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贵州安顺特产绿豆粉 贵州安顺手工绿豆粉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贵州安顺特产绿豆粉 贵州安顺手工绿豆粉更新时间:2023-08-14 09:39:11

一.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清炒紫花菌

□原料

鲜紫花菌250克,青椒2个,红椒2个,瘦 肉50克。

□调料

烹调油、大蒜、盐、胡椒粉、姜、葱、水芡 粉、高汤等适量。

□刀工成型

紫花菌摘去老蒂洗净,青红椒洗净后一破为二去籽,切成2厘米见方的菱形块,大蒜、姜切成片,葱切成节,肉切成柳叶片。

□烹调方法

炒。锅洗净盛油烧热,投入姜、葱制一下用 漏勺滤去不用,接着下大蒜片、肉片、青椒稍炒一下,再放入紫花菌同炒,待熟后烹入用盐、胡 椒粉、水芡粉、高汤兑好的汁翻炒几下,即起锅装盘。

□风味特色

清香鲜嫩、色泽美观。

□技术要领

紫花菌最好大小一致;炒时菌子一要熟透, 二要保持原料成型,三不宜加味精。

□演变

用此法可炒奶浆菌、黄丝菌等。

二.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朵贝茶

朵贝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朵贝茶,那是崇祯年间就作为地方特殊而珍贵的贡品运到京城,上贡皇帝品尝的好东西。朵贝茶的原产地在今普定县化处镇的朵贝。朵贝当然不是现今的朵贝那个寨子,是一个片区,那个片区出产煤炭,年日照少,雾多,最适合茶叶的生长。虽然陆羽的《茶经》没有记载我们的朵贝茶,但南方有嘉木,这朵贝茶应该也是其中之一。

朵贝茶的历史的确很长,今天化处镇的朵贝片区还留存有很多古老的茶树,张家寨村后的贡茶坡上还有一片,据专家考证,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这样的古老茶树,在贵州省是不多见的。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时候,普定县已经把其普查进去,还申报成功为县级和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充分说明地不仅仅高度重视朵贝茶的生产,还注意到了朵贝茶文化的挖掘和宣传。

朵贝茶是贵州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茶之一。据了解,生长在化处镇张家村贡茶山上一株古茶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专家考证,被认为是目前全国小叶茶树品种中最古老、最大、保护得最好的古茶树。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后,普定县以朵贝贡茶为知名品牌打造掀起该县茶叶产业发展热潮。

为更好的开发、保护朵贝茶,普定县去年对朵贝茶进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审查,朵贝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质量要求等方面均符合申报要求。朵贝茶在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对做大做强普定茶叶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朵贝茶

贵州省普定县城关镇、化处镇、马官镇、白岩镇、马场镇、龙场乡、猫洞乡、补郎乡、坪上乡、鸡场坡乡、猴场乡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贵州省普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朵贝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函》,普府函〔2012〕31号 普定县地方标准:DB520422/T004-2011《朵贝茶》

三.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腊肉血豆腐

主 料

鲜猪腿肉、肋条、豆腐、肥肉、猪血。

调 料

盐、花椒、白酒、冰糖。

制作方法

1.猪肉改刀切成长条形、用调料腌制7至10天。用松枝、锯末熏烤(小火)2天,放通风处风干。

2.豆腐塌成茸,加猪血、盐、花椒、白糖拌匀用菜叶包制,用松枝、锯末熏烤(小火)2天,放通风处风干。

3.取500克腊肉洗净上笼蒸回软切片装入碗底,血豆腐洗净蒸回软切片放在腊肉上,上笼蒸软、翻扣盘中。

美食特点

腊肉透亮、血豆腐香软、熏香味浓。

四. 贵州省 安顺 普定县 乌米倒提粽

原料:黑糯米500克,粽粑叶250克,稻草芯25克。

调料: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煮。黑糯米淘洗干净,滤干水。粽粑叶、稻草芯洗净用开水烫软。取两张粽粑叶卷成一头尖的筒状,用草芯1棵在一头打个结穿过尖角部,草结部留在筒中,舀入糯米25克并用筷子舂紧,将粽粑叶折拢封口成三角形,用草芯1棵把封口处捆牢,剪去草芯多余部分,把穿过粽子的草芯提起来10个捆在一起,用冷水浸泡2小时后入锅煮1小时至熟,吃时去掉粽粑叶用糖蘸食即可。

风味特色:软糯清香,外形美观。为时令小吃。

技术要领:粽子用小火煮,包入糯米时必须用筷子舂紧。

五.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紫云绿壳土鸡蛋

紫云绿壳土鸡蛋是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的。紫云绿壳土鸡蛋口感细腻、蛋黄大、色泽鲜艳、蛋清浓稠无腥味,营养丰富。

绿壳鸡蛋是采用当地优良绿壳黑土鸡经山地放养而来,蛋产品中不含任何违禁药物。激素。以及工业色素,口感细腻、蛋黄大、色泽鲜艳、蛋清浓稠无腥味,对孕妇来说能有效改善孕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增进孕妇营养吸收,促进胎儿健康成长;对儿童来说能促进生长、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商,增强免疫功能;对中老年人来说能够降低血脂、软化血管,有延年益寿等功效。

六. 贵州省 安顺 紫云县 锅渣

渣(或称锅炸)安顺独有的甜食珍品,不同于川味玫瑰锅渣。以前水晶糕粘裹干荸荠粉层入油锅炸成,外壳酥,内瓤嫩如鱼脑,浇上白糖后上席,食时须以筷压破,搅拌白糖。入口嫩脆甜熟,美不可言,是冬季宴席的甜品代表。因其外不见丝毫热气,其内滚烫如火,故常用以捉弄新女婿或外地亲友。食前必须压破搅拌。锅炸简单制作不易:一是材料,必得真正上等荸荠粉方能耐炸,二是火侯,调膏时用火和烹炸时火位至关重要。

七. 贵州省 安顺 西秀区 黔山刺梨

刺梨是云贵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黔山刺梨生长于贵州省安顺地区的高山盆地溪流河边,当地年平均气温17.4度,植被覆盖率75%以上,空气清新远离污染,著名国家5A级风景区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自然,生长在这这里的野生刺梨维生素C、P和SOD含量均居所有蔬菜水果之冠,其维生素C含量为2500毫克每100克鲜果, 是弥猴桃的12倍,SOD(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为54000u/100克鲜果。因此被称之为“维C之王”;每100克刺梨单宁含量约800毫克;含酸量约2克;总糖量一般4到5克。其味酸、涩、平;消食健脾,收敛止泄;用于治疗积食腹胀、痢疾、肠炎、维生素C缺乏症等,刺梨汁还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合成并具有防癌作用;对治疗人体铅中毒有特殊疗效。

八. 贵州省 安顺 镇宁县 花江炒粉

花江炒粉是用本地生产的米粉片,切细成丝,如筷子粗细的扁形粉条,用猪油、瘦肉、筒筒辣子再加上葱、蒜、番茄、味精等猛火炒成。抬上桌时不用碗装,却用盘盛。色鲜味美,入口经嚼,咸辣适度,非常可口。这种食物在花江、关索、永宁等镇的饭馆中均有,是其他地方未闻难见的独特风味小吃。

这种炒粉,是在磨蒸米浆时原料配制有方。花江、关索一带掌握了这种传统的诀窍,所以粉片粉丝的筋丝特好,能经水煮油炒而不断成小节。这种粉片粉丝,可以凉拌而食,味亦极美。

九.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林卡辣椒

林卡辣椒是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马场镇林卡村的。林卡辣椒以大小适中、色泽鲜红、皮厚籽少享有盛名。

林卡辣椒现有400余年的种植历史,因产于平坝马场镇林卡而得名,具有色泽鲜红,皮(肉)厚籽少,个头大小适中,色、香、味俱全特点,在食用过程中,体现出突出的香、辣一体性。同时也是提炼红油、加工辣椒制品的优质原料。近年来,林卡辣椒的种植已从2005年的8700亩增长到今年的15000余亩。2005年,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路子,林卡村委会与村民筹资联合组建了贵州平坝林卡香辣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固定资产520万元,生产规模450吨。

林卡辣椒新品——香辣丝:把辣椒剪成丝丝状,加入芝麻等调制而成,其产品味道鲜美,香辣酥脆,辣味正宗,可单独食用、下饭下酒,也可作为一道菜,用于调料烹制辣味菜品。

十. 贵州省 安顺 平坝区 安顺地戏面具

地戏在安顺地区广为流传。每年春节之后,十五以前,就可见到在露天平地上,农民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称为"玩新春"。在谷子扬花季节则演出"跳米花神",预祝丰收,同时也寄托着农民逐疫、纳吉的美好愿望。 地戏种类繁多,主要有民间戏、宫庭戏、军戏、寺院戏等4种类型。 安顺地戏的情节主要来源于历史事实,他们往往只演《三国》、《隋唐演义》、《杨家将》、《封神榜》中金弋铁马的英雄人物,却不演文戏,更不演儿女情长和"造反"气氛比较强烈的节目,成为汉、苗、布依等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剧。该戏曾于1986年赴法国参加59届艺术节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地戏面具又称"地戏脸子"这是代表角色身份的一种夸张面容的化妆手段。正戏中24个面具代表24个神;各有其名,称为"24戏神"。演员把面具顶在额头上,便于人们观赏不同人物的性格。 地戏脸子用白杨木和丁香木雕刻而成。既是地戏的精华所在和地戏的演出必不可少的道具,又是彩绘木雕的艺术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贵州地戏脸子,源于明代。相传,第一副脸子是朱元璋下属一姓汤的指挥官在征战中从南京带来的;沿袭了唐朝时期的[假面],后来逐步演化,成为一种装扮人物形象,以及诸如马、猪、狗等动物形象的艺术方式。 贵州地戏脸子生动明快、性格突出,是根据地戏脸谱提供的线索和剧中人物形象的要求刻成的。如主帅,一般受庙堂形貌的影响,额头要求饱满,眼球要求突出,刀刻刚健,勾线夸张;而少将、女将则清秀、英俊、灵气,刀法也较为细腻、考究。地戏脸子与现时京剧的脸谱大同小异;但由于脸子代替了脸面,因而脸子较之脸谱装饰全面。如女将的耳环、帽盔,男将的胡须、头饰等,都与脸子脸面合为一体;其色彩描述正反统配、冷暖相宜、因人而异,正派人物脸子一般以红、黄、肉色为主,反派人物则以蓝、绿、黑为主。 贵州地戏脸子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木刻造型艺术,可以发展成为旅游产品和工艺品。一九八六年,当贵州地戏在法国、西班牙演出时,地戏脸子随之送展,受到法国朋友欢迎。( 安顺)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