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北老河口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湖北老河口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北老河口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湖北老河口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3-08-28 11:01:53

一. 贵州省 毕节 织金县 贵州织金的特产-血豆腐

贵州织金的-血豆腐等系列腊味食品系清代兵部尚书总督太子少保丁宝桢家乡对皇宫的贡品。每年腊月间,将山区农家的肥猪屠宰、切块成片加以秘方香料腌制而成,将猪血与酸汤豆腐揉捏成丸; 然后皆以独特的方法熏制,食之肥瘦相宜不腻,味美异香爽口,是享誉全国的地方之一。
贵州织金风味土制烟熏血豆腐忠于传统,用料考究,加工精细,质量上乘。是山外赤子倍加珍视的家乡美味,亲友之间馈赠表意的上佳礼品。备受前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一织金洞旅游观光的中外来客普遍赞赏。

二.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油泼扯面

陕西扯面,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油泼面是在周代“礼面”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秦汉时代称之为“汤饼”,属于“煮饼”类中的一种;隋唐时代叫“长命面”,意为下入锅内久煮不断;宋元时代又改称为“水滑面”。

油泼面的做法:1、将小条用手压扁擀成宽片,在宽片中间用小擀杖横压一道纹,双手左右分开扯成宽面片,再顺中间压纹处劈开,投入开水锅里煮熟,捞在碗里。

2、将米醋、酱油、食盐、花椒油混在一起作调料,和煮好的面调匀,再在面上放各种时鲜青菜,如韭菜花、香椿、豆芽、青菜、干辣椒面等,干辣椒面的多少可根据个人的嗜好放。

3、泼油:将烧开的火花油猛泼入碗里辣面上即成。

三. 山东省 潍坊 奎文区 老河口牡蛎

老河口牡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老河口牡蛎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渔业协会

牡蛎(mǔlì)又名:生蚝。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广东湛江生蚝、江苏南通 浙江三门县小屿山背部小沿海的牡蛎(大规模的养殖)以及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 的贝壳。全年均可采收,去肉,洗净,晒干。

牡蛎于公元前即已养殖以供食用;珍珠(pearl)可在珍珠牡蛎的外套膜中产生。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壳中部隆起;下壳附著于其他物体上,较大,颇扁,边缘较光滑;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两壳于较窄的一端以一条有弹性的韧带相连。壳的中部有强大的闭壳肌,用以对抗韧带的拉力。壳微张时,藉纤毛波浪状运动将水流引入壳内(每小时流过的水量可达2~3加仑),滤食微小生物。鸟类、海星、螺类以及包括鳐在内的鱼类均食牡蛎。钻蠔螺(Urosalpinx cinenea, 即灰色尾号螺)分布广,常在牡蛎壳上用舌钻一小孔,吸食其活组织。牡蛎多雌雄异体,但也有雌雄同体者。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即欧洲平牡蛎)能按季节或随水温的变化而改变性别(节律性雌雄同体)。牡蛎在夏季繁殖。有的种类卵排到水中受精,而有的则在雌体内受精。孵出的幼体球形,有纤毛,游泳数天后永久固著于其他物体上。经3~5年后收获。

四. 山东省 东营 河口区 河口凉皮

制成的面皮切成细条,放在碗里,配点豆芽或黄瓜丝,加上蒸熟切成条的面筋,倒入用花椒、茴香等熬制的汤,再调入盐、酱油、蒜水、香油或麻汁酱、味精、油辣子、熟碎花生米、酸菜、香菜末等调料,拌匀后即可食用,具有清滑筋道、香辣刺激、爽口开胃的特点。凉皮既可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经营凉皮的小吃摊遍布河口大街小巷,都座无虚席,吃凉皮的多为一些靓男俊女。各具特色的凉皮应运而生,主要有花椒水和麻汁汤两派,有干拌、汤拌、包裹、热炒等吃法,不同摊点有不同风味,不同风味的摊点聚集着不同口味的人群。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老河口 美国罗曼鸡

老河口薛集镇养殖鸡历史悠久,群众养鸡热情高.目前,全镇建有大型养鸡场5座,养鸡20万只.( 老河口)

六. 山东省 东营 垦利区 黄河口蜜桃

黄河口蜜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河口蜜桃是系列蜜桃的统称,近几年来国外引进、国内选育的名优稀特品种。黄河口蜜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价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5%以上,富含硒、锶、钙等矿物质,维生素C、B、E的含量丰富,是老中幼皆宜的营养保健食品。垦利县生产的黄河口系列蜜桃具有个大、色艳、风味香甜、耐贮运等特点。分早熟、晚熟、中熟三个系列二十多个品种,从4月到10月均有产品上市。目前,垦利县共有黄河口蜜桃基地3处,面积1.5万亩,年产鲜桃2000万公斤。

地域范围

垦利县位于东经118°15′-119°10′,北纬37°24′-37°59′,海拔高度6米。黄河口蜜桃基地位于垦利县城东北部西宋乡境内,具体范围是:南防洪大堤以东,老建林以西,老南大堤以北,老建林以南,总生产面积666公顷。涉及西宋乡的赵屋村、新建村、新立村、牧场村、燕窝村、张新村、永兴村、东兴村、苍州村、卫东村、宋坨村、五庄村、东宋村等。年产量4500吨,年收入900万元。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类型属滨海潮土。pH为7.5左右,呈微碱性,土质松散,耕性良好,0-20cm土层养分含量为有机质0.8-1.0%,全氮0.07%,碱解氮47.1ppm,速效钾80.66ppm,土壤含盐量0.3-0.5%,地下水埋深3.8米,矿化度2-5克/升。基地属典型的三角洲地貌,为微斜平地,地势西高东低,总体平坦,起伏不大,自然比降为1/10000左右,地面高程5.5至7.5米(黄海)之间。

(2)水文情况:基地内浅层地下水为咸水,不能为农业生产所利用。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的唯一来源是黄河客水,基地主要引黄渠道为五七干渠,引送水能力12m3/s,年可供水量为5620万方,完全可以保障园内生产及生活用水需要。基地内沟、渠、路、林、桥、涵、闸全面配套,实现了管灌。并

有蓄水量200万立方米乡北水库备用,水资源有根本性保障。有泄洪量10m3/s

小岛河横穿整个基地,防洪排涝没有问题。

(3)气候情况:基地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冷热干湿界限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降雨量557.3毫米,年平均气温14.8℃,≥10℃积温为4222.1℃。

(4)人文历史情况:垦利县西宋乡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西汉时期,现垦利地域还在渤海水中,公元11年,黄河改道由千乘入海,此后,经过长期的淤积造陆,孕育成这片年轻的土地。1941年解放后,建立了垦区抗日民主政权,1943年4月垦区政府改称垦利县。早在清代,当地居民就在房前屋后种置桃树、杏树、枣树等果树。40年代,永安至刘家坨子之间广植桃园、杏园延及成片。建国后,群众多在院子里呈零星栽植桃、杏、枣等树木。1964年至1978年,全县果园达到5874亩。由于黄河口蜜桃质优形美,产品供不应求,基地总面积发展到10729亩。基地经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作为全市十五个样板示范园之一,于1999年春季开始组织建设,现已达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四高八化”的标准要求,实现了沟、渠、路、林、桥、涵、闸、管护房全面配套。目前,基地拥有资产总值13720万元,职工38人。经过8年的发展,现基地已发展成为集观光旅游、种植、储藏、销售于一体的科普示范服务基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选择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并且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便利的砂壤土建园。土壤pH值6.5-8.0,有机质含量0.8%以上,地下水位1.2m以下。远离工矿企业,灌溉用水清洁,空气清新,水质和大气质量符合NY5113的规定。

(2)品种选择和特定要求:根据气候,结合品种的类型、成熟期、品质、耐贮运性、抗逆性等制定品种规划方案;同时考虑市场、交通、消费和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目前宜选用的品种:早熟桃品种主要有安农水蜜、早美

春艳美香、瑞光22号、早红宝石、早露蟠桃、瑞蟠8号;中熟桃品种主要有新川中岛、早凤王、京艳、瑞光18号、瑞蟠3号、瑞蟠4号;晚熟桃良种主要有菜山蜜、寒露蜜、北京晚蜜、冬雪蜜桃、中华福桃等。授粉品种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相近,花粉量大,亲合力强,效益较高的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一般在5-8:1。砧木选择根系发达,耐盐碱,耐旱,耐瘠薄,生长快,嫁接亲合力强的毛桃、山桃等作砧木。

(3)生产过程管理:

(3.1)生产资料:严格执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化学农药种类》、《A级绿色食品限定农药使用方法》等准则中对肥料、农药的规定,加强对基地所用的生产资料,特别是农药、肥料的经营管理。

(3.2)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认真贯彻《农业法》、《质量法》、《环境保0》、《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及《蜜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结合基地实际,逐一制定出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品质等一系列的详尽操作规程,真正做到生产中的每一个环境都有标准可依。

(3.3)增施有机肥料、平衡施肥:根据绿色食品生产中对肥料的要求,一是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二是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对土壤进行化验、对产量进行记录,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桃树不同生育期相应的施肥方案,从而为蜜桃的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3.4)综合防治病虫害:一是加强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选用抗病虫的品种,以增强作物本身的抵抗能力;二是加强栽培管理、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来源。

(3.5)生产纪录:建立基地农事活动记录,包括活动项目、劳作面积、参与者等。建立生产纪录包括农药的使用(农药名称、采摘前天数、浓度、喷洒量),肥料的使用(肥料名称、使用量、次数、作业日)。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垦利黄河口蜜桃生产基地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盛产出外观色泽艳丽、个大、脆甜可口、质优的黄河口蜜桃。是深受广大人民

喜爱的水果之一。

(2)内在品质指标:每100克果肉含糖≥7.5克,有机酸≥0.2-1.9克,蛋白质≥0.4-1.8克,脂肪≥0.1-1.5克,维生素C≥31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

(3)安全要求:黄河口蜜桃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的规定。

黄河口蜜桃产品符合GB/T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的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标识:标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黄河口蜜桃”。

(2)包装:将蜜桃装入保鲜袋内,然后放入印有无公害食品标志的纸箱中,并在包装物上注明产品名称、等级、净重、产地、商标、公司名称等。

(3)分级:按果个、果实着色程度分级,分级过程中要剔除畸形果、病虫果和受伤果。

品种优级一级二级

横径mm果面病害伤疤色泽横径mm果面病害伤疤色泽横径mm果面病害伤疤色泽

春蕾≥60无无50%红晕≥58无无45%红晕≥54无无40%红晕

京红≥68无无60%红晕≥63无无50%红晕≥58无无45%红晕

仓方早生≥70无无条红≥65无无条红≥60无无条红

早红珠≥60无无80%红晕≥55无无70%红晕≥52无无70%红晕

五月火≥65无无85%红晕≥60无无80%红晕≥55无无80%红晕

丹墨≥65无无95%红晕≥60无无90%红晕≥55无无90%红晕

大久保≥73无无50%红晕≥68无无45%红晕≥63无无40%红晕

上海水蜜≥71无无50%红晕≥66无无45%红晕≥63无无45%红晕

青州蜜桃≥64无无50%红晕≥61无无35%红晕≥58无无35%红晕

寒露蜜桃≥83无无35%红晕≥78无无30%红晕≥73无无30%红晕

中华寿桃≥82无无≥77无无≥72无无

(4)运输:适宜的运输温度为-1℃左右,相对湿度为90-95%。长距离运输须用冷藏车,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碰撞、跌落。

七. 山东省 潍坊 寿光 老河口白蛤

老河口白蛤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老河口白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贝壳略呈三角形,白蛤的贝壳略呈四角形,壳比我的要薄。由于老河口适宜的底质、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饵料资源,这一带的白蛤肉质鲜美,味道独特,被称为“百味之冠”,在当地更流传着一种“吃了白嘎啦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地域范围

老河口白蛤学名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Reeue),在山东地区统称蛤蜊(gé lí),在寿光一带又习惯称为白蛤啦(bei ga la),简称白蛤。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寿光市行政区内的营里镇老河口沿海一带,地域范围是北纬 37°15′——37 °17′、东经119°00′——119°04′,总面积 20000余亩,年产量15000余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贝壳薄,略呈四角形,两壳膨胀。生长线明显,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的泥砂滩中。老河口白蛤最大的外观特征是壳面颜色较深,呈黑色或灰黑色,肉质肥满,味道鲜美,是因为这一带海区滩涂底质平坦,水流较缓,粉砂型滩泥,饵料生物丰富等特定的因素所造就的,为蛤中上品。商品白蛤符合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的要求。内在品质指标:由于适宜的底质、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饵料资源,老河口一带的白蛤肉质鲜美,味道独特,被称为“百味之冠”,当地流传一种“吃了白嘎啦肉,百味都失灵”之说。白蛤的营养特点是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白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是一种低热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据有关医学报道,白蛤还具有一下药理作用:a《本草经疏》中记载:“白蛤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现在除这种传统用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b《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白蛤肉和韭菜经常食用,可治疗阴虚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烦、手足心热等症。常食蛤蜊对甲状腺肿大、黄疽、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疗效。c现代医学认为,白蛤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d中医对白蛤特别看好,认为具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 2、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特定生产方式”中产地环境、苗种放养、生产管理中的生产要求符合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7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标准》、NY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组织发展生产,完善质量管理细则,确保老河口白蛤的质量安全。

八. 云南省 红河 河口县 牛肉粉

牛肉粉

牛肉粉使用的米粉用优质大米制作。牛肉粉的做法是,将一大块精黄牛肉加上各种作料后,下锅煮熟,然后切成薄薄的小块,将米粉在开水锅中烫后,加入牛肉、牛肉汤和各种调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九.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太东乡的干豆腐

太东乡的干豆腐

干豆腐知识介绍:

豆腐丝也叫云丝,豆腐丝是半脱水制品,属于豆腐的派生食品。

干豆腐营养分析:

1.

豆腐丝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2.

豆腐丝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3.

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干豆腐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

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食用;适宜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适宜糖尿病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不足之人食用;适宜青少年儿童食用;适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喘)之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

2.

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干豆腐食疗作用:

适宜体虚,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适宜糖尿病人、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血管硬化者、妇女产后乳汁不足、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食用。

十.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