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特产泡生姜 湖南特产生姜做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特产泡生姜 湖南特产生姜做法更新时间:2024-05-19 17:11:58

一.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羊肉泡

陇县羊肉泡

陇县羊肉泡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穷

,又有暖胃之功能。特别是冬季,常常排队去吃。陇县羊肉泡和西府其他地区的羊肉泡不同,馍(白面烤饼)顾客用手掰好,放在碗中,热汤中一过,加点粉丝羊血丝,撒上葱花,就着糖蒜,是陇县人日常的早餐之一。陇县的羊肉泡馍汤浓而多,边吃肉吃馍边喝汤,再咬上几口糖蒜,吃了浑身舒坦。

二. 云南省 保山 昌宁 昌宁泡核桃

昌宁不仅是茶叶种植的人间天堂,而且还是泡核桃生长的理想王国,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元末明初。全县13个乡镇都适宜种植泡核桃,境内泡核桃种植的活化石——仙岳核桃王,据林业部门的科技人员测算,树龄在700年以上,这三棵古朴苍老的核桃树,每棵每年还能结果2000个以上,它们是昌宁细香核桃最古老的代表。昌宁细香核桃下树早、皮薄、色泽鲜亮、肉质饱满而深受消费者欢迎。

1991年,昌宁细香核桃被国家外经贸部评为“全国出口创汇优质产品”;1998年,国家林业部将昌宁列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商品林基地县;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2005年昌宁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0.18万亩,居云南省第三位;产量达5108吨,居全省第二位,产品远销广东、江苏、浙江、上海、香港等国内市场和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产值达7000多万元。泡核桃产业已成为昌宁最具发展优势的新兴产业。

三.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永平泡辣子

“永平泡辣子”选用永平山区及邻县优质青红辣椒,佐以花椒、大蒜、红糖、紫苏水等多种配料,利用传统的土陶大罐腌制工艺精制而成,具有酸辣适中、香脆爽口、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特点。1997年前,永平农户多以家庭作坊的方式腌制泡辣子在市场零星销售。1998年以来,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和阿巧娘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开始对“永平泡辣子”的加工工艺和产品包装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附加值,使“永平泡辣子”“一泡”走红,畅销省内外。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南疆风情泡辣子”和阿巧娘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清真泡辣椒”分别获得大理州金花奖。

永平辣椒资源丰富,年产泡辣子在400吨左右。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四. 湖南省 衡阳市 常宁 常宁无渣生姜

常宁无渣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于常宁市阳加、西岭一带。此姜嚼之无渣,故名。栽培历史悠久,已有21OO多年,栽种面积最高达100公顷,单产每公顷18,75O-22,50O公斤。其特点是:块外形肥大,姜瓣粗壮,肉质脆,姜质细嫩,姜味柔和。是制作菜肴的上等调味品,还可用于药,有通宣理肺,治脾散寒之功能,可治疗伤寒、头痛、呕吐、咳嗽等病。1984年,常宁无渣生姜被列为湖南名优产品,并编人《中国名优土词典》。用其加工的五味蛇姜、白糖姜片、玫瑰姜丝等系列产品,行销全国及港澳市场。

地域范围

无渣生姜产于常宁市阳加、西岭一带。

特定品质

块外形肥大,姜瓣粗壮,肉质脆,姜质细嫩,姜味柔和。是制作菜肴的上等调味品,还可用于药,有通宣理肺,治脾散寒之功能,可治疗伤寒、头痛、呕吐、咳嗽等病。

五. 云南省 大理 祥云县 祥云泡核桃

祥云泡核桃

--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泡核桃在西南是适宜种植地区的重要经济树种。在西南地区,没有哪一个经济林树种能够像泡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产量高、经济效益稳定。古人称泡核桃为“神之果”,当代人将泡核桃称为“营养宝库”、“大力士食品”。产区林农总结出:“核桃树,摇钱树”;“核桃树,油葫芦”;“核桃树,幸福桩,世世代代敲不光”。

泡核桃仁营养丰富,脂肪含量59.06%~72.84%,蛋白质含量11.19%~15.17%,含胡萝卜素、VB1,、VB2 、Vc及钙、磷、铁、锌、铜、碘等多种无机盐。泡核桃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3%,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泡核桃仁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除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外,还含有较多的精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控制多余的脂肪形成。泡核桃花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11.31%,碳水化合物23.38%,31种氨基酸,脂肪3.35%,维生素A、c、D、E,矿物质P、Ca、Fe等。

六. 重庆市 酉阳 酉阳泡核桃

酉阳老树泡核桃是当地久负盛名的土品,产果核桃树的树龄都在20年以上,果实具有皮簿,出仁率高,低糖份,低水份,高脂肪,高蛋白等特点。食用味道比其他常规核桃更加纯香,长期食用对补脑,健肾,乌发大有益处。

七. 安徽省 阜阳 临泉 老集生姜

老集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2月,老集生姜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临泉唯一的地标商标。现在种植地域为老集镇、高塘乡、范兴集乡、宋集镇、杨小街镇、土陂乡、滑集镇、吕寨镇、谢集乡。《临泉县志》、《安徽集镇辞典》对老集生姜均有记载。

1.生产单位情况:临泉县老集镇生姜协会于2011年6月成立,种植生姜每年保持在4000亩左右。涉及上述乡镇总面积1.2万亩。种植过程中严格要求绿色环保。

2.产品开发情况:深加工产品有脱水姜块、姜片、姜粉;腌渍产品有姜芽、姜花、子姜;保健产品有姜茶、姜糖、姜油。

3.产品特点:外观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薄、肉细、纤维少。辛辣中飘逸着浓郁的香味,营养丰富,耐储藏运输。物化成分除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膻、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可作医用,具有防氧化 、抗衰老作用,有健胃、消炎、解毒、防治感冒、降血压、降血脂、防治血栓等功效,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八. 重庆市 铜梁 辣椒泡鱼

过年时,鱼也是桌上不可少的一道菜肴。四川、重庆人喜辣,而且总觉得要辣才显得日子红红火火。辣椒泡鱼就是将干辣椒节、姜片、蒜片、红枣枸杞,以及各式各样的大料、小茴、白蔻等调味品制成卤汁,然后将鱼片放入卤汁中烹制。味道香辣爽口,回味略甜。与此类似的菜式还有水煮鱼、红烧鱼、邮亭鲫鱼等等。

九.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生姜

彭水生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生姜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生姜其根状茎特别肥嫩,且粗纤维少,皮、肉均呈淡黄色,鲜炒、盐渍、佐餐俱佳。彭水生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彭水生姜是从台湾引进的优良生姜品种,其根状茎特别肥嫩,且粗纤维少,皮、肉均呈淡黄色,一般单株根茎质量500~1000g,因此被称为胖姜,鲜炒、盐渍、佐餐俱佳,是制作蜜饯的上等原料。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生姜管理协会申报的“彭水生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22862。

十. 陕西省 西安 长安 羊肉泡

    牛羊肉泡馍出了名,就有人钻故纸堆考证,有说是那位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流浪时发明的,有说是胡人传入大唐的;更有说是周时已有……故事精彩,但都乏根据,笔者亦访过一些行家,对此有一浅见,这玩意其实就是由中原古已有之的羊羹与西域来的客商所携之面饼"见面"后组成的一个新品种,其制做方式,则又是吸收了关中道最早的名小吃的煮法而逐渐改进形成的,时间在清初,且最早是贩夫走卒的美食,阔太太大闺女是不问津的。大概是因了"混血儿"的原因,它的生命力与魅力格外强,以至于今天在西安名小吃中风头最劲

泡馍这一滋味独特的美食,就像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一样,总是让人忘不了。西安的牛羊肉泡馍,不知有多少人反复念叨过它,从巷子间到电影《西安事变》、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一直念到中南海的宴会上。此美味出自西安,如今反过来,西安这座城市的名字却常常由泡馍而出名了

一碗好的泡馍,须先有一锅煮制成的好汤,好汤的制法当然是商业秘密。只说那肉吧,据行家说,从开始洗就有讲究,有用老井水洗泡,有用流水洗。煮出来的肉在切之前,老早的讲究是要由顾客点选的。笔者曾听解放前泡馍馆的情景:客人掰完馍,伙计手托摆着肉的案板上前,什么后座(瘦肉)、肚梁搭眼泡,胸口(肉)清肺加肥瘦,依客人自点配肉。那时吃泡馍肉是肉钱,馍是馍钱。客人点完吃茶等候,堂倌便依次而唱,例:"楼上三位,头一碗口汤、肋条搭眼泡……"吃完饭,收帐时照例要唱头一碗多少元,第二、三碗多少元,共计多少元,小费多少元。唱完小费多少元,全店所有的伙计都一起朝着客人坐的方向欠身齐喊:"谢!"

如今的西安人,几天不吃泡馍就好象身上缺了点什么。至于女性,也已从老早的过门不入变成现在的以吃泡馍为享受了。在大大小小的泡馍馆里,常见口袋里装着小收音机的老者和香鬓边上插着耳机的漂亮姑娘同挤一桌,老者听得是热耳心酸的秦腔;姑娘听得是软绵绵的港台歌曲。耳里的声音不一样,心中想得更不一样,但所有的手都在干同一件事;掰饦饦馍!现在有外乡客人来陕,西安人总要招待一回引以为自豪的牛羊肉泡馍。若就休闲旅游而言,这实在合适不过了。因为泡馍从煮汤到掰馍都是一个慢活,尤其是掰馍,更是别有一层深意藏焉:旧时食家讲究掰出的馍要像蜜蜂头,太大了五味不入;太小了又易煮糊,于是很多人早上是在家一边听戏,甚至一边会客一边细细地掰馍,时候到了端到泡馍馆就行。这泡馍的吃法也有讲究,一是"单走",馍与汤分端上桌,这馍(饼)最好是发面的,掰到汤中吃;二是"干泡",煮好碗中不见汤;三是"水围城"和"口汤",前者汤多一些将馍围在中间;后者食后碗底余一口汤。本地的吃家多爱要"干泡",食后单喝一碗鲜汤,曰"各是各的味。"这吃的次序也有讲究,可不象吃油泼扯面那样--先要用筷子翻调好几遍。而是要从一边一口一口吃,老吃家们都说这样鲜热之气跑不散。一次陪一位作家吃泡馍,先看了操做过程,待吃时,他笑言,谁说西北人不会表现?你们这泡馍煮时肉辅到下面,出锅时肉就升到最上面了,可惜粉丝偏要讲究辅成网状,好看则好看,则又多添了一份约束……虽是戏言,也颇觉玩味。我还遇到一位先生,他一边吃泡馍,一边满脸严肃的问,为什么吃泡馍一定要吃泡菜?有人说是解腻除腥,他摇头说不尽然,在从前西部荒凉的岁月里,吃泡馍首先是为顶饱,而便携耐放的泡菜主要是为了满足旅人对蔬菜的需求。吃泡馍吃到这程度上,不由使后生小子们肃然起敬!西安的羊肉泡馍招待过江泽民总书记,也招待过各行各界的要人名人,这就引出了两个"天下第一碗"来。先是已故国画大师黄胄到"同盛祥"吃泡馍后非常高兴,自己提出要写幅字留念,遂提笔写下"天下第一碗",为什么不说是"挥毫"呢?原来黄老先生当时已抱病在身,在写那个"天"字中间一竖时,有墨下滴,遂顺手巧补,观者皆击节称绝,故而说是精工细活。后来刘华清同志到老孙家品完泡馍后,也兴致勃勃地精心书写了"天下第一碗"。这就有了西安城里关于牛羊肉泡馍两个"天下第一碗"的故事。但谁若是钻牛角尖非要把老孙家和同盛祥的泡馍分出个伯仲来,那就太小家子气了。其实,对于中外食客来说,这"第一碗"的故事,倒正成了去这两家品尝正宗牛羊肉泡馍时最为有趣的话引了。羊肉泡的传说故事: 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方邦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 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 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竞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西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