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青岛市黄岛特产 黄岛哪里买青岛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青岛市黄岛特产 黄岛哪里买青岛特产更新时间:2024-04-08 09:25:21

一.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水煎包

水煎包 又称炉包,系即墨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食品,1985年被山东省商业厅列为地方名吃之一。据传,明朝初期,胡姓兄弟3人由河南省洛阳迁至即墨城南定居,一面开荒种田,一面于县城墨水河沙滩上搭棚做水煎包生意。至清末,水煎包铺遍及全县城乡,形成地方风味食品。水煎包的主要原料为精制面粉、猪肉、蔬菜(大白菜、韭菜、茭瓜等)、花生油、干面酱及各种调料。其制作工艺讲究,面要硬软适度,味道香而不腻,火候恰到好处。制作时先将平底锅加油烧热,再密集放上包好的圆形包子,待烙上黄色的嘎渣时,即添上适量浆水,将包子逐个翻转,然后用急火将锅烧开,待锅中水尽时,再用文火使包子底层烙上又薄又脆的嘎渣。出锅之包子呈金黄色,晶莹透亮,具有香、脆、鲜之特点。1953年秋,即墨饮食业应邀参加青岛市物资交流大会,即墨水煎包倍受食客赞赏。1978年以来,具有地方风味的即墨水煎包又在全县城乡恢复生产,1987年仅县城就有水煎包铺30多家。2002年水煎包被评为即墨十大地方名吃之一。

二.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 清末,即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农村妇女绣织的鞋面、枕头、嫁衣、戏装等,做工精巧,花样繁多。1918年,荒洼村(今属移风店镇)手工艺人卢忠溪通过英商在烟台开办的德仁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试做成功后,便出资在即墨城北阁里创办起“裕民花庄”,专司经营和传播技艺。随着“手拿花边”的流传发展,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做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由于这种工艺针法演变形成于即墨民间,人们就把以这种针法制成的花边称为“即墨手拿花边”,也就是“即墨镶边”的雏形。此后,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是一种单线织绣的花边,主要采用不同股数的丝光线和优质亚麻布为原料,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余种针法为一体,综合运用各种工艺和针法,经过镶拼,把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虚实照应,和谐统一,层次分明,色泽清秀,有强烈浮雕感,达到平、薄、光、匀、齐、净的工艺技术要求。织边的主要针法有锁灯笼扣、织密布、绞柱、搁边、二针网、三针网等50多种,刺绣的主要针法有插花、行梗、纳底、抽经(纬)、锁边、掏眼、扒丝、抽勒、切勾等20多种。织边和刺绣均须拉线松紧一致,底线适宜,用线不碾不毛,网眼均匀清晰,针码平均。织出的图案角尖、弧圆、边齐,整体平整,不卷不曲。即墨镶边产生后,很快在即墨广大农村妇女中流传开来,发展成为一项主要的家庭副业。民国初年,形成了以即墨为中心,北至莱阳、海阳,南到崂山,西跨沽河两岸的广大生产区,仅即墨县城就拥有私营花边庄45家。即墨解放前,全县有花边庄30余家,能生产台布和餐套两个品种十几种规格,年产量徘徊在八九千套。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即墨镶边”在国际上赢得“抽纱瑰珍”之称,品种规格不断向中、高档及多用途发展,产量、产值、利润不断提高,花边产品逐渐扩大到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靠垫、衣领、伞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800多个规格,并研制出新产品“百带丽”和“新百带丽”。1978年,“即墨镶边”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评为名牌产品;1979年,被山东省经济委员会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1980年,被轻工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三.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鳌山绿茶

鳌山绿茶1998年,鳌山卫镇鳌角石村农民着眼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始试种茶树。村集体规划出40公顷茶园基地,实行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规程和标准、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采摘标准的管理,注册“鳌福绿茶”商标。2000年,“鳌福绿茶”获青岛市优质绿茶一等奖。2001年,“鳌福绿茶”在中国“觉农杯”名优茶拍卖会上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名优茶推荐产品。2002年,在农业部举办的杭州中国名茶展览会上,“鳌福绿茶”获北方绿茶唯一金奖、山东省优质绿茶特等奖。2003年,全村销售收入400多万元,户均收入1.2万元。“鳌福绿茶”的成功带动了鳌山卫镇其他村庄以及东部乡镇的茶叶生产。

四.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胶州羊角椒

1998 年10 月12 日,胶州市农技站改良选育的羊角椒品种,通过青岛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被正式称为“胶州羊角椒”。其特点产量高、质量好、果实羊角形,椒果长 10 一 14 厘米,横径 2 .5 一 2 . 8 厘米,果形优美,色泽紫红,辣度适中。所加工的大椒色素、椒片、粉、酱等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远销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田横石砚

田横石以产于秦末至西汉初田横五百壮士殉难处---田横岛而得名,其地今属即墨县管辖。此砚石为黑色粉砂质泥岩,用它制成的砚台称“田横石砚”或“田横砚”。明嘉靖《即墨县志》有“田横石,可琢砚”的记载。清《即墨县志》称:“田横石质坚,色黑如墨,少有文彩,偶见金星。以其制砚,下墨颇利。”清末民间制成的田横石砚有梅、莲等浮雕,也有无雕饰的“墨海”,常销售于胶东一带。

六. 山东省 青岛 市北区 长城水饺

青岛特色小吃“长城水饺”被评为“山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该水饺是由海参、虾仁、蛤蜊肉、配以肉丁、蔬菜等精心调制成馅。选料精细、制馅考究,保持了海鲜的原汁原味,具有“皮薄、馅大、味美、量足”特点。

七. 山东省 青岛 即墨 海堤村芹菜

青岛市即墨市金口镇海堤村共有169户,556人,耕地面积600亩。该村以发展特色芹菜产业为主,2010年芹菜种植面积42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从事芹菜种植户数达到10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2%。全村农业总收入260万元,芹菜产业收入195万元,占农业总收入75%,芹菜亩纯收入达到1万余元,村庄人均纯收入10800元,高于全镇人均纯收入25%。

海堤村自古就有种植芹菜的传统,海堤村芹菜卓越的品质得益于村周边独特的海洋性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这里生产的芹菜外观翠绿,植株傲岸挺立,实心脆梗,幼似翡翠,成如玉树,其味清爽四溢,沁人心脾,2010年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品牌”。随后海堤村以“金口玉芽”品牌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化基地建设为主线拓展基地规模,推动全村芹菜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该村成立了芹菜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入海堤芹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户数达12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1%。芹菜的生产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经营发展到合作社及公司经营,由单一捆绑芹菜发展到分级加工包装成盒产品,辐射带动了周边14个村庄发展芹菜种植。在该村的带动下,目前金口镇已发展芹菜种植基地5000余亩。

同时市镇各级对海堤村发展“一村一品”芹菜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对芹菜基地建设实行了奖励政策。完善了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将水电送到种植户地头,对冬暖棚成方连片达到10个,每个大棚补助1万元,同时为大棚种植户提供贴息贷款,每个冬暖大棚提供2万元贷款。

八. 山东省 青岛 市南区 青岛凉粉

青岛凉粉(又称海菜凉粉),为青岛独有的以海菜、石花菜、鹿角菜所制凉粉,透明晶莹,加上蒜泥、香菜末、香油、醋、盐、味精等,系解暑佐酒佳肴。在夏天青岛的餐饮点随处可见。该特色凉粉已被其他城市引进,为夏令佳食。

九.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发祥烤肉

发祥烤肉店特色品牌,选用新鲜猪肉,经煮、烤等多道工艺制作而成,成品外酥里嫩、美味可口。( 胶州)

十. 山东省 青岛 胶州 文明全羊汤

文明全羊汤,文明饭店特色品牌,选用优质羊肉,经精工制作而成,成品口味独特、汤汁鲜美,是冬季进补佳品。( 胶州)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