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苗家特产是什么动物 苗族十大特产是什么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苗家特产是什么动物 苗族十大特产是什么更新时间:2024-05-19 12:50:32

一. 云南省 丽江 宁蒗县 苗家百褶裙

听说很久以前,一只孔雀在深山密木里,看见一个苗族姑娘,它不仅不飞走,还展翅开屏与苗族姑娘的百褶花裙比美,结果比不过,就嫉妒地飞走了。

神奇的传说,是人们对苗家姑娘辛勤劳动的赞美。因为苗族姑娘往往把绣得最漂亮的衣裙,看作勤劳、能干的象征。她们对自己裙子花色图案的构思、设计和刺绣,总是花尽心血的。如果你仔细看过她们的花裙,就会发现那一根根色线,通过灵巧的双手,把那山间各种花卉,集中到花裙上了。苗族妇女花裙上的图案整齐而对称,色彩复杂而鲜艳夺目。苗家没有不会绣花的姑娘。做母亲的从生下姑娘的那天起,就注意教她认识山间的各种花卉,识别各种花卉的颜色。待到姑娘会使用针线了,就教她绣花织锦,因为不会绣花或者绣得不好的姑娘,就是长得再漂亮,也是不会引起小伙子注目的。

每年,当花山节到来的时候,就是姑娘们百褶裙争艳的日子。姑娘们行走在野花盛开的山道路上,就象彩色蝴蝶在飞舞。这时候,如果哪个姑娘的衣裙绣得最漂亮,年老的人会赞不绝口,年轻的小伙子就会象蜜蜂彩花一样,围在她的身旁,把爱情的第一支歌对着她唱。

彝、苗、侗等族妇女的一种裙子。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明代该裙常用青面作成,褶多至20余幅,腹下有五彩桃花,现代的裙子皱褶多而密,裙有长有短,长的曳地,短的及膝。侗族的百褶裙由前后两片构成。穿时小腿裹绑腿或穿袜筒。不论寒暑、节日或外出余额都穿。四川大小凉山和云南宁蒗彝族地区,一般用三种不同彩色的布缝缀而成。

二.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苗家三色饭

苗家三色饭:

海南中部山区苗族人民的传统小吃。具有节日性,在“三月三”(黎、苗族人民传统喜庆节日)期间普遍制作和食用五指山市,旅游山庄制作有售。极具苗族风味色彩。黄、黑、红3种天然颜色相映成趣,有药味甘香,饭团甜滑,形态美观。

三.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册亨县 苗家金球糯粑

苗家金球糯粑

“金球糯粑”又叫“马打滚”和“糯粑洗澡”,是苗家最为普遍的风味小吃。

苗家金球糯粑制法:

(1)七成糯米加三成粘米用水泡胀(粘米先泡水1小时后再泡糯米),磨成水浆后用布袋兜着将水挤出。

(2)将含部分水的米粉浆搓成鸭蛋大小的团子,放在沸水中煮熟。

(3)团子煮熟后,倒在滚粉之中(滚粉用熟黄豆粉、芝麻粉、五香粉加白糖或红砂糖制成),或用盆、或用手缓缓摇动,将团子滚成球形,粘满粉末即成。这种打滚、粘粉的做法,群众称之为“马打滚”、“糯米洗澡”。又因团子是白色,粉末为金黄色,故又称“金球糯粑”。

苗家金球糯粑特点:“金球糯粑”香甜可口,柔软细腻,别具苗家风味

四. 重庆市 武隆 苗家情米酒

在农村,酒是不用去买的,苗家妇女个个都能酿一缸的好酒。女人们都很勤劳,大妈大嫂把吃不完的包谷和红薯自己酿成“包谷酒”、“红薯酒”。家里有客人,或者自己家人上山做活路累了回到家,自己去倒上一碗自家酿的酒来解渴和减疲劳。后来,日子慢慢的变好了起了。而农民们种植的大米也逐渐变得够吃到了剩余,她们又用大米酿成了“米酒”,也算了苗家人的品牌酒——“青酒”。

苗家米酒,适合所有人食用。具有温中益气、补气养颜的功效。米酒酒精含量低,但“后劲”足,不可贪杯哦。

五. 湖南省 邵阳市 城步 苗家甜酒

苗家甜酒

城步苗乡峒寨有一种待客佳品—甜酒。这种甜酒是用苗乡的优质糯米蒸熟,冷却拌入适量的甜酒曲,放入缸内密封两三天即成。其具有色白、醇香、津甜可口等特点,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小孩吃了能治营养不良,产妇吃了增添乳汁。

其吃法也多种多样,夏季用泉水或冰水冲吃,名之清泉甜酒,吃后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冬季加姜片、红糖煮沸食用可驱风除湿、散风祛寒。过大年时将甜酒与切碎的糍粑同煮,可延年益寿,故有“吃过年粑甜酒,活过九十九”之说。

六. 贵州省 毕节 大方县 八堡苗家水花酒

八堡苗家水花酒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八堡乡的。八堡苗家水花酒是苗家人世世代代留传下来适合一年四季饮用的民族工艺酒饮品、也是苗家人专门接待客人所用的酒。苗家人每年农历九月或十冬腊月用糯米酿制而成。酒色成金黄色半透明体,泛着嫩绿色,酽得粘手。

贵州省大方县八堡乡位于黔西北,青龙、油沙、沙龙三条山脉从南北并行,八堡地势高峻,山脉气势磅礴,海马箐、火烧箐高耸云端,呈东西窄而南北长之势,气候四季分明,有凉爽而多雨的夏天,也有寒冷而冰天雪地的冬天。八堡乡位于大方县城北约65公里处,属于中山低谷和陵洼地貌,最高海拔1845米,最低海拔1425米,相对高差420米,积温3600度,年均降雨量960毫米,无霜期360天左右。这里终年气候温暧湿润,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清洌甘甜的山泉。当地人选择用当地的优质糯米,辅以得天独厚的山泉,自然就酿造出香醇可口的水花酒。

千年的历史,千年的文化,千年苗族人民的爱与恨,都无不与“水花酒”息息相关。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水花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从家中的每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喝“水花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八堡苗家水花酒独具风味,属于一个中性的酒类,它既不属于白酒类,也不属于保健酒类,恰逢其中,两者兼具。与其他酒相比有以下特点:绵甜爽口,无刺激口腔、咽喉之感、饮后嘴唇滋润,醉不伤体;低度健康,不含1,高值营养;其市场优势可佳,属于市场的空白,发展空间大,市场潜力亦无穷。市场上白酒、葡萄酒等产品多不胜数,其品牌竞争力也相对激烈。而苗家水花酒仅此一家,其风味独具。

苗家水花酒是苗家咂酒之一。品评过很多中外名酒的专家们认为,水花酒与其他酒相比较,无刺激口腔、咽喉的感觉,相反饮后绵甜酸辣爽口,风味独具,加之度数适中,是现代人们追求的最佳口感。因其不含1,饮用后嘴唇滋润,醉不伤体。

其次是它的营养性,八堡苗家水花酒因主要原料系本地优质糯米,经过自然发酵酿制而成,所以其营养成份远远超过蒸馏酒。在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优质的水资源,使苗家水花酒与众不同。

七. 湖南省 怀化 靖州 苗家糯米饭

糯米饭是苗族主食之一,在苗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人们认为吃粘米饭不顶饿,味淡,不及糯米饭香,不用菜也能吃下,不用筷子,手捏着吃极为方便。凡逢走亲访友的礼品,各种节日(姊妹节)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绚白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糯米粑,以及酿酒、长途旅行或上坡做活,多以竹制盒盛糯米饭储之随身带去食用。在新媳妇初见翁姑,女婿拜见岳丈时,糯米制作的上述礼品是必备的礼物。

因此,糯米的用量比例是很大的。县境苗族人民煮粘米时普遍采用木甑蒸和鼎罐煮闷熟。多是按米放水,不滤米汤,群众称为“按汤饭”,苗语称“告翁贺”,食之既不淡味,又有营养。糯米是先用冷水泡发胀后,过滤放于木甑上蒸熟,再盛放于木盆内而食。粘稻或糯稻,多是舂一次吃一天,常年如此。认为现舂现煮,吃了养人,放久了的米是陈米,吃了不养人。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碓、水碾两种,是很早就使用的工具,每户必备。水碾(有称水磨的)碾米才是三几百年历史,据传是外族传入的。近水的寨每寨有架或数架水碾,也只有在农忙季节才使用,干旱主要还是依靠石碓舂米。加工方法,把焙笼烘干或日晒干的稻谷放入石臼内,用脚踏碓杆后端,使舂杆起落,利用落下的力来舂米,舂好即筛去糠而得净米。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凤凰苗家菜豆腐

苗家菜豆腐也是凤凰名闻遐迩的特色菜。做这道菜,首先倒适量冷水入锅,再将事先用石碓冲细的黄豆粉倒入并拿筷子搅匀,文火煮开后即倒入青菜,稍加搅拌,再文火煮至汤水变清,即可放入野葱、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焖盖一阵,便可食用。菜豆腐有细嫩、鲜软,香浓的特色,加之成本低廉,是凤凰苗家人日常最喜食用的主菜之一。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苗家酸菜豆腐汤

苗家酸菜豆腐汤

苗家酸菜豆腐汤是苗家人的传统汤菜。酸菜一般采选萝卜叶、白菜已开始发黄的叶片,在阴凉处摊摆一两天,使叶片呈金黄色,然后切碎、装坛,再用滚开的米汤和酸汤曲浸泡并靠近有热火气的地方摆放,一天一夜可成,颜色金黄透亮。做汤时,只需放水倒入部分酸菜,放入豆腐坨,再加上野葱、少量辣椒等佐料,煮开就可食用。此汤颜色嫩黄,味道清鲜,食之使人增食开胃,强身健体。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湘西苗家腊肉

据《易经-噬嗑篇释文》:“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证明腊肉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湖南土家、苗家腊肉是土家人民和苗家人民为延长猪肉保质期而独创的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名产,其特点是:脂香浓郁、皮色黄亮、肉色似火、红艳喜人、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湘菜里面就有冬笋炒腊肉、苦瓜炒腊肉、腊味合蒸(腊肉、腊鱼、腊鸡)、白椒炒腊肉等。

古时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杜甫有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本草纲目》称腊前三雪,能杀虫蝗,适合来年菜麦的生长。正因为季节适宜,自古至今湘西人便有熏制腊肉的习俗。湘西多山,植被丰厚,盛产木材,腊肉是有柴火熏制出来的,其味香醇。而我国有些地方熏制腊肉多用谷糠、花生壳、锯木灰等,这样熏出来的腊肉外表好看,呈金黄色,但吃味远不如湘西腊肉。

湘西人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手法,腊月间,人们将自家喂养的猪宰杀,大部分用来制作腊肉。人们先将肉切成条条块块,重的有四五斤,轻的也有一两斤。然后将肉抹上盐,再放进坛子里或木桶中,让盐渗透到肉的各个部位,一般要腌五至七天,而后再将肉取出,挂在通风处,将水滴干,使肉收缩,这样便可以熏烤了。腊月间,湘西农家多在堂屋里挖一火坑,而肉则挂在火坑上面,也有挂在灶上面,一边烧柴取暖做饭,一边便可以将肉熏制好,一举两得。

湘西是高寒地区,农村人烤火时间较长,熏腊肉的时间也长,腊肉可以久藏不坏,一直能吃到来年立冬。湘西腊肉其貌不扬,但吃味好,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蒸熟的腊肉,可以一片片、一丝丝撕着吃。洗净的肥腊肉,通明透亮,放在阳光下,可照见人影,油而不腻。湘西土家人除夕之夜,全家人围桌吃团圆饭,一碗腊肉是少不了的。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喝着自家酿造的大碗米酒,唱着山歌,其乐融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