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忻州地方土特产小兰花 忻州哪里能采摘麻麻花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忻州地方土特产小兰花 忻州哪里能采摘麻麻花更新时间:2023-09-02 17:13:06

一. 安徽省 六安 霍山 霍山兰花茶

大化坪镇:黄芽贡茶、兰花茶、黄大茶等名茶主要产地之一。

二. 甘肃省 武威 民勤 武威西兰花

植株强健,结实整齐,球顶圆形,单球重400-500克,直径15厘米左右,色泽浓绿,花球伸出性好,茎部脆嫩无空心,侧芽少,花球中等,叶片直立,可密植,抗黑腐病,霜霉病,定植后60-65天可采收,球型诱人,深受市场欢迎。(武威)

三. 山西省 忻州 河曲 河曲开河鱼

河曲开河鱼是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的。开河鱼不仅色泽明亮,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更是晋西北九曲十八弯河曲县著名特色菜。

在晋西北黄河岸畔的河曲县,“开河鱼”是一种久负盛名的地方。据《河曲县志》记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当地官吏每年春天都要将开河后打捞的“开河鱼”上贡给皇帝。“开河鱼”以黄河鲤鱼更佳,味道鲜美,据说有大补医病的功效,被民间誉为“活人参” 。

何谓开河鱼:乃指冰封黄河消融时,所捕越冬之鱼耳。开河之鱼,是为冰封水下,鱼处休眠之态,安而不动,净化五脏,排解体表,储存营养,肝糖转化,养尊处优,如是肉质必然鲜嫩无比,纯净无污,这种变化增加了鱼肉质的鲜美和纯净,使鱼的风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鲜。这也是“开河鱼”受到食客欢迎的症结所在。

河曲独特的开河鱼吃法:

开河鱼吃法:酱炖、清炖,小鱼则煎炸。一般除了盐之外不需要加什么佐料。最佳配鱼菜:贴饼子、山野菜、开河鱼、小鸡炖蘑菇和开河鱼汤泡莜面。有道是:“开河鱼泡莜面,赛过活神仙”。

河曲县唐家会、河湾一带所产之鲤鱼最负盛大名。特点是嘴大、鳞少、脊梁上有一道红线,肉肥味美。黄河鲤鱼,一般1.5公斤,大可二、三公斤。

四. 山西省 忻州 代县 代县麻片

早在清代就已驰名省内外。

做法:将上等面粉拌上糖,加入油、蜜水和成团状,然后擀成皮、涂上蜂蜜、撒上芝麻,上锅烘烙。成品色微黄,酥脆香甜,吃来满口余香。

五.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黍子

神池黍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神池黍子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的。神池黍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神池黍子产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种植历史悠久。神池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高寒冷凉风沙大的特点,十分适合黍子的生长。黍子,性黏,常用来做黄糕、酿酒。黍子褪壳后本地人叫黄米,黄米可以做成各种传统美食;磨成面,谓之黄米面,又称糕面。用糕面做成的油糕,是本县人推崇的最隆重也是最传统的食品。逢年过节,油糕用来祭祀或家中有重要客人及逢重大节日,油糕也是必备佳品。油糕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口感绵软、筋道,吃了后很“管饱”,有民谚道“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十里荞面饿断腰”。

黍子,单子叶禾本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北方,耐干旱,叶子细长而尖,叶片有平行叶脉。籽实也叫黍子,淡黄色,去皮后俗黄米,,黄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性黏,常用来做黄糕、酿酒。

黍子籽粒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每100g小麦、大米、玉米分别为140mg、147mg和149mg,而黍子为299mg,几乎是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两倍。

神池县海拨高、温差大、高寒冷凉。独特的地貌、完整的生态、凉爽的气候孕育了神池羊肉、月饼、胡油、南瓜等众多纯天然绿色食品。

2013年,山西省神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报的“神池黍子”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所在地域:2013年

地域范围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处管涔山西北麓,东与朔州市接壤,西与五寨县毗连,南距管涔隔宁武,北负洪涛界偏关县、平鲁区。地理坐标:东经111°42′—112°18′,北纬38°56′—39°24′,县域面积1472平方公里。神池黍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境内的龙泉镇、义井镇、八角镇、太平庄乡、东湖乡、大严备乡、贺职乡、虎北乡、长畛乡等9个乡镇23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东经111°42′—112°18′,北纬38°56′—39°20′。黍子年种植面积1300公顷,年总产6000-7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品质:神池黍子为糯性,呈淡黄色,去皮后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谷子,约2毫米;黄米磨成面,称黄米面,粘性很高,百姓一般做成油糕,当做上品,在家中来客,过年过节,重大活动中拿出招待客人。内在品质:神池黍子中蛋白质含量相当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最高。质量安全规定:符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37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中关于小杂粮的指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小杂粮》NY 5305-2006,以及《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标准和要求。

六. 四川省 乐山 峨眉山 峨眉兰花

峨眉山是兰科植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已知的有47属220多种,占全国150属的三分之一,占全国1000种的十分之二。珍稀品种尤多,拥有中国特有种69种,峨眉山特有种48种,比邻近的秦岭、神农架、二郎山、金佛山等产兰地区多出三倍以上。既有分布于东南亚的种类;甚至有的种类是以峨眉山为界限的。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红门兰全球约有8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峨眉山虽然只有3种,但峨眉红门兰,竟为峨眉山独家所有。兰科植物中的兰花一属,全球约有50多种,列名上万,半数以上分布在我国,由于生境生态的不同,一般分为地性、附生、腐生三大类型。我国传统栽培的兰花,绝大部分属于地生类,原产我国,世界上通称“中国兰”,按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大类。峨眉山的兰花四季飘香。春兰,集中分布于伏虎寺、善觉寺、纯阳殿、神水阁、白云峡直到九十九倒拐一带。以“白花春剑素”等最为有名,位列世界珍品。三月开花,叶色深绿,花色如玉,独枝挺拔,异香袭人,多为日本以及东南一带国家引种。夏兰,品种较多,着花5至13朵,以缀有红紫色斑点的“嘉定朱砂”,花香如醇,经久不失,令人闻之陶然若醉,为世界瞩目。朱德老人生前爱此花。曾在山中石笋峰下采得,特为之赋词一阕,调寄《鹦鹉曲》:峨眉山上随缘住,石笋幽谷作仙父;松竹友朋常照映,同受雾云风雨。在空知遇来访寻,志愿随君前去。若得贡献作国香,不朽芳名留处处。老人逝世后,女儿朱敏遵照老人遗愿,不远数千里,从北京送归峨眉。秋兰,又名建兰,分布在仙峰寺、华严顶、弓背山等处的深谷之中,每年开花两次;第一次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每梗着花7至9朵;第二次为9月,着花3至7机。建兰中名品甚多,觉的有“大一白”、“铁杆素”等十多种,早已远渡重洋,遍播欧美等国。冬季开花的多为“墨兰”。花期一般在冬暮至早有春,所以又名“报春兰”。着花5至12朵,花瓣多现紫褐色条纹,觉的有“小墨”,“长汀墨”。以“四川墨兰”最负盛名。冬春之际开花的尚有附生型的虎头兰和红蝉兰等,分布在伏虎岭、玉女峰、白云峡等处,尤以着花较多,联珠成串的西藏虎头兰,附生在苍楠翠柏之上,独领风骚,散发着阵阵清香。早在公元8世纪初,唐代大历年间的太常博士乡贤仲子陵,曾读书于山中的大峨石旁,生活在兰花丛中,写出了他的名篇《幽兰赋》,以“不择地面长,不因人而芳”等名名,歌颂了兰花的高风雅节,在文坛传为佳话。到了公元15世纪,我国兰花栽培艺术的发展盛况空前,养兰成为社会时尚,山中僧人,每到春秋两季,在报国寺、伏虎寺、中峰寺、万年寺等处举办兰花展鉴或采供佛前,以荐馨香,以示虔诚。( 峨眉山)

七. 浙江省 台州 临海 临海西兰花

临海西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临海西兰花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临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临海西兰花于1989年由上盘镇劳动村村民开始引种试种,在二十多来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一举成为中国西兰花生产中心,是临海农业“四张名片”之一。2003年11月临海市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2008年成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成为全国西兰花标准化示范县, 2012年成为国家级出口西兰花质量安全示范区。

浙江临海广阔的沿海平原、肥沃的土地、得天独厚的冬春气候条件都让这里的西兰花生长的尤为繁盛。2003年临海被授予“中国西兰花之乡”称号,随之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到2009年增至8万亩,亩产达到3600多元,年产量12万吨,产品占浙江西兰花总量的50%,全国的25%,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冬春西兰花生产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西兰花生产基地。2010年2月21日,“临海西兰花”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地域范围

临海西兰花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临海市杜桥、上盘、桃渚等3个镇,共190个行政村,东至上盘镇短株村,南至杜桥镇新湖村,西至杜桥镇洪家村,北至桃渚镇荷花塘村。地理座标为东经121°29′~121°52′,北纬28°29′~28°53′。 申请保护面积10000公顷,现种植面积4000公顷,年生产西兰花10万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独特的环境造就独特的品质,典型的临海冬春西兰花具有以下特性特征。 1、外观:球形高圆或近圆,球面圆整,花球紧实,蕾粒中细、均匀、色绿。花茎无空心,花球无枯黄蕾、无开散蕾粒。 2、口感品质:入口微甜,茎脆蕾糯,有清香味。 3、营养品质:每100g食用部分含蛋白质3.6~5.0g、脂肪0.2~0.3g、碳水化合物2~3g、膳食纤维0.8~1.2g、类胡萝卜素10~25mg、维生素C 110~120mg,萝卜硫素50~100mg,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花青素、叶酸、类黄酮和矿物质,花球含水量85~88%。 4、储运性:在(-1~1)℃、(95~100)%相对湿度条件下,可储藏45天。 5、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符合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八. 山西省 忻州 忻府区 忻州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栲栳kǎolǎo)是山西高寒地区尤其是忻州地区的一种面食小吃。栲栳是指用柳条编成,形状像斗的容器。也叫“笆斗”。“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象“笆斗”,民间叫“栳栳”。是用竹篾或柳条编制成的一钟上下粗细一致的圆框,形状象斗,是农家专门用来打水或装东西的一钟用具,因“栲栳栳”形如“笆斗”故得名。

其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将莜面加一倍开水或冷水和制,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猫耳朵’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内酷似蜂窝。熟时即香味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使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异常,回味无穷。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有“……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生动地描述出山区人民的食俗风情。“莜面栲栳栳”这种山区普通的杂粮便饭,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九. 山西省 忻州 神池 神池胡麻油

色泽纯黄而透明,味道清香,久放不沉淀的神池胡油,在煎、炸食物上色快。据科学鉴定,胡油含有的油酸和亚油酸,是食物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和生理上必需的脂肪酸。久食可防治高血压、血管硬化等疾病。胡油碘价甚高,故干燥性甚强,广泛用于制造油漆和高级油墨,用以印制钞票和邮票;胡油亦含有亚麻胶,用于制革、医药和国防工业。因神池胡麻特殊的产地环境,形成了特定的胡麻籽品质,尽而加工成的神池胡麻油被国内外营养保健专家誉为“高山上的‘深海鱼油’”;当地人有“吃一个油花花,激灵三天”、“天天吃胡油,赛如活神仙”、“装满油罐罐,不愁钱串串”等神池民谣源远流长、广泛流传。在当地,逢年过节,访亲拜友,对外交流,神池胡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品,它的使用价值已经超出了食用有本身,还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

十. 湖南省 长沙市 开福区 兰花干儿

做法:

1、所需主料:白干,葱,姜,八角;

2、干子每块切成4条,取一条夹在2根竹签子当中。斜45角切刀口,不要切断。切好以后上下反面,再次按斜45度角切刀口;

3、切好以后是这个样子的;

4、起油锅,将切好的干子中火慢炸;

5、炸至颜色发黄,外壳脆硬时捞起;

6、将多余的油倒出,干子重新下锅,放葱姜八角,加热水没过干子,放生抽,冰糖,醋和少量美极鲜,大火炖煮;

7、煮至汤汁收干即可。

讲究的做法,应该在炸干子的时候用筷子在两头撑开,以便炸出漂亮的花型。可惜家里没有木筷或者竹筷,于是省略了这步。可惜了,难得会一个蓑衣刀功,还没能表现出来。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