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忠兴土特产店 广州花都区新华美食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忠兴土特产店 广州花都区新华美食街更新时间:2024-01-21 19:56:17

一. 广东省 广州 花都区 百味田螺

百味田螺

中秋节很快到,广东人很喜欢在过节的晚上边赏月边吃田螺,据说有“明眼”的作用。故有许多广东人都喜欢在晚饭之后,邀约三五知己,又或是心仪之人,沿着公园一边散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聊天。走累了,就找一田螺档坐下,炒两三碟田螺,开两三瓶啤酒,吹着秋风,低尝浅酌,

把酒谈心,真人生一大乐事也。

花都街边小食店的田螺各具美味有:鲜美的田螺塞肉,爆炒田螺,枸杞田螺汤,紫苏田螺等。

二. 四川省 成都 郫都区 郫县豆瓣鱼

郫县豆瓣鱼是有五十多年历史的著名川菜。它选用淡水鲜活鲤鱼和郫县豆瓣为主要原料,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具有色泽红亮、咸鲜微辣,味美香浓,细嫩适口等独特风味。

三. 山西省 临汾 尧都区 龙祠大蒜

龙祠乡:韭黄、大蒜

四.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随州油桃

  油桃是桃类的一个改良品种,由于其着色好、单果重、口感佳,光滑无毛,外观美丽,品质优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但该水果对气候、土壤的特殊要求,推广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在我国只有北京以南,湖北随州、襄樊以北地区才适于发展。曾都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首先由双河镇引进栽培,获得了好效益,于是在双河、尚市、吴山、安居、厉山、唐镇、东城等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现年产油桃30000吨,产品销往新疆、辽宁、北京、广东等近20个省市,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成为全区最主要的水果支柱产业。1998年“中国科普万里行”专家考察团视察双河油桃生产后,认为双河油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油桃之乡”,曾都区目前是全省最主要的油桃生产基地。

五. 河北省 沧州 新华区 杜生包子

杜生包子系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天津传入演变而来,至今已有80年历史。1954年杜生供销社同私人包子铺实行公私合营。1974年,供销社包子铺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创出独具特色的包子新品种.杜生包子选料精良、配料考究、制作精细;从和面到做馅都有独到之处。以香味纯正,咸淡适中,多食清口不腻,润而不油,营养丰富,名扬津沧一带。随着人们对杜生包子的赞誉,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包子铺越办越多。

六.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金黄蜜枣

随州金黄蜜枣,色黄似金,故而得名,又因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而被列为湖北省十大名产之一。随州制作蜜枣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古时仁宗曾赞曰“随州蜜枣胜鲜桃”。解放后,蜜枣生产有了较大发展,蜜枣制作原料“秤砣枣”、“罗汉枣”、以及“牛奶枣”产量大增。现在,唐县镇、尚市镇已成为蜜枣之乡。据统计,常年贸易量已达五十余万公斤,行销武汉、北京等二十余个省市
( 随州)

七.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桐柏山山野菜

  随州市曾都区北部地处桐柏山脉、山高林密、气候湿润,自然资源丰富,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茎叶如珍珠花、白花菜、拳菜(蕨菜)、蒲公英、桔梗、马兰(山马齿)、槐花、山香椿、枸杞菜、介木叶(野腊菜)等十多种。山野菜主要采摘期在清明前后,有的一年四季都可采摘生产、长年供货。山野菜营养丰富、天然野生,是极好的无公害滋补产品,可生吃凉拌,热炒、下火锅。食用山野菜是人们追求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生活理念的体现,已成为一种时尚。其产品主要销往随州、襄樊、西安、北京、上海、郑州等地,销售渠道畅通,供不应求,前景广阔。随北现有100多万亩山场面积,年采摘量可达3500吨以上。

八.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万和兰花

万和兰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万和兰花是湖北随州市曾都区的。

万和镇是中国蕙兰之乡,是与日本、韩国齐名的世界三大兰草产地之一。野生蕙兰存量占全国总量的80%。全镇现有兰花资源5千多万株,常年有2千多人从事兰花的培植和经营活动,现培植名贵兰花3万余盆。名贵品种有梅瓣、牡丹、水仙、三星蝶、树形兰等。《兰蕙宝鉴》一书中收录万和蕙兰名品有15个,“蕙矮水晶”被称为蕙兰栽培史上的空前奇观。每年全国举办的兰花博览会上,万和兰花常获得金奖、银奖。2007年3月,武汉兰博会上,万和一兰商培植的一株蕙兰“东部雄师”获特别奖。万和兰商培植的蕙兰名贵品种最高交易价格每株达8万美元。创单株销售最高记录。

万和兰花交易早在20多年前就形成市场,有江浙及韩国等地的兰花经销商人闻香而至,低价大量收购。近些年随着兰花资源的减少,加上林业部门严禁上山采挖野生兰草,使万和镇兰草培植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在万和镇境内的七尖峰林场建立了兰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2万亩。2006年,万和镇建起兰花培植园,有5个村成为兰花培植专业村。万和兰花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了让万和兰花香飘海内外,做大做强兰花产业,弘扬兰花文化,2007年4月18日至19日,湖北省林业局、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主办,曾都区人民政府、曾都区林业局、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兰花分会承办了首届中国随州(万和)兰花节。同时举办了珍品兰花展,经贸洽谈会,兰花之春文艺晚会。节庆期间,韩国、港澳台地区的兰花经销客商300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兰花节两天时间里,兰花交易额突破5千万元,其中最贵的一盆5苗兰花卖到了93万元。场外自由交易区每苗最高卖到13万元。

兰花节弘扬了兰文化。兰花以其高雅清馨闻名于世,奇异的花姿,冰清玉洁的色泽,沁人心脾的幽香给人以极大的享受,象征着中华民族爱美向善、求真务实、宁静淡泊、清雅高洁的情趣和意境。

每年4月中旬,是观赏兰花的最佳时期,到万和赏兰是一种高雅的志趣。在万和兰花培植园可观赏到许多名贵兰花品种。

九. 湖北省 随州市 曾都区 云峰山茶叶

云峰山茶叶是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的。云峰山茶场是湖北省十大名茶场。“随峰牌”茶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云雾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级茶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授予“中国名茶”称号。

洪山镇是茶叶大镇,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常年无霜期230天,有效积温4600~5000℃,雨量1100~1200毫米,土壤酸性,PH值在5左右,很适合茶树生长。自1966年在张体学省长亲自关心下在洪山镇建起第一个茶园后,上世纪70年代全镇开始大规模建立茶园, 有大小茶园40多个,茶叶面积近万亩,茶叶产量40万公斤。云峰山茶场是洪山的茶叶龙头企业之一。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经过先后几次大规模开挖扩建,现有茶园面积13000亩,成为湖北省十大名茶场。茶场自投产发展到现在,已先后研制生产出“随峰牌”云雾毛尖茶、老板茶、银芽茶、龙井茶等近几十种级别不同的系列产品。并出口日本、美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40多次参加省、市、国家级行业茶叶评比并获奖。其中云雾毛尖、云峰翠毫、珍眉二级茶上世纪90年代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授予中国名茶称号。1988年,国家主席1曾将云峰山茶作礼品赠给保加利亚客人。

云峰山茶场四大主导产品介绍如下:

曾侯银剑茶

曾侯银剑茶,原产于隋国,楚昭王10年,吴国、唐国围攻楚国,楚昭王在隋国避乱时与隋王曾侯品茶论剑,曾侯银剑茶因此而得名。神农时代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茶叶当为药用之始。现代医学证明,绿茶氨基酸含量高,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敌烟醒酒、利尿解毒、防癌、降血糖、清甘滋醇、回甜爽口,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首选保健饮品。

曾侯银剑茶其特点是:条索挺直,芽头肥硕匀齐,银绿翠隐,清香高鲜,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冲泡时茶芽立于杯底,形似银剑竖立。该产品内含物质丰富,外包装随州风味浓厚,被各界友人誉为随州茶业标志性产品。二OO七年曾侯银剑茶又在中国“蓝天玉叶”杯和世界第一届绿茶评比中双获金奖。二OO八年在韩国的第七届国际名优茶评比中又获金奖。

编钟龙井茶

编钟龙井茶是我场精心研制的又一特种炒青绿茶。该茶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制作前经适当摊放,再应用抖、搭、拓、抓、推、磨、荡等十几种炒制手法精炒细作而成,因其形似随州编钟,特别是滋味香气犹如古老而神秘的编钟那绕梁三日般的韵律,令人回味无穷,而故名——编钟龙井茶。

该产品无论是在制作风格上,还是在内在品质上均酷似西湖龙井,具有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称著,尤其是其独特的清香,幽而不俗,沁人肺腑,隽永绵长,实乃茶之神品

云雾毛尖茶

云雾毛尖茶是我场研发并最早投入市场的传统名优茶。该茶精选早春时节一芽一叶或二叶初展的茶树嫩稍经摊青→杀青→揉捻→二青→复揉→烘干→拣剔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并以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的风格不仅成为广大茶叶消费者的首选品牌,同时,随峰牌云雾毛尖茶是湖北省绿茶行业第一个被评为湖北名牌的产品,且连续五届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1986年该产品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荣获国际金奖,并多次被评为中国名茶、部(省)优产品称号。

神农绿碎茶

神农绿碎茶源于人类始祖——神农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后,便大量采摘利用,因受当时制作条件所限,他们将茶鲜叶晒干后,揉搓成细小碎片,以方便药用,神农绿碎茶因此而得名。为了满足当今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的需要,我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发并采用现代加工设备和技术将该茶发扬光大。

该茶外形呈沙粒形颗粒状、色泽绿润、汤色鲜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浓醇。理化卫生指标均符合欧盟有机标准,是各种保健茶、袋泡茶最理想的茶叶原料。用该原料生产的商务袋泡茶,饮用方便、卫生环保、经济实惠,是公务接待、大型会议用茶的最佳选择。

十. 河北省 沧州 新华区 沧州羊肠子

在沧州,吃过羊肠子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闭着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眯着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着眼吃--解馋。真可谓越吃越有瘾,越吃越爱吃。

羊肠子上市的盛时是冬天。看吧,卖羊肠子的人一般都推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周围都密密地围着一圈吃羊肠的顾客。在这里我要插一句,别处的小吃大都在商店里卖或饭店里吃,我们这里则不然。卖羊肠子的小贩推个长形木箱式的小车,车的前端放着碗、筷及各种佐料,在中间木箱内放一口大锅,锅内盛满热气腾腾的羊肠子,锅的旁边有剩着烧饼或饼子的箱子。他们在比较固定的地方停下车后,把锅上的盖子一掀,羊肠子的香味便立即飘进来,充溢着半条街,吸引着过往行人。当人们聚拢到推车前,小贩便会主动递给每人一个小凳,问清要吃多少,然后放好碗,用筷子从锅里夹出一段羊肠子,用一把雪亮的刀,快速地把羊肠子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排到碗内,再洒些胡椒粉、味精、盐、香菜等佐料,接着从锅里舀出一勺子热汤,浇在羊肠子上面,顺手又在碗上放一双竹筷,满脸笑容地递到顾客手里。人们接过碗,咬上一口,品品滋味,顿觉满口皆香热气腾腾的羊肠子驱散了身上的寒气,赶走了满身疲劳,全身热乎乎的,舒坦极了。他们往往是吃了一碗,再来一碗,有的甚至带口小锅,买上一些拿回家,请家人共同分享。

沧州羊肠汤是现在文雅一点的称呼,过去就叫羊肠子,沧州方言发音是”样尝――咋”.沧州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却有着辖区内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回族是这里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以牛羊肉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所以沧州小吃羊肠子便是代表了.羊肠子在解放前就是沧州市的早点小吃,光顾羊肠子摊儿的大部分是出卖劳动力的壮汉,时至今日喝羊肠汤的顾客也是男士居多.每天清晨,很多出卖苦力的大老爷们带着自己家的玉米饼子,买一碗羊肠子泡着吃,汤不够可以随便添.吃饱喝足之后就去车站卸煤或者到码头搬运货物,沧州话叫”扛大个儿”,意思是大个子去肩扛货物.扛大个儿的爱喝羊肠子是有原因的,因为羊的小肠肠壁里面有很多油,羊乳房也是脂肪,能够提供更多的热量,俗话说”搪工夫”,就是不容易饿,其他组织好歹也算蛋白质,多少也能补一补.当时没有什麽机械设备,挖土卸煤等等都是纯体力劳动,当年沧州(那时候叫沧镇)水路有运河,旱路有火车,好歹也算交通枢纽,装卸货物的活儿不少,卖苦力扛大个儿的男人很多,所以羊肠子特别畅销.喝羊肠子的另一个原因是价格便宜,那时候买一斤羊肉的钱能吃20碗羊肠子.穷老百姓每天汗珠子砸脚面,干一天的活儿挣钱也就够换几斤棒子面的,那舍得买羊肉吃,来碗羊肠子也算开荤了.

说起来现在的羊肠子跟过去的羊肠子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现在人们一说谁谁家的羊肠子好吃,一般都夸奖说那一家的羊肠子汤清味正干净卫生.过去根本不是这样的!过去的羊肠子根本就不怎麽洗,因为过度冲洗不但会冲掉肠子里面羊吃下去还没有消化完的草,更会冲掉肠壁上的脂肪,而吃羊肠子的大老爷们要的就是那些脂肪.听老人说过,过去煮羊肠子的汤里面都漂着很多羊油和碎油脂,许多食客趁老板忙不过来的时候,自己添汤总是多舀一些油碎子.那时候吃羊肠子,一口咬下去能看到绿绿的东西,可是人们说吃的就是这味儿.开玩笑的说法是一口咬出羊粪蛋蛋来才是正宗!笑谈了。

羊肠子能够成为沧州,跟沧州有大量的穆斯林有关,回民以吃牛羊肉为主,羊肉跟内脏全部消费掉,剩下的下脚料回民自己很少吃,因为按照老-直肠胚胎-淋巴结等都是不洁净的,回民自己只吃羊杂汤,也就是用心肝肺胃等内脏做的汤.正因为回民自己不吃,所以最初的羊肠子都灌有猪血.据说目前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穆斯林在清真寺宰牲的时候,直肠胚胎淋巴结等下脚料也是像垃圾一样被倒掉,没有人吃的.只是在沧州,这些下脚料不知道在什麽时候被什麽人拣去,煮一煮卖给穷人当饭,久而久之竟然发展成了沧州名吃.

正因为有大批劳动力做消费人群,羊肠子在沧州才站稳脚跟.所以现在有人说XX地方的羊肠子时间悠久排第一,XX地方的羊肠子排第二,都是不恰当的,最初的羊肠子就是在市区存在,后来发展到别的地方,其他地方也只是因为回民聚居,有充足的原材料才维持下来的.

沧州羊肠子做法

做法是: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烧(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适量,再熬40分钟即成。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它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羊肠子入口爽而不腻,异香诱人,无腥膻的气味。它的汤更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味。在沧州,吃过羊肠子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第一次是闭着眼吃--怕膻;第二次是眯着眼吃--品味;第三次是瞪着眼吃--解馋。真是越吃越有瘾,越吃越爱吃。很多沧州州人喜欢吃羊肠子,认为它性热,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的作用。羊肉汤品种繁多,各有特色,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功,不仅低脂肪,而且排毒养颜,肠美汤鲜,百吃不厌,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口条汤有壮身补血之能,最宜病愈大补者常食;肚丝汤肥中带瘦,奶渣汤沙酥带甜,还有马峰窝汤、三孔桥汤、羊杂汤等,达72种之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