼菜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花山水库的。莼菜,为睡莲科水生宿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蔬菜中的珍品,以嫩茎叶供食用。每100克鲜莼菜,含蛋白质745毫克,并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胶质,以及氨基酸等。

广水市花山水库盛产的莼菜,经广水市花山水库莼菜厂深加工后,可贮藏。是我市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在国内、国际市场上都享有较好的声誉。

莼菜性寒,有清热解毒作用,用莼菜煮汤可清火除痱疖。把莼菜茎叶捣烂外敷,可治一切痈疽疔疮。有报道称,莼菜含的杂多糖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促进剂,它不仅能增加免疫器官——脾脏的重量,而且能明显地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异物的功能。临床上,大多数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的巨噬细胞功能显著下降。而莼菜所含的多糖能通过人体中介作用,强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能达到防治癌症的目的。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县黑木耳

随县黑木耳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随县香菇之乡三里岗镇,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这里已成为闻名海内外的香菇之乡和中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地,享誉世界的中国香菇第一镇。

随县栎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有利于黑木耳的生长。上世纪60年代以前全靠树木腐朽过程中自然生长,产量虽低,品质很好,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近些年,大力推广段木栽培技术,黑木耳产量大增,现产木耳达4千吨以上。木耳在小暑前采收的为“春耳”,质量好,朵大肉厚,水发性好;立秋以后采收的为“秋耳”,肉薄,大小不均,水发性差。黑木耳食、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铁、钙、磷含量高是它的一大特点。现代医学研究综述,黑木耳有养胃、止血、止痛、润燥、补血、吸附排毒通便、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胆固醇、免疫抗癌等功效。主治产后虚弱、贫血、跌打损伤、寒湿性腰腿病、痔疮等;预防心脑血管病,阻止血栓形成,预防癌症、高血压等。是化纤、棉麻、毛纺织工人日常的保健食品。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广水 广水奎面

广水奎面是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市的。广水奎面又名应山奎面,传说中曾被誉为“银丝贡面”,以“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广水市原名应山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聪明勤劳的应山人创造了系列美食,应山魁面就是其中之一。据传,明末清初应山人吴太盛在四川夔州学会做挂面手艺,携妻魁氏回到应山,在草街以“吴太盛”为字号开面铺谋生,因制面工艺为吴太盛妻家所传,故取名“魁面”。后经吴氏几代不懈努力经营和工艺创新,到清末时已初具规模并小有名气。1905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后,朝廷重巨李鸿章巡视湖广路过应山,应山知县购“魁面”十余担奉献。李鸿章带回北京,作为地方敬献慈禧太后,慈禧食后赞口不绝。从此“魁面”贵为皇室食品,名声大噪。因而民间就有了“银丝贡面”之称。“应山魁面”因而鼎盛一时。

吴氏“应山魁面”制作工艺严谨,其工艺程序大致为面粉30斤,水10余斤,盐4两,香油2两,20个鸡蛋蛋清。于晚八时和面直至拍打面团似有鼓声为止。盖上湿布醒1小时,九时30分,将醒好的面上木案,擀至三公分厚。再用刀将面割开,条状面如盘龙出现,接着扯条搓圆,放于盆中,状如草帽,再扯条搓圆置于另一盆中,接着再扯条搓圆回到和面盆。面放在木案上割开后,两人操作,主搓互盘如游龙翻腾于案板左右间,由粗变细随心所欲,约11时左右盘卧回盆,盖上湿布再醒面。和面时,不时变换手法,力度均匀有力,醒面时,用温棉纱将面盆盖实,保湿保温,防风防尘。于次日4时左右开始在羊角上上筷子上箱,也就是将土筷子厚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而后分签,再将分签后的条状面移进面箱。这道工序在八时左右完毕,醒至上午十时开始出面,风干后包装出售。

广水市奎佳食品有限公司是广水市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成立于2000年7月。拥有一条日产50吨等级面粉生产线、一条低温索道式精制面粉生产线和一个传统的“空心奎面”加工车间,主要生产“奎佳”牌精制挂面、多味营养挂面、“奎”字空心奎面、等级面粉等20多个产品,产品色泽白、根条细、不连条、不浑汤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系列产品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授予“中国名牌食品”金奖。企业建立了稳固的销售网点,产品远销湖北、湖南、江西、广东、重庆等60多个省市,“奎佳”牌奎面以高档质量、中档价格已进入武汉、广州等大中型城市超市,产品供不应求。

十.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泡泡青

随州泡泡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州泡泡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州泡泡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学名:皱叶黑油白菜俗称:泡泡青外貌特征: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呈泡状,色泽乌黑,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产地:湖北省随州市至枣阳市一带地区

简介

随州泡泡青菜,又名黑油白菜。是随州曾都区特有的地方品种,该品种属塌地生长植物,叶泡浓绿至墨绿,叶片呈泡状,色泽乌黑,全绿,叶肉厚实,质地柔软,抗寒性强。经霜雪后,品质尤佳,春节前后上市,是城乡居民春节期间尤为喜爱的菜肴之一。由于抗寒性强,一般作越冬作物露地栽培,9月中、下旬开始分期播种,11月至次年2-3月采收上市,立春后开始抽苔开花。泡泡青因其独特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在随州地区普遍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左右,每亩产鲜菜1000公斤左右,每年可产鲜菜5万吨左右,单项总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泡泡青过去主要在本地区销售。近几年,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泡泡青逐步享誉省内外,甚至成为随州人招待贵宾、馈赠外地亲朋好友的礼品。随州泡泡青,系随州地区的当家主栽品种,它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十字花科白菜类不结球白菜的越冬栽培草本植物,主要以柔嫩叶供食,后期也可食用嫩茎。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随州“泡泡青”已经取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曾都“泡泡青”检验报告显示,该产品营养物质丰富,是无公害绿色食品。

地域范围

随州泡泡青地域保护范围为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的东城、西城、南郊、北郊、万店、何店、淅河及随县的安居、厉山、新街、环潭、均川、万和、尚市、唐镇、柳林等1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113°46′,北纬31°19′~32°26′。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