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恩施特产作文800字左右初中 恩施的风俗作文600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恩施特产作文800字左右初中 恩施的风俗作文600字更新时间:2023-08-13 12:25:51

一.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龙潭香梨

利川在海拨1000米以上,水果成熟较附近县市晚,有效地错过了水果成熟高峰期。利川梨具有果大、肉厚、皮薄、汁多、鲜脆、味甜等特点。特别是利川梨的甜脆细腻,远近闻名,倍受恩施、万县州等地消费者喜爱。

鲜食利川梨有润肺凉心、清痰降火、解疮毒、酒毒之效。现主要品种有长十郎、湘南、王冠、二宫白、金水、太白、明月等。主要分布在市园艺场、西城、元堡、凉雾等地,年产500吨以上。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灰灰菜

鹤峰灰灰菜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的。灰灰菜,又名藜,别名野灰菜,灰蓼头草等,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灰菜多生长于地边、山野、路旁及房前屋后。

灰灰菜性味甘平,清热、利湿、降压、止痛、杀虫、止泻。幼苗和嫩茎叶可食用,味道鲜美,口感柔嫩,营养丰富。据测定,100克嫩苗中含蛋白质3.5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克,粗纤维1.2克,胡萝卜素6.35毫克,维生素B10.13毫克,维生素B20.29毫克,维生素C69毫克以及多种无机盐,含钙量高达209毫克,含铁量0.9毫克。

食用灰灰菜能够预防贫血,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对中老年缺钙者也有一定保健功能。另外,全草还含有挥发油、藜碱等特有物质,能够防止消化道寄生虫、消除口臭。因此,灰灰菜作为一种老少皆宜的保健食品,不仅为寻常百姓采食,而且登上了宾馆、饭店餐桌。灰灰菜是含有卟啉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过多服食或接触,并受数小时日晒后引起的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这样就会皮肤红肿、发亮,混身刺痛、刺痒,所以灰灰菜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后或接触后应避免强烈日光暴晒。

食用方法:用沸水焯后,再用清水漂泡,可炒食、凉拌或做汤,也可晾干贮藏。

三. 湖北省 恩施州 利川 恩施麻鸭

品种名称 恩施麻鸭

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又称利川麻鸭。属小型蛋用型品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西南山区的利川、来凤、宣恩、恩施、咸丰等地。

外貌特征:前躯较浅,背腰平直,体态清秀匀称,羽毛紧凑。公鸭头较粗短,额部略高,前躯微昂,胸腹较宽而扁平,羽毛细致紧密,脚短、蹼大,-旺盛,举动灵活。母鸭头小而清秀,额平,颈细长,前躯较窄,后躯丰满,腹部深广,脚短,蹼薄。成年公鸭头颈绿黑色,颈中部多数有一圈白毛,背部、腹部呈青褐色,每片羽毛的边缘有极细的白羽毛,远看像鱼鳞片状,-口上部的羽毛为黑色,尾部有2-4根卷羽上翘。成年母鸭颈羽与背羽的颜色相同,多为麻羽,故名。每片羽毛中央有一黑带,边缘为淡黄色者称“红麻鸭”,背部羽毛青色者称“青麻鸭”。趾黄色。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30日龄m6克;60日龄275克;90日龄900克;120日龄1202克;150日龄1322克;180日龄1400克;成年公鸭1362克,母鸭1615克。羽毛生长速度较快,60-70日龄已全部长齐。4月龄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3.40%,母鸭78.85%;4月龄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3.52%,母鸭66.84%;成年公鸭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4.92%,母鸭84.34%;成年公鸭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6.99%,母鸭75.63%。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鸭平均开产日龄165天。平均年产蛋183枚,平均蛋重65克。平均蛋形指数1.38。蛋壳白色,少数青色。公鸭性成熟早于母鸭。公母鸭配种比例1:20。平均种蛋受精率80.8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4.47%。公鸭利用年限1-2年,母鸭3-4年。

四.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林麝

林麝属国家濒危、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雄麝所产麝香是最珍贵的中药材,具有“通诸窍、开经路、通肌骨”功效,也是一种昂贵的香料。目前国内货源奇缺,市场价格是黄金的3—5倍,国际价格为60—80美元/克。

凤县林麝驯养业起步早,业务技术全面。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展了人工驯养林麝技术研究,现已掌握了林麝的饲养、管理、繁殖、防疫治病及活体取香的整套成功技术,并得到国家林业局和华东师大的肯定。

凤县林麝驯养业发展迅速,每年以45%的速度递增,全县目前共有养殖场42个,林麝存栏439只,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林麝繁育基地。

凤县林麝产品质量高、 产量大、管理严。凤县林麝所产麝香,俗称“秦香”,由于其有效成份高于其它麝科动物所产麝香,早于两千年前就闻名华夏,历为皇家贡品。仅人工活体取香年产2000余克,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秦香必须在县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的监督下,由林麝养殖协会专人活体取香,当场封库管理,统一包装销售,为纯天然产品。

五. 湖北省 恩施州 巴东县 巴东魔芋

巴东魔芋是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巴东县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合种植魔芋,种出来的魔芋品质好、个头大。

魔芋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它能加工成精粉、粉丝、芋糕、罐头等风味食品,倍受国内外美食家的青睐。还有消肿散淤、解毒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清洁肠胃、帮助消化之功效。对胆石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魔芋中还有一种叫做“海曼纳”的物质,它能控制人的体重,长期食用可以减肥健美。魔芋不仅是理想的食品,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石油勘探、化工、印染等行业。

巴东既是三峡库区重点移民县,同时也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为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鄂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我省魔芋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制定了《湖北省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将恩施州定为全省魔芋生产中心区,巴东县是全省、全州魔芋产业化建设和魔芋板块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巴东县按照“一县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模式,引导农民发展魔芋产业,并引进2家魔芋初成品加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魔芋,目前,魔芋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22万多吨,主要分布在清太坪、金果坪、野三关等乡镇。主要推广魔芋芋鞭良种繁育技术,2005年巴东县被全国授予魔芋种植大县。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皮蛋

无铅松花皮蛋是来凤县传统产品,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符合GB9694-88一级标准,达国内先进水平,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

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七. 湖北省 恩施州 鹤峰县 鹤峰茶

鹤峰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鹤峰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鹤峰县荣膺“中国茶叶之乡”称号。

鹤峰县有茶园10.8万亩,去年茶叶总产量近6500吨,总产值1.45亿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直接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5000万元,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该县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重点推广应用了机剪机采、无性系良种、名优茶加工及无公害生产等新型适用技术,10.8万亩茶园中有9.5万亩通过了中国有机茶开发与发展中心的认证。

茶叶产业是鹤峰县的第一名片、特色产业培植的第一重点、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该县聚合众力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企业有龙头”的茶叶产业格局,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茶叶年产值过5亿元,茶农直接现金收入2.6亿元。如今,鹤峰绿茶、白茶、黑茶、宜红茶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吃香,而且畅销国际市场。

地域范围

鹤峰茶产于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鹤峰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10°38′,北纬29°38′-30°14′。东毗湖北省五峰县和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依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相连,北同湖北省建始县、巴东县接壤,境内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国土总面积2892平方公里。茶叶总生产面积8800公顷,总产量10422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鹤峰县土壤种类较多,红壤、黄棕壤,山地黄棕壤、石灰岩土、潮土、紫色土、水稻土等7个土类,15个亚类,44个土属,1469土种,201个变种,总面积432.95万亩;全县土壤中性偏酸;普遍缺氮,严重缺锌,有机质含量丰富,部分土壤物理性不良;鹤峰县地貌由低山、二高山、高山三种立体地貌类型组成,整个地势均由平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组成,夹有河谷平坝,四周高山环绕的形势。

(2)水文情况:鹤峰县地域辽阔,河沟纵横,有溇水河、咸盈河、林溪河、王家河、白泉河、江坪河六大流域构成。其中主要河流溇水河,发源于西北部的云雾山脉,山坡谷,向东南逶迤奔去,在江口出境进入湖南桑植县,

流程全长147.5公里,干流落差1455米。全年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430mm。

鹤峰县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山区水能发电县。境内无大型工厂,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根据环境监测部门监测,鹤峰县境内地表水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水质感观良好,无色、无臭、无味、透明,pH值4.5-7.5之间,砷≤0.05,镉≤0.005,铅≤0.05等有关指标符合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饮用水质准则。

(3)气候情况:鹤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均温10-15℃,昼夜温差明显;年均空气相对温度76%,年日照时数1960小时,无霜期249天;全县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年均降雨量1710mm,降水集中在4-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90%,其季节分布是3-5月平均降雨量为466mm,占31%,6-8月平均降雨量为380mm,占25%,9-11月平均降雨量为320mm,占21%,12-2月平均降雨量为250mm,占16%。

(4)人文历史情况:从晋朝至今,鹤峰人民一直有生产、食用茶叶的习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西晋时的《荆州土地记》记载:“武陵七县通产茶”。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亦云:“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又说:“山南以峡州上”,鹤峰位于武陵山区腹地,处于“巴山峡川”其间。由此说来,鹤峰是茶叶发源地之一,且茶叶品质上乘。公元1704年,清代文学家、诗人、戏剧家、旅行家、社会学家顾彩受戏剧家孔尚任之托和

容美土司田舜年盛情相邀,在容美土司游历5个多月,结诗成集《容美纪游》载:“……诸山产茶,利最薄,统名峒茶,上品者每斤钱一贯,中品者楚省之所通用,亦日‘湘潭茶’,故茶客往来无虚日。”

公元1867年,鹤峰第一任知州毛峻德在第一部《县志》里记述:“容美贡茗,遍布生植,惟州署后数株所产最佳……味极清腴,取泉水烹服,驱火除瘴,清心散气,去胀止烦,并解一切杂症。”

由此可鉴,我县栽培利用茶叶的历史渊源可究。鹤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一直把茶叶生产作为鹤峰县的主导产业,先后出台了《鹤峰县茶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使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销售渠道不断拓宽,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鹤峰茶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002年国家农业部把鹤峰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县,2004年国家农业部把鹤峰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县。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鹤峰为中国茶叶之乡。2002年以来鹤峰茶先后有8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鹤峰县已发展成为鄂西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鹤峰茶基地位于走马镇、铁炉乡、五里乡、燕子乡、中营乡、下坪乡、邬阳乡、太平乡、容美镇等9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NY/T391-2000)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福鼎大白、槠叶齐、福云六号、龙井43及鹤苔早等大叶形良种;符合DB42/111-2002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

(3)生产过程管理:鹤峰茶生产过程必须执行《鹤峰县茶叶生产技术规程》(DB422828/T001-2005)。为了保证鹤峰茶的品质特色,尤其要注意以下环节:①茶园肥培管理:茶园冬季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主要以经过腐熟的土杂肥、饼肥、栏肥等为主,施肥结合中耕松土和深耕松土时进行。②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方法。一是可采用每50亩面积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灭蛾类,降低害虫危害指数;二是可根据害虫种类,选用绿色食品许可使用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也可用雷公藤、除虫菊等经济有效、无残留的土农药。农药使用必须符合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茶树蓬面每平方米达到10-15个标准芽时为开采适期。茶叶采摘要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早上,鲜叶要用竹制器具盛装,使用专用车辆及时运输符合绿色食品加工条件的加工厂加工,加工人员要经过鹤峰茶生产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原料进入车间后要实行人工拣除其中的杂质,按照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摊青、杀青、揉捻、烘青、整形、提毫、烘干。鹤峰茶产品加工必须符合DB422828/T002-2005鹤峰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5)生产记录要求:鹤峰茶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条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显毫,为茶种上品。

(2)内在品质指标:鹤峰茶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内含物丰富,耐冲泡,口感好,新鲜感强,100克干品含粗纤维≤16g,灰分≤6.0g。卫生指标、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安全要求:鹤峰茶执行《绿色食品茶叶》NY/T288-2002。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鹤峰茶按照《鹤峰茶》地方标准分为鹤峰茶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等级。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鹤峰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和标注形式)。

(3)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咸丰 水豆豉

水豆豉是是山乡人家的“当家腌辣”,以大豆(黄豆或黑豆)蒸煮发酵后加入姜丝、辣椒面等香辣料腌渍而成。保山各县市农家亦多腌渍此物,加工方法及配料均大同小异,但其色其味却以施甸者为佳:那鲜淋淋、红彤彤的色相,那酸香回甜、滋味隽永的口感,的确惹人食欲。

九. 湖北省 恩施州 恩施市 毛坝漆

为国产名牌生漆,汁浓,味香,色泽光亮,含水量少,燥性好,抓木力强,是家具和工艺美术品的理想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抗酸碱性能。用毛坝漆作涂料的漆器,工艺精湛,不变色,有光泽,美观清洁。近年来清江油漆工艺美术厂用毛坝漆作涂料复制了许多战国时期的出土文物,与原件十分相似,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高度称赞,堪称艺术珍品。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金丝桐油

金丝桐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丝桐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丝桐油”是湖北省来凤县著名土,其浓度大﹑色泽橙亮金黄﹑可牵拉成丝,故有“金丝桐油”之美称。“金丝桐油”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获湖北省“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金丝桐油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好、不导电、抗热潮、耐酸碱及防腐防锈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农业、军工、电器、化工以及家具、工艺品等行业。金丝桐油的医药价值很高: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对治疗脑血栓后遗症和脑动脉硬化效果较好。民间还用桐油治疗小孩肚疼,将桐油搓热后直接敷在小孩肚脐上便可,更具杀菌之功能。

来凤县是湖北省油桐基地县之一,清《来凤县志》载:“桐油,膏桐所榨之 图2 来凤县种植的金丝油桐

.油也。树不甚高,而子相繁,花淡白,中有红缕,九、十月子熟,乃剥取以榨油,其油有黑白两种,其枯可粪田。”又载:“一名荏桐子,树实大而圆,取籽榨油,需用多端”;“桐之为性,最宜培养,不过两三年间,即取利无穷。”早在清朝同治年间,来凤县就有“万担桐油下洞庭”的赞誉;1953年中国国家政务院给“金丝桐油”颁发了“来凤桐油质量第一”的锦旗;1968年,来凤“金丝桐油”在湖北省桐油质量评比中名列榜首;1984年,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对中国27个地区的桐油进行抽样化验,认定来凤“金丝桐油”质量为中国桐油之冠,并在《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上对来凤“金丝桐油”作为土珍品进行介绍,堪称土家族聚居区的物华天宝;2005年在湖北省第二届林博会上来凤“金丝桐油”获得了“产品金奖”和“畅销产品奖”。

2009年,经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审核通过,决定对湖北省来凤县申报的金丝桐油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9]

保护范围

金丝桐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漫水乡、绿水乡、胡家坪林场、大河镇、旧司乡、革勒车乡、三胡乡、翔凤镇等9个乡镇、林场所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