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只卖云浮特产的店 云浮特产去哪里进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只卖云浮特产的店 云浮特产去哪里进货更新时间:2024-04-16 04:07:16

一.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云浮南乳花生

南乳花生为广东云浮的,虽然有说是广东的,但是只有云浮的南乳花生才正宗,有很香的南乳味,香脆可口,令人回味无穷。其它地方的南乳花生都没有云浮的好,只是纯粹的炒花生。南乳花生的精髓就是那股南乳味,很特别,是其他花生无法比拟的。

云浮“南乳花生”始创于1870年,是云浮丰收乡——陈氏独创。“南乳花生”地直用秘方土法制作,产品在乡间兜售。1942年间,祖父陈仕良继承前辈传统秘制,在丰收陈屋村开办——小商店,自制销售“南乳花生”,后因各种原因停产。直到1980年,陈氏一传人把“南乳花生”的技术传给当时丰收大队商店生产,产品在丰收大队及云城镇售。“南乳花生”开始成为丰收的特有产品。

自“南乳花生”闻名以后,为继承和发扬传统制作技术,于1989年5月正式创办“丰收惠康食品厂”,生产“南乳花生”,及系列产品。由于其风味独特,产品质量、数量不断提高。“南乳花生”成为本地著名的风味小食、云浮人送礼首选佳品,被公认为“云浮”。

80年代末,原中共总书记-同志到云浮视察,当时云浮县委政府曾用丰收“南乳花生”米招待-。因此,南乳花生产品远销肇庆、广州、港、澳等地区深受消费者赞誉。

1992年云浮“南乳花生”申办“企业产品执行标准”、“食品标签认可证”和“代码证”。1997年至2000年《广东农村报》和《云浮日报》、及《消费者》报多次以头版登云浮“南乳花生”生产发展情况。2000年度,云浮“南乳花生”引进最先进的真空包装技术。2001年5月,丰收惠康食品厂云浮“南乳花生”创办12周年之际,生产的“南乳花生”荣获“云浮市首批农业名牌产品”称号。

2002年2月,云浮“南乳花生”又推出拳头产品咸干南乳花生果,其风味独特、与众不同。原料经过多次精选,采用科学的先进工艺,并辅以惠康独特的花生加工秘方,入味均匀不上火,粒粒酥脆可口,颗颗清香沁人,食后余味无穷,极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云浮“南乳花生”一直以“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为宗旨,在产品质量、品种、包装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由于云浮“南乳花生”产品制作工艺独特,口感南乳味浓,入口甘香酥化,因而深受客户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有一食客赠诗赞道:“南乳花生出惠康、生意兴隆四时旺。送礼佳品老少宜,粤市名牌不愧当。”

过去云浮人做南乳花生是用细沙裹住花生放到放到火炉上烤的,不同于其他的炒花生,它特别的香脆,又不会有焦味。现在因为技术进步改用烤炉了,但是不失风味。

二.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镇安蚕桑

被云浮市定为市级蚕桑生产专业镇的云安县镇安镇,沿着镇安河两岸,放眼望去,只见到处绿色一片,丘陵山坡上一片片的桑树,犹如一道道“绿色走廊”。

   

蚕桑业是云安县镇安镇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被列为省“一乡一品”发展项目。目前,全镇蚕桑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从业农户5300户,从业人员20800人,去年,每户蚕农单项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

    

桑蚕业在镇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部分农民在西安小学附近的沿河两岸种桑养蚕,种植面积有200亩。十一届三中全会至80年代初,全镇蚕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800亩,分布在河东、河西、西安、民乐、民强等村委会。到了90年代,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传统的种植水稻、花生中改为种桑养蚕,并成为农民奔康致富的捷径。于是,该镇因势利导,广泛发动群众,开发利用镇安河两岸广阔河滩地、山坡地改种蚕桑,把蚕桑区周围的水尾田、望天田、低产田调整改种蚕桑,蚕桑种植由“一河两岸”逐渐延伸到邻近的村委会,并以民乐、民强村委会为中心,辐射带动其它村委农户种桑养蚕,目前该镇蚕桑种植面积以每年14%的幅度增长。  

    

为真正使蚕桑业茁壮“成长”,该镇非常注重提高桑蚕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强化政府对产业的引导和宏观管理,在全镇建立蚕桑联系点21个,兴办育苗基地,为农户提供价廉优质的种苗;组建流通队伍,并引进了天成茧丝绸有限公司和骏盛茧丝绸贸易有限公司落户,解决蚕农蚕茧销售方面的后顾之忧;切实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户按单生产,减少因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兴办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形成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散户走专业化、产业化路子,同时及时推广应用种养技术,从种桑到养蚕实行质量控制,着力实施饲养方法向科学化转变,改小蚕分户饲养为集中共育和联户共育,人蚕共室向人蚕分室转变,出台相关政策,使土地向养蚕能手转移,为蚕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快蚕桑产业化步伐,使该镇蚕桑生产逐步与市场接轨。

三.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田艾板

这是一种生长在田埂的艾捣烂和上粘米粉做成的小吃。田艾的味道甘中带着特别的芳香,入口细嚼,喉间鼻里尽得享受。小时候,常跟姐姐去拨田艾,印象最深的是长在沙堤上的田艾,胖乎乎的,用它的做田艾板,特别香。

四.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三蛇龙虎凤大会

三蛇龙虎凤大会

新兴人食蛇,最早流行于民间,听闻蛇肉可以去除小孩晚上冒汗的毛病,并且可以美容小孩肌肤,其实蛇乃高胆白食物,吃之对肌肤增白无可厚非。后来由于疗效显著,加之广州、南海等地食蛇的菜或不断丰富,食蛇的风俗在新兴俏然兴起,首家经营蛇食餐的是现太平镇的凤凰水闸蛇餐馆。

最初的菜式是将蛇折骨撕肉,加之鸡肉丝、火腿丝、猪肉丝、冬菇、木耳等作为配料火文成蛇羹,专供顾客品尝。后来发展至“三蛇龙虎斗”、“三蛇龙虎凤大会”。这些菜式目前正流行于各大宾馆、酒楼、但以原凤凰水闸的蛇王旺经营的最好,其店址现已迁至冼河桥旁,原店址仍为旧称,但被他人经营,在冼河桥蛇餐馆一般用眼镜蛇、饭铲头、金脚带、过树榕这三种毒蛇汇于一起做蛇羹,其中加入果子狸的蛇羹叫“三蛇龙虎斗”,加入老猫的就称“三蛇龙虎凤大会”。

现在新兴人食蛇比起以前已有大发展了,除了蛇羹外,还有炒蛇丝、火文蛇肉、炒蛇皮、蛇汤、炖蛇盅、火局蛇木鹿、蒸蛇木鹿等,有近百个品种。如再配以各种猫、鸡、鲍参、翅肚、水鱼等山珍海味就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丰富蛇宴,在目前蛇餐馆有叹为观止的是现场劏三蛇配酒,席间司傅会将一条饭铲头(眼镜蛇),一条金环蛇、一条过树榕,抓过来给顾客看,然后左手握蛇头,一脚踩蛇尾,在蛇腹中按下,用小刀开一个小口轻轻挤出一粒如葡萄子般大小的蛇胆,放在白色的小碟里,接着把三颗碧绿晶莹,带着温热的蛇胆剪破,倒入一个盛着米酒的瓶子内拌匀,然后分给席上每人小半杯品尝。蛇胆酒甘凉,没有苦味,有驱风活络,活血行气,镇咳止喘的功效。

五.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罗定肉桂

罗定肉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肉桂又称西江桂,广东省罗定市,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产品.有桂皮、桂油、桂枝、桂宗、桂顶。肉桂全身是宝,用途广泛。桂皮是名贵中药材。桂油是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可口可乐等饮料的重要原料之一。罗定肉桂产品质量上乘,桂油含桂醛量高,因而,桂皮、桂油产品大部分出口。桂皮主要出口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国家,桂油主要出口美国、西欧及中东国家。罗定市的桂油、桂皮在国内出口销售占有率达20%以上。.

定种植肉桂历史悠久,据旧《西宁县志》记载,在约公元1850年左右(清 .道光年间),滨河岔就有张氏开山种肉桂的历史。1949年有桂树约7万亩。肉桂用途广、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改革开放以来,罗定市根据山区有十分适宜种桂的地理气候环境、种桂习惯,确立了种桂富民的指导思想,把肉桂作为开发山区、振兴山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实施区域布局,实行统一规划,连片种植,集优成势,连成规模。为使肉桂生产得到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发展肉桂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做好桂苗、生产技术和资金等扶持服务工作,从而使该市肉桂生产年年取得较大发展。.

罗定市委、市府把种植肉桂作为发展特色农业,建立本地支柱产业来抓,2004年该市种植面积已达46万亩,是广东省肉桂生产主要基地,2004年,产桂皮1万多吨,产桂油450吨。以 滨、新乐、黎少、泗纶四个镇为主产区,该市24个镇中有18个镇种桂,并在滨镇建起了一个500亩的肉桂苗圃场,种桂农户近10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四成多。

加工和销售情况方面,肉桂树经采伐后,剥皮制成桂皮,枝叶加工蒸馏制成桂油,2004年,年加工桂皮1万多吨,桂油450多吨,肉桂加工转化占该产品总产量的98%以上。桂皮、桂油由省外贸部门通过香港出口到世界各国。2004年创汇1265万美元。

2002年8月,罗定市被定为中国肉桂之乡,桂皮以帆船牌商标注册,出口属免检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罗定肉桂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罗定肉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罗定市 《关于划定罗定肉桂产地范围的函》(罗府发〔2007〕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罗定市所辖行政区域。.

六.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之所以久负盛名,皆因其原材料和传统的制作与其他腐竹制作不一样。制作时采用当地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为主要原料,并且采集来自大云雾山山泉的水制作,整个制作流程都不添加任何材料。所有变化过程都是基于物理反应所至。

煮沸豆浆然后熄火,待豆浆表面平静、冷却,渐渐地结出一层淡黄色的“皮”,这皮即腐皮。挑起晾晒在竹竿上,直至风干,即成可口的腐竹。存放成品腐竹要放在通风干爽处。潮湿的地方最好不要存放,因为会影响腐竹的质量,如果时间长的话会变质。好的食材不一定要大厨师出场,即使一般家庭亦都可制作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譬如,用温水将干的腐竹浸开后,姜葱起镬烧开水灼熟后醮豉油食,入口绵滑、豆味浓郁;又或者加入猪小肚白果一齐煲上三个小时,一煲香甜淳厚的靓汤令你大饱口福。 

“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采用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正宗托洞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原料,用最高峰云雾山引来的清冽山泉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包括选豆、去壳、磨浆、滤渣、煮浆、擦边、挑皮、晾晒、转竿等等,“托洞腐竹”传统制作方法的所有程序都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或添加剂,产品色鲜体薄,油亮清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蛋白质含量高达48.8%、脂肪含量达25.1%,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很低。同时还含有糖、铁、钙、磷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所含均为植物营养素, 故被称为“素食之最”。其甲级品曾多次获广东省、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

托洞腐竹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云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七.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鸡

自古以来,新兴一带的养鸡业就比较发达,味鲜色美的优种杏黄鸡早就闻名于整个粤西地区,这里民间地区也传着关于鸡的神话故事。在新兴风光旖旎的勒竹镇集中了“三温一古”四大养鸡集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养鸡基地,每天都有几十万只鸡从这里运向四面八方。新兴人创造了有名的新兴鸡。也创造了一个神话,广东温氏 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个神话延续的过程。1983年,温氏集团还是由七位农民集资8000元创办的勒竹鸡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曲折发展。然后是 不断改革、不断提升,终于成为一个以养鸡业为主,集科、工、农、贸于一体,拥有资产超亿元。每年上市肉鸡6000多万只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近年又成为广东最大的肉鸡生产公司。广东最大的民办菜蓝子工程,最大的肉鸡和炖品罐头生产基地,温氏 集团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创立了公司十农户的模式。把农村大量分散的单家独户经营的农民集结为一个养禽统一体。实现了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历史 大跨越。这个由省、市、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和肯定的温氏模式。被誉为广东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将对促进中国农村养禽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温氏 集团已走出广东、分别在河南、广西、福建等设置了分公司。目标是每年翻一番,累积奖金20亿奔向21世纪。( 新兴县)

八.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六祖素斋之罗汉斋

主要原料:三茹、六耳、豆制品、面筋、瓜果。

主要制法:水发冬茹,水发木耳,用刀批成片,莲子切去两头。用竹捅去芯,枣泥做成圆球,发菜入开水汆一下,捞挤净水。锅内放入素汤,发菜烧一下捞入盘内晾凉,再将发菜缠绕在泥圆球码入碗内,浇上菜汤备用。锅置上,下花生油烧至温热,放入粟子略炸一下,捞入小盆内撒上白糖,精盐少许搅拌均匀上屉干蒸好后取出。油锅再烧七成热,下之面筋煨至面盘回软,汤汁将及时下火。腐竹放另一锅内,下入开烧15分钟取出,挤净水备用。

冬茹片,冬笋片,菜花入水汆烫后捞出控净水。炒锅烧热,下入芝麻油和姜末炒出香味,冲入素汤下放入冬茹片,冬笋片、面筋块、口蘑片、腐竹段、胡椒面,白糖调味,改用小火焖烧。枣泥球上屉略蒸,扣在盘的中间,将蒸好的粟子均匀迫不及待在碗的四周,将煮好的素菜用水淀粉勾浓汁,再均匀地盛在碗的四周。然后将扣枣泥的碗取下,浇上涂汁即成。特色是爽滑软料,多香融合。

九.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庞寨黑叶荔枝

庞寨黑叶荔枝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庞寨黑叶荔枝是郁南县的名,其历史悠久,驰名省港,具有色泽鲜艳,果肉洁白如玉,去壳后纸包过夜不湿,结实如冻膏,人口爽脆,清甜可口,果大核细,皮薄肉厚的特点,是西江一带久负盛名的佳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其产品己形成规模。

庞寨黒叶荔枝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郁南县宝珠镇现辖行政区域。

十.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金华玉树鸡

金华玉树鸡

原料:三黄鸡一只;金华火腿70克;芥兰300克;北菇适量

制法:三黄鸡用油汤浸熟,去骨起肉切块,然后码盘中。芥兰焯水,过油后在鸡块旁围边。锅中放上汤,加入盐、味精、蚝油、点老抽少许,最后用水淀粉勾芡,点明油淋在鸡上即可。

推荐特产